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17. Pytorch中模型参数的访问、初始化和共享方法

简介: 【从零开始学习深度学习】17. Pytorch中模型参数的访问、初始化和共享方法

本文将深入讲解如何访问和初始化模型参数,以及如何在多个层之间共享同一份模型参数。

我们先定义一个含单隐藏层的多层感知机。我们依然使用默认方式初始化它的参数,并做一次前向计算。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从nn中导入了init模块,它包含了多种模型初始化方法。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nn import init
net = nn.Sequential(nn.Linear(4, 3), nn.ReLU(), nn.Linear(3, 1))  # pytorch已进行默认初始化
print(net)
X = torch.rand(2, 4)
Y = net(X).sum()

输出:

Sequential(
  (0): Linear(in_features=4, out_features=3, bias=True)
  (1): ReLU()
  (2): Linear(in_features=3, out_features=1, bias=True)
)

1. 访问模型参数

对于Sequential实例中含模型参数的层,我们可以通过Module类的parameters()或者named_parameters方法来访问所有参数(以迭代器的形式返回),后者除了返回参数Tensor外还会返回其名字。下面,访问多层感知机net的所有参数:

print(type(net.named_parameters()))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print(name, param.size())

输出:

<class 'generator'>
0.weight torch.Size([3, 4])
0.bias torch.Size([3])
2.weight torch.Size([1, 3])
2.bias torch.Size([1])

可见返回的名字自动加上了层数的索引作为前缀。

我们再来访问net中单层的参数。对于使用Sequential类构造的神经网络,我们可以通过方括号[]来访问网络的任一层。索引0表示隐藏层为Sequential实例最先添加的层。

for name, param in net[0].named_parameters():
    print(name, param.size(), type(param))

输出:

weight torch.Size([3, 4]) <class 'torch.nn.parameter.Parameter'>
bias torch.Size([3]) <class 'torch.nn.parameter.Parameter'>

因为这里是单层的所以没有了层数索引的前缀。另外返回的param的类型为torch.nn.parameter.Parameter,其实这是Tensor的子类,和Tensor不同的是如果一个TensorParameter,那么它会自动被添加到模型的参数列表里,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class My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super(MyModel, self).__init__(**kwargs)
        self.weight1 = nn.Parameter(torch.rand(20, 20))
        self.weight2 = torch.rand(20, 20)
    def forward(self, x):
        pass
    
n = MyModel()
for name, param in n.named_parameters():
    print(name)

输出:

weight1

上面的代码中weight1在参数列表中但是weight2却没在参数列表中。

因为ParameterTensor,即Tensor拥有的属性它都有,比如可以根据data来访问参数数值,用grad来访问参数梯度。

weight_0 = list(net[0].parameters())[0]
print(weight_0.data)
print(weight_0.grad) # 反向传播前梯度为None
Y.backward()
print(weight_0.grad)

输出:

tensor([[ 0.2719, -0.0898, -0.2462,  0.0655],
        [-0.4669, -0.2703,  0.3230,  0.2067],
        [-0.2708,  0.1171, -0.0995,  0.3913]])
None
tensor([[-0.2281, -0.0653, -0.1646, -0.2569],
        [-0.1916, -0.0549, -0.1382, -0.2158],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 初始化模型参数

PyTorch中nn.Module的模块参数都采取了较为合理的初始化策略(不同类型的layer具体采样的哪一种初始化方法的可参考源代码)。但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来初始化权重。PyTorch的init模块里提供了多种预设的初始化方法。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权重参数初始化成均值为0、标准差为0.01的正态分布随机数,并将偏差参数设为0。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if 'weight' in name:
        init.normal_(param, mean=0, std=0.01)
        print(name, param.data)

输出:

0.weight tensor([[ 0.0030,  0.0094,  0.0070, -0.0010],
        [ 0.0001,  0.0039,  0.0105, -0.0126],
        [ 0.0105, -0.0135, -0.0047, -0.0006]])
2.weight tensor([[-0.0074,  0.0051,  0.0066]])

下面使用常数来初始化权重参数。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if 'bias' in name:
        init.constant_(param, val=0)
        print(name, param.data)

输出:

0.bias tensor([0., 0., 0.])
2.bias tensor([0.])

3. 自定义初始化方法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初始化方法并没有在init模块中提供。这时,可以实现一个初始化方法,从而能够像使用其他初始化方法那样使用它。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PyTorch是怎么实现这些初始化方法的,例如torch.nn.init.normal_

def normal_(tensor, mean=0, std=1):
    with torch.no_grad():
        return tensor.normal_(mean, std)

可以看到这就是一个inplace改变Tensor值的函数,而且这个过程是不记录梯度的。

类似的我们来实现一个自定义的初始化方法。在下面的例子里,我们令权重有一半概率初始化为0,有另一半概率初始化为[ − 10 , − 5 ] [-10,-5][10,5][ 5 , 10 ] [5,10][5,10]两个区间里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def init_weight_(tensor):
    with torch.no_grad():
        tensor.uniform_(-10, 10)
        tensor *= (tensor.abs() >= 5).float()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if 'weight' in name:
        init_weight_(param)
        print(name, param.data)

输出:

0.weight tensor([[ 7.0403,  0.0000, -9.4569,  7.011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 9.8063, -0.0000,  0.0000, -9.7993]])
2.weight tensor([[-5.8198,  7.7558, -5.0293]])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的data来改写模型参数值同时不会影响梯度: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if 'bias' in name:
        param.data += 1
        print(name, param.data)

输出:

0.bias tensor([1., 1., 1.])
2.bias tensor([1.])

4 共享模型参数

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在多个层之间共享模型参数。上一节提到了如何共享模型参数: Module类的forward函数里多次调用同一个层。此外,如果我们传入Sequential的模块是同一个Module实例的话参数也是共享的,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linear = nn.Linear(1, 1, bias=False)
net = nn.Sequential(linear, linear) 
print(net)
for name, param in net.named_parameters():
    init.constant_(param, val=3)
    print(name, param.data)

输出:

Sequential(
  (0): Linear(in_features=1, out_features=1, bias=False)
  (1): Linear(in_features=1, out_features=1, bias=False)
)
0.weight tensor([[3.]])

在内存中,这两个线性层其实一个对象:

print(id(net[0]) == id(net[1]))
print(id(net[0].weight) == id(net[1].weight))

输出:

True
True

因为模型参数里包含了梯度,所以在反向传播计算时,这些共享的参数的梯度是累加的:

x = torch.ones(1, 1)
y = net(x).sum()
print(y)
y.backward()
print(net[0].weight.grad) # 单次梯度是3,两次所以就是6

输出:

tensor(9., grad_fn=<SumBackward0>)
tensor([[6.]])

小结

  • 有多种方法来访问、初始化和共享模型参数。
  • 可以自定义初始化方法。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AI赋能教育:深度学习在个性化学习系统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正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个性化学习系统中。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精准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为其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规划学习路径,从而提供更加高效、有趣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603 9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使用PyTorch实现GPT-2直接偏好优化训练:DPO方法改进及其与监督微调的效果对比
本文将系统阐述DPO的工作原理、实现机制,以及其与传统RLHF和SFT方法的本质区别。
680 22
使用PyTorch实现GPT-2直接偏好优化训练:DPO方法改进及其与监督微调的效果对比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调度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中的学习率调度:循环学习率、SGDR、1cycle 等方法介绍及实践策略研究
本文探讨了多种学习率调度策略在神经网络训练中的应用,强调了选择合适学习率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阶梯式衰减、余弦退火、循环学习率等策略,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实验设置下的表现。研究表明,循环学习率和SGDR等策略在提高模型性能和加快训练速度方面表现出色,而REX调度则在不同预算条件下表现稳定。这些策略为深度学习实践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504 2
深度学习中的学习率调度:循环学习率、SGDR、1cycle 等方法介绍及实践策略研究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之少样本学习
少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 FSL)是深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目标是在只有少量标注样本的情况下,训练出能够很好地泛化到新类别或新任务的模型。
365 2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中的迁移学习技术
【10月更文挑战第11天】 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中的迁移学习技术,并深入分析了其原理、应用场景及实现方法。通过实例解析,展示了迁移学习如何有效提升模型性能和开发效率。同时,文章也讨论了迁移学习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11月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I赋能教育:深度学习在个性化学习系统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个性化学习系统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深度学习作为AI的核心技术,在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个性化推荐系统、智能辅导系统和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应用,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eras构建模型预测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尽管面临数据隐私和模型可解释性等挑战,深度学习仍有望为教育带来更个性化和高效的学习体验。
594 0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之生物启发的学习系统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启发学习系统(Biologically Inspired Learning Systems)旨在借鉴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学习机制,设计出更高效、更灵活的人工智能系统。
188 0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安全
深度学习在安全事件检测中的应用:守护数字世界的利器
深度学习在安全事件检测中的应用:守护数字世界的利器
345 2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五大技术——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利用多层神经网络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是其重要应用之一。图像分类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判断图片类别,如“猫”或“狗”。目标检测不仅识别物体,还确定其位置,R-CNN系列模型逐步优化检测速度与精度。语义分割对图像每个像素分类,FCN开创像素级分类范式,DeepLab等进一步提升细节表现。实例分割结合目标检测与语义分割,Mask R-CNN实现精准实例区分。关键点检测用于人体姿态估计、人脸特征识别等,OpenPose和HRNet等技术推动该领域发展。这些方法在效率与准确性上不断进步,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
780 64
计算机视觉五大技术——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数据采集
深度学习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深度学习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734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oss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