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准备
在面试前,如果你们公司确实使用了注册中心,那么你要弄清楚一些数据和信息。
你们用了什么中间件作为注册中心以及该中间件的优缺点。确保自己在回答“你为什么用某个中间件作为注册中心”的时候,能够综合这些优缺点来回答。
注册中心的集群规模
读写QPS 每秒查询率
机器性能 如CPU和内存大小
最好准备一个注册中心出故障之后你排查和后续优化的案例。在讨论使用注册中心的注意事项,或者遇到过什么BUG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案例。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没有采用微服务架构,那么你可以在ZooKeeper、Nacos或者etcd里面选择一个大概学习一下他们的基本特性。在面试的时候你可以用它们来解释注册中心。这样就算没接触过服务注册与发现,但是你也对此是有相当深入的理解的。
在面试过程中,你可以尝试从这些角度把话题引到服务注册与发现这个主题上。
第一种情况,面试官问到了某一个可以作为注册中心的中间件。举例来说,如果你可以用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那么如果面试官问到了ZooKeeper,你可以主动提起你把他作为注册中心;如果面试官问了etcd,那么你可以主动提起etcd虽好,但是你用的是ZooKeeper。这个时候面试官可能继续追问你,为什么最终选择ZK作为注册中心,这个时候说一下它的优缺点就好了。
还有一种情况,面试官问了你微服务高可用的问题,你可以把高可用的服务注册与发现作为保证整个微服务架构高可用的一个环节来叙述。
基本模型
一般而言,在最开始的阶段,面试官会问你“你知道服务注册与发现吗?”或者“你知道注册中心吗?”等问题。其实是希望你回答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基本模型。
那么你可以回答前置知识里服务上线和服务下线这两个流程的具体步骤,然后可以简单描述下你所在公司的注册中心,也可以罗列下你准备的那些数据和内容。基本内容说完以后,你可以先浅刷一个亮点,关键词是注册数据。
在说第一个步骤的时候,我提到“主要是定位信息”。既然用到了“主要”,那自然有不那么主要的数据。非主要数据取决于微服务框架的功能特性,例如常见的分组功能,就是依赖于服务端在注册的时候同时注册自己的分组信息。
所以你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关键词是分组。
服务端注册的数据除了定位信息是必需的以外,剩下需要什么数据都是根据微服务框架本身的功能和业务来设计的。比如很多微服务框架支持分组功能,那么就可以让服务端在注册的时候同时注册自己的分组信息,比如当前节点是VIP节点,那么客户端在收到VIP请求之后就会把请求发给VIP节点。
这一段说完之后,你要稍微总结一下,引导面试官追问下去。
服务注册与发现的整个模型比较简单,不过要在实践中做到高可用还是很不容易的。
至于为什么不容易、怎么不容易你就等着面试官继续问。而高可用就是我们要刷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