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新法6月实施: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简介:

6月新法: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6月1日起,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将对网络安全保障、个人信息保护等发挥积极影响。

网络安全法

为网络安全构建科学治理体系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该法自6月1日起实施,亮点较多。

明确各方保障网络安全义务。该法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明确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产品、服务、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具体而言,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等等。

加大对网络不法行为规制力度。对于利用网络实施犯罪行为,该法明确,任何个人和组织应当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负责,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实施诈骗,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对于发布违法信息行为,该法明确,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该法对网络实名制等也予以明确规定。

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该法明确,收集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都需征得用户同意,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以及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等等。办理侵犯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严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自6月1日起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进一步明确公民个人信息内涵。《解释》明确,刑法第253条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识别信息和活动情况信息,具体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进一步明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界限。《解释》明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都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同时,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也属于禁止性行为之一。此外,对于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解释》未明确列举的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情节严重同样会构成犯罪。

进一步明确定罪量刑标准。《解释》明确了“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认定标准,主要从信息类型和数量、违法所得数额、信息用途、主体身份、前科情况等五个方面认定。比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就属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又如,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特别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比照一般情节的数量或者数额标准达到一半以上即属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也即,对“内鬼”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依法从重处罚。而数量或者数额达到以上所述标准十倍以上,或者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等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新闻信息传播有规可依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修订后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自6月1日起实施。《规定》主要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网信管理体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等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有:

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均需取得许可。《规定》明确,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禁止未经许可或超越许可范围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转载服务、传播平台服务三类。

强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明确总编辑及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用户管理等要求。《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立总编辑,总编辑对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负总责;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接受专业培训、考核,从事新闻采编活动应当具备新闻采编人员职业资格,持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等等。

强化对合法权益保护。《规定》对著作权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禁止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非法牟利等作了明确要求。

6月起实施其他部分新法:

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216 17
|
9月前
|
SQL 运维 安全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 定级、评测、实施与运维-复习题目资料
本文详细总结了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练习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供朋友们参考复习,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参考。
|
9月前
|
监控 安全 BI
什么是零信任模型?如何实施以保证网络安全?
随着数字化转型,网络边界不断变化,组织需采用新的安全方法。零信任基于“永不信任,永远验证”原则,强调无论内外部,任何用户、设备或网络都不可信任。该模型包括微分段、多因素身份验证、单点登录、最小特权原则、持续监控和审核用户活动、监控设备等核心准则,以实现强大的网络安全态势。
1060 2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读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介绍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
170 10
|
9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及其危害,探讨加密技术在保障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强调提高安全意识的必要性。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应对策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9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通过阅读本文,您将了解到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175 10
|
9月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漏洞、加密与意识的交织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成为维护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安全中的漏洞概念、加密技术的应用以及提升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了网络攻击的常见模式和防御策略,强调了教育和技术并重的安全理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的网络安全知识框架,从而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和组织的资产安全。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云服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融合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云服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中的融合与挑战。我们将分析云计算的优势和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网络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和应用程序。我们还将讨论如何确保云服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处理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问题。最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实现网络安全的建议和最佳实践。
|
9月前
|
安全 算法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本文深入探讨了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三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通过分析常见的网络安全漏洞类型及其防范措施,详细介绍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和应用,并强调提高个人和企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环境提供指导。
164 2
|
9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我们将通过分析网络攻击的常见形式,揭示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并介绍如何利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此外,我们还将强调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无论你是普通用户还是IT专业人士,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