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实战:基于KMeans算法对超市客户进行聚类分群

简介: 数据挖掘实战:基于KMeans算法对超市客户进行聚类分群

一、研究背景


       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超市经营者越来越意识到了客户细分的重要性。不同的客户群体有着不同的购物习惯、消费行为和偏好,了解并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可以帮助超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商品推荐,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超市的经营发展。


       为了实现客户细分,研究者和业界常常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KMeans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易于理解和实现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客户细分领域。


       因此,本实验旨在使用KMeans算法对超市客户进行聚类分群,从而识别出不同的客户群体,并分析这些群体的特征和行为习惯。通过这种客户细分的方式,超市经营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客户群体,优化产品陈列和推广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增加客户的购买频率和客单价,从而实现超市业务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二、算法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简单的迭代型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指标,从而发现给定数据集中的K个类,且每个类的中心是根据类中所有值的均值得到,每个类用聚类中心来描述。对于给定的一个包含n个d维数据点的数据集X以及要分得的类别K,选取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指标,聚类目标是使得各类的聚类平方和最小,即最小化。


 结合最小二乘法和拉格朗日原理,聚类中心为对应类别中各数据点的平均值,同时为了使得算法收敛,在迭代过程中,应使最终的聚类中心尽可能的不变。


K-means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算法分为四个步骤:


1)选取数据空间中的K个对象作为初始中心,每个对象代表一个聚类中心;

2)对于样本中的数据对象,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按距离最近的准则将它们分到距离它们最近的聚类中心(最相似)所对应的类;

3)更新聚类中心:将每个类别中所有对象所对应的均值作为该类别的聚类中心,计算目标函数的值;

4)判断聚类中心和目标函数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则输出结果,若改变,则返回2)。


三、实验步骤


3.1加载数据集


首先导入本次实验用到的第三方库和数据集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sns.set(font='SimHei')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Mall_Customers.csv')
data.head()


使用shape属性查看数据大小


使用info函数查看数据基本信息


3.2数据预处理


这里我们需要将性别变量进行编码转化


3.3确定聚类参数k


方法1:肘部法则


       肘部法则(Elbow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确定KMeans聚类算法中参数K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绘制不同K值对应的聚类误差(通常是SSE,Sum of Squared Errors)的折线图,来寻找一个“肘点”,该点对应的K值即为较为合适的聚类数。


以下是使用肘部法则确定K的步骤:


  1. 选择一定范围的K值:首先,确定一个K值的范围,一般从较小的K开始,例如1到10或者更大的范围,具体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


  1. 计算聚类误差(SSE):对于每一个K值,使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并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属簇中心的距离之和的平方,即SSE。SSE是衡量聚类效果的指标,表示样本点与其所属簇中心的紧密程度。


  1. 绘制肘部法则图:将不同K值对应的SSE绘制成折线图(K-SSE曲线图)。横坐标为K值,纵坐标为对应的SSE值。


  1. 寻找“肘点”:观察K-SSE曲线图,通常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即曲线从下降阶段转为平缓下降或持平阶段的位置。这个拐点所对应的K值,即为肘部法则确定的较为合适的聚类数。


       请注意,肘部法则并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方法,有时候K-SSE曲线可能没有明显的肘点,或者存在多个肘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结合领域知识和业务需求,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K值。另外,还可以尝试其他聚类评估指标(如轮廓系数、DBI等)来辅助确定最佳的K值。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new_df = data.drop('CustomerID',axis=1)
# 肘部法则
loss = []
for i in range(2,10):
    model = KMeans(n_clusters=i).fit(new_df)
    loss.append(model.inertia_)
plt.plot(range(2,10),loss)
plt.xlabel('k')
plt.ylabel('loss')
plt.show()

 


方法2:轮廓系数


       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是一种用于评估聚类质量的指标,可以帮助确定KMeans聚类算法中最佳的聚类数K。它结合了聚类的紧密度(簇内样本距离平均值)和分离度(不同簇之间样本距离平均值),从而提供一个综合的聚类效果评估。

轮廓系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1. 对于每个数据点,首先计算它与同簇其他数据点的平均距离,称为a(簇内紧密度)。


  1. 然后,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它与其他簇中所有数据点的平均距离,找到其中最近的一个平均距离,称为b(簇间分离度)。


  1. 计算每个数据点的轮廓系数:s = (b - a) / max(a, b)


  1. 对于整个数据集,计算所有数据点的轮廓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整个聚类的轮廓系数。


轮廓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 如果轮廓系数接近于1,则表示簇内样本紧密度高,簇间分离度较好,聚类效果较好。
  • 如果轮廓系数接近于-1,则表示簇内样本紧密度较低,簇间分离度不好,聚类效果较差。
  • 如果轮廓系数接近于0,则表示簇内外样本的距离相差不大,聚类效果一般。


       通常来说,较高的轮廓系数意味着更好的聚类效果。在使用轮廓系数确定K值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K值,计算对应的轮廓系数,选择轮廓系数最大的K值作为最佳的聚类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轮廓系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数据分布不均匀或者聚类间有重叠的情况下,可能不适用于评估聚类效果。因此,综合考虑多种评估指标和领域知识,能够更全面地确定最佳的聚类数。

# 轮廓系数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score = []
for i in range(2,10):
    model = KMeans(n_clusters=i).fit(new_df)
    score.append(silhouette_score(new_df, model.labels_, metric='euclidean'))
plt.plot(range(2,10),score)
plt.xlabel('k')
plt.ylabel('silhouette_score')
plt.show()


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我们观察出最佳的聚类个数应该为k=6。


3.4 kmeans聚类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kmeans = KMeans(n_jobs = -1, n_clusters = 6, init='k-means++')
kmeans.fit(new_df)
print(silhouette_score(new_df, kmeans.labels_, metric='euclidean'))
0.45206493204632353

将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clusters = kmeans.fit_predict(data.iloc[:,1:])
new_df["label"] = clusters
fig = plt.figure(figsize=(21,10))
ax = fig.add_subplot(111, projection='3d')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0],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0],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0], c='blue',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1],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1],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1], c='red',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2],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2],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2], c='green',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3],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3],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3], c='orange',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4],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4],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4], c='black',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5],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5],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5], c='purple', s=60)
ax.view_init(30, 185)
plt.show()


3.5聚类结果


查看各聚类类别的个数

data['label'] = clusters
print(data['label'].value_counts())
data.head()


分析各类别的变量差异

avg_df = data.groupby(['label'], as_index=False).mean()
plt.figure(figsize=(10,8))
plt.subplot(2,2,1)
sns.barplot(x='label',y='Age',data=avg_df)
plt.subplot(2,2,2)
sns.barplot(x='label',y='Gender',data=avg_df)
plt.subplot(2,2,3)
sns.barplot(x='label',y='Spending Score (1-100)',data=avg_df)
plt.subplot(2,2,4)
sns.barplot(x='label',y='Annual Income (k$)',data=avg_df)
plt.show()


通过图表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各细分市场的主要特点


簇类0:  

低收入,低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性别以女性为主。  


簇类1:

中等收入,中等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性别以女性为主。


簇类2:

低收入,高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性别以女性为主。


簇类3:

高收入,高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性别以女性为主。


簇类4:

中等收入,中等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性别以女性为主。


簇类5:

高收入,低消费能力。

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性别以男性为主。


四、总结


本实验基于KMeans算法对超市客户进行了聚类分群。通过对客户购物数据进行聚类,我们成功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代表了具有相似购物行为和偏好的客户群体。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了客户群体之间的明显差异和共性。不同群体的客户在购买频率、购物金额和购买种类等方面有所区别。这为超市提供了重要的市场细分信息,帮助超市经营者更好地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商品推荐,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实验还揭示了超市客户的购物行为规律,为超市优化商品陈列和促销策略提供了指导。通过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个性化的促销活动,超市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客户,提升销售额和利润。


完整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sns.set(font='SimHei')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Mall_Customers.csv')
data.head()
data.shape
data.info()
data['Gender'].replace(to_replace={'Female':0,'Male':1},inplace=True)
data.head()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new_df = data.drop('CustomerID',axis=1)
# 肘部法则
loss = []
for i in range(2,10):
    model = KMeans(n_clusters=i).fit(new_df)
    loss.append(model.inertia_)
plt.plot(range(2,10),loss)
plt.xlabel('k')
plt.ylabel('loss')
plt.show()
# 轮廓分数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score = []
for i in range(2,10):
    model = KMeans(n_clusters=i).fit(new_df)
    score.append(silhouette_score(new_df, model.labels_, metric='euclidean'))
plt.plot(range(2,10),score)
plt.xlabel('k')
plt.ylabel('silhouette_score')
plt.show()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silhouette_score
kmeans = KMeans(n_jobs = -1, n_clusters = 6, init='k-means++')
kmeans.fit(new_df)
print(silhouette_score(new_df, kmeans.labels_, metric='euclidean'))
clusters = kmeans.fit_predict(data.iloc[:,1:])
new_df["label"] = clusters
fig = plt.figure(figsize=(21,10))
ax = fig.add_subplot(111, projection='3d')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0],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0],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0], c='blue',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1],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1],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1], c='red',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2],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2],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2], c='green',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3],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3],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3], c='orange',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4],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4],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4], c='black', s=60)
ax.scatter(new_df.Age[new_df.label == 5], new_df["Annual Income (k$)"][new_df.label == 5], new_df["Spending Score (1-100)"][new_df.label == 5], c='purple', s=60)
ax.view_init(30, 185)
plt.show()
data['label'] = clusters
print(data['label'].value_counts())
data.head()
avg_df = data.groupby(['label'], as_index=False).mean()
avg_df
plt.figure(figsize=(10,8))
plt.subplot(2,2,1)
sns.barplot(x='label',y='Age',data=avg_df)
plt.subplot(2,2,2)
sns.barplot(x='label',y='Gender',data=avg_df)
plt.subplot(2,2,3)
sns.barplot(x='label',y='Spending Score (1-100)',data=avg_df)
plt.subplot(2,2,4)
sns.barplot(x='label',y='Annual Income (k$)',data=avg_df)
plt.show()
目录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算法 Python
算法不再难!Python分治法、贪心、动态规划实战解析,轻松应对各种算法挑战!
【7月更文挑战第8天】掌握Python算法三剑客:分治、贪心、动态规划。分治如归并排序,将大问题拆解递归解决;贪心策略在每步选最优解,如高效找零;动态规划利用子问题解,避免重复计算,解决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实例展示,助你轻松驾驭算法!**
30 3
|
3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开发者
别再让复杂度拖你后腿!Python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战,教你如何精准评估与优化!
【7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Python编程中,掌握算法复杂度—时间与空间消耗,是提升程序效能的关键。算法如冒泡排序($O(n^2)$时间/$O(1)$空间),或使用Python内置函数找最大值($O(n)$时间),需精确诊断与优化。数据结构如哈希表可将查找从$O(n)$降至$O(1)$。运用`timeit`模块评估性能,深入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使Python代码更高效。持续实践与学习,精通复杂度管理。
22 9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人工智能 - 目标检测算法详解及实战
目标检测需识别目标类别与位置,核心挑战为复杂背景下的多目标精准快速检测。算法分两步:目标提取(滑动窗口或区域提议)和分类(常用CNN)。IoU衡量预测与真实框重叠度,越接近1,检测越准。主流算法包括R-CNN系列(R-CNN, Fast R-CNN, Faster R-CNN),YOLO系列,SSD,各具特色,如Faster R-CNN高效候选区生成与检测,YOLO适用于实时应用。应用场景丰富,如自动驾驶行人车辆检测,安防监控,智能零售商品识别等。实现涉及数据准备、模型训练(示例YOLOv3)、评估(Precision, Recall, mAP)及测试。
28 4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算法框架/工具
模型训练实战: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
【7月更文第17天】在模型训练这场智慧与计算力的较量中,优化算法就像是一位精明的向导,引领着我们穿越复杂的损失函数地形,寻找那最低点的“宝藏”——最优解。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模型训练的实战之旅,探讨两位明星级的优化算法:梯度下降和Adam,看看它们在不同战场上的英姿。
42 5
|
11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算法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2)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
|
11天前
|
算法 大数据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1)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
|
11天前
|
算法 Java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3)
实战算法的基础入门
|
7天前
|
大数据 UED 开发者
实战演练:利用Python的Trie树优化搜索算法,性能飙升不是梦!
【7月更文挑战第19天】Trie树,又称前缀树,是优化字符串搜索的高效数据结构。通过利用公共前缀,Trie树能快速插入、删除和查找字符串。
27 2
|
16天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编译器
算法高手养成记:Python快速排序的深度优化与实战案例分析
【7月更文挑战第11天】快速排序是编程基础,以O(n log n)时间复杂度和原址排序著称。其核心是“分而治之”,通过选择基准元素分割数组并递归排序两部分。优化包括:选择中位数作基准、尾递归优化、小数组用简单排序。以下是一个考虑优化的Python实现片段,展示了随机基准选择。通过实践和优化,能提升算法技能。**
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