B2B SaaS行业面临挑战:裁员潮与宏观经济压力的双重打击

简介: B2B SaaS行业面临挑战:裁员潮与宏观经济压力的双重打击

本文来自 企业网D1net公众号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猜测认为,大型语言模型对整个软件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在一篇名为《软件的终结》的短文中,Pace Capital的风险投资家Chris Paik主张,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显著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导致新的、更灵活的软件解决方案的激增,这可能会取代传统的SaaS模式


上周,Salesforce发布了低于预期的财报,导致其股价自2004年以来出现最大的一日跌幅,这是本季度B2B SaaS公司整体财报表现令人失望的最新例证。


在本报告季度中,几乎整个B2B SaaS行业都未达投资者的预期,包括Asana、Atlassian、DataDog、Snowflake、Twilio和Workday。


2011年,风险投资家Marc Andreessen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中宣称“软件正在吞噬世界”。随之而来的是一波波SaaS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击败了大型软件公司,带来了上一个商业周期中最成功的一些IPO。


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猜测认为,大型语言模型对整个软件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在一篇名为《软件的终结》的短文中,Pace Capital的风险投资家Chris Paik主张,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显著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导致新的、更灵活的软件解决方案的激增,这可能会取代传统的SaaS模式。


Paik认为,这一转变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软件的构建、销售和使用方式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可能会使现有的B2B SaaS商业模式变得过时,因为市场将转向AI代理。他甚至说,“今天主修计算机科学就像90年代末主修新闻学一样”。


毫无疑问,GPT和Github的Copilot等工具已经对软件工程师产生了帮助,然而,Paik和其他“AI吞噬一切”派别的人可能低估了其中的难度。在大型语言模型在处理基本数学、推理和幻觉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的世界中,这样的说法显得牵强。


在X上的一个讨论中,Menlo Ventures的风险投资家Deedy Das提出了一个更为谨慎的观点,他写道:“我认为很多人都低估了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实际需要做的所有事情。AI可能会提高生产力,自动化许多任务,但完全自动化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Das接着说,软件工作增长放缓是由于多种因素,包括过度招聘和软件带来的效率提高,但Das表示,原因绝对不是“AI正在接管软件”。


技术创新的核心承诺之一是,随着采用率的提高,利益会惠及所有人。那些最快采用并集成AI的软件和SaaS公司将是首先受益的,进而创造出对其客户更有价值的功能。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这种分化,一些灵活且专注于特定领域的B2B SaaS公司在整个行业下滑的背景下蓬勃发展。像Appfolio、AppLovin、Q2 Holdings和Zeta 等公司随着收益的加速增长,开始从大集团中脱颖而出。


随着更成熟的SaaS公司集成和部署AI,更重要的是,当它们实现AI的货币化时,它们可能会看到回到更高增长的状态。


正如Deedy Das所指出的,B2B SaaS收入和收益增长最近下降的解释更为平凡。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过度招聘,现在开始裁减高成本的员工。根据追踪网站Layoffs.fyi的数据,2023年公司裁员263180名技术工人,2024年至今又裁员89193人。


大多数SaaS产品按每个用户定价。由于员工减少与收入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将损失数十亿美元的经常性收入。事实上,SaaS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能够根据需求灵活扩展和缩减,而无需长期承诺。


此外,由于宏观经济条件迫使公司减少成本,这些SaaS账单最终受到了严格审查。一些CIO调查显示,多达30%的SaaS支出可能是浪费。


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的失业率继续上升,即使技术岗位的招聘信息从2022年的峰值开始减少,这表明,除非经济增长和招聘出现大幅增加,否则SaaS行业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恢复增长。


相关文章
|
安全 物联网
12人,挑战行业头号难题!
大赛作品抢先看!
303 1
12人,挑战行业头号难题!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数据采集
“碳达峰、碳中和”,垃圾焚烧面临危机or转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认为,“碳中和”意味着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技术加持,“如何说把传统的能源进行高质量使用,用一些战略性新兴能源来代替它,这里面是有一种技术的革命,而不是简单的数字相加。”
“碳达峰、碳中和”,垃圾焚烧面临危机or转机?
|
安全
由于数据安全,市场发展依然艰难
本文讲的是由于数据安全,市场发展依然艰难,据国外媒体报道,Salesforce.com(CRM)在美股收盘后宣布,第二财季的利润增至2120万美元,合每股17美分,较上年同期盈利1000万美元合每股8美分增长了一倍多。
97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