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容器集群

简介: 小陈打算将使用Docker构建的WordPress网站部署到生产环境,但他意识到单个容器可能无法应对潜在的故障、升级需求和高用户访问量。大刘建议小陈采用容器集群,这样能保证服务的持续性和弹性。容器集群通过自动化管理工具,如Kubernetes,简化了多容器的部署和协调,解决了扩展性、服务连续性和监控等问题。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Kubernetes已成为主流的容器编排工具。

思考:单容器实例能否支撑企业级应用?

之前,小陈已经能够采用Docker在单容器上完成WordPress网站的构建、发布和运行了。经过公司评估后,计划让小陈把WordPress网站部署到生产环境上,正式上线运营。小陈觉得这个任务重大,由于缺少经验,决定找大刘请教。

小陈:师傅,我刚在容器上搭建过公司网站,现在要在生产环境中搭建公司网站,我感觉只用容器来搭建恐怕不行吧?

大刘:是会有些问题。设想一下,如果容器所在的宿主机出现故障,或者网站应用需要停机升级,又或者用户访问量超过了单个容器的处理能力,会怎样?

小陈:网站可能会无法提供服务,导致业务无法开展。应该如何解决呢?

大刘:一个好汉三个帮咯。这就需要运行多个相同应用的容器,并构成一个跨服务器的容器集群,对外提供统一的访问地址。如此,当一个容器发生异常或其应用需要升级时,由于其他容器未受影响,整个集群可以照常提供服务。容器集群可提供远超单实例的处理能力,还可以根据业务负载的变化,相应调整集群中的容器数量,实现业务的弹性。

小陈:明白了。那么,管理容器集群会很复杂吗?

大刘:这个问题问得好。随着容器技术的普及,容器集群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容器集群的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高,大大节省了运维人员的时间精力,比如我们常说的Kubernetes技术就是这样。

小陈:哦,好像听过这个名字,那我先去了解下容器编排技术。

 

容器集群的必要性

单个容器的应用可以满足简单应用场景或者少量用户访问,但随着应用越来越复杂、访问量越来越大,单个容器的性能慢慢不支,就需要不断增加更多容器来提高应用的处理能力。但随着容器越来越多,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 如何跨主机部署成百上千个容器?
  • 如何协调和调度大量的容器?
  • 如何在升级应用程序时不会中断服务?
  • 如何监视应用程序的运行状况?

由于容器本质上是轻量级且短暂存在的,因此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和管理大量容器,所需工作量巨大。遇到业务访问量特别大的时候,可能需要同时运行数百甚至数千个容器。如果手动管理这些容器,会显著增加管理复杂性。

所以,当大规模使用容器时,人工管理已经不可行,不得不考虑容器调度、部署、跨节点访问、自动伸缩等问题,这就需要容器集群技术了。

 

容器集群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容器出现后,容器集群技术是近些年容器技术演进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容器集群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如下:

2013年7月:Mesosphere发布了Marathon的开源项目。它的设计宗旨是让用户在同一组服务器上,更智能地运行多种程序和服务。

2014年6月:Google开源了Kubernetes。其目标是成为“跨集群的应用级别容器部署、部署和运维自动化平台”。

2015年4月:CoreOS公司推出了容器网络接口规范(CNI),它规定了一个容器runtime和网络插件之间的标准接口协议。

2015年5月:Docker发布了容器网络模型 (CNM)。它是Docker主导的网络方案,提供了IP地址管理和网络插件功能。

2015年7月:Google主导成立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CNCF对云原生最初的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应用容器化,面向微服务架构,应用支持容器的编排调度。

2016年3月:Google将Kubernetes项目捐赠给CNCF基金会。

2016年6月:Swarm内置到Docker中。

2017年7月: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发布了容器运行时和镜像规范1.0版本

2017年12月:标准化容器存储接口规范(CSI: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发布。CSI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存储提供商只需要编写一个插件,就能在大部分的容器编排系统上工作。

2018年3月:Kubernetes项目毕业

2018年8月:Prometheus项目毕业

2018年之后:Kubernetes 逐渐成为业界通用流行的容器编排技术,各大厂商纷纷宣布支持 Kubernetes 作为容器编排的方案。

从容器集群发展历程中,我们看到了Mesos、Swarm和Kubernetes项目,这三个项目都是实现跨集群的应用级别容器部署、管理和运维的自动化平台,这种平台技术一般可以称为容器编排技术。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18天前
|
Kubernetes 容器
要获取ACK(阿里云容器服务)集群中的Deployment
要获取ACK(阿里云容器服务)集群中的Deployment【1月更文挑战第8天】【1月更文挑战第40篇】
69 4
|
8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调度
Docker 多主机部署:构建容器集群的最佳实践,助力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
Docker 多主机部署:构建容器集群的最佳实践,助力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
358 0
|
17天前
|
存储 Java Serverless
ACK One Argo 工作流集群:玩转容器对象存储
ACK One Argo 工作流集群:玩转容器对象存储
ACK One Argo 工作流集群:玩转容器对象存储
|
18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Linux
10分钟搭建Kubernetes容器集群平台(kubeadm)
10分钟搭建Kubernetes容器集群平台(kubeadm)
|
18天前
|
存储 Kubernetes Docker
构建高效稳定的Docker容器集群:从原理到实践
【4月更文挑战第19天】 在当今微服务架构盛行的时代,容器化技术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标准实践。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Docker容器技术,结合Kubernetes集群管理工具,构建一个高效、稳定且可扩展的容器化环境。文章首先简述了Docker的核心原理及其优势,接着详细阐述了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与组件,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指导读者如何从零开始搭建并优化一个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的容器集群系统。
31 1
|
18天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应用服务中间件
容器化运维:构建高可用RabbitMQ集群的Docker Compose指南
容器化运维:构建高可用RabbitMQ集群的Docker Compose指南
310 0
|
9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安全
阿里云原生容器服务产品体系-ACK Pro 托管集群
阿里云原生容器服务产品体系-ACK Pro 托管集群
269 0
阿里云原生容器服务产品体系-ACK Pro 托管集群
|
9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时2:为什么需要容器集群
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时2:为什么需要容器集群
78 0
|
11月前
|
运维 供应链 Kubernetes
阿里云率先荣获容器集群稳定性先进级认证
7 月 25 日,由中国信通院发起的“2023 稳保体系”评估结果在可信云大会现场公布,阿里云容器服务 ACK 成为首批通过“云服务稳定运行能力-容器集群稳定性”评估的产品,并荣获“先进级”认证。
302 0
|
7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Linux
kubernetes 集群利用 efk 收集容器日志
kubernetes 集群利用 efk 收集容器日志
24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