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了解电容的使用-1

简介: 一篇了解电容的使用

一、电容理论基础

1.电容的本质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两个相互靠近的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介质组成的器件,当两端存在电势差时,由于介质阻碍了电荷移动累积在金属板上,衡量金属板上存储电荷的能力称之为电容,相应的器件称为电容器。

2.电容量的大小

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通常用字母C 表示电容元件。

C = Q / U

Q: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伦(q)

U: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差,单位为伏特(V)

C: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

(1)电容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由于法拉这个单位太大,所以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换算关系是:

(2)电容量的决定式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

即:C = Q / 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

化简之后:

3.电容的特点


电容器的本质就是充放电,在电路中起到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

电容内部是绝缘物质,内部不会导通,通交流时应用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从外部看,感觉上导通而已。

隔直流:只充电,不放电。充满后无法放电,断开状态。

通交流:循环充电与放电。按交流信号频率循环充放电,导通状态。

4.电容的串并联

5.电容器的类型

电容器的本质就是储能,充放电,常见有滤波电容,旁路电容,耦合电容,退耦电容,自举电容等


6.电容实际的电路模型

电容作为基本元器件之一,实际生产的电容都不是理想的,会有寄生电感,等效串联电阻存在,同时因为电容两极板间的介质不是绝对绝缘的,因此存在数值较大的绝缘电阻。

二、电容器的选型

1.安装方式

安装方式有插件跟贴片两种如图:

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一般选择贴片的,安规电容一般是插件的,铝电解电容,为了降低成本,也有选择插件的。


2.电容值

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求我们可确定容值


如:在每芯片的供电电源上,我们通常会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几个芯片的供电电源上并联一个10uF的电容,作用是保证芯片的可持续供电和滤掉高频杂波得到平滑的电源,当线路上的电源还没到达芯片时,可由旁路的0.1uf电容对芯片进行供电,保证芯片的工作。

①计算取值 :晶体震荡电路, LC 滤波电容等, 可以通过计算取值;


②手册取值  :设计电路时, 参考手册应用电路, 按建议取值


③经验取值  :滤波电容, 储能电容等,— 般凭经验取值, 再根据实际测试进行调整。


3.电容的类型

根据电路,合理选择电容类型。


按容值:

  • — 般小千10uF的 , 优先选择陶瓷电容
  • 小于几百uF的 , 可以选择铝电解电容与钽电解电容
  • 大于几百uF的 ,— 般选择铝电解电容

按环境温度:

  • 高温环境,一般选择陶瓷电容与钽电容, 因为铝电解电容里面是电解液,高温环境对寿命影响较大
  • 低温环境,一般不选铝电解电容,因为铝电解电容低温特性差

4.耐压、封装

根据电路,确定电容耐压值,再选择封装,封装越大,耐压越大。


耐压方面,陶瓷电容较好,钽电解解电容较差(要求耐压为承受压电的2倍)


例如:给5V 电源滤波, 可以选用10uF/ 6.3V的陶瓷电 容,100uF/ 6.3V的铝电解电容,需要选用47uF/ 10V的钽电解电容。


常用陶瓷电容封装: 0402 , 0603, 0805, 1206 等


常用贴片铝电解电容封装: 5* 5.5,6.3* 7.7等


常用钽电解电容封装: A型, B型 , C型 , D型, E型等

5.阻抗-频率特性

e9b14d24188a9ccd31734e5247ff9f64_ac4257e71781438084147450112a200b.png

由此可知,电容在谐振频率处阻抗最低,滤波效果最好。

那么各种规格的电容的谐振频率是多少呢,下图是常用电容的谐振频率表:

C增大,谐振频率表减小

C增大,ESR减小

6.等效串联电阻ESR

从左图我们知道,整个阻抗曲线呈大V 型,只有在谐振频率点附近的阻抗才比较低。所以,实际的去耦电容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只有在谐振频率附近,电容才有很好的去耦作用。


从右图来看下常规的 MLCC 陶瓷电容的曲线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电容,曲线是不同的,容量大的 ESR 要小写,谐振频率低些,主要滤低频。容量小的ESR 要大些,谐振频率要高些,主要滤高频。


7.电容器的温度特性

在设计电路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电容的温度系数,按照使用场景选择符合要求的电容。在一些对电容容量由要求的地方,就不能选择Y 或者Z 系列的电容。

不同类型的电容的工作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并且其容量随温度的变化也不同,相差非常大,如:

一篇了解电容的使用-2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508007?spm=a2c6h.13148508.setting.14.21034f0edhB1ZE


相关文章
|
9月前
|
编解码
求差电路的介绍
求差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引言: 求差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通过将两个信号进行差运算,得到它们之间的差值。求差电路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测量和控制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将介绍求差电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求差电路的原理 求差电路是基于电路的超前放大器和后置放大器之间的差动运算实现的。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信号输入到超前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经过放大后,再输入到后置放大器进行差动运算。超前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并将其转化为差动信号,而后置放大器则负责放大差动信号,并输出差动信号的差值。 二、求差电路的特点 1. 降低噪声:求差电路可以通过减法运算消
286 1
|
9月前
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也称为稳压二极管或Zener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具有稳定的反向击穿电压特性。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反向击穿效应。当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也称为稳压电压),它会进入反向击穿状态,电流急剧增加,从而使其反向电压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
153 0
|
9月前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用于放大电信号功率的电路。它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以驱动负载,实现对输出功率的放大。功率放大电路通常用于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应用中。
98 0
|
9月前
|
存储
单稳态电路的介绍
单稳态电路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它具有稳态和非稳态两种工作状态。在稳态状态下,电路的输出保持不变,而在非稳态状态下,电路的输出会发生变化。单稳态电路常用于触发器、计时器等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单稳态电路的基本原理 单稳态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来实现稳态和非稳态的切换。当电路处于稳态时,电容充电或放电的速度与电路中的电阻相匹配,从而使电压保持不变。而当电路处于非稳态时,电容的充放电速度会发生变化,导致电压的变化。 二、单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 单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触发脉冲来触发电路的非稳态状态。当触发脉冲到来时,电路会进入非稳态,电容开始充电或放电。当电容充电或放
208 0
|
9月前
电路频率响应
电路频率响应是指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随着输入信号频率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不同的电路在不同的频率下会有不同的响应特性,这些特性通常用频率响应曲线来表示。
67 0
|
9月前
功率放大器的介绍
一、功率放大器的作用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驱动负载。在音频领域,功率放大器用于将低功率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使声音更加清晰、响亮。在射频领域,功率放大器用于将低功率的射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以驱动天线,实现无线通信。在激光领域,功率放大器用于将低功率的激光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以驱动激光器,实现激光切割、激光打印等应用。 二、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基于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类放大器和AB类放大器。 A类放大器是一种线性放大器,其工作在整个输入信号周期内,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它具有简单的电
45 0
|
9月前
|
传感器
差动放大器的介绍
一、差动放大器的原理 差动放大器是通过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来放大信号的一种电路。它由两个输入端口和一个输出端口组成,输入端口分别连接两个输入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放大后的信号。差动放大器的原理基于差动放大模式,即将两个输入信号分别连接到两个晶体管的基极端口,通过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差值放大后输出。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晶体管的共射放大作用,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将差值放大后输出。其中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输入信号,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输入信号的反相信号。通过对两个晶体管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和输出。 二、差动放大器的工作方式 差动放大器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共模模式和差模
284 0
|
2月前
|
存储 芯片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