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视频编解码?

简介: 为什么要有视频编解码?

前言

最近在做安全保护媒体的方面的东西,但是发现这里面有点关于视频码流的东西看得我晕乎乎,于是看就搜了一下这个芯片,然后就看到了这个协议。于是这里来一起记录学习一下。

芯片本身:CV300

Hi3796C V300是8K+AI旗舰芯片,支持8KP120解码和显示,支持AVS3/H.265/AV1等主流解码协议,是适用于8K超高清机顶盒与智慧家庭大脑等市场的高性能SOC芯片。

集成8核64位Cortex-A73 CPU和Mali-G52 MC6 GPU,支持4K UI,可为用户提 供炫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丰富的智能应用体验。

集成独立NPU,提供强大的边缘智能计算能力,集成双核HiFi3音频DSP, 支持3D音频解码和音效处理、智能音频处理。

可满足不断增长的8K超高清多媒体播放、智慧家庭、游戏、智能交互、智能 音视频交互等应用需求,在码流兼容性、流畅超高清视频播放、图像质量、以及整机性能等方面支持实现业界最好的用户体 验。

支持GE、USB3.1、SATA/eSATA、PCIe3.0、MIPI TX、HDMI TX/RX等丰富外设接口,提供了灵活的连接方案。

这个解码协议是什么诶?来瞅瞅,咱们不纠结于细节。

AVS3 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技术

为8K应用而生!

AVS3 新一代视频编解码技术

为什么要有编码技术?

视频是传递信息的有效载体也是智能时代数据获取的重要来源,伴随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视频已无处不在。视频直播、视频点播、短视频、视频聊天,已经完全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未来大众网络流量80%以上和行业应用数据70%以上都将是视频数据。

视频技术的发展从标清到高清到超高清超高清视频是新媒体、VR、光场、裸眼全息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智慧医疗、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内容支撑。

这些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重构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分辨率、帧率、色域、视场范围等成倍扩展,视频数据量到了井喷时代,视频的传输、存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数据存储及传输是视频井喷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解码是保证用户视频体验的核心技术

如何在一定的带宽占用下,尽可能地提高视频的质量,或者在保持质量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带宽利用率?

视频编解码技术应运而生。

视频编解码是在摄像头采集画面和前处理后,采用算法将视频数据的冗余信息去除,对图像进行压缩、存储及传输, 再将视频进行解码及格式转换, 追求在可用的计算资源内,尽可能高的视频重建质量和尽可能高的压缩比,以达到带宽和存储容量要求的视频处理技术。持续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视频体验。

通信能力的不断提高为超高清显示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8K逐渐成为体育赛事、大型直播、电影等众多视听享受的主流场景。高分辨率、高帧率不仅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更有助于传递更丰富的数据信息。而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出现极大平衡了视频高画质视频重建及高效率视频压缩, 让8K商用场景落地成为可能。

编解码技术发展历程

SD

标清阶段:标清数码电视及DVD机阶段

90年代初期, ISO/IEC制订了MPEG-1视频标准用于低分辨率的视频会议MPEG2为用于标清数字电视和标清DVD领域

HD

高清阶段:卫视频道视频标准提高

90年代后期,流媒体领域诞生了MPEG-4、H.263的标准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清视频画质更高的要求,ITU-T及ISO/IEC制订了H.264/MPEG AVC视频标准

AVS工作组发布了第一代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对标同期H.264/MPEG AVC

4K UHD

2013年,为人们对于4K超高清画质的追捧,ITU-T及ISO/IEC于制定了HEVC/H.265标准

2016年,AVS工作组于制定了第二代面向超高清音视频编辑码技术标准AVS2,性能比AVS1提升近一倍, 压缩效率与国际标准H.265/HEVC相当**,在全帧编码以及监控场景编码中性能优于HEVC**

8K超高清阶段

2017年,国际标准组织开始制定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VVC

AVS工作组发布第三代面向8K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AVS

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是《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系列标准的简称,其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符合性测试等支撑标准。

国际

国际上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主要两大系列:

  • 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 JTC1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MPEG-2、MPEG-4、MPEG-4 AVC
  • ITU(国际电信联盟)针对多媒体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G.7系列音频编码标准。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协议 异构计算
浅析GPU通信技术(下)-GPUDirect RDMA
目录 浅析GPU通信技术(上)-GPUDirect P2P 浅析GPU通信技术(中)-NVLink 浅析GPU通信技术(下)-GPUDirect RDMA 1. 背景         前两篇文章我们介绍的GPUDirect P2P和NVLink技术可以大大提升GPU服务器单机的GPU通信性...
24998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并行计算
|
9月前
|
缓存 人工智能 算法
Nvidia_Mellanox_CX5和6DX系列网卡_RDMA_RoCE_无损和有损_DCQCN拥塞控制等技术简介-一文入门RDMA和RoCE有损无损
Nvidia_Mellanox_CX5和6DX系列网卡_RDMA_RoCE_无损和有损_DCQCN拥塞控制等技术简介-一文入门RDMA和RoCE有损无损
737 0
|
2月前
|
编解码 开发工具 块存储
华为海思HI3518E方案视频编解码传输项目
华为海思HI3518E方案视频编解码传输项目
56 0
|
11月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网络协议
揭秘!CIPU最新秘密武器–弹性RDMA的技术解析与实践
弹性RDMA(Elastic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简称eRDMA),是阿里云自研的云上弹性RDMA网络,底层链路复用VPC网络,采用全栈自研的拥塞控制CC(Congestion Control )算法,兼具传统RDMA网络高吞吐、低延迟特性,同时支持秒级的大规模RDMA组网。基于弹性RDMA,开发者可以将HPC应用软件部署在云上,获取成本更低、弹性更好的高性能应用集群;也可以将VPC网络替换成弹性RDMA网络,加速应用性能。
揭秘!CIPU最新秘密武器–弹性RDMA的技术解析与实践
|
11月前
|
编解码 弹性计算 Cloud Native
倚天ECS视频编解码之x264性能
在平头哥发布了首颗为云而生的 CPU 芯片倚天710之后,搭载倚天 710 的 ECS 实例表现出强劲的性能实力,在x264编解码场景下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
弹性计算
阿里云服务器PPS是什么?网络收发包性能详解
阿里云服务器PPS是什么?网络收发包性能详解,阿里云服务器网络收发包PPS是什么?什么是网络收发包PPS?云服务器网络收发包PPS多少合适?网络收发包PPS是指云服务器每秒可以处理的网络数据包数量,单位是PPS即packets per second每秒发包数量。云服务器吧来详细说下阿里云服务器网络收发包PPS性能参数表,以及网络收发包PPS多少合适?
阿里云服务器PPS是什么?网络收发包性能详解
|
存储 编解码 算法
一文了解视频编解码原理
一文了解视频编解码原理
314 0
|
存储 编解码 开发框架
主流视频编码技术H.264简介
  前戏   在之前的调研中,发现还是有些朋友对流媒体感兴趣,所以本人准备几篇文章讲解下流媒体技术。本文呢,讲解下H264,为之后的文章做个铺垫。感谢各位!   H.264简介
313 0
|
存储 编解码 缓存
基于FPGA的异构计算在多媒体中的应用
目前处于AI大爆发时期,异构计算的选择主要在FPGA和GPU之间。 尽管目前异构计算使用最多的是利用GPU来加速,FPGA作为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可编程芯片,在处理海量数据时,FPGA计算效率更高,优势更为突出,尤其在大量服务器部署时,隐形的运营成本会得到显著降低。 本文来自CTAccel的研发总监周小鹏在LiveVideoStackCon2019 北京站上的分享。
533 0
基于FPGA的异构计算在多媒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