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结构

简介: 什么是数据结构

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直白地理解,就是研究数据的存储方式。


我们知道,数据存储只有一个目的,即为了方便后期对数据的再利用,就如同我们使用数组存储 {1,2,3,4,5} 是为了后期取得它们的加和值,无缘由的数据存储行为是对存储空间的不负责任。


因此,数据在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存放,决不是胡乱的,这就要求我们选择一种好的方式来存储数据,而这也是数据结构的核心内容。


例如,一直以来大家面对的数据存储,都是类似存储 1、2、{a,b,c}、"data.biancheng.net" 这样的问题,解决方式无疑是用变量或者数组对数据进行存储,即:

int a=1;
int b=2;
char str[3]={'a','b','c'};
char *data="data.biancheng.net";

但是,如果要存储这样一组数据:{张亮,张平,张华,张群,张晶,张磊},数据之间具有这样的关系:张亮是张平、张华和张群的父亲,同时张平还是张晶和张磊的父亲,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image.png

图 1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


对于存储之间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如果还是用变量或数组来存储(比如用数组存储 {“张亮”,"张平",“张华”,"张群","张晶","张磊"} ),数据存储是没有问题,但是无法体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后期根本无法使用,显然不明智。


针对此类数据,数据结构中提供有专门的树结构来存储这类数据。


再比如,导航无疑是出游旅行的必备神器,在我们程序员眼中,无论是哪款导航软件,其导航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大量地图数据的支持。很明显,这些数据绝不是使用变量或数组进行存储的,那样对于数据的使用简直是个悲剧。


针对此类数据,数据结构提供了图存储结构,专门用于存储这类数据。


通过以上两个示例可以体会出,数据结构教会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如何存储 1、2、{a,b,c} 这样简单的数据,而是解决具有复杂关系的大量数据的存储问题。


数据结构是一门学科,它教会我们“如何存储具有复杂关系的数据更有助于后期对数据的再利用”。

数据结构大致包含以下几种存储结构:



下面对各种数据结构做详细讲解。


线性表


线性表结构存储的数据往往是可以依次排列的,就像小朋友手拉手,每位学生的前面和后面都仅有一个小朋友和他拉手,具备这种“一对一”关系的数据就可以使用线性表来存储。

image.png

例如,存储类似 {1,3,5,7,9} 这样的数据时,各元素依次排列,每个元素的前面和后边有且仅有一个元素与之相邻(除首元素和尾元素),因此可以使用线性表存储。


线性表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存储结构,它包含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是顺序表和链表的统称。


顺序表


顺序表,简单地理解,就是常用的数组,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例如使用顺序表存储 {1,3,5,7,9},如图 1 所示:

image.png

图 1 顺序表结构


由于顺序表结构的底层实现借助的就是数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把顺序表完全等价为数组,但实则不是这样。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存储方式的一门学科,它囊括的都是各种存储结构,而数组只是各种编程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并不属于数据结构的范畴。


链表


我们知道,使用顺序表(底层实现靠数组)时,需要提前申请一定大小的存储空间,这块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是连续的,如图 1 所示。

链表则完全不同,使用链表存储数据时,是随用随申请,因此数据的存储位置是相互分离的,换句话说,数据的存储位置是随机的。


为了给各个数据块建立“依次排列”的关系,链表给各数据块增设一个指针,每个数据块的指针都指向下一个数据块(最后一个数据块的指针指向 NULL) ,就如同一个个小学生都伸手去拉住下一个小学生的手,这样,看似毫无关系的数据块就建立了“依次排列”的关系,也就形成了链表,如图 2 所示:

image.png

图 2 链表结构


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隶属于线性表,是特殊的线性表,因为它们对线性表中元素的进出做了明确的要求。


栈中的元素只能从线性表的一端进出(另一端封死),且要遵循“先入后出”的原则,即先进栈的元素后出栈。

image.png

图 3 栈结构示意图


栈结构如图 3 所示,像一个木桶,栈中含有 3 个元素,分别是 A、B 和 C,从在栈中的状态可以看出 A 最先进的栈,然后 B 进栈,最后 C 进栈。根据“先进后出”的原则,3 个元素出栈的顺序应该是:C 最先出栈,然后 B 出栈,最后才是 A 出栈。


队列中的元素只能从线性表的一端进,从另一端出,且要遵循“先入先出”的特点,即先进队列的元素也要先出队列。

image.png

图 4 队列结构示意图


队列结构如图 4 所示,队列中有 3 个元素,分别是 A、B 和 C,从在队列中的状态可以看出是 A 先进队列,然后 B 进,最后 C 进。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3 个元素出队列的顺序应该是 A 最先出队列,然后 B 出,最后 C 出。


树存储结构


树存储结构适合存储具有“一对多”关系的数据。

image.png

图 5 树存储结构示意图


如图 5 所示,其中张平只有一个父亲,但他却有两(多)个孩子,这就是“一对多”的关系,满足这种关系的数据可以使用树存储结构。


图存储结构


图存储结构适合存储具有“多对多”关系的数据。

image.png

图 6 图存储结构示意图


如图 6 所示,从 V1 可以到达 V2、V3、V4,同样,从 V2、V3、V4 也可以到达 V1,这就是“多对多”的关系,满足这种关系的数据可以使用图存储结构。


相关文章
|
网络安全 计算机视觉
【node】 npm install 报错:code 128
【node】 npm install 报错:code 128
611 1
|
12月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Java 泛型深入解析:类型安全与灵活性的平衡
Java 泛型通过参数化类型实现了代码重用和类型安全,提升了代码的可读性和灵活性。本文深入探讨了泛型的基本原理、常见用法及局限性,包括泛型类、方法和接口的使用,以及上界和下界通配符等高级特性。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技巧,开发者可以编写更健壮和通用的代码。
220 1
|
存储
数据结构:图文详解单链表的各种操作(头插法,尾插法,任意位置插入,删除节点,查询节点,求链表的长度,清空链表)
数据结构:图文详解单链表的各种操作(头插法,尾插法,任意位置插入,删除节点,查询节点,求链表的长度,清空链表)
1576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Spring Boot + AI:融合创新,开启智能应用新篇章
【8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人工智能(AI)与软件开发的深度融合正引领着技术革新的浪潮。而Spring Boot,作为Java领域中最受欢迎的微服务框架之一,以其快速开发、易于部署和丰富的生态支持,成为了连接传统应用与智能服务的桥梁。探讨Spring Boot与AI的结合,不仅是技术趋势的必然,更是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744 3
|
网络协议 Linux 开发者
Linux|最佳命令行下载加速器
Linux|最佳命令行下载加速器
Linux|最佳命令行下载加速器
|
12月前
|
监控 安全 Java
Java Z 垃圾收集器如何彻底改变内存管理
大家好,我是V哥。今天聊聊Java的ZGC(Z Garbage Collector)。ZGC是一个低延迟垃圾收集器,专为大内存应用场景设计。其核心优势包括:极低的暂停时间(通常低于10毫秒)、支持TB级内存、使用着色指针实现高效对象管理、并发压缩和去碎片化、不分代的内存管理。适用于实时数据分析、高性能服务器和在线交易系统等场景,能显著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如何启用?只需在JVM启动参数中加入`-XX:+UseZGC`即可。
247 0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网络安全
MySQL主从复制详细教程
配置MySQL的主从复制是一个细致的过程,需要仔细遵循上述步骤进行。一旦配置完成并运行正常,主从复制将大大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读写性能。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保持谨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1017 0
|
负载均衡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异地多活解决方案
云原生异地多活解决方案
|
安全
【守护工地安全】YOLOv8实现安全帽检测
【守护工地安全】YOLOv8实现安全帽检测
311 0
|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消息中间件JMS介绍、入门demo与spring整合
消息中间件JMS介绍、入门demo与spring整合
559 96
消息中间件JMS介绍、入门demo与spring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