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怎么总问watch和computed区别

简介: 前端面试怎么总问watch和computed区别

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面试题库

1、前端面试题库 (面试必备)            推荐:★★★★★

地址:web前端面试题库

在现代前端的面试中,vue和react是面试过程中基本必问的技术栈,其中在聊到Vue响应式话题时,watch和computed是面试官非常喜欢聊的主题,虽然watchcomputed它们都用于监听数据的变化,但它们在实现原理、使用场景和行为上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将深入探讨watchcomputed的原理和区别,并提供一些面试过程中的建议。

先了解下Vue 3响应式

Vue 3使用了Proxy作为其底层响应式实现可以监听对象属性的变化并触发相应的更新。当你访问数据时,Vue会建立一个依赖关系,然后在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相关的依赖项,从而更新视图。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深入探讨watchcomputed的底层源码和使用上的区别。

Watch

watch选项允许你监听数据的变化并执行自定义的操作。它通常用于监视某个数据的变化并执行副作用,比如异步请求、打印日志或触发动画。当你创建一个watch属性时,Vue会建立一个响应式依赖关系,将该watch属性关联到你要监视的数据。当监视的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通知相关的watch属性,触发其回调函数。这个回调函数会接收新值和旧值作为参数,你可以在其中执行所需的操作。

源码分析

相关文件:vue/src/runtime-core/apiWatch.tsvue/src/reactivity/src/effect.ts

在Vue 3的源码中,watch的实现主要依赖于createWatcher函数和Watcher类。

  • createWatcher函数负责创建Watcher实例,并接收监视的数据、回调函数以及其他选项。
  • Watcher类是watch的核心,它建立了对监视数据的依赖,并在数据变化时触发回调函数。
  • Watcher的内部,依赖项追踪和回调触发是通过Vue的响应式系统实现的。当监视的数据发生变化时,Vue会检测到依赖关系,从而触发Watcher的回调。
解读

1、在vue/src/runtime-core/apiWatch.ts中,watch函数负责创建Watcher实例,如下所示:

export function watch(
  source: WatchSource,
  cb: WatchCallback,
  options?: WatchOptions
): WatchStopHandle {
  // 创建一个watcher实例
  const watcher = new Watcher(vm, source, cb, {
    deep: options && options.deep,
    flush: options && options.flush,
    onTrack: options && options.onTrack,
    onTrigger: options && options.onTrigger,
  });
  // ...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Watcher实例,其中vm是Vue实例,source是要监视的数据,cb是回调函数,以及其他选项。

2、Watcher的核心工作在vue/src/reactivity/src/effect.ts`中,其中包含了依赖项追踪和回调触发的逻辑。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class Watcher {
  // ...
  get() {
    // 设置当前的watcher为活动watcher
    pushTarget(this);
    // 执行监视的数据,触发依赖项的收集
    const value = this.getter.call(this.vm, this.vm);
    // 恢复之前的watcher
    popTarget();
    return value;
  }
  update() {
    // 触发回调函数,通知数据变化
    this.run();
  }
  run() {
    // 执行回调函数
    const value = this.get();
    if (value !== this.value || isObject(value) || this.deep) {
      // 触发回调函数
      this.cb(value, this.value);
      this.value = value;
    }
  }
  // ...
}

这段代码展示了Watcher的关键部分,包括get方法用于获取数据和触发依赖项追踪,以及updaterun方法用于触发回调函数。

watch使用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p>Doubled Count: {{ doubled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Count">Increment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watch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dCount = ref(0);
const incrementCount = () => {
  count.value++;
};
watch(count, (newVal, oldVal) => {
  // 监听 count 的变化
  doubledCount.value = newVal * 2;
});
</script>
</templat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使用 <script setup> 来导入 refwatch,并创建了 countdoubledCount 的响应式变量。然后,我们使用 watch 来监听 count 的变化,并在 count 变化时更新 doubledCount 的值。

Computed

computed的工作原理与watch 有一些差异。computed允许派生出一个新的计算属性,它依赖于其他响应式数据。当你定义一个computed属性时,Vue会建立一个依赖关系,将该计算属性关联到其依赖项。计算属性的值仅在其依赖项发生变化时重新计算,并且在多次访问时会返回缓存的结果。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提高性能。

源码分析

在Vue 3的源码中,computed的实现主要依赖于createComputed函数和ComputedRefImpl类。相关部分位于vue/src/reactivity/src/computed.ts文件中。

  • createComputed函数负责创建ComputedRefImpl实例,接收计算函数和其他选项。
  • ComputedRefImpl类是computed的核心,它包装了计算函数并实现了缓存机制。计算函数的执行和结果的缓存是通过Vue的响应式系统实现的。
  • ComputedRefImpl实例在内部维护一个缓存,当依赖的数据变化时,它会重新计算并更新缓存。
解读

1、在vue/src/reactivity/src/computed.ts中,computed函数负责创建ComputedRefImpl实例,如下所示:

export function computed<T>(
  getter: ComputedGetter<T>,
  options?: ComputedOptions
): ComputedRef<T> {
  // 创建一个computed实例
  const c = new ComputedRefImpl(getter, options);
  // ...
  return c;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ComputedRefImpl实例,其中getter是计算函数,options包含一些选项。

2、ComputedRefImpl的核心工作是负责追踪依赖项和缓存计算结果。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class ComputedRefImpl<T> {
  // ...
  get value() {
    // 如果依赖项发生变化,或者值尚未计算
    if (this.dirty) {
      // 清除之前的依赖项
      cleanup(this);
      // 设置当前的computed属性为活动属性
      track(this);
      // 执行计算函数,获取新值
      this.value = this.effect();
      // 标记computed属性为已计算
      this.dirty = false;
      // 清理并设置新的依赖项
      stop(this);
    }
    // 返回缓存的值
    return this.value;
  }
  // ...
}

这段代码展示了ComputedRefImpl的核心工作流程:

  1. 当首次访问computed属性或相关依赖项发生变化时,computed属性会被标记为"dirty"(未计算)。
  2. 在获取属性值时,valuegetter函数会被触发。
  3. 在获取属性值时,Vue会清除先前的依赖项,然后重新追踪新的依赖项。
  4. 计算函数(effect)会被执行,以获取新的值。
  5. 新的值会被缓存,同时dirty标志会被设置为false,表示已计算。
  6. 新的依赖项会被清理,并新的依赖项会被追踪。

这个缓存机制确保了computed属性的值只有在相关依赖项发生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提高了性能并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Computed使用

<template>
  <div>
    <p>Count: {{ count }}</p>
    <p>Doubled Count: {{ doubledCount }}</p>
    <button @click="incrementCount">Increment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computed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const doubledCount = computed(() => {
  // 计算属性,依赖于 count
  return count.value * 2;
});
const incrementCount = () => {
  count.value++;
};
</script>
</templat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同样使用 <script setup> 来导入 refcomputed,并创建了 countdoubledCount 的响应式变量。然后,我们使用 computed 来创建计算属性 doubledCount,该属性依赖于 count 的值。

区别与使用场景

上面我们介绍了二者之间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总结一下watchcomputed之间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

区别

  1. 响应方式
  • watch用于监视数据的变化,它允许你执行副作用。
  • computed用于派生出一个新的计算属性,它的值会根据依赖项的变化而变化。
  1. 缓存
  • watch不会缓存结果,每次数据变化都会触发回调。
  • computed会缓存计算结果,只有在依赖项变化时才会重新计算。

使用场景

  1. watch的使用场景
  • 异步操作:当你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操作,如发送网络请求。
  • 副作用:执行一些与数据变化相关的操作,如日志记录或触发动画。
  • 监听多个数据的变化并执行不同的操作。
  1. computed的使用场景
  • 派生属性:当你需要从现有数据派生出新的属性,以便在模板中使用。
  • 避免重复计算:当某个计算较为昂贵,但其依赖项不经常变化时,使用computed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计算。

面试建议

面试官常常会问有关watchcomputed的问题,以了解你对Vue的响应式系统的理解。下面给一些小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 理解原理:确保你理解watchcomputed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与Vue的响应式系统的关系。
  2. 使用示例:能够提供清晰的示例,说明如何使用watchcomputed,以及何时使用它们。
  3. 区别与使用场景:强调watchcomputed之间的区别,以及何时选择其中之一的使用场景。
  4. 性能考虑:在回答关于性能的问题时,能够解释computed如何帮助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并提高性能。
  5. 示范经验:分享你在实际项目中使用watchcomputed的经验和成功案例,这可以让面试官对你的实际技能有更好的了解。

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面试题库

1、前端面试题库 (面试必备)            推荐:★★★★★

地址:web前端面试题库

相关文章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架构师
阿里面试:PS+PO、CMS、G1、ZGC区别在哪?什么是卡表、记忆集、联合表?问懵了,尼恩来一个 图解+秒懂+史上最全的答案
阿里面试:PS+PO、CMS、G1、ZGC区别在哪?什么是卡表、记忆集、联合表?问懵了,尼恩来一个 图解+秒懂+史上最全的答案
|
9月前
|
Java 程序员 调度
Java 高级面试技巧:yield() 与 sleep() 方法的使用场景和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 Java 中 `Thread` 类的 `yield()` 和 `sleep()` 方法,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区别及为什么是静态方法。`yield()` 让当前线程释放 CPU 时间片,给其他同等优先级线程运行机会,但不保证暂停;`sleep()` 则让线程进入休眠状态,指定时间后继续执行。两者都是静态方法,因为它们影响线程调度机制而非单一线程行为。这些知识点在面试中常被提及,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多线程编程问题。
371 9
|
9月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面试必问!run() 和 start() 方法到底有啥区别?
在多线程编程中,run和 start方法常常让开发者感到困惑。为什么调用 start 才能启动线程,而直接调用 run只是普通方法调用?这篇文章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解析这两者的区别,帮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理解多线程背后的机制和原理。
412 12
|
9月前
|
编译器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Android经典面试题之Kotlin中Lambda表达式和匿名函数的区别
Lambda表达式和匿名函数都是Kotlin中强大的特性,帮助开发者编写简洁而高效的代码。理解它们的区别和适用场景,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希望本文的详细讲解和示例能够帮助你在Kotlin开发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特性。
173 9
|
10月前
|
Java
Java社招面试题:& 和 && 的区别,HR的套路险些让我翻车!
今日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区分&和&&的区别,提高自身面试的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 1、自我面试经历 2、&amp和&amp&amp的不同之处 3、&对&&的不同用回答逻辑解释 4、彩蛋
|
11月前
|
Java 程序员
Java社招面试题:& 和 && 的区别,HR的套路险些让我翻车!
小米,29岁程序员,分享了一次面试经历,详细解析了Java中&和&&的区别及应用场景,展示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最终成功获得Offer。
231 14
|
10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京东面试:聊聊Spring事务?Spring事务的10种失效场景?加入型传播和嵌套型传播有什么区别?
45岁老架构师尼恩分享了Spring事务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事务的两种管理方式(编程式和声明式)、@Transactional注解的五大属性(transactionManager、propagation、isolation、timeout、readOnly、rollbackFor)、事务的七种传播行为、事务隔离级别及其与数据库隔离级别的关系,以及Spring事务的10种失效场景。尼恩还强调了面试中如何给出高质量答案,推荐阅读《尼恩Java面试宝典PDF》以提升面试表现。更多技术资料可在公众号【技术自由圈】获取。
|
存储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前端大模型应用笔记(三):Vue3+Antdv+transformers+本地模型实现浏览器端侧增强搜索
本文介绍了一个纯前端实现的增强列表搜索应用,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实现了更智能的搜索功能,如使用“番茄”可以搜索到“西红柿”。项目基于Vue3和Ant Design Vue,使用了Xenova的bge-base-zh-v1.5模型。文章详细介绍了从环境搭建、数据准备到具体实现的全过程,并展示了实际效果和待改进点。
933 14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程序员
前端学习笔记——node.js
前端学习笔记——node.js
267 0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运维
前端大模型应用笔记(一):两个指令反过来说大模型就理解不了啦?或许该让第三者插足啦 -通过引入中间LLM预处理用户输入以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
本文探讨了在多任务处理场景下,自然语言指令解析的困境及解决方案。通过增加一个LLM解析层,将复杂的指令拆解为多个明确的步骤,明确操作类型与对象识别,处理任务依赖关系,并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工具命令,从而提高指令解析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
394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前端工程化演进之路:从手工作坊到AI驱动的智能化开发
  • 2
    Vue 3 + TypeScript 现代前端开发最佳实践(2025版指南)
  • 3
    实现“永久登录”:针对蜻蜓Q系统的用户体验优化方案(前端uni-app+后端Laravel详解)-优雅草卓伊凡
  • 4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六):全方面分析css的Flex布局,从纵、横两个坐标开始进行居中、两端等元素分布模式;刨析元素间隔、排序模式等
  • 5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五):背景属性;float浮动和position定位;详细分析相对、绝对、固定三种定位方式;使用浮动并清除浮动副作用
  • 6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八):学习transition过渡属性;本文学习property模拟、duration过渡时间指定、delay时间延迟 等多个参数
  • 7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一):CSS发展史;CSS样式表的引入;CSS选择器使用,附带案例介绍
  • 8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四):元素盒子模型;详细分析边框属性、盒子外边距
  • 9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二):CSS伪类:UI伪类、结构化伪类;通过伪类获得子元素的第n个元素;创建一个伪元素展示在页面中;获得最后一个元素;处理聚焦元素的样式
  • 10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七):学习ransform属性;本文学习 rotate旋转、scale缩放、skew扭曲、tanslate移动、matrix矩阵 多个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