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Bot - 让 AI 帮我写 Android 代码

简介: Studio Bot - 让 AI 帮我写 Android 代码

Google I/O 2023


不出所料,今年的 I/O 大会只突出了一个关键词 “AI”。Google 旗下的各类产品都成了其展示 AI 实力的舞台。连面向开发者的产品 Android Studio 也新增了 Studio bot 功能,希望通过 AI 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写代码:

image.png

Studio Bot 使用谷歌编码基础模型 Codey(后者基于最新 PaLM2 大语言模型)帮助开发者生成程序代码,提升生产力。我们还可以向 Studio Bot 询问有关 Android 开发的知识,或者帮助修复当前代码中的错误。Studio Bot 正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只对 US 地区开放,但是支持中文交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墙体验。

凡涉及到代码自然会让人担心到安全问题,Google 非常重视隐私安全,我们与 Studio Bot 的聊天内容不会被用作其他用途,可以放心使用。

Studio Bot 启动方式


1. 更新 Android Studio

更新到当前最新版的 Android Studio Hedgehog.

image.png

2. 打开功能视图

View > Tool Windows > Studio Bot

image.png

3. 登录账号

使用 Google 账号登录,点击 Next 就可以开始对话了

image.png

Studio Bot 可以做什么?


1. 生成代码

这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我们可以让 Studio Bot 帮我们生成所需的代码。而且相对于依靠搜索得到的各种参差不齐的信息,Studio Bot 通过强大的生成式 AI 能力,给出的答案可读性更好,质量更可靠。例如,我需要一段创建 Room 数据库的代码,得到的回答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代码变成了 Kotlin 版本,还配了详细的说明

2. 回答问题

回答各种技术问题,比如关于 Android Studio 使用技巧,甚至任何通用的 Android 开发知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3. 解读代码

这个功能相当炸裂,你可以选中 IDE 中的任意代码片段,去 Ask Studio Bot 获取代码的解读。

image.png

以下是解读的结果,将每一行代码翻译成更能听懂的“人话”。 Studio Bot 是支持中文的,中文回答的效果看起来也不错,对技术词语的翻译很到位,一点不晦涩。

image.png

image.png

对于很多一眼看不懂的花哨代码,将会非常有用,是大家学习开源项目的利器!

一些常见问题


1. Studio Bot 会将我的代码发送到 Google 服务器吗?

发送给 Studio Bot 的代码需要上传服务器才能获得回答,但是这些代码不会被滥用,如果你担心代码安全可以不提问关于你的代码的问题,IDE 的私有代码绝不会被私自上传服务器

2. 代码会用来训练 Studio Bot 模型吗

Ask Studio Bot 这样的功能不会将你的代码送去训练模型,只是用来获取问题答案

3. Studio Bot 的回答是准确无误的吗?

Studio Bot 目前还是实验性产品,无法保证答案的绝对正确。Bot 在回答后会跟有 “赞” 和 “踩”,通过这些反馈将帮助模型更好地成长,准确度会越来越高。

4. Studio Bot 可以提供关于代码的帮助吗?

当然,如前面介绍的,它可以生成代码,也可以基于你的代码提供一些解读,它主要的场景就是服务写代码这件事情

5. Studio Bot 在回答中如何引用来源?

Studio Bot 应该更多地生成原创内容,而不是复制已有内容。万一 Studio Bot 引用了大篇幅源码,那么它会标记引用来源,引用源可能涉及开源许可证,所以参考回答时也需要遵守许可证的要求。

6. 如何对 Studio Bot 进行反馈?

前面提到了,可以得到回答后,即时给出“赞”或者“踩”的反馈,帮助其成长,服务他人也更好地服务自己。

7. 可以问 Studio Bot 任何问题吗?

Studio Bot 是为了回答各类 Android 开发问题而生的,其他领域的问题它可能无法很好的回答。

8. 与其它大语言模型机器人(如 ChatGPT, GoogleBard 等)有什么不同?

Studio Bot 为 Android Studio 设计,可以与 IDE 很好的集成,提供很多开箱机用的面向编码的功能,这是一般的对话机器人所没有的。

9. 给一些使用建议?

问题尽量简洁清晰,如果 Bot 没有理解你的问题那可以重新组织一下语句,另外对于回答需要有所判断,毕竟这种生成式的答案无法保证绝对正确。

developer.android.com/studio/prev…

目录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IDE Java
AI Coding实践:CodeFuse + prompt 从系分到代码
在蚂蚁国际信贷业务系统建设过程中,技术团队始终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需应对日益加速的需求迭代周期,满足严苛的代码质量规范与金融安全合规要求;另一方面,跨地域研发团队的协同效率与代码标准统一性,在传统开发模式下逐渐显现瓶颈。为突破效率制约、提升交付质量,我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辅助代码生成技术(AI Coding)的应用实践。本文基于蚂蚁国际信贷技术团队近期的实际项目经验,梳理AI辅助开发在金融级系统快速迭代场景中的实施要点并分享阶段性实践心得。
289 25
AI Coding实践:CodeFuse + prompt 从系分到代码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IDE
模型微调不再被代码难住!PAI和Qwen3-Coder加速AI开发新体验
通义千问 AI 编程大模型 Qwen3-Coder 正式开源,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 PAI 支持云上一键部署 Qwen3-Coder 模型,并可在交互式建模环境中使用 Qwen3-Coder 模型。
608 109
|
2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监控
零代码改造!LoongSuite AI 采集套件观测实战
在 AI 时代,随着模型和应用侧的快速演化,对于推理过程,成本和性能显得尤为重要,而端到端的 AI 可观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介绍端到端 AI 可观测的基本概念与痛点,并通过阿里云可观测团队最新开源的 AI 采集套件 LoongSuite Agent 来对大模型应用进行全链路可观测以解决这些痛点。帮助客户无侵入,低成本地进行全链路的大模型可观测。
298 45
零代码改造!LoongSuite AI 采集套件观测实战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氛围编程陷阱:为什么AI生成代码正在制造大量"伪开发者"
AI兴起催生“氛围编程”——用自然语言生成代码,看似高效实则陷阱。它让人跳过编程基本功,沦为只会提示、不懂原理的“中间商”。真实案例显示,此类项目易崩溃、难维护,安全漏洞频出。AI是技能倍增器,非替代品;真正强大的开发者,永远是那些基础扎实、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169 11
氛围编程陷阱:为什么AI生成代码正在制造大量"伪开发者"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测试技术
AI写的代码为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本文分析AI编码看着好看其实很烂的现象、原因,探索行之有效的的解决方案。并从理论上延伸到如何更好的与AI协作的方式上。
62 3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开发工具
如何将 AI 代码采纳率从30%提升到80%?
AI编码采纳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期望其独立完成模糊需求,本文提出了解决之道,讲解如何通过结构化文档和任务拆解提高AI的基础可靠性。
873 24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定位技术
不会编程也能体验的 AI 魔法,外滩大会代码原生地等你解锁
不会编程也能体验的 AI 魔法,外滩大会代码原生地等你解锁
385 39
|
2月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监控
零代码改造!LoongSuite AI 采集套件观测实战
本文介绍了AI应用生态的快速发展及可观测性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LLM(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复杂性对全链路监控的需求。LoongSuite作为开源的可观测性数据采集套件,提供无侵入式埋点、全栈观测与多语言支持,助力AI应用实现从端侧到模型层的端到端链路追踪,提升系统稳定性与运维效率。
169 1
|
25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开发工具
C3仓库AI代码门禁通用实践:基于Qwen3-Coder+RAG的代码评审
本文介绍基于Qwen3-Coder、RAG与Iflow在C3级代码仓库落地LLM代码评审的实践,实现AI辅助人工评审。通过CI流水线自动触发,结合私域知识库与生产代码同仓管理,已成功拦截数十次高危缺陷,显著提升评审效率与质量,具备向各类代码门禁平台复用推广的价值。(239字)
296 24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Java
零代码改造 + 全链路追踪!Spring AI 最新可观测性详细解读
Spring AI Alibaba 通过集成 OpenTelemetry 实现可观测性,支持框架原生和无侵入探针两种方式。原生方案依赖 Micrometer 自动埋点,适用于快速接入;无侵入探针基于 LoongSuite 商业版,无需修改代码即可采集标准 OTLP 数据,解决了原生方案扩展性差、调用链易断链等问题。未来将开源无侵入探针方案,整合至 AgentScope Studio,并进一步增强多 Agent 场景下的观测能力。
1251 29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