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策略是什么

简介: 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策略是什么


版权

TC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保证了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在TCP协议中,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网络通信和实现网络编程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策略,并提供代码实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次握手

在TCP协议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需要经历三次握手。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包,表示请求建立连接;服务器接收到SYN包后,回复一个SYN+ACK包,表示确认客户端的请求;最后,客户端再回复一个ACK包,表示确认服务器的响应。这样,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四次挥手

当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不再需要时,需要经历四次挥手来关闭连接。首先,客户端发送一个FIN包,表示不再发送数据;服务器接收到FIN包后,回复一个ACK包,表示确认收到客户端的关闭请求,并告诉客户端自己也不再发送数据;接着,服务器发送一个FIN包,表示自己也准备关闭连接;最后,客户端接收到FIN包后,回复一个ACK包,表示确认收到服务器的关闭请求。这样,连接就成功关闭了。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TCP传输需要进行三次握手的原因如下:

  1. 确认双方的通信能力:在进行三次握手前,客户端和服务器都需要确认对方的通信能力是否正常,以确保后续的数据传输能够正常进行。
  2. 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被错误地接受: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已失效的连接请求被错误地接受的情况,从而导致数据传输的错误。
  3. 防止网络延迟导致的问题:如果只进行两次握手,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网络延迟的情况,从而导致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不能正常建立。通过进行三次握手,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TCP传输需要进行四次挥手的原因如下:

  1. 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当客户端要关闭连接时,它会发送一个连接释放报文段给服务器,表示它不再有数据要发送了。
  2. 服务器确认连接释放报文段: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会发送一个确认报文段给客户端,表示收到了连接释放请求。
  3. 服务器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服务器在确认客户端的连接释放请求后,会发送一个连接释放报文段给客户端,表示它也不再有数据要发送了。
  4. 客户端确认连接释放报文段: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会发送一个确认报文段给服务器,表示收到了连接释放请求。

通过四次挥手,可以确保双方都能够正确地关闭连接,并且在关闭连接的过程中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代码实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socket模块实现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import socket
# 三次握手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client_socket.connect(('server_ip', server_port))
# 发送SYN包
client_socket.send(b'SYN')
# 接收SYN+ACK包
response = client_socket.recv(1024)
# 发送ACK包
client_socket.send(b'ACK')
# 四次挥手
# 发送FIN包
client_socket.send(b'FIN')
# 接收ACK包
response = client_socket.recv(1024)
# 接收FIN包
response = client_socket.recv(1024)
# 发送ACK包
client_socket.send(b'ACK')
client_socket.close()

通过阅读以上代码示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网络编程实现。

结论

本文介绍了TCP传输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策略,并提供了简单的代码示例。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和实现,为自己的网络编程能力增加一份利器。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http https socket通讯详解?
http https socket通讯详解?
254 0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JSON
RS232/RS485转4G DTU 上传基于Modbus协议的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到远程TCP服务器
RS232/RS485转4G DTU 上传基于Modbus协议的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到远程TCP服务器
870 0
RS232/RS485转4G DTU 上传基于Modbus协议的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到远程TCP服务器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废气排放监测与控制
使用Python实现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废气排放监测与控制
239 0
|
存储 应用服务中间件 API
高效C++项目实战:秋招简历项目解析(提供源码下载)
高效C++项目实战:秋招简历项目解析(提供源码下载)
|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机器人
云上数字客服:重塑客户服务体验的智能化转型
技术成熟度:目前云上数字客服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客户数据的不断增加,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机交互体验:虽然智能客服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某些复杂场景下仍难以完全替代人工客服,需要不断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五、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云上数字客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云上数字客服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性;此外还将积极探索与其他智能系统的融合应用,如智能营销、智能供应链等,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
946 7
|
存储 前端开发 中间件
CTO要求把所有逻辑放到数据库:合理性的深度剖析
【8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软件开发领域,关于系统架构的决策往往能深刻影响项目的成败。当CTO提出将所有逻辑放到数据库中的要求时,这一决策无疑会引发团队内部的广泛讨论。本文将从技术合理性、维护性、性能及可扩展性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要求的合理性与潜在影响,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技术见解。
156 1
|
存储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
缓存 Kubernetes 监控
服务发现与配置管理高可用最佳实践
本篇是微服务高可用最佳实践系列分享的开篇,系列内容持续更新中,期待大家的关注。
服务发现与配置管理高可用最佳实践
|
Python
Python提取pdf中的表格数据(附实战案例)
Python提取pdf中的表格数据(附实战案例)
1812 0
Python提取pdf中的表格数据(附实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