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应用场景篇)Qiankun微前端深度解析与实践教程

简介: 第九章(应用场景篇)Qiankun微前端深度解析与实践教程

Qiankun微前端深度解析与实践教程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前端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从最初的页面制作,到后来的SPA(单页应用),再到现在的微前端,每一次变革都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索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微前端解决方案——Qiankun。

一、微前端概述

微前端,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庞大的前端应用拆分成多个小型、独立的前端应用,每个应用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部署,最终通过某种方式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型前端项目中的一些问题,如代码耦合度高、开发效率低下等。

二、Qiankun简介

Qiankun是一个基于single-spa的微前端实现库。它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来集成多个独立的前端应用。Qiankun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劫持前端路由,来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三、Qiankun核心原理

  1. 应用加载机制

Qiankun通过注册子应用的方式,在主应用中预留出子应用的挂载点。当路由匹配到子应用时,Qiankun会加载子应用的资源,并将子应用挂载到预留的位置。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子应用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加载和卸载。

  1. JS沙箱

为了保证子应用的独立性,Qiankun为每个子应用创建了一个JS沙箱。这个沙箱可以隔离子应用的全局变量、样式等,防止不同子应用之间的污染。

  1. 样式隔离

除了JS沙箱外,Qiankun还提供了样式隔离的功能。通过为每个子应用添加唯一的样式前缀,可以确保子应用的样式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

  1. 应用通信

Qiankun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应用通信机制。主应用可以通过props向子应用传递数据,子应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向主应用发送消息。

四、Qiankun实践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Qiankun构建一个微前端应用。

1. 创建主应用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基于Vue的主应用。在主应用中,我们需要安装qiankun

npm install qiankun

然后,在Vue项目中设置主应用的路由和子应用的挂载点。

main.js (主应用入口)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 registerMicroApps, start } from 'qiankun';

Vue.config.productionTip = false;

new Vue({
  router,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 注册子应用
registerMicroApps([
  {
    name: 'micro-app', // 子应用名称
    entry: '//localhost:8081', // 子应用入口,可以是相对路径或绝对URL
    container: '#micro-container', // 子应用挂载点
    activeRule: '/micro-app', // 激活子应用的路由规则
  },
]);

// 启动Qiankun
start();

App.vue (主应用组件)

<template>
  <div id="app">
    <router-view />
    <div id="micro-container"></div> <!-- 子应用挂载点 -->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
</script>

router/index.js (主应用路由配置)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Vue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VueRouter);

const routes = [
  {
    path: '/',
    name: 'Home',
    component: () => import('../views/Home.vue'),
  },
  // ... 其他主应用路由
];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mode: 'history',
  base: process.env.BASE_URL,
  routes,
});

export default router;

2. 注册子应用

在主应用中,我们已经通过registerMicroApps方法注册了子应用。现在,让我们看看子应用如何配置。

子应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Vue项目,它可以有自己的路由、状态管理和组件等。

子应用的public/index.html

确保子应用的index.html中没有使用绝对路径引用资源,因为子应用会被加载到主应用的容器中,并且URL将会是基于主应用的。

子应用的main.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let instance = null;

function render(props) {
  instance = new Vue({
    router,
    stor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

// 导出qiankun生命周期函数
export async function bootstrap() {
  console.log('micro app bootstraped');
}

export async function mount(props) {
  render(props);
}

export async function unmount() {
  instance.$destroy();
  instance.$el.innerHTML = '';
  instance = null;
}

if (!window.__POWERED_BY_QIANKUN__) {
  render();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导出了三个生命周期函数bootstrapmountunmount,它们是Qiankun在加载、挂载和卸载子应用时会调用的。

3. 路由配置

在主应用中,我们已经为子应用配置了一个激活规则/micro-app。当路由匹配到这个规则时,Qiankun会自动加载并挂载子应用。

子应用内部的路由应该使用history模式,并且基础路径应该设置为相对路径,以避免与主应用的路由冲突。

4. 子应用开发

子应用可以像任何常规的SPA应用一样进行开发。它可以有自己的路由配置、组件、状态管理等。

5. 应用通信

Qiankun提供了几种通信机制,包括props传递、全局状态管理、事件通信等。

通过props传递数据

在主应用中,我们可以在注册子应用时通过props向子应用传递数据:

registerMicroApps([
  {
    // ... 其他配置
    props: { dataFromMain: 'Hello from main app' },
  },
]);


在子应用的mount函数中,我们可以接收这些数据:

export async function mount(props) {
  console.log(props.dataFromMain); // 打印 "Hello from main app"
  render(props);
}

事件通信

子应用可以通过props中的onGlobalStateChangesetGlobalState函数来与主应用进行全局状态通信。


此外,子应用可以使用window对象或自定义事件来发送和接收消息,但这种方法不是Qiankun特有的,而是Web开发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

请注意,以上代码示例仅用于演示目的,并且可能需要根据你的项目结构和需求进行调整。确保你已经正确设置了主应用和子应用的开发环境,并且它们可以独立运行。在整合时,还需要处理跨域、样式隔离、路由冲突等潜在问题。

五、Qiankun优化与扩展

在使用Qiankun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加载性能、错误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Qiankun提供了一些优化和扩展的方式。


  1. 预加载

为了提高应用的加载性能,我们可以使用Qiankun提供的预加载功能。通过预加载,我们可以在用户访问子应用之前,提前加载子应用的资源。

  1. 错误处理

Qiankun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错误处理机制。当子应用加载失败或运行时出错时,我们可以捕获这些错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 扩展功能

除了核心功能外,Qiankun还提供了一些扩展功能,如应用状态管理、应用间跳转等。这些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微前端应用。

最后对比Qiankun和EMP两种微前端架构

image.png

附录:

(1) 介绍 - qiankun - umijs.org. https://qiankun.umijs.org/zh/guide.

(2) 微前端wujie、qiankun、micro-app、EMP 方案比较 - 简书. https://www.jianshu.com/p/112920162512.

(3) qiankun 和 emp 在国内微前端中为啥这么受欢迎?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6574778.

(4) 微前端技术框架qiankun技术分享 - 知乎 - 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5343332.

(5) undefined. http://example.com.

(6) undefined. https://wujie-micro.github.io/demo-main-vue/home.

(7) undefined. https://github.com/Tencent/wujie.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应用服务中间件
在Docker部署的前端应用中使用动态环境变量
以上步骤展示了如何在 Docker 配置过程中处理并注入环墨遁形成可执行操作流程,并确保最终用户能够无缝地与之交互而无须关心背后复杂性。
71 13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文字识别 监控
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架构与应用解析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了行为识别、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危险区域检测、异常事件检测、日志追溯及消息推送等功能,并可选配OCR识别模块。基于深度学习与开源技术栈(如TensorFlow、OpenCV),系统具备高精度、低延迟特点,支持实时分析儿童行为、监测危险区域、识别异常事件,并将结果推送给教师或家长。同时兼容主流硬件,支持本地化推理与分布式处理,确保可靠性与扩展性,为幼儿园安全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254 3
|
7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开发者
HarmonyOS Next~鸿蒙应用框架开发实战:Ability Kit与Accessibility Kit深度解析
本书深入解析HarmonyOS应用框架开发,聚焦Ability Kit与Accessibility Kit两大核心组件。Ability Kit通过FA/PA双引擎架构实现跨设备协同,支持分布式能力开发;Accessibility Kit提供无障碍服务构建方案,优化用户体验。内容涵盖设计理念、实践案例、调试优化及未来演进方向,助力开发者打造高效、包容的分布式应用,体现HarmonyOS生态价值。
322 27
|
7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语音技术
HarmonyOS Next~鸿蒙AI功能开发: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的技术解析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中的Core Speech Kit与Core Vision Kit,探讨其在AI功能开发中的核心能力与实践方法。Core Speech Kit聚焦语音交互,提供语音识别、合成等功能,支持多场景应用;Core Vision Kit专注视觉处理,涵盖人脸检测、OCR等技术。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协同应用及生态发展趋势,展望未来AI技术与鸿蒙系统结合带来的智能交互新阶段。
389 31
|
7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AI程序员:通义灵码 2.0应用VScode前端开发深度体验
AI程序员:通义灵码 2.0应用VScode前端开发深度体验,在软件开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正深刻改变着程序员的工作方式。通义灵码 2.0 作为一款先进的 AI 编程助手,与广受欢迎的代码编辑器 Visual Studio Code(VScode)相结合,为前端开发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将详细分享通义灵码 2.0 在 VScode 前端开发环境中的深度使用体验。
1098 2
AI程序员:通义灵码 2.0应用VScode前端开发深度体验
|
7月前
|
供应链 项目管理 容器
深入探索 BPMN、CMMN 和 DMN:从定义到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对象管理组织(OMG)推出了三种强大的建模标准:BPMN(业务流程模型和符号)、CMMN(案例管理模型和符号)和DMN(决策模型和符号)。它们分别适用于结构化流程管理、动态案例处理和规则驱动的决策制定,并能相互协作,覆盖更广泛的业务场景。BPMN通过直观符号绘制固定流程;CMMN灵活管理不确定的案例;DMN以表格形式定义清晰的决策规则。三者结合可优化企业效率与灵活性。 [阅读更多](https://example.com/blog)
深入探索 BPMN、CMMN 和 DMN:从定义到应用的全方位解析
|
7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安全
阿里云服务器ECS通用型规格族解析:实例规格、性能基准与场景化应用指南
作为ECS产品矩阵中的核心序列,通用型规格族以均衡的计算、内存、网络和存储性能著称,覆盖从基础应用到高性能计算的广泛场景。通用型规格族属于独享型云服务器,实例采用固定CPU调度模式,实例的每个CPU绑定到一个物理CPU超线程,实例间无CPU资源争抢,实例计算性能稳定且有严格的SLA保证,在性能上会更加稳定,高负载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资源争夺现象。本文将深度解析阿里云ECS通用型规格族的技术架构、实例规格特性、最新价格政策及典型应用场景,为云计算选型提供参考。
|
7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可穿戴设备如何重塑医疗健康:技术解析与应用实战
可穿戴设备如何重塑医疗健康:技术解析与应用实战
236 4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DeepSeek大模型在客服系统中的应用场景解析
在数字化浪潮下,客户服务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AI技术成为提升服务效能与体验的关键。DeepSeek大模型凭借自然语言处理、语音交互及多模态技术,显著优化客服流程,提升用户满意度。它通过智能问答、多轮对话引导、多模态语音客服和情绪监测等功能,革新服务模式,实现高效应答与精准分析,推动人机协作,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612 5
|
7月前
|
缓存 边缘计算 安全
阿里云CDN:全球加速网络的实践创新与价值解析
在数字化浪潮下,用户体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阿里云CDN凭借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提供高效稳定的加速解决方案。其三层优化体系(智能调度、缓存策略、安全防护)确保低延迟和高命中率,覆盖2800+全球节点,支持电商、教育、游戏等行业,帮助企业节省带宽成本,提升加载速度和安全性。未来,阿里云CDN将继续引领内容分发的行业标准。
398 7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