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KNN算法

简介: 机器学习—KNN算法

一、K近邻算法概述

KNN算法属于我们监督学习里面一种分类算法,避开那些文邹邹的话语,用幼稚园的话来说,就是依据已知的,来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分类。

我们要求求小X的评定,我们会怎么来做?

按照我们的经验是不是看他和那一段的分数最接近,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恭喜你,KNN算法的基本思维,我们已经掌握了。

没错,就是通过比较样本之间的距离,取得出我们的结论,我们先将小X同学和所有同学的欧式距离求出。

当然还有其他什么曼哈顿距离,切比夫斯距离呀等等等,欧拉距离相当简单,本文以欧拉距离为例

就是每一列数据差值的平方开根号,然后按照大小顺序对其进行排序,我们再圈定一个范围K值(就是选多少个数据)来对我们的选取的例子进行投票,因为选取的这些数据的评定都是确定的,所以我们直接统计标签个数即可。

我们先定义k=3(求出欧式距离后,排序后前三的取值)

这里很明显由于,小X所求的欧式距离,很明显,入选的有小唐,小黄,小斌

统计票数
优秀 2票 良好1票

所以小X同学是优秀!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就是在我们两者之间的差值比较大的时候,会对我们的权重造成影响,举个极端一点的列子

这样子得出的小X同学和小唐同学的欧式距离是不是特别大,(1000-800)^2是不是远大于其他科目的值,所以我们的数据需要规格化

二、K近邻三要素

距离度量

就是我们刚刚的欧式距离啦!不过我们这这里给他做一个规格化,让他的每一个取值范围,在0~1。就是求出我们每一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把他们的和作为分母列当前的值减去最小值作为分子

k值选择

k值(就是距离排序后,取前k个)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图a取值过小时,会造成我们样本过小

图b取值刚好

图c取值过大,会造成误差过大

分类决策规程

最常用的就是投票,谁多,谁就是!

代码

'''
Created on 3/9,2020
@author: ywz
'''
"""
1、距离计算
2、k值
3、决策机制
"""
import numpy as np  # import 导入包/模块  as:取别名
from numpy import *  # *  表示numpy 所有的函数方法
def classify_knn(inx, data_set, labels, k):
    """
    :param inx: vec need to predict classify
    :param data_set: samples
    :param labels: classes
    :param k: the k of knn
    :return: the class of predict
    """
    data_set_size = data_set.shape[0]
    # numpy中的tile函数:复制(被复制对象,(行数,列数))
    diff_mat = tile(inx, (data_set_size, 1)) - data_set
    sqrt_diff_mat = diff_mat**2
    # axis表示求和的方向,axis=0表示同一列相加,axis=1表示同一行相加
    sqrt_distance = sqrt_diff_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rt_distance**0.5
    # print('type of distances:', type(distances))  # numpy.ndarray
    # print(distances)
    # distances.argsort()得到的是从小到大排序的索引值
    sorted_distances = distances.argsort()
    class_count = {}
    for i in range(k):
        vote_label = labels[sorted_distances[i]]
        if vote_label not in class_count:
            class_count[vote_label] = 0
        class_count[vote_label] += 1
    # print("class_count:", class_count)
    class_predict = max(class_count.items(), key=lambda x: x[1])[0]
    return class_predict
def file2matrix(filename):
    """
    :读取文件,返回文件中的特征矩阵和标签值
    :param filename:
    :return: features_matrix, label_vec
    """
    fr = open(filename) # open-->文件句柄 
    lines = fr.readlines()  # read,
    print("lines:")
    print(lines)
    num_samples = len(lines) 
    mat = zeros((num_samples, 3))  
    class_label_vec = []
    index = 0
    for line in lines:
        line = line.strip() 
        list_line = line.split('\t')  
        mat[index, :] = list_line[0:3]  
        class_label_vec.append(int(list_line[-1]))
        index += 1
    return mat, class_label_vec
mat, class_label_vec = file2matrix("datingTestSet2.txt")
# print(mat.shape)
# print(class_label_vec.shape) # ???
def auto_norm(data_set):
    """
    :param data_set:
    :return:
    """
    min_val = data_set.min(0)
    max_val = data_set.max(0)
    ranges = max_val - min_val
    norm_data_set = zeros(shape(data_set))
    num_samples = data_set.shape[0]
    # 归一化:newValue = (oldValue - minValue) / (maxValue - minValue)
    norm_data_set = data_set - tile(min_val, (num_samples, 1))
    norm_data_set = norm_data_set/tile(ranges, (num_samples, 1))
    return norm_data_set, ranges, min_val
def test_knn(file_name):
    """
    :return:
    """
    ratio = 0.1
    data_matrix, labels = file2matrix(file_name)
    nor_matrix, ranges, minval = auto_norm(data_matrix)
    num_samples = data_matrix.shape[0]
    num_test = int(ratio*num_samples)
    k_error = {}
    k = 3
    error_count = 0
    predict_class = []
    
    
    # 数据集中的前num_test个用户假设未知标签,作为预测对象
    for i in range(num_test):
        classifier_result = classify_knn(nor_matrix[i, :], nor_matrix[num_test:, :],
                                          labels[num_test:], k)
        predict_class.append(classifier_result)
        if classifier_result != labels[i]:
            error_count += 1
    print("k={},error_count={}".format(k, error_count))
    k_error[k] = error_count
    print("误差情况:", k_error)
    print("预测情况:", predict_class[:10])
    print("真实情况:", labels[:10])
    return k_error
    
    # for k in range(1, 31):
    #     error_count = 0
    #     for i in range(num_test):
    #         classifier_result = classify_knn(nor_matrix[i, :], nor_matrix[num_test:, :],
    #                                           labels[num_test:], k)
    #         if classifier_result != labels[i]:
    #             error_count += 1
    #     print("k={},error_count={}".format(k,error_count))
    #     k_error[k] = error_count
    # print(k_error)
    
    best = min(k_error.items(), key=lambda x: x[1])
    return be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samples_file = "datingTestSet2.txt"
    best = test_knn(samples_file)
    print(best)
相关文章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阿旭机器学习实战】【30】二手车价格预估--KNN回归案例
【阿旭机器学习实战】【30】二手车价格预估--KNN回归案例
|
21小时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算法金 | 选择最佳机器学习模型的 10 步指南
许多刚入门的学习者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特别是在项目启动初期的方向确定和结构规划上。本文意在提供一份全面指南,助你以正确的方法开展项目。 遵循本文提供的每一步至关重要(虽有少数例外)。就像不做饭或点餐就无法享用美食一样,不亲自动手构建模型,就无法实现模型部署。
20 7
算法金 | 选择最佳机器学习模型的 10 步指南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机器学习】深入探索机器学习:线性回归算法的原理与应用
【机器学习】深入探索机器学习:线性回归算法的原理与应用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处理
【阿旭机器学习实战】【33】中文文本分类之情感分析--朴素贝叶斯、KNN、逻辑回归
【阿旭机器学习实战】【33】中文文本分类之情感分析--朴素贝叶斯、KNN、逻辑回归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机器学习入门:算法与数据的探索之旅
【6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包括算法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机器学习算法分为监督学习(如线性回归、决策树)、非监督学习(如聚类、降维)和强化学习。数据处理涉及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数据分割及标准化,是保证模型性能的关键。对于初学者,建议学习基础数学、动手实践、阅读经典资料和参与在线课程与社区讨论。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算法金 | 一文彻底理解机器学习 ROC-AUC 指标
```markdown # ROC曲线与AUC详解:评估分类模型利器 本文深入浅出解释ROC曲线和AUC,通过实例和代码帮助理解其在模型评估中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对分类模型性能的理解和应用。 ```
48 13
算法金 | 一文彻底理解机器学习 ROC-AUC 指标
|
5天前
|
算法 Python
使用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kNN)
使用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kNN)
18 6
|
1天前
|
算法 JavaScript 决策智能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TSP路径规划matlab仿真
**摘要:** 使用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TSP),在MATLAB2022a中实现路径规划,显示优化曲线与路线图。TSP寻找最短城市访问路径,算法通过避免局部最优,利用禁忌列表不断调整顺序。关键步骤包括初始路径选择、邻域搜索、解评估、选择及禁忌列表更新。过程示意图展示搜索效果。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基于BP神经网络和小波变换特征提取的烟草香型分类算法matlab仿真,分为浓香型,清香型和中间香型
```markdown 探索烟草香型分类:使用Matlab2022a中的BP神经网络结合小波变换。小波分析揭示香气成分的局部特征,降低维度,PCA等用于特征选择。BP网络随后处理这些特征,以区分浓香、清香和中间香型。 ```
|
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m基于PSO-GRU粒子群优化长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电力负荷数据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摘要: 在MATLAB 2022a中,对比了电力负荷预测算法优化前后的效果。优化前为"Ttttttt111222",优化后为"Tttttttt333444",明显改进体现为"Tttttttttt5555"。该算法结合了粒子群优化(PSO)和长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利用PSO优化GRU的超参数,提升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PSO模仿鸟群行为寻找最优解,而GRU通过更新门和重置门处理长期依赖问题。核心MATLAB程序展示了训练和预测过程,包括使用'adam'优化器和超参数调整,最终评估并保存预测结果。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