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 垃圾回收机制的两种方法

简介: js 垃圾回收机制的两种方法

这是在前端面试中经常被闻到的题目。

Javascript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

原理:垃圾收集器会定期(周期性)找出那些不在继续使用的变量,然后释放其内存。

(1)标记清除法

   在函数声明一个变量的时候,就将这个变量标记为“进入环境”。从逻辑上讲,永远都不能释放进入环境的变量作占用的内存,因为只要执行流进入相应的环境,就可能会用到它们。而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垃圾回收器在运行时候会给存储在内存中中的所有变量都加上标记。然后它会去掉环境中的变量以及被环境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闭包)。在此之后再被标记的变量将被视为准备删除的变量,原因是环境中的变量已经无法访问到这些变量了。最后,垃圾回收器完成内存清楚工作,销毁那些带标记的值并回收他们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
function
test(){ 
 var a = 10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var b = 20 ; //被标记 ,进入环境 
} 
test(); //执行完毕 之后 a、b又被标离开环境,被回收。
```

(2)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的含义是跟踪记录每个值被引用的次数。当声明了一个变量并将一个引用类型值赋给该变量时,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就是1。如果同一个值又被赋给另一个变量,则该值的引用次数加1。相反,如果包含对这个值引用的变量又取得了另外一个值,则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减1。当这个值的引用次数变成0时,则说明没有办法再访问这个值了,因而就可以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回来。这样,当垃圾回收器下次再运行时,它就会释放那些引用次数为0的值所占用的内存。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当遇到循环引用的时候,函数的引用次数就不会为0,所以不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内存,会造成内存泄露。在IE中涉及COM对象,就会存在循环引用的问题。

```
function
test(){ 
 var a = {} ; //a的引用次数为0 
 var b = a ; //a的引用次数加1,为1 
 var c =a; //a的引用次数再加1,为2 
 var b ={}; //a的引用次数减1,为1 
}
```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JavaScript
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优化Node.js应用的性能?
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优化Node.js应用的性能?
188 69
|
1月前
|
JavaScript Linux 内存技术
Debian 11系统下Node.js版本更新方法详解
本指南详细介绍在Linux系统中安装和管理Node.js的步骤。首先检查现有环境,包括查看当前版本和清除旧版本;接着通过NodeSource仓库安装最新版Node.js并验证安装结果。推荐使用nvm(Node Version Manager)进行多版本管理,便于切换和设置默认版本。同时,提供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如权限错误处理和全局模块迁移方案,以及版本回滚操作,确保用户能够灵活应对不同需求。
118 0
|
1月前
|
JavaScript Linux 内存技术
Debian 11系统下Node.js版本更新方法
Debian 11更新Node.js主要就是这三种方式,无论你是初涉其中的新手还是找寻挑战的专家,总有一种方式能满足你的需求。现在,你已经是这个
181 80
|
5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有没有方法可以保证在JavaScript中多个异步操作的执行顺序?
有没有方法可以保证在JavaScript中多个异步操作的执行顺序?
145 58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js 垃圾回收机制的方法
JS回收机制方法讲解
|
4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深入理解 JavaScript 中的 Array.find() 方法:原理、性能优势与实用案例详解
Array.find() 是 JavaScript 数组方法中一个非常实用和强大的工具。它不仅提供了简洁的查找操作,还具有性能上的独特优势:返回的引用能够直接影响原数组的数据内容,使得数据更新更加高效。通过各种场景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到 Array.find() 在更新、条件查找和嵌套结构查找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在实际开发中,掌握 Array.find() 的特性和使用技巧,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高效,特别是在需要直接修改原数据内容的情形。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
|
4月前
|
移动开发 运维 供应链
通过array.some()实现权限检查、表单验证、库存管理、内容审查和数据处理;js数组元素检查的方法,some()的使用详解,array.some与array.every的区别(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some()可以用来权限检查、表单验证、库存管理、内容审查和数据处理等数据校验工作,核心在于利用其短路机制,速度更快,节约性能。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月前
|
供应链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通过array.every()实现数据验证、权限检查和一致性检查;js数组元素检查的方法,every()的使用详解,array.some与array.every的区别(附实际应用代码)
array.every()可以用来数据验证、权限检查、一致性检查等数据校验工作,核心在于利用其短路机制,速度更快,节约性能。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G1原理—5.G1垃圾回收过程之Mixed GC
本文介绍了G1的Mixed GC垃圾回收过程,包括并发标记算法详解、三色标记法如何解决错标漏标问题、SATB如何解决错标漏标问题、Mixed GC的过程、选择CollectSet的算法
G1原理—5.G1垃圾回收过程之Mixed GC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G1原理—6.G1垃圾回收过程之Full GC
本文详细探讨了G1垃圾回收器对Full GC(FGC)的优化处理,涵盖FGC的前置处理、整体流程及并行化改进。重点分析了传统FGC串行化的局限性以及G1通过Region分区和RSet机制实现并行标记的优势,包括任务窃取提升效率、跨分区压缩以生成空闲Region等技术细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G1的新特性——字符串去重优化,通过判断char数组一致性减少重复字符串占用内存,从而提升内存使用效率。总结部分全面回顾了G1在FGC中的各项优化措施及其带来的性能改善。
G1原理—6.G1垃圾回收过程之Full GC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