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网IP和私有IP

简介: 公网IP和私有IP

公网IP地址

  1. 全球唯一:公网IP地址是全球唯一的,由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如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授权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SP再分配给其用户。每个公网IP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确保了互联网上的设备能够通过该地址准确地相互定位和通信。
  2. 互联网可达:公网IP地址直接连接到公共互联网,允许任何互联网上的设备直接访问拥有该IP地址的设备或服务。这意味着公网IP地址的设备可以作为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如网站、FTP、邮件等),也可以作为客户端直接访问互联网上的任意资源。
  3. 由ISP分配:用户通常需要向ISP申请并付费获取公网IP地址,特别是在IPv4地址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付费购买静态公网IP或者共享公网IP(通过NAT技术实现多个私网IP共享一个公网IP)。
  4. 应用于广域网:公网IP地址主要应用于广域网环境,如企业对外服务的服务器、个人家庭宽带接入、移动设备通过蜂窝数据网络上网等。

私有IP地址

  1. 非全球唯一:私有IP地址是为内部网络(如局域网、企业内部网络)设计的,它们不在全球互联网上注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私有网络中重复使用,无需向IANA申请。RFC 1918定义了三个专用的私有IP地址范围:
  • 10.0.0.0/8(范围:10.0.0.0 - 10.255.255.255)共有16,777,216个可用地址
  • 172.16.0.0/12(范围:172.16.0.0 - 172.31.255.255)共有1,048,576个可用地址
  • 192.168.0.0/16(范围:192.168.0.0 - 192.168.255.255)共有65,536个可用地址
  1. 不可直接从互联网访问:私有IP地址不直接暴露于公共互联网,外部网络设备无法直接通过私有IP地址与内部设备通信。这增强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外部访问。
  2. 内部网络标识:私有IP地址用于局域网内部设备的标识和通信。在家庭、办公室或企业网络中,路由器、计算机、打印机、手机等设备通常会被分配私有IP地址,使得它们能在同一局域网内互相发现、共享资源和通信。
  3. 需要NAT转换:若私有网络内的设备需要访问互联网,通常需要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技术。NAT设备(如路由器)将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其自身的公网IP地址(或共享的公网IP地址),从而使内部设备能够与互联网上的目标进行通信。反之,外部返回的数据包也会通过NAT设备映射回相应的私有IP地址。


IP私有地址有三类,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

在使用私有IP地址时,虽然A类私有地址范围(10.0.0.0/8)是三类私有地址中最大的,但不直接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地址利用率: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意味着为网络分配了极其庞大的地址空间,即使对于大型网络,也可能出现地址严重过剩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IP地址资源,而且在管理上增加了复杂性。对于小型或中型网络,使用A类私有地址则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地址处于未使用状态,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2. 网络管理与性能
  • 广播域:在一个大的私有地址范围内,所有设备都在同一个广播域内。广播流量会在这个范围内传播,可能导致网络拥塞、降低性能,还可能增加安全风险。实际网络设计通常倾向于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网(通过子网划分),限制广播影响范围,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性。
  • 路由表大小:对于内部路由器,特别是连接多个子网的设备,其路由表需要记录所有子网的信息。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意味着路由表将包含大量可能并不活跃的子网条目,增加了路由表的存储需求和查找时间,影响网络性能。
  1. 网络规划灵活性:选择适当的私有地址类别和子网划分,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需求和未来扩展预期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可以为不同部门、不同功能区或不同地理位置设置独立的子网,便于隔离故障、实施访问控制和流量管理。如果一开始就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可能会限制后续网络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灵活性。
  2. 技术兼容性和标准化: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RFC 1918中明确规定了三类私有地址范围(A类:10.0.0.0/8,B类:172.16.0.0/12,C类:192.168.0.0/16)。这些地址范围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许多网络设备和软件工具都针对这些范围进行了优化。偏离这些标准范围可能会导致与现有设备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
  3. IP地址分配策略:即使是私有地址,也建议遵循合理的地址分配策略。对于小型网络,使用C类私有地址即可满足需求;中型网络可能需要B类私有地址,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子网划分;只有在确实需要为大量设备分配地址的大型网络中,才可能考虑使用A类私有地址。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地址资源,又能确保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不直接使用范围最大的私有地址(即A类私有地址)是因为这样做可能导致地址资源浪费、网络管理复杂度增加、网络性能下降、网络规划灵活性受限、技术兼容性问题,以及不符合IP地址分配的最佳实践。根据网络的实际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当大小的私有地址范围,既经济又利于网络的长期管理和优化。

相关文章
|
安全
公网IP和私网IP
公网IP和私网IP
1125 1
|
缓存
npm install 一直卡着不动如何解决
npm install 一直卡着不动如何解决
7579 0
|
算法 Java C++
【洛谷算法题】P5709-Apples Prologue / 苹果和虫子【入门2分支结构】
【洛谷算法题】P5709-Apples Prologue / 苹果和虫子【入门2分支结构】
|
29天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实例:通用型、多公网IP型、CPU优化、国际及容量型区别对比
阿里云轻量服务器分通用型、CPU优化型、多公网IP型、国际型和容量型。通用型适合网站与应用;CPU优化型提供稳定高性能计算;多公网IP型支持2-3个IP,适用于账号管理;国际型覆盖海外地域,助力出海业务;容量型提供大存储,适配网盘与实训场景。
200 1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网络架构
react对antd中Select组件二次封装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React中对Ant Design(antd)的Select组件进行二次封装,包括创建MSelect组件、定义默认属性、渲染Select组件,并展示了如何使用Less进行样式定义和如何在项目中使用封装后的Select组件。
487 2
react对antd中Select组件二次封装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资源调度
Hadoop入门基础(三):如何巧妙划分Hadoop集群,全面提升数据处理性能?
Hadoop入门基础(三):如何巧妙划分Hadoop集群,全面提升数据处理性能?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WebAssembly:让前端性能突破极限的秘密武器
WebAssembly(简称 WASM)作为前端开发的性能加速器,能够让代码像 C++ 一样在浏览器中高速运行,突破了 JavaScript 的性能瓶颈。本文详细介绍了 WebAssembly 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前端性能提升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与 JavaScript 的配合,WASM 让复杂运算如图像处理、3D 渲染、机器学习等在浏览器中流畅运行。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逐步集成 WASM,展示其在网页游戏、高计算任务中的实际应用。WebAssembly 为前端开发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是提升网页性能、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工具。
5792 2
WebAssembly:让前端性能突破极限的秘密武器
|
Kubernetes 监控 Docker
微服务与容器化:Kubernetes 实践
【8月更文第29天】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微服务架构来构建他们的应用程序。微服务架构允许将复杂的大型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系列小型、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然而,这种架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服务的部署、监控和扩展方面。容器化技术,尤其是 Kubernetes,已经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
27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