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虚拟机与局域网)

简介: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虚拟机与局域网)

3.9 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桢的流程


以太网交换机的自学习和转发数据帧的流程如下:


自学习(Learning):


当交换机收到一帧时,它会检查帧中的源MAC地址,并将其与接收端口相关联。

交换机将源MAC地址与接收端口的映射信息存储在一个所谓的MAC地址表(也称为CAM表或转发表)中。


转发(Forwarding):


当交换机接收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帧时,它会查找目标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的对应端口。


如果在MAC地址表中找到了目标MAC地址的映射信息,则交换机将该数据帧只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


如果在MAC地址表中没有找到目标MAC地址的映射信息,则交换机将该数据帧广播到所有其他端口上(除接收端口外)。


在广播过程中,其他连接的交换机也会学习到该源MAC地址与对应端口的映射信息,并更新各自的MAC地址表。


更新(Updating):


交换机会周期性地检查MAC地址表中的条目,并根据实际网络流量情况进行更新。

如果长时间未收到某个MAC地址的数据帧,则该条目可能被删除,以释放存储空间。

通过自学习和转发的过程,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实现根据MAC地址进行精确的数据帧转发,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交换机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

交换机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它收到桢后,在桢交换表中查找桢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桢。


以太网交换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地址是()

A 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IP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 源IP地址



3.10 以太网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STP


以太网交换机使用 生成树协议STP 可以在增加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同时又 避免网络环路带来的各种问题。


  • 无论交换机之间采用怎样的物理连接,交换机都能够自动计算并构建一个逻辑上没有环路的网络,其逻辑扩扑结构必须是树型的(无逻辑环路)。
  • 最终生成的树型逻辑扩扑要确保连通整个网络。
  • 当首次连接交换机或网络物理扩扑发生变化时(有可能是人为改变或故障),交换机都将生成树的重新计算。


3.11 虚拟局域网


3.11.1 虚拟局域网VLAN概述


众多交换机组成的巨大广播域会带来包括 广播风暴 在内的弊端。

网络中会频繁出现广播信息:


  • TCP/IP 协议栈中的很多协议都会使用广播:

地址解析协议ARP(已知 IP 地址,找出其相应的 MAC 地址)

路由信息协议RIP(一种小型的内部路由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自动配置 IP 地址)

SO,分割广播域变得尤为主要:


  • 使用 路由器 可以隔离广播域(路由器工作在 网络层 ),但是路由器成本较高
  • 虚拟局域网 VLAN 技术营运而生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划分成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的技术,这些逻辑组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同一个VLAN可以广播通信,不同的VLAN不能广播通信。


3.11.2 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机制


是在交换机上实现的,需要交换机实现两大功能:


  • 能处理带有VLAN标记的桢(IEEE 802.1Q桢)
  • 交换机的端口可以支持不同的端口类型


交换机的端口类型有以下三种:(Access Trunk Hybrid)


接入端口(Access Port):接入端口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每个接入端口通常只允许一个VLAN使用,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帧按照所属VLAN进行转发。


通道组端口(Trunk Port):通道组端口用于连接两个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它可以传输多个VLAN的数据帧,并使用特定的协议(如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来识别和传递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


混杂端口(Mirrored Port):混杂端口是用于网络监控和分析的一种特殊端口类型。它可以将所有进出该交换机的数据帧复制并发送到特定的监控设备,以便进行流量分析、故障排除等操作。


这些不同类型的端口在交换机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端口类型来满足网络配置和需求。


相关文章
|
4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解读 C++ 助力的局域网监控电脑网络连接算法
本文探讨了使用C++语言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中网络连接监控的算法。通过将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建模为图(Graph)数据结构,每台电脑作为顶点,网络连接作为边,可高效管理与监控动态变化的网络连接。文章展示了基于深度优先搜索(DFS)的连通性检测算法,用于判断两节点间是否存在路径,助力故障排查与流量优化。C++的高效性能结合图算法,为保障网络秩序与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可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无线网络等新挑战。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基于 PHP 语言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研究
在当下数字化时代,局域网作为企业与机构内部信息交互的核心载体,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备受关注。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随之兴起,成为保障网络正常运转的关键工具。此类软件的高效运行依托于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本文将聚焦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中的应用,并借助 PHP 语言代码示例予以详细阐释。
82 1
|
10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跳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动态数据索引优化策略研究
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需高效处理终端行为数据,跳表作为一种基于概率平衡的动态数据结构,具备高效的插入、删除与查询性能(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高频数据写入和随机查询场景。本文深入解析跳表原理,探讨其在局域网监控中的适配性,并提供基于Python的完整实现方案,优化终端会话管理,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30 4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JavaScript
基于 JavaScript 图算法的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模型构建及局域网禁止上网软件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
本文探讨局域网网络访问控制软件的技术框架,将其核心功能映射为图论模型,通过节点与边表示终端设备及访问关系。以JavaScript实现DFS算法,模拟访问权限判断,优化动态策略更新与多层级访问控制。结合流量监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响应能力,为企业自主研发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智能化演进,助力数字化管理。
70 4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104 7
|
3月前
|
域名解析 API PHP
VM虚拟机全版本网盘+免费本地网络穿透端口映射实时同步动态家庭IP教程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网络穿透技术让公网直接访问家庭电脑,充分发挥本地硬件性能。相比第三方服务受限于转发带宽,此方法利用自家宽带实现更高效率。文章详细讲解了端口映射教程,包括不同网络环境(仅光猫、光猫+路由器)下的设置步骤,并提供实时同步动态IP的两种方案:自建服务器或使用三方API接口。最后附上VM虚拟机全版本下载链接,便于用户在穿透后将服务运行于虚拟环境中,提升安全性与适用性。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虚拟化
Hyper V上网优化:提升虚拟机网络速度
要优化Hyper-V虚拟机的网络速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优化虚拟交换机配置,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类型、启用SR-IOV、配置VLAN和QoS策略;2. 调整网络适配器设置,选择适当的适配器类型并启用VRQ等;3. 优化宿主机网络配置,更新网卡固件和驱动,启用硬件加速;4. 使用性能监视工具监控网络流量;5. 其他措施如启用硬件虚拟化、使用外部存储、配置NLB等。通过合理配置,可显著提升网络性能。
|
4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该先检查Hyper-V的网卡连接配置
当虚拟机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应首先检查Hyper-V的网卡配置。具体步骤包括:确认虚拟机运行状态、检查虚拟交换机类型和物理网卡连接、确保虚拟机网络适配器正确连接到虚拟交换机,并验证网络配置(IP地址等)。常见问题如虚拟交换机配置错误、网络适配器未连接或防火墙阻止连接,可通过重新配置或调整设置解决。必要时重启虚拟机和宿主机,查看事件日志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进一步排查问题。
|
4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协议
Hyper V上网实战:多虚拟机网络环境配置
在Hyper-V环境中配置多虚拟机网络以实现上网功能,需完成以下步骤:1. 确认Hyper-V安装与物理网络连接正常;2. 配置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专用)以支持不同网络需求;3. 设置虚拟机网络适配器并关联对应虚拟交换机;4. 验证虚拟机网络连接状态;5. 根据场景需求优化多虚拟机网络环境。此外,还需注意网络隔离、性能监控及数据备份等事项,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
4月前
|
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 Windows
导入虚拟机到Hyper-V环境时,理解并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是确保网络通信的关键
在Hyper-V环境中,正确配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是确保其网络通信的关键。需先启用Hyper-V功能并创建虚拟交换机。接着,在Hyper-V管理器中选择目标虚拟机,添加或配置网络适配器,选择合适的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私有),并根据需求配置VLAN、MAC地址等选项。最后,启动虚拟机并验证网络连接,确保其能正常访问外部网络、与主机及其他虚拟机通信。常见问题包括无法访问外部网络或获取IP地址,需检查虚拟交换机和适配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