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科技巨头囤积巨额现金

简介:

《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发表文章,对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囤积大量现金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这种做法不同于传统的寡头垄断公司,给人感觉好像是这些巨头在为将来的危机做准备。以下为原文内容:

美国五大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博)(注意,本文中指的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近期成为世界上五大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它们的总市值达到了2.9万亿美元,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五大公司。

科技公司的价值高估曾经被视为疯狂的征兆。而如今的投资者认为,他们做出的判断非常冷静——这些科技公司是21世纪的主要寡头垄断企业,将会获得巨大的、节节高升的利润。然而,一个疑虑仍然令人不安:这五大科技巨头的资产负债表上有大量现金,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它们并不想主宰世界,而是预计会有危机发生,想要未雨缪绸。

投资者对它们趋之若鹜是有原因的。数十亿用户在使用这些公司的社交媒体网络、数字助理、操作系统和云计算平台。这五家公司正在挤压传统的竞争对手(比如IBM和梅西百货)。它们总共赚取了1000亿美元的年利润。分析师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将升至1700亿美元。硅谷的颠覆者已经演变成高效的赚钱机器。对投资者来说,这真是再美妙不过了。

老一代的寡头垄断公司,比如电缆、电信和啤酒公司,对自己从客户那里收取可靠租金的能力充满信心,所以它们的主要融资方式是成本低廉却不灵活的债务,把获得的现金大部分返还给了股东。然而奇怪的是,五大科技巨头采取了相反的做法。它们总共拥有3300亿美元的净现金(现金减去负债),这是它们总现金流的两倍。

该么多的现金,远远超过了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传统的现金缓冲储备——这些公司缺乏有形资产,因此需要一些现金作为资产。但早期的五个科技巨头(思科、英特尔、甲骨文,高通和德州仪器)自1996年以来,囤积的现金平均比例仅为1.3倍。

五大科技巨头囤积巨额现金

随着五大科技公司的利润飙升,它们囤积的现金还会越来越多。五家公司都有向股东返还现金的政策。例如,谷歌和Facebook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支付股息,但是提供了小型的回购计划,尽管没有截止期限。苹果会支付股息,也有一笔预算来回购股份,截止日期是2019年。考虑到这些回购计划,并综合分析师的利润预测,到2020年,它们的净现金总和将达到6800亿美元,是总现金流的三倍。即使亚马逊现在的净现金较少,届时也将达到500亿美元。

出现这种现金囤积的一个原因是税收:这五家公司的现金总额中,有80%是在海外,因此推迟了在把利润汇回国的时候需要支付的税款。如果将这笔现金的一半汇回国,可能需要缴纳500亿美元的税金。合理避税倒也不会受到鄙视,但它已经成为了这些公司不整顿资产负债表的一个借口。

它们的现金缓冲储备远远超过了缓解冲击(例如金融崩溃或黑客攻击)所需要的规模。熊彼特设计了一个“压力测试”,假定员工获得的报酬全是现金而非股票,公司支付了所有赋税以及监管和诉讼索赔。还付清了一年期的合同规定支出——例如苹果必须向零件供应商支付290亿美元。扣除这些开销之后,五大科技巨头到2020年仍将拥有3800亿美元的净现金。

投资也用不光这些现金。五大科技巨头去年共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资本性支出,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三倍。大量资金流入了数据中心、软件、新建的总部和天马行空的项目,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和长生不老的药物。如果这些公司想要花费掉它们正在积累的现金流量,那么到2020年,它们的年投资额需要达到近3000亿美元才行。

这个数字是全球风险投资行业每年投资额的两倍多。是Netflix、Uber和特斯拉每年烧钱总量的51倍(这三家公司都很善于烧钱)。而且还是五大巨头平均每年收购新技术和新产品所用现金额的37倍。比如Facebook在2014年斥资190亿美元收购消息服务WhatsApp,谷歌在2007年斥资31亿美元收购广告公司DoubleClick。

这些公司囤积现金仅仅是因为其掌舵人是超级富豪,思维跳跃,不遵守任何规则吗?这不太可能。苹果和微软的CEO都不再是创始人了。谷歌的管理层非常务实,所以才会在2015年任命摩根士丹利的前大佬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当首席财务官,以加强公司管控。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可能很愿意亚马逊向股东支付股息——由于没有什么股息,他每年出售自己手上10亿美元的股票,以便获得资金,注入到他的太空火箭公司。

以后会怎么样?

如果进行税法改革,这种现金囤积现象可能就会结束。成立较早的苹果和微软公司将会一次性地为股东发放大量现金。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则会选择合理的框架,随着其利润飙升,向股东返还现金。

但也许这些公司喜欢它们的巨额保险单。五大巨头从外面看气派十足,但在内部,它们可能担心自己落于人后或者监管加严。反垄断机构对它们的敌意越来越大。仅仅在五年前,Facebook和谷歌在从桌面向移动设备转移时,还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这两家公司对广告依赖很深,广告在它们销售额中占到了85%。苹果的健康状况取决于最新款的iPhone,亚马逊的利润空间微薄,而微软的利润也没有什么长进。

如果收益确实像预期的那样飙升,那么五大科技巨头可能就会大举收购媒体、汽车或硬件企业,对业务进行多元化。但是它们可能也担心利润未必像华尔街现在预期的那么高。无论如何,对于这张让硅谷在晚上能安心入睡的3300亿美元“安全毯”,投资者都应该多加留意。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13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2025年9月24日,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多位产品、技术专家及服务器团队技术专家共同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带来了《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的专场论坛,本论坛聚焦弹性计算多款通用算力产品发布。同时,ECS云服务器安全能力、资源售卖模式、计算AI助手等用户体验关键环节也宣布升级,让用云更简单、更智能。海尔三翼鸟云服务负责人刘建锋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了关于阿里云ECS g9i推动AIoT平台的场景落地实践。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
5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Dify平台集成阿里云AI安全护栏,构建AI Runtime安全防线
阿里云 AI 安全护栏加入Dify平台,打造可信赖的 AI
|
12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Java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正式发布!一站式实现 Prompt 管理、动态热更新、评测集构建、自动化评估与全链路可观测,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可信赖的 AI Agent 应用。开源共建,现已上线!
761 23
|
7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Nacos
基于 Spring AI Alibaba + Nacos 的分布式 Multi-Agent 构建指南
本文将针对 Spring AI Alibaba + Nacos 的分布式多智能体构建方案展开介绍,同时结合 Demo 说明快速开发方法与实际效果。
494 37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万字长文深度解析最新Deep Research技术:前沿架构、核心技术与未来展望
近期发生了什么自 2025 年 2 月 OpenAI 正式发布Deep Research以来,深度研究/深度搜索(Deep Research / Deep Search)正在成为信息检索与知识工作的全新范式:系统以多步推理驱动大规模联网检索、跨源证据。
475 41
|
1天前
|
文字识别 监控 物联网
这是我写的实施一地两检的跨境高铁站旅客资料预报系统的系统架构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IAPIS理念的高铁跨境旅客预报与边检联动系统,覆盖青青草原内地与喜羊羊特别行政区间“一地两检”场景。系统在旅客购票后即采集证件、生物特征及行程信息,通过Advance Passenger Info Checker等模块,向出发地和目的地移民管理机构实时推送数据,实现出入境许可预审。支持线上/线下购票、检票、退票全流程管控,结合面部识别、行为追踪技术监控旅客状态,防止滞留或非法通行。列车发车前进行最终核验,确保所有跨境旅客获边检许可。若旅行被中途取消,系统自动改签、退票并通知各方,保障安全与效率。(2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