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lot|宝藏R包,拯救你的GO富集结果,杜绝平庸的条形图

本文涉及的产品
函数计算FC,每月15万CU 3个月
简介: `GOplot`是R中的一个宝藏包,用于GO富集分析的创新可视化。它提供多种图表类型,如GOBar、GOBubble、GOCircle、GOChord、GOHeat和GOCluster,以及GOVenn。通过调整参数,用户可自定义颜色、大小和排序。例如,GOBar和GOBubble展示富集条形和气泡,GOCircle以环形图表示,GOChord描绘基因和过程间关系,而GOHeat和GOCluster提供热图和聚类视图。此外,还有GOVenn用于绘制Venn图。包简化了数据准备和绘图过程,适合快速高效地展示复杂分析结果。别忘了引用创始人Walter等人的工作。

前言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宝藏R包:GOplot

包如其名,专作GO富集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包。函数网上教程不少,但这里笔者已经列出了所有可修改的常用参数,改色改大小排序自定义,整整齐齐。

百行不到的代码,直接上升一个level:
image.png

数据准备

下载包,加载数据,这里要留意数据的格式,这是把差异分析的结果也纳入了的

# install.packages('GOplot')
library("GOplot")
data(EC)
head(EC$david)
head(EC$genelist)
circ <- circle_dat(EC$david, EC$genelist)

GOBar

若把order.by.zscore修改为T则改为取绝对值进行排序

GOBar(circ, 
      # category == 'BP',
      display = 'multiple', # single
      order.by.zscore = F, #order
      title = 'Z-score coloured barplot',
      zsc.col = c('yellow', 'black', 'cyan'))

image.png

GOBubble

进行了一步过滤,以减少重叠。若不过滤可直接将数据改为circ

# 筛选重叠
reduced_circ <- reduce_overlap(circ, overlap = 0.75)
GOBubble(reduced_circ, # circ
         title = 'Bubble plot', 
         colour = c("#4DBBD5FF","#EFD500FF","#F39B7FFF"), 
         table.legend = T,
         bg.col = T,
         ID = T, # GO id
         display = 'multiple', 
         labels = 3)

image.png

GOCircle

IDs <- c('GO:0007507', 'GO:0001568', 'GO:0001944', 'GO:0048729', 'GO:0048514', 'GO:0005886', 'GO:0008092', 'GO:0008047')
GOCircle(circ, nsub = IDs,
         rad1 = 2, 
         rad2 = 3,
         table.legend = T,
         zsc.col = c('darkgoldenrod1', 'black', 'cyan1'),
         lfc.col = c("#F39B7FFF","#4DBBD5FF"),
         label.size = 5,
         label.fontface = "bold")

image.png

GOChord

这里需要把数据转换成长格式

chord <- chord_dat(data = circ, genes = EC$genes, process = EC$process)
GOChord(chord,
        title = "GOChord Plot",
        space = 0.02, 
        gene.order = 'logFC', 
        gene.space = 0.25, 
        gene.size = 3,
        nlfc = 1,
        lfc.col = c('darkgoldenrod1', 'black', 'cyan1'),
        lfc.min = -4,
        lfc.max = 4,
        border.size = 0.5,
        process.label = 8)

GOHeat

GOHeat(chord[,-8], # 剔除FC列
       nlfc = 0)

GOHeat(chord, 
       nlfc = 1, # 倒数第一列
       fill.col = c("#4DBBD5FF","#EFD500FF","#F39B7FFF"))

第一个是剔除FC列,默认统计富集的功能数量
image.png

第二个是保留FC列,指定参照倒数第一列差异倍数
image.png

GOCluster

这里是按FC聚类,可以将clust.by指定成按term聚类

GOCluster(circ, 
          EC$process, 
          metric = "euclidean", # 欧式距离
          clust.by = 'logFC', # 'term'
          nlfc = F, # T为多列FC,F则为一列FC
          lfc.col = c('darkgoldenrod1', 'black', 'cyan1'),
          lfc.min = -3,
          lfc.max = 3,
          lfc.space = 0,
          lfc.width = 0.5,
          term.col = ggsci::pal_frontiers(alpha = 0.7)(7), # max = 20
          term.space = 0.5,
          term.width = 2)

image.png

GOVenn

红色为上调基因个数,紫色为下调基因个数,灰色则为交集后上下调冲突的基因个数

l1 <- subset(circ, term == 'heart development', c(genes,logFC))
l2 <- subset(circ, term == 'plasma membrane', c(genes,logFC))
l3 <- subset(circ, term == 'tissue morphogenesis', c(genes,logFC))
GOVenn(l1,l2,l3, 
       label = c('heart development', 'plasma membrane', 'tissue morphogenesis'),
       lfc.col = c("#EE0000FF","#808180FF","#5F559BFF"),
       circle.col = c("#EFD500FF","#4DBBD5FF","#F39B7FFF"),
       plot = T)

image.png

shiny

这里作者还做了个venn的shiny交互网站,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试:https://wwalter.shinyapps.io/Venn/

小总结

告别ggplot2手画,GO富集的红蓝气泡图、柱状图已经审美疲劳了。这个GOplot应该是懒癌晚期拯救者了,都是打包好的函数直接换数据运行即可,记得文献引用上:Walter, Wencke, Fátima Sánchez-Cabo, and Mercedes Ricote. "GOplot: an R package for visually combining expression data with functional analysis." Bioinformatics (2015): btv300.

相关实践学习
【AI破次元壁合照】少年白马醉春风,函数计算一键部署AI绘画平台
本次实验基于阿里云函数计算产品能力开发AI绘画平台,可让您实现“破次元壁”与角色合照,为角色换背景效果,用AI绘图技术绘出属于自己的少年江湖。
从 0 入门函数计算
在函数计算的架构中,开发者只需要编写业务代码,并监控业务运行情况就可以了。这将开发者从繁重的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开发任务上。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Go 开发者
Go语言包的组织与导入 -《Go语言实战指南》
本章详细介绍了Go语言中的包(Package)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包是实现代码模块化、复用性和可维护性的核心单位,内容涵盖包的基本定义、命名规则、组织结构以及导入方式。通过示例说明了如何创建和调用包,并深入讲解了`go.mod`文件对包路径的管理。此外,还提供了多种导入技巧,如别名导入、匿名导入等,帮助开发者优化代码结构与可读性。最后以表格形式总结了关键点,便于快速回顾和应用。
178 61
|
2月前
|
JSON 中间件 Go
Go语言实战指南 —— Go中的反射机制:reflect 包使用
Go语言中的反射机制通过`reflect`包实现,允许程序在运行时动态检查变量类型、获取或设置值、调用方法等。它适用于初中级开发者深入理解Go的动态能力,帮助构建通用工具、中间件和ORM系统等。
223 63
|
1月前
|
缓存 监控 安全
告别缓存击穿!Go 语言中的防并发神器:singleflight 包深度解析
在高并发场景中,多个请求同时访问同一资源易导致缓存击穿、数据库压力过大。Go 语言提供的 `singleflight` 包可将相同 key 的请求合并,仅执行一次实际操作,其余请求共享结果,有效降低系统负载。本文详解其原理、实现及典型应用场景,并附示例代码,助你掌握高并发优化技巧。
174 0
|
4月前
|
Go 持续交付 开发者
Go语言包与模块(module)的基本使用-《Go语言实战指南》
本章深入讲解Go语言中的包(Package)和模块(Module)概念。包是代码组织的最小单位,每个`.go`文件属于一个包,通过`import`实现复用;主程序包需命名为`main`。模块是Go 1.11引入的依赖管理机制,支持自动版本管理和私有/远程仓库,无需依赖GOPATH。通过实际示例,如自定义包`mathutil`和第三方模块`gin`的引入,展示其使用方法。常用命令包括`go mod init`、`go mod tidy`等,帮助开发者高效管理项目依赖。最后总结,包负责功能划分,模块实现现代化依赖管理,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217 15
|
8月前
|
Go 数据库
Go语言中的包(package)是如何组织的?
在Go语言中,包是代码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用于集合相关函数、类型和变量,便于复用和维护。包通过目录结构、文件命名、初始化函数(`init`)及导出规则来管理命名空间和依赖关系。合理的包组织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减少耦合度。例如,`stringutils`包提供字符串处理函数,主程序导入使用这些函数,使代码结构清晰易懂。
303 11
|
9月前
|
Linux Go iOS开发
怎么禁用 vscode 中点击 go 包名时自动打开浏览器跳转到 pkg.go.dev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VSCode 中禁用点击 Go 包名时自动打开浏览器跳转到 pkg.go.dev 的功能。通过将 gopls 的 `ui.navigation.importShortcut` 设置为 &quot;Definition&quot;,可以实现仅跳转到定义处而不打开链接。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打开设置、搜索 gopls、编辑 settings.json 文件并保存更改,最后重启 VSCode 使设置生效。
322 8
怎么禁用 vscode 中点击 go 包名时自动打开浏览器跳转到 pkg.go.dev
|
10月前
|
Go 索引
go语言使用strings包
go语言使用strings包
219 3
|
7月前
|
编译器 Go
揭秘 Go 语言中空结构体的强大用法
Go 语言中的空结构体 `struct{}` 不包含任何字段,不占用内存空间。它在实际编程中有多种典型用法:1) 结合 map 实现集合(set)类型;2) 与 channel 搭配用于信号通知;3) 申请超大容量的 Slice 和 Array 以节省内存;4) 作为接口实现时明确表示不关注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空结构体作为字段时可能会因内存对齐原因占用额外空间。建议将空结构体放在外层结构体的第一个字段以优化内存使用。
|
7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监控局域网其他电脑:Go 语言迪杰斯特拉算法的高效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监控局域网成为网络管理与安全防护的关键需求。本文探讨了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在监控局域网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最短路径优化数据传输和故障检测。文中提供了使用Go语言实现的代码例程,展示了如何高效地进行网络监控,确保局域网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迪杰斯特拉算法能减少传输延迟和带宽消耗,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适用于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和维护。
|
1月前
|
数据采集 Go API
Go语言实战案例:多协程并发下载网页内容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6篇,讲解如何使用 Goroutine 和 Channel 实现多协程并发抓取网页内容,提升网络请求效率。通过实战掌握高并发编程技巧,构建爬虫、内容聚合器等工具,涵盖 WaitGroup、超时控制、错误处理等核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