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原理与Java HashSet、LinkedHashSet实现

本文涉及的产品
简介: 哈希表原理与Java HashSet、LinkedHashSet实现

一、哈希表原理


哈希表(Hash Table)是一种使用哈希函数组织数据的数据结构,它实现了从键(Key)到值(Value)的快速映射。在哈希表中,数据的存储位置是通过其键值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的。哈希表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哈希函数将键转化为数组的索引,从而在常数时间内进行数据的查找。

哈希表的主要操作包括:

  1. 哈希函数:将键转化为数组索引的函数。一个好的哈希函数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即不同的键应该尽可能地映射到不同的索引上。
  2. 插入:将键值对插入到哈希表中。首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键的索引,然后将值存储在该索引对应的位置。
  3. 查找:通过键查找对应的值。同样地,首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键的索引,然后在该索引对应的位置查找值。
  4. 删除:通过键删除对应的键值对。首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键的索引,然后删除该索引对应位置的值。

当两个不同的键经过哈希函数计算后得到相同的索引时,就会发生哈希冲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有两种常见的方法:开放寻址法(Open Addressing)和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在Java的HashSetLinkedHashSet中,采用的是链地址法。


二、Java HashSet实现


HashSet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种具体实现,它基于哈希表实现,并且使用链地址法解决哈希冲突。HashSet中的元素是无序的,并且不允许重复。由于HashSet是基于哈希表的,因此其添加、删除和查找元素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HashSet使用示例: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HashSe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HashSet实例
        Set<Integer> set = new HashSet<>();
        
        // 添加元素到HashSet中
        set.add(1);
        set.add(2);
        set.add(3);
        set.add(4);
        set.add(5);
        set.add(3); // 重复元素不会被添加
        
        // 遍历HashSet中的元素(无序)
        for (Integer number : set)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输出顺序不确定,因为HashSet不保证元素的顺序
        }
        
        // 检查HashSet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set.contains(3)); // 输出true
        System.out.println(set.contains(6)); // 输出false
    }
}


三、Java LinkedHashSet实现


LinkedHashSet也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种具体实现,它同样基于哈希表和链地址法。与HashSet不同的是,LinkedHashSet使用链表维护了元素的插入顺序,因此遍历LinkedHashSet时元素的顺序与插入时的顺序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顺序的维护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链表节点,因此在空间复杂度上比HashSet略高。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LinkedHashSet使用示例:

import java.util.Linked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LinkedHashSet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LinkedHashSet实例
        Set<Integer> set = new LinkedHashSet<>();
        
        // 添加元素到LinkedHashSet中(保持插入顺序)
        set.add(1);
        set.add(2);
        set.add(3);
        set.add(4);
        set.add(5);
        set.add(3); // 重复元素不会被添加,但不会影响已存在的顺序
        
        // 遍历LinkedHashSet中的元素(有序)
        for (Integer number : set) {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输出顺序与插入顺序一致:1, 2, 3, 4, 5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可以看到即使尝试添加一个已经存在的元素(如数字3),也不会影响集合中其他元素的顺序。这是因为LinkedHashSet在内部使用了链表来维护元素的插入顺序。同时,由于LinkedHashSet是基于哈希表的,它仍然能够在常数时间内完成添加、删除和查找操作。这使得LinkedHashSet成为了一种既能够保持元素顺序又具有良好性能的数据结构。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函数计算一键部署掌上游戏机
本场景介绍如何使用阿里云计算服务命令快速搭建一个掌上游戏机。
建立 Serverless 思维
本课程包括: Serverless 应用引擎的概念, 为开发者带来的实际价值, 以及让您了解常见的 Serverless 架构模式
相关文章
|
4天前
|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剖析:Java Socket编程原理及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机制
【6月更文挑战第21天】Java Socket编程用于构建网络通信,如在线聊天室。服务器通过`ServerSocket`监听,接收客户端`Socket`连接请求。客户端使用`Socket`连接服务器,双方通过`PrintWriter`和`BufferedReader`交换数据。案例展示了服务器如何处理每个新连接并广播消息,以及客户端如何发送和接收消息。此基础为理解更复杂的网络应用奠定了基础。
|
2天前
|
缓存 小程序 前端开发
Java服务器端技术探秘:Servlet与JSP的核心原理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Java Web开发中的Servlet和JSP详解:Servlet是服务器端的Java小程序,处理HTTP请求并响应。生命周期含初始化、服务和销毁。创建Servlet示例代码展示了`doGet()`方法的覆盖。JSP则侧重视图,动态HTML生成,通过JSP脚本元素、声明和表达式嵌入Java代码。Servlet常作为控制器,JSP处理视图,遵循MVC模式。优化策略涉及缓存、分页和安全措施。这些技术是Java服务器端开发的基础。
|
2天前
|
搜索推荐 Java 数据库连接
探索Java Web开发:Servlet与JSP的协同工作原理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Java Web开发中,Servlet和JSP协同打造动态网站。Servlet是服务器端的Java程序,处理HTTP请求并执行复杂逻辑;JSP则结合HTML和Java,生成动态内容。Servlet通过`doGet()`等方法响应请求,JSP在首次请求时编译成Servlet。两者常搭配使用,Servlet处理业务,JSP专注展示,通过`RequestDispatcher`转发实现数据渲染。这种组合是Java Web应用的基础,即使新技术涌现,其价值仍然重要,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
|
5天前
|
前端开发 Java
java加载class文件的原理
java加载class文件的原理
|
1天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
Java 代码执行的原理解读
Java 代码执行的原理解读
|
1天前
|
存储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高效连接之道:Java连接池原理与最佳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24天】Java连接池优化数据库交互,减少资源消耗。原理:预创建连接池,应用程序按需获取和释放连接。最佳实践:选用HikariCP,配置连接参数,如最大连接数、超时时间。通过`getConnection()`获取连接,用完后`close()`归还。应用连接池提升性能和稳定性。
|
1天前
|
SQL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与数据库连接技术JDBC关键核心之PreparedStatement以及SQL注入演示解决和原理
Java与数据库连接技术JDBC关键核心之PreparedStatement以及SQL注入演示解决和原理
6 0
|
1天前
|
存储 Java
Java 五种内部类演示及底层原理详解
Java 五种内部类演示及底层原理详解
5 0
|
2天前
|
存储 Java
Java并发编程 Synchronized原理
Java并发编程 Synchronized原理
|
4天前
|
Java 对象存储
字节码学习之常见java语句的底层原理
字节码学习之常见java语句的底层原理
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