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28.卷积神经网络之NiN模型介绍及其Pytorch实现【含完整代码】

简介: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28.卷积神经网络之NiN模型介绍及其Pytorch实现【含完整代码】


前几篇文章介绍的LeNetAlexNetVGG在设计上的共同之处是:先以由卷积层构成的模块充分抽取空间特征,再以由全连接层构成的模块来输出分类结果。其中,AlexNet和VGG对LeNet的改进主要在于如何对这两个模块加宽(增加通道数)和加深。本文我们介绍网络中的网络(NiN)。它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即串联多个由卷积层和“全连接”层构成的小网络来构建一个深层网络。

1. NiN块介绍

通常卷积层的输入和输出是四维数组(样本,通道,高,宽),而全连接层的输入和输出则通常是二维数组(样本,特征)。如果想在全连接层后再接上卷积层,则需要将全连接层的输出变换为四维。之前介绍的1 × 1 1\times 11×1卷积层,它可以看成全连接层,其中空间维度(高和宽)上的每个元素相当于样本,通道相当于特征。因此,NiN使用1×1卷积层来替代全连接层,从而使空间信息能够自然传递到后面的层中去。图1对比了NiN同AlexNet和VGG等网络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NiN块是NiN中的基础块。它由一个卷积层加两个充当全连接层的1×1卷积层串联而成。其中第一个卷积层的超参数可以自行设置,而第二和第三个卷积层的超参数一般是固定的。

下面我们定义一个NiN块的函数nin_block

import time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optim
import sys
import d2lzh_pytorch as d2l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def nin_block(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 padding):
    blk = nn.Sequential(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 stride, padding),
                        nn.ReLU(),
                        nn.Conv2d(out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1),
                        nn.ReLU(),
                        nn.Conv2d(out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1),
                        nn.ReLU())
    return blk

2. 构建NiN模型

NiN是在AlexNet问世不久后提出的。它们的卷积层设定有类似之处。NiN使用卷积窗口形状分别为11×115 × 5 3×3的卷积层,相应的输出通道数也与AlexNet中的一致。每个NiN块后接一个步幅为2、窗口形状为3×3的最大池化层。

除使用NiN块以外,NiN还有一个设计与AlexNet显著不同:NiN去掉了AlexNet最后的3个全连接层,取而代之地,NiN使用了输出通道数等于标签类别数的NiN块,然后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层对每个通道中所有元素求平均并直接用于分类。这里的全局平均池化层即窗口形状等于输入空间维形状的平均池化层。NiN的这个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显著减小模型参数尺寸,从而缓解过拟合。然而,该设计有时会造成获得有效模型的训练时间的增加。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class GlobalAvgPool2d(nn.Module):
    # 全局平均池化层可通过将池化窗口形状设置成输入的高和宽实现
    def __init__(self):
        super(GlobalAvgPool2d, self).__init__()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F.avg_pool2d(x, kernel_size=x.size()[2:])
net = nn.Sequential(
    nin_block(1, 96, kernel_size=11, stride=4, padding=0),
    nn.MaxPool2d(kernel_size=3, stride=2),
    nin_block(96, 256,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nn.MaxPool2d(kernel_size=3, stride=2),
    nin_block(256, 384,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MaxPool2d(kernel_size=3, stride=2), 
    nn.Dropout(0.5),
    # 标签类别数是10
    nin_block(384, 10,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GlobalAvgPool2d(), 
    # 将四维的输出转成二维的输出,其形状为(批量大小, 10)
    d2l.FlattenLayer())

3.NIN模型每层输出形状

我们构建一个数据样本来查看每一层的输出形状。

X = torch.rand(1, 1, 224, 224)
for name, blk in net.named_children(): 
    X = blk(X)
    print(name, 'output shape: ', X.shape)

输出:

0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96, 54, 54])
1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96, 26, 26])
2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256, 26, 26])
3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256, 12, 12])
4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384, 12, 12])
5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384, 5, 5])
6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384, 5, 5])
7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10, 5, 5])
8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10, 1, 1])
9 output shape:  torch.Size([1, 10])

4. 获取Fashion-MNIST数据和训练NiN模型

此处依然使用Fashion-MNIST数据集来训练NiN模型

batch_size = 128
# 如出现“out of memory”的报错信息,可减小batch_size或resize
train_iter, test_iter = d2l.load_data_fashion_mnist(batch_size, resize=224)
lr, num_epochs = 0.002, 5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net.parameters(), lr=lr)
d2l.train_ch5(net, train_iter, test_iter, batch_size, optimizer, device, num_epochs)

输出:

training on  cuda
epoch 1, loss 0.0101, train acc 0.513, test acc 0.734, time 260.9 sec
epoch 2, loss 0.0050, train acc 0.763, test acc 0.754, time 175.1 sec
epoch 3, loss 0.0041, train acc 0.808, test acc 0.826, time 151.0 sec
epoch 4, loss 0.0037, train acc 0.828, test acc 0.827, time 151.0 sec
epoch 5, loss 0.0034, train acc 0.839, test acc 0.831, time 151.0 sec

5. 总结

  • NiN重复使用由卷积层和代替全连接层的1 × 1 1\times 11×1卷积层构成的NiN块来构建深层网络。
  • NiN去除了容易造成过拟合的全连接输出层,而是将其替换成输出通道数等于标签类别数的NiN块和全局平均池化层。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布式训练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分布式训练
113 73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供应链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需求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需求分析的深度学习模型
47 21
|
1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搜索推荐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偏好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偏好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51 23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模式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Python实现智能食品消费模式预测的深度学习模型
35 2
|
2月前
|
算法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Pytorch学习笔记(九):Pytorch模型的FLOPs、模型参数量等信息输出(torchstat、thop、ptflops、torchsummary)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torchstat、thop、ptflops和torchsummary等工具来计算Pytorch模型的FLOPs、模型参数量等信息。
359 2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Transformer模型变长序列优化:解析PyTorch上的FlashAttention2与xFormers
本文探讨了Transformer模型中变长输入序列的优化策略,旨在解决深度学习中常见的计算效率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批处理变长输入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填充方法导致的资源浪费。随后,提出了多种优化技术,包括动态填充、PyTorch NestedTensors、FlashAttention2和XFormers的memory_efficient_attention。这些技术通过减少冗余计算、优化内存管理和改进计算模式,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使用FlashAttention2和无填充策略的组合可以将步骤时间减少至323毫秒,相比未优化版本提升了约2.5倍。
35 3
Transformer模型变长序列优化:解析PyTorch上的FlashAttention2与xFormers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利用 PyTorch Lightning 搭建一个文本分类模型
利用 PyTorch Lightning 搭建一个文本分类模型
69 8
利用 PyTorch Lightning 搭建一个文本分类模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建模
三种Transformer模型中的注意力机制介绍及Pytorch实现:从自注意力到因果自注意力
本文深入探讨了Transformer模型中的三种关键注意力机制:自注意力、交叉注意力和因果自注意力,这些机制是GPT-4、Llama等大型语言模型的核心。文章不仅讲解了理论概念,还通过Python和PyTorch从零开始实现这些机制,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内部工作原理。自注意力机制通过整合上下文信息增强了输入嵌入,多头注意力则通过多个并行的注意力头捕捉不同类型的依赖关系。交叉注意力则允许模型在两个不同输入序列间传递信息,适用于机器翻译和图像描述等任务。因果自注意力确保模型在生成文本时仅考虑先前的上下文,适用于解码器风格的模型。通过本文的详细解析和代码实现,读者可以全面掌握这些机制的应用潜力。
117 3
三种Transformer模型中的注意力机制介绍及Pytorch实现:从自注意力到因果自注意力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调度
在Pytorch中为不同层设置不同学习率来提升性能,优化深度学习模型
在深度学习中,学习率作为关键超参数对模型收敛速度和性能至关重要。传统方法采用统一学习率,但研究表明为不同层设置差异化学习率能显著提升性能。本文探讨了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及PyTorch实现方法,包括模型定义、参数分组、优化器配置及训练流程。通过示例展示了如何为ResNet18设置不同层的学习率,并介绍了渐进式解冻和层适应学习率等高级技巧,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优化模型训练。
202 4
在Pytorch中为不同层设置不同学习率来提升性能,优化深度学习模型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PyTorch
PyTorch 模型调试与故障排除指南
在深度学习领域,PyTorch 成为开发和训练神经网络的主要框架之一。本文为 PyTorch 开发者提供全面的调试指南,涵盖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术的内容。目标读者包括初学者、中级开发者和高级工程师。本文探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帮助读者理解 PyTorch 的核心概念、掌握调试策略、识别性能瓶颈,并通过实际案例获得实践经验。无论是在构建简单神经网络还是复杂模型,本文都将提供宝贵的洞察和实用技巧,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开发和优化 PyTorch 模型。
54 3
PyTorch 模型调试与故障排除指南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