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Neuralink首次将脑科技植入人类患者体内

简介: 马斯克的Neuralink首次将脑科技植入人类患者体内

本文来自 企业网D1net公众号

马斯克的神经科技初创公司Neuralink首次将其设备植入人体,根据X上的一篇帖子,这名患者“恢复得很好”。如果这项技术运行正常,患有ALS等严重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有朝一日可以通过移动光标和用大脑打字来使用植入物进行交流或访问社交媒体。


马斯克的神经科技初创公司Neuralink首次将其设备植入人体,这位亿万富翁周一在X(前身为Twitter)上发帖称,这名患者“恢复得很好”。

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脑植入物,旨在帮助严重瘫痪患者仅使用神经信号控制外部技术。据一篇博客文章称,Neuralink在5月份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进行这项研究后,于今年秋天开始招募患者进行第一次人体临床试验。

据一篇X帖子报道,马斯克周一表示,Neuralink的第一款产品名为Telepathy。

如果这项技术运行正常,患有ALS等严重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有朝一日可以通过移动光标和用大脑打字来使用植入物进行交流或访问社交媒体。

马斯克写道:“想象一下,如果史蒂芬·霍金能比速度快的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地交流,那会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这项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Neuralink在商业化道路上只迈出了一步。医疗器械公司必须经过几轮密集的数据安全收集和测试,才能获得FDA的最终批准。

Neuralink没有透露有多少人类患者将参与其最初的人体试验。该公司没有立即回应记者就最近的程序发表评论的请求。

作为新兴的脑机接口(BCI)行业的一部分,Neuralink可能是该领域最知名的公司,这要归功于马斯克的高调,他也是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执行官。BCI是一种破译大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外部技术命令的系统,Synchron、Precision NeuroScience、ParadRomics和BlackRock Neurotech等几家公司也开发了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

ParadRomics的目标是在今年上半年启动其在人类患者身上的首次试验。精密神经科学去年进行了第一次人体临床研究。2021年,一名接受Synchron的BCI的患者使用它从首席执行官汤姆·奥克斯利的Twitter账户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目前尚不清楚哪家公司将率先进入市场。

相关文章
|
1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AI被攻击怎么办?
阿里云提供 AI 全栈安全能力,其中对网络攻击的主动识别、智能阻断与快速响应构成其核心防线,依托原生安全防护为客户筑牢免疫屏障。
|
10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4天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深度解析 Android 崩溃捕获原理及从崩溃到归因的闭环实践
崩溃堆栈全是 a.b.c?Native 错误查不到行号?本文详解 Android 崩溃采集全链路原理,教你如何把“天书”变“说明书”。RUM SDK 已支持一键接入。
434 191
|
3天前
|
数据采集 消息中间件 人工智能
跨系统数据搬运的全方位解析,包括定义、痛点、技术、方法及智能体解决方案
跨系统数据搬运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实现CRM、ERP等系统高效互通。伴随数字化转型,全球市场规模超150亿美元,中国年增速达30%。本文详解其定义、痛点、技术原理、主流方法及智能体新范式,结合实在Agent等案例,揭示从数据割裂到智能流通的实践路径,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释放数据价值。
|
9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国内主流Agent工具功能全维度对比:从技术内核到场景落地,一篇读懂所有选择
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达52.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471亿美元,亚太地区增速领先。国内Agent工具呈现“百花齐放”格局,涵盖政务、金融、电商等多场景。本文深入解析实在智能实在Agent等主流产品,在技术架构、任务规划、多模态交互、工具集成等方面进行全维度对比,结合市场反馈与行业趋势,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科学选型指南,助力高效落地AI智能体应用。
|
5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NoSQL
阿里云通过中国信通院首批安全可信中间件评估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主办的 2025(第五届)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在京举行。会上,“阿里云应用服务器软件 AliEE”、“消息队列软件 RocketMQ”、“云数据库 Tair”三款产品成功通过中国信通院“安全可信中间件”系列评估,成为首批获此认证的中间件产品。此次评估覆盖安全可信要求、功能完备性、安全防护能力、性能表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等核心指标,标志着阿里云中间件产品在多架构适配与安全能力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15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