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基础知识

简介: 音视频基础知识

音视频基础知识涵盖了与音频和视频相关的概念、技术和术语。以下是一些关于音视频的基础知识:

视频基础知识:

由于人类眼睛的特殊结构,画面快速切换时,画面会有残留,感觉起来就是连贯的动作。所以,视频就是由一系列图片构成的。

1.帧率

帧率表示每秒显示的图像帧数,通常以帧每秒(FPS)为单位。标准电影通常以 24 FPS 播放,而标准电视通常以 30 FPS(美国)或 25 FPS(欧洲)播放。

2.分辨率

视频的分辨率表示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例如,1920x1080 表示高清视频)。更高的分辨率通常意味着更清晰的图像。

3.刷新率

刷新率是指屏幕每秒画面被刷新的次数。

4.编码格式

编码的目的是压缩数据量,采用编码算法压缩冗余数据,常见的编码格式有下面这两个

  • MPEG(MPEG-2,MPEG-4)
  • H.26X(H.263、H.264/AVC、H.265/HEVC)
5.码率

码率也就是比特率,比特率表示每秒传输的视频数据量,通常以千比特每秒(k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为单位。比特率越高,宽带消耗得越多。比特(bit)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文件大小(b)=码率(b/s)×时长(s)

6.容器格式

容器格式是一种文件格式,可以包含视频、音频、字幕和元数据等多种媒体数据。常见的容器格式包括MP4、AVI、MKV、MOV等。

7.色彩空间
RGB

是一种颜色空间模型,通过对红®、绿(G)、蓝(B)3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RGB即代表红、绿、蓝3种通道的颜色。

YUV

YUV这种色彩空间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这是一种亮度与色度分离的色彩格式。

Y:亮度,就是灰度值。除了表示亮度信号外,还含有较多的绿色通道量。

U:蓝色通道与亮度的差值。

V:红色通道与亮度的差值。

RGB和YUV的换算

Y = 0.299R + 0.587G + 0.114B

U = -0.147R - 0.289G + 0.436B

V = 0.615R - 0.515G - 0.100B

——————————————————

R = Y + 1.14V

G = Y - 0.39U - 0.58V

B = Y + 2.03U

音频基础知识:

声音是通过振动传播的压力波,而音频是记录和再现声音的电子信号。

1.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等特性。振幅决定声音的音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2.采样率

音频信号通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声音振动进行采样来数字化。采样率表示每秒采集的样本数,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如44.1 kHz。

3.声道

声道是指声音在录制或播放时在不同空间位置采集或回放的相互独立的音频信号,所以声道数也就是声音录制时的音源数量或回放相应的扬声器数量。

常见声道有单声道、立体声道、4声道、5.1声道、7.1声道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单声道:

设置一个扬声器。

立体声道:

把单声道一个扬声器扩展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扬声器。

4声道:

4声道环绕规定了4个发声点,分别是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听众则被包围在中间。

5.1声道:

其实5.1声道系统来源于4.1声道系统,将环绕声道一分为二,分为左环绕和右环绕,中央位置增加重低音效果。

7.1声道:

7.1声道系统在5.1声道系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左和中右两个发音点。

6.编解码器

音频编解码器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编码)和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回模拟格式(解码)。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包括MP3、AAC、WAV等。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音视频入门基础理论知识
音视频入门基础理论知识
549 0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H.264编码及AAC编码基础 1
H.264编码及AAC编码基础
535 0
|
并行计算 Go 调度
Goroutine调度机制深度探究
【2月更文挑战第17天】Goroutine作为Go语言轻量级的并发执行体,其高效的调度机制是Go语言并发性能卓越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究Goroutine的调度原理、调度器的实现以及调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Goroutine调度机制的内部工作机理,从而更好地利用Go语言的并发特性。
音视频开发: ffmpeg采集桌面屏幕、摄像头保存为视频
音视频开发: ffmpeg采集桌面屏幕、摄像头保存为视频
1369 0
音视频开发: ffmpeg采集桌面屏幕、摄像头保存为视频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网络协议
操作系统的心脏:深入理解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进程间通信(IPC)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将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探讨进程间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类型及其实际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且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
784 1
|
负载均衡 算法 Go
GoLang协程Goroutiney原理与GMP模型详解
【11月更文挑战第4天】Goroutine 是 Go 语言中的轻量级线程,由 Go 运行时管理,创建和销毁开销小,适合高并发场景。其调度采用非抢占式和协作式多任务处理结合的方式。GMP 模型包括 G(Goroutine)、M(系统线程)和 P(逻辑处理器),通过工作窃取算法实现负载均衡,确保高效利用系统资源。
277 3
|
存储 安全 Linux
Golang的GMP调度模型与源码解析
【11月更文挑战第11天】GMP 调度模型是 Go 语言运行时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高效管理和调度大量协程(goroutine)。它通过少量的操作系统线程(M)和逻辑处理器(P)来调度大量的轻量级协程(G),从而实现高性能的并发处理。GMP 模型通过本地队列和全局队列来减少锁竞争,提高调度效率。在 Go 源码中,`runtime.h` 文件定义了关键数据结构,`schedule()` 和 `findrunnable()` 函数实现了核心调度逻辑。通过深入研究 GMP 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 Go 语言的并发机制。
428 1
|
运维 安全 持续交付
利用ansible的角色快速批量一键部署基础docker环境
利用ansible的角色快速批量一键部署基础docker环境
614 0
利用ansible的角色快速批量一键部署基础docker环境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探索 Linux 高级进程间通讯 D-Bus的神秘妙用
探索 Linux 高级进程间通讯 D-Bus的神秘妙用
1807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