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t 交叉编译 macOS 为 Linux 和 Windows

简介: Rust 交叉编译 macOS 为 Linux 和 Windows

前言

鉴于 rust 中文资料较少,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少。这里记录遇到的一些问题。

Rust 支持交叉编译,可以在 macOS 平台编译出 Linux 或者 Windows 可运行的程序,或者在 Linux 平台编译 macOS 或者 Windows 可运行的程序。

本文主要文章讲解Mac平台编译为其他平台的二进制程序。

想要实现跨平台编译且可运行的程序,那么我们就需要静态链接,这样生成程序才不会因为动态链接库的原因运行失败。

默认情况下,Rust 静态连接所有 Rust 代码。如果程序中使用了标准库,Rust 会连接到系统的libc实现。

环境

苹果系统:

操作系统:macOS 12.3.1 21E258 x86_64

生锈:rustc 1.60.0 (7737e0b5c 2022-04-04)

生锈:rustup 1.24.3 (ce5817a94 2021-05-31)

Linux:

操作系统:EndeavourOS Linux x86_64

核心:5.17.1-arch1-1

生锈:rustc 1.60.0 (7737e0b5c 2022-04-04)

生锈:rustup 1.24.3 (ce5817a94 2021-05-31)

首先需要安装Rust,使用命令`` 。

案例

使用 Cargo 新建二进制项目:

cargo new --bin hello

文件main.rs:

fn main() {
    println!("Hello World!\n");
}

macOS 编译为 Linux 和 Windows 可用二进制程序

编译为 Linux 平台

想要实现Linux平台可以运行的程序,那么就需要使用musl来替代glibc,musl实现了Linux libc。

musl 在macOS上使用musl-cross,musl-cross是专门编译到Linux的工具链,下面进行安装:


musl https://musl.libc.org/

$ brew install FiloSottile/musl-cross/musl-cross

还需要创建musl-gcc:

$ ln -s /usr/local/bin/x86_64-linux-musl-gcc /usr/local/bin/musl-gcc

添加对应的Target,只需要执行一次就可以了:

rustup target add x86_64-unknown-linux-musl

修改配置文件~/.cargo/config(如果没有可以新建),添加以下内容:

[target.x86_64-unknown-linux-musl]
linker = "x86_64-linux-musl-gcc"

也可以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 .cargo/config 文件,只对当前项目生效

# 使用
cargo build --release --target x86_64-unknown-linux-musl

结果:

$ tree -L 2 target/x86_64-unknown-linux-musl 
target/x86_64-unknown-linux-musl
├── CACHEDIR.TAG
└── debug
    ├── build
    ├── deps
    ├── examples
    ├── hello
    ├── hello.d
    └── incremental

5 directories, 3 files
$ file target/x86_64-unknown-linux-musl/debug/hello
target/x86_64-unknown-linux-musl/debug/hello: ELF 64-bit LSB pie executable, x86-64, version 1 (SYSV), static-pie linked, with debug_info, not stripped

编译为Windows平台

mingw-w64是用来编译到Windows的工具链,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brew install mingw-w64

添加接下来mingw-64的Target,只需要执行一次就可以了:

$ rustup target add x86_64-pc-windows-gnu

修改配置文件~/.cargo/config(如果没有可以新建),设置Linker,添加如下内容:

[target.x86_64-pc-windows-gnu]
linker = "x86_64-w64-mingw32-gcc"
ar = "x86_64-w64-mingw32-gcc-ar"

# 使用
$ cargo build --release --target x86_64-unknown-linux-musl

结果:

$ tree -L 2 target/x86_64-pc-windows-gnu
target/x86_64-pc-windows-gnu
├── CACHEDIR.TAG
└── debug
    ├── build
    ├── deps
    ├── examples
    ├── hello.d
    ├── hello.exe
    └── incremental

5 directories, 3 files
$ file target/x86_64-pc-windows-gnu/debug/hello.exe
target/x86_64-pc-windows-gnu/debug/hello.exe: PE32+ executable (console) x86-64, for MS Windows

最后

- https://tomshine.hashnode.dev/rust-macos-linux-windows

rust合集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Linux 虚拟化 iOS开发
VMware Workstation 17.6.4 Pro Unlocker & OEM BIOS 2.7 for Windows & Linux
VMware Workstation 17.6.4 Pro Unlocker & OEM BIOS 2.7 for Windows & Linux
580 0
VMware Workstation 17.6.4 Pro Unlocker & OEM BIOS 2.7 for Windows & Linux
|
6月前
|
Unix Linux 编译器
windows下和linux下cmake的规则有区别吗
通过合理使用CMake的条件逻辑和平台特定的配置选项,开发者可以编写更加灵活和健壮的CMake脚本,确保项目在Windows和Linux上的一致性和可移植性。
323 76
|
4月前
|
安全 Ubuntu Linux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144 0
Nipper 3.8.0 for Windows & Linux - 网络设备漏洞评估
|
7月前
|
Ubuntu Linux 编译器
linux下交叉编译licensecc
通过本文的步骤,您可以在Linux环境下成功交叉编译LicenseCC。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准备、工具链安装、源代码下载、CMake配置、编译和验证的全过程。希望这些内容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272 62
|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Windows
Linux共享Windows目录
Linux共享Windows目录
|
7月前
|
Ubuntu Linux 编译器
linux下交叉编译licensecc
通过本文的步骤,您可以在Linux环境下成功交叉编译LicenseCC。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准备、工具链安装、源代码下载、CMake配置、编译和验证的全过程。希望这些内容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130 5
|
9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Linux
telnet在windows和linux上的使用方法
Telnet是一个简单且强大的网络工具,广泛用于远程管理和网络诊断。尽管存在安全风险,但在受控环境中,Telnet仍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应该能够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上安装并使用Telnet进行各种网络操作。
1400 18
|
9月前
|
Ubuntu 网络协议 Linux
快速部署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方法,使开发者能够在Windows上无缝运行Linux环境。通过本文介绍的步骤,可以快速安装、配置和使用WSL,以满足开发和测试的需求。
1778 8
|
9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Linux
MySQL数据库下载安装教程(Windows&Linux)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MySQL的安装步骤,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下载安装包、Windows和Linux系统下的具体安装流程,以及如何配置MySQL服务、设置环境变量、启动服务和连接数据库等关键操作。
|
Linux 开发者 Python
从Windows到Linux,Python系统调用如何让代码飞翔🚀
【9月更文挑战第10天】在编程领域,跨越不同操作系统的障碍是常见挑战。Python凭借其“编写一次,到处运行”的理念,显著简化了这一过程。通过os、subprocess、shutil等标准库模块,Python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自动处理底层差异,使代码在Windows和Linux上无缝运行。例如,`open`函数在不同系统中以相同方式操作文件,而`subprocess`模块则能一致地执行系统命令。此外,第三方库如psutil进一步增强了跨平台能力,使开发者能够轻松编写高效且易维护的代码。借助Python的强大系统调用功能,跨平台编程变得简单高效。
2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