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文本分析

简介: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文本分析

前言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

在机器学习的应用中,文本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文本分析是指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它是文本挖掘、信息检索的一个基本问题。文本是由一定的符号或符码组成的信息结构体,这种结构体可采用不同的表现形态,如语言的、文字的、影像的等等。文本分析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

机器学习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通过算法如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SVM)或决策树等,对文本进行分类、聚类或情感分析。这些算法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文本数据,提取关键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进行预测或决策。

例如,朴素贝叶斯算法是文本分类中最受欢迎的算法之一,它基于贝叶斯公式和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的分类器,通过计算单词在每个分类中出现的概率来判断文本属于哪个分类。支持向量机则是一种可以用于分类、回归和离群点检测的算法,它通过将文本映射到高维空间,以便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别的文本。

此外,机器学习还可以基于命名实体识别技术(NER)进行文本分析,该技术主要用于确定文本中所提及的人、场所、组织、运动团队等对象。

一、文本分析概述

文本分析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旨在对文本数据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文本分析通过量化文本中的特征词来代表文本信息,从而帮助人们理解文本的含义和背后的意图。

文本分析包括多个子领域,如文本预处理、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情感分析、主题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从文本中提取出关键词、主题、情感、实体等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数据。

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新批评”法、符号学分析法、叙述学分析法、互文与对话理论分析等。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出文本中隐藏的信息和深层含义。

文本分析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分析、媒体测量等。它是客户体验、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关键解决方案。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态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战略和决策。

随着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文本分析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多语言分析、文本分析技术的重视以及机器学习、统计与语言工程的结合将是未来文本分析领域的重要趋势。

二、文本特征提取及表示

文本特征提取是机器学习领域中文本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旨在将原始的、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转换为结构化、可计算的特征表示,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这个过程对于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如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等至关重要。

文本特征提取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文本预处理:这是特征提取的第一步,包括去除文本中的噪声(如HTML标签、特殊字符等)、文本分词(将文本切分为单词或词组)、词性标注(为每个单词或词组标注其词性)等。这些操作有助于将文本转换为更规范的格式,为后续的特征提取打下基础。
  2. 特征选择:在预处理后的文本中,选择能够代表文本信息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单词、词组、n-gram(连续的n个单词或字符)等。选择哪些特征作为代表取决于具体的任务和目标。
  3. 特征表示:将选定的特征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值形式。这通常涉及到将文本转换为向量空间模型(如词袋模型、TF-IDF模型)或更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如Word2Vec、BERT等)。这些模型可以将文本中的每个特征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数值,从而方便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4. 特征降维与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提取的特征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导致计算效率低下或模型过拟合。此时,需要进行特征降维或选择,以去除冗余或无关的特征,保留对任务最有用的特征。这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互信息等方法实现。

文本特征提取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任务的需求、数据的特性以及计算资源的限制。例如,在文本分类任务中,TF-IDF和词袋模型是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而在情感分析任务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来捕捉文本中的情感信息。

2.1TF-IDF算法

TF-IDF模型是一种在文本处理中广泛使用的统计方法,用于评估一个词在一个文件集或一个语料库中的重要程度。TF-IDF由两部分组成:TF(词频)和IDF(逆文档频率)。

TF(Term Frequency,词频):表示一个词在特定文档中出现的频率。其计算公式是:TF = 某个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总次数 / 文章的总词数。这种计算方式实现了归一化,使得词频的度量不受文档长度的影响。

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逆文档频率)表示一个词在所有文档中的普遍重要性。IDF的主要思想是,如果一个词在很多文档中都出现,那么它的IDF值应该低;反之,如果一个词只在很少的文档中出现,那么它的IDF值应该高。计算公式为:IDF = log(语料库中的文档总数 / (包含该词的文档数 + 1))。

TF-IDF则是TF和IDF的乘积,即TF-IDF = TF * IDF。这种结合方式能够同时考虑一个词在特定文档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在整个语料库中的普遍程度,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一个词在特定文档中的重要程度。

TF-IDF模型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利用TF-IDF算法来确定文档中一个单词的频率和重要性,然后使用这些数据来为查询词语生成搜索结果。
  • 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中,TF-IDF算法被用来判断文本之间的相似度,并用于分类、聚类等问题。
  • 关键词提取:TF-IDF算法可以用于提取文档中的关键词,从而帮助分析师快速了解文档的重点内容。
  • 信息检索:TF-IDF算法可以用来比较文档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查询词语的重要性确定搜索结果的排序。

然而,TF-IDF模型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它单纯以“词频”衡量一个词的重要性,不够全面,有时重要的词可能出现次数并不多。而且,这种算法无法体现词的位置信息,出现位置靠前的词与出现位置靠后的词,都被视为重要性相同,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并不准确。总之、TF-IDF模型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文本特征提取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文本数据,从而提升文本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并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来弥补其不足。

2.2信息增益

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是衡量一个随机变量取值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在信息论中,它用于描述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信息增益是机器学习常用的方法,也是信息论的重要概念。表示某一个特征项的存在与否对类别预测的影响,用于度量一个特征对于划分数据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选择最佳的特征作为每个节点的划分标准。

对于离散随机变量X,其信息熵H(X)的定义如下:

其中:

  • (X) 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
  • 是随机变量 (X) 取值为 的概率。
  • (n) 是随机变量 (X) 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
  • (b) 是对数的底数,通常取2、自然数 (e) 或10。当 (b = 2) 时,熵的单位是比特(bit);当 (b = e) 时,熵的单位是奈特(nat);当 (b = 10) 时,熵的单位是十进位(dit)。

信息熵越高,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大,所含信息量也越大。如果 (X) 是一个确定的值(即 对于某个 (i)),那么 (H(X) = 0),表示没有不确定性。反之,如果 (X) 的取值完全随机且均匀分布(即所有 都相等),则 (H(X)) 达到最大值。

在信息增益的计算中,我们会使用信息熵来度量数据集划分前后的不确定性变化,从而评估特征对于分类任务的重要性。

在概率论和信息论中,信息增益用以度量两种概率分布P和Q的差异。通常,P代表样本或者观察值的分布,而Q可能代表一种理论、模型或对P的近似。信息增益描述了当使用Q进行编码时,再使用P进行编码的差异。在文本分类或聚类的应用中,信息增益衡量了某个特征能为分类系统带来多少信息,带来的信息越多,该特征的重要性就越高。

在决策树算法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特征来作为每个节点的划分标准。信息增益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一个特征对于划分数据的重要性。其定义是在划分数据集前后,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不确定性通常用熵(Entropy)来衡量,熵表示数据集的混乱程度。在分类问题中,熵越高表示数据集越混乱,而熵越低表示数据集越趋向于某种分类。

具体来说,对于一个特征T给聚类C或分类C带来的信息增益IG(T),可以表示为IG(T)=H(C)-H(C|T)。其中,H(C)表示集合C的熵,而H(C|T)表示在特征T给定条件下的集合C的熵。H(C|T)包含特征T出现和不出现两种情况,并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下的熵,然后按照特征T出现的概率进行加权平均。

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我们可以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当前节点的划分标准。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如所有样本属于同一类,或没有剩余特征可用等)。最终,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决策树模型,可以用于对新数据进行分类或预测。

2.3互信息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简称MI)是信息论中一种重要的信息度量方式,用于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相互依赖性。它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中包含的关于另一个随机变量的信息量,或者是一个随机变量由于已知另一个随机变量而减少的不肯定性。

在概率论和信息论中,两个随机变量的互信息或转移信息是变量间相互依赖性的量度。不同于相关系数,互信息并不局限于实值随机变量,它更加一般且决定着联合分布和分解的边缘分布的乘积的相似程度。

互信息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I(X;Y) = ∑x∈X∑y∈Y pX,Y(x,y)log2[pX,Y(x,y)/pX(x)pY(y)]

其中,pX,Y(x,y) 是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分布函数,pX(x) 和 pY(y) 分别是 X 和 Y 的边缘概率分布函数。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两个随机变量 X 和 Y 之间的互信息,它衡量了 X 和 Y 之间的共享信息或相关性。

另外,互信息还可以通过熵来表示,其变形公式为:

I(X,Y) = H(Y) − H(Y|X)

这里,H(Y) 是 Y 的熵,表示 Y 的不确定性;H(Y|X) 是在已知 X 的情况下 Y 的条件熵,表示在 X 确定时 Y 的不确定度。因此,I(X,Y) 可以解释为由 X 引入而使 Y 的不确定度减小的量。

这两个公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互信息的概念,并在信息论和机器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互信息时,需要知道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通常需要通过样本数据来估计。

互信息的值可以为正、负或零。正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值越大表示相关性越强;负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反相关性;而零值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性。

互信息在信息论和统计学中被广泛应用,如特征选择、数据压缩、聚类分析等领域。在机器学习中,互信息可以作为评估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关联性的指标,用于特征选择和特征工程。然而,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计算互信息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2.4卡方统计量

卡方统计量(Chi-square statistic)是数据分布与所选择的预期或假设分布之间差异的一种度量,由英国统计学家Pearson在1900年提出,主要用于卡方检验中。这种统计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类别变量之间的独立性或确定关联性。例如,在选举结果的背景下,卡方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投票是否独立于投票者的性别,或者投票与性别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卡方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χ2=Σ(O-E)^2/E,其中O表示实际观测结果,E表示理论期望值。这个公式反映了实际观测结果与理论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从而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结果一致。如果与卡方统计量相关联的p值小于选定的α水平,检验将拒绝两个变量彼此独立的原假设。

简单来说,卡方统计量是一个有力的工具,用于检验实验数据是否与理论结果一致,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有效,以及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或者分类变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等。在多个领域,如社会科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研究中,卡方统计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5词嵌入

词嵌入(Word Embedding)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语言模型与表征学习技术的统称。它是指将一个维数为所有词的数量的高维空间嵌入到一个维数低得多的连续向量空间中,使得每个单词或词组被映射为实数域上的向量。这种映射通常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在大量文本数据上进行学习得到的。

词嵌入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表示问题,将词转化成机器容易理解的形式。在早期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词通常被表示为离散的符号,这种表示方法无法捕捉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而词嵌入技术将词映射到连续的向量空间中,使得语义上相近的词在向量空间中的距离也相近,从而能够更好地捕捉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词嵌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人工神经网络、对词语同现矩阵降维、概率模型以及单词所在上下文的显式表示等。例如,Word2Vec是Google开发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词嵌入方法,包括CBOW模型和Skip-gram模型;而GloVe则是一种基于全局词频和共现矩阵的词嵌入方法。

词嵌入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数值形式,以便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处理。例如,在语法分析器和文本情感分析等NLP任务中,使用词嵌入来表示词组的方法极大提升了这些任务的效果。

Word2Vec案列应用:

我们使用了nltk库的brown语料库作为训练数据,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将其替换为你自己的文本数据。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model.wv['word']来获取特定单词的词嵌入向量,或者使用model.wv.most_similar('word')来查找与给定单词最相似的单词列表。

注意:首先需要,安装gensim库,如果你还没有安装,可以使用pip来安装:

pip install gensim

安装了nltk库,并且已经下载了brown语料库。如果没有,你需要先安装nltk并下载语料库:

pip install nltk  
python -m nltk.downloader brown
import nltk
 
nltk.download('brown', download_dir='AI/Imgs/data', quiet=True)
 
from gensim.models import Word2Vec
from nltk.book import brown
from nltk.tokenize import word_tokenize
 
# 使用nltk的brown语料库作为示例数据
sentences = brown.sents()
 
# 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这里我们简单地将其转换为单词列表的列表
sentences = [word_tokenize(sentence) for sentence in sentences]
 
# 设置Word2Vec模型的参数
model_parameters = {
    'size': 100,  # 特征向量的维度
    'window': 5,  # 句子中当前词与预测词之间的最大距离
    'min_count': 5,  # 忽略所有出现次数少于5次的单词
    'workers': 4,  # 使用的线程数
    'sg': 1,  # 训练算法:1 表示skip-gram; 0 表示CBOW
    'iter': 10,  # 训练迭代次数
}
 
# 训练Word2Vec模型
model = Word2Vec(sentences, **model_parameters)
 
# 获取单词的词嵌入向量
word_vector = model.wv['computer']  # 假设'computer'是我们要查询的单词
print(word_vector)
 
# 查找与给定单词最相似的单词
similar_words = model.wv.most_similar('computer')
print(similar_words)
 
# 保存模型以便后续使用
model.save('word2vec_model.bin')
 
# 加载已保存的模型
loaded_model = Word2Vec.load('word2vec_model.bin')
 
# 同样可以使用加载的模型获取词嵌入向量和相似单词
loaded_word_vector = loaded_model.wv['computer']
print(loaded_word_vector)

2.6语言模型

语言模型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基于语言客观事实进行语言抽象数学建模,形成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类似于数学上的抽象直线与具体直线之间的关系。语言模型通过描述语言客观事实,使得电子计算机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

语言模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文本的概率,它通过分析不同的自然语言文本,预测出新的文本内容。这种预测能力使得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翻译(MT)及语音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NLP中,语言模型有助于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提取关键内容;在MT中,语言模型可以辅助机器学习原有语言格式,从而实现有效的句子翻译;在语音识别中,语言模型能够模拟不同的语言结构,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

语言模型的构建涉及词典学、词性标注、句法依存关系、语义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一般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语言模型算法实现。在建模过程中,统计方法常常被用来辅助建模,做出预测及后续处理。

常见的语言模型主要包括生成性模型、分析性模型和辨识性模型。此外,根据建模的假设不同,还有一系列具体的模型,如:

  1. N元模型:基于一个假设,即当前词的出现概率只与它前面的N-1个词有关。其中,Unigram(一元模型)是最简单的模型,它假定所有词互相独立,不考虑单词之间的顺序;Bigram(二元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它只考虑前一个单词;Trigram(三元模型)则考虑前两个单词;当N>3时,统称为higher order模型,但其应用相对较少,因为需要更庞大的语料进行训练,数据稀疏问题严重,时间复杂度高,而精度提升有限。
  2. 指数语言模型:如最大熵语言模型,它使用特征函数来表示单词和n-gram之间的关系。
  3. 神经语言模型:这种模型使用连续表示或词向量来做出预测。

常见的语言模型训练工具主要有:

  1. ensorFlow:Google开发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库,用于构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TensorFlow的模块为用户提供了高级API,可以轻松地构建和训练语言模型。此外,TensorFlow还提供了一些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如BERT和GPT-2,这些模型在NLP任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PyTorch:Facebook开发的另一个流行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同样提供了一些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如RoBERTa和BART,这些模型在NLP任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一个知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平台,提供了大量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和相关工具。这些模型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并在各种NLP任务中取得了优异的表现。
  4. SRILM:这是一个支持语言模型“估计”和“评测”的工具。其中,“估计”是从训练数据(训练集)中得到一个模型,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相应的平滑算法;而“评测”则是从测试集中选择句子计算其困惑度,通过核心模块n-gram来估计语言模型,并计算语言模型的困惑度,困惑度越小,表示语言质量越好。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语言模型训练的国产工具,如智谱AI的智谱大模型和字节跳动的Coze大模型等。

2.7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简称VSM)是一种在信息过滤和信息检索领域中常用的代数模型,它把文档(D)和查询(Q)都表示为向量。这些向量捕获了文档或查询中重要概念或术语(即特征项)的权重。VSM通常用于信息检索系统,如搜索引擎,以衡量用户查询与文档集合中各个文档之间的相似性。

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每个文档或查询都被表示为一个多维向量,其中每个维度对应一个特征项(通常是词或短语)。向量的每个分量(或坐标)是该特征项在文档或查询中的权重。这个权重通常基于词频(TF)、逆文档频率(IDF)或其他统计度量来计算,以反映特征项在文档或查询中的重要性。

一旦文档和查询都被表示为向量,就可以通过计算这些向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如余弦相似度)来评估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余弦相似度是一种常用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它通过计算两个向量之间夹角的余弦值来衡量它们的相似性。余弦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相似;余弦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向量越不相似。

向量空间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1. 灵活性:VSM可以处理不同长度和内容的文档,因为它将文档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向量表示。
  2. 可解释性:通过查看向量的分量,可以了解哪些特征项对文档或查询的贡献最大。
  3. 可扩展性:VSM可以与其他技术(如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以提高检索性能。

然而,向量空间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高维性:当文档集合很大时,特征项的数量可能非常多,导致向量维度很高。这可能导致计算复杂性和存储需求的增加。
  2. 语义鸿沟:VSM主要基于词频等统计信息,可能无法很好地捕获文档或查询中的语义信息。因此,对于某些复杂的查询或文档,VSM可能无法提供准确的相似性评估。

尽管如此,向量空间模型仍然是信息检索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VSM,以更好地满足信息检索的需求。

三、总结

今天的内容主要围绕语言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详细解释了语言模型的概念,它是一种基于语言客观事实进行语言抽象数学建模的工具,主要用于预测文本的概率。随后,我们介绍了常见的语言模型类型,如生成性模型、分析性模型和辨识性模型,以及更具体的模型,如N元模型、指数语言模型和神经语言模型。此外,还提及了用于训练这些模型的一些工具,如TensorFlow、PyTorch和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等。

接着,我们特别关注了向量空间模型,它是一种将文档和查询转换为向量表示,并通过计算向量之间的相似性来评估它们匹配程度的代数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在信息检索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高维性和语义鸿沟等问题。

至于文本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的融合: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深入。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基于深度学习的语言模型出现,这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文本分析结果。
  2. 跨模态文本分析:当前的文本分析主要集中在纯文本数据上,但未来的文本分析将更加注重跨模态数据的处理。例如,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模态的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可以提取更丰富的信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评论的普及,情感分析和观点挖掘成为文本分析的重要方向。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精细化的情感分析和观点挖掘技术,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和观点立场。
  4. 文本生成与摘要:在信息时代,文本数据的生成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处理能力。因此,未来的文本分析将更加注重文本的自动生成和摘要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浏览和理解大量文本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文本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多元化的,涉及到深度学习、跨模态数据处理、情感分析、观点挖掘以及文本生成与摘要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文本分析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文本分析的知识图谱(详细讲解)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文本分析的知识图谱(详细讲解)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贝叶斯网络(BayesianNetwork)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贝叶斯网络(BayesianNetwork)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高维数据降维(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自编码器超级无敌详细讲解)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高维数据降维(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自编码器超级无敌详细讲解)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统计分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统计分析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Coursera 吴恩达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课程 |第五周测验答案(仅供参考)
Coursera 吴恩达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课程 |第五周测验答案(仅供参考)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BI
机器学习算法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是一种二分类模型,它的目的是寻找一个超平面来对样本进行分割,分割的原则是间隔最大化,最终转化为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来求解。
机器学习算法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