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ntrantLock 原理你都知道吗?

简介: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代码,你应该对 ReentrantLock 的工作原理有了清晰的理解。欢迎关注威哥爱编程,一起学习成长。

在Java中,ReentrantLock 是实现再入锁(Reentrant Lock)的一个类,它属于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包。下面详细介绍 ReentrantLock 的原理,逻辑步骤,以及提供示例代码。

ReentrantLock 原理

  1. 线程安全性:ReentrantLock 提供了线程安全的锁定机制。

  2. 可重入性:与 synchronized 不同,ReentrantLock 明确地暴露了其可重入性质。如果当前线程已经持有锁,那么该线程可以再次获取锁而不会被阻塞。

  3. 公平性选择:ReentrantLock 允许你选择锁的公平性。公平性指的是锁的获取顺序按照请求的顺序进行。

  4. 尝试非阻塞获取:ReentrantLock 提供了尝试获取锁的方法,如果锁不可用,调用者可以不阻塞地继续执行。

  5. 超时获取:ReentrantLock 还提供了带超时的获取锁的方法,如果超过指定时间还不能获取到锁,将返回。

ReentrantLock 逻辑步骤

  1. 创建锁: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 ReentrantLock 对象。

  2. 获取锁:在访问共享资源之前,线程必须通过调用 lock() 方法来获取锁。

  3. 重入获取锁:如果当前线程已经持有锁,再次调用 lock() 方法时,锁的计数会增加。

  4. 释放锁:线程完成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后,必须通过调用 unlock() 方法来释放锁,锁的计数会减少。

  5. 锁的公平性:如果锁是公平的,那么等待时间最长的线程将会最先获取到锁。

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Example {
   

    // 创建锁对象,可以选择性地传入fair参数来指定是否公平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 公平锁

    public void performAction() {
   
        // 尝试获取锁
        lock.lock();
        try {
   
            // 线程安全地执行代码
            doSomething();
        } finally {
   
            // 释放锁
            lock.unlock();
        }
    }

    private void doSomething() {
   
        // 模拟一些操作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some action");
        // 假设需要再次获取锁进行操作
        lock.lock();
        try {
   
            // 再次执行线程安全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Performing another action");
        } finally {
   
            // 释放锁
            lock.unlock();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entrantLockExample example = new ReentrantLockExample();
        example.performAction();
    }
}

注意事项

  1. 使用 ReentrantLock 时,务必在 finally 块中释放锁,以避免在发生异常时死锁。
  2. ReentrantLock 是一个重的锁,相比 synchronized,它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性能更好,但在低并发下,synchronized 的开销可能更小。
  3. 根据需要选择锁的公平性。非公平锁通常响应更快,但可能导致饥饿现象。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代码,你应该对 ReentrantLock 的工作原理有了清晰的理解。欢迎关注威哥爱编程,一起学习成长。

相关文章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多模态数据处理新趋势:阿里云ODPS技术栈深度解析与未来展望
阿里云ODPS技术栈通过MaxCompute、Object Table与MaxFrame等核心组件,实现了多模态数据的高效处理与智能分析。该架构支持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管理,并深度融合AI能力,显著降低了分布式计算门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其在智慧城市、数字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462 6
多模态数据处理新趋势:阿里云ODPS技术栈深度解析与未来展望
|
机器人 异构计算
10分钟,用RAG搭建专业钉钉/飞书客服机器人
只需10分钟,快速搭建专属客服机器人,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魔搭社区注册账号、绑定阿里云账号获取免费算力资源,并选择GPU模式运行教程脚本。按照食用指引操作,完成机器人部署并进行对话测试,前5位在评论区提交作业的用户将获赠魔搭社区时尚咖啡杯一个。立即点击教程脚本链接开始体验吧!
346 0
|
SQL XML Java
Mybatis之动态SQL(带你了解动态SQL的魅力)
Mybatis之动态SQL(带你了解动态SQL的魅力)
1423 0
|
缓存 Java 编译器
JAVA并发编程volatile核心原理
volatile是轻量级的并发解决方案,volatile修饰的变量,在多线程并发读写场景下,可以保证变量的可见性和有序性,具体是如何实现可见性和有序性。以及volatile缺点是什么?
JAVA并发编程ReentrantLock核心原理剖析
本文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中ReentrantLock的重要性和优势,详细解析了其原理及源码实现。ReentrantLock作为一种可重入锁,弥补了synchronized的不足,如支持公平锁与非公平锁、响应中断等。文章通过源码分析,展示了ReentrantLock如何基于AQS实现公平锁和非公平锁,并解释了两者的具体实现过程。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NoSQL
rocketmq实现延迟队列思路探讨
本文介绍了两种实现RocketMQ延迟消息的方法。非任意时间延迟可通过在服务器端配置`messageDelayLevel`实现,但需重启服务。任意时间延迟则分为两种策略:一是结合原生逻辑和时间轮,利用RocketMQ的默认延迟等级组合支持任意延迟,但可能丢失1分钟内的数据;二是使用存储介质(如Redis)加时间轮,消息存储和定时发送结合,能处理数据不一致和丢失问题,但涉及更多组件。推荐项目[civism-rocket](https://github.com/civism/civism-rocket)作为参考。
792 1
|
缓存 Linux Docker
44-Dockerfile-ADD/COPY指令
44-Dockerfile-ADD/COPY指令
|
Java 编译器 Linux
技术经验解读:【转载】详解GCC的下载和安装(源码安装)
技术经验解读:【转载】详解GCC的下载和安装(源码安装)
542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学习笔记: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个人笔记和学习心得分享
1599 0
学习笔记: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决策边界(decision bound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