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防护 动态融合,WAAP如何成为新兴网络安全威胁“杀手锏”?

本文涉及的产品
Web应用防火墙 3.0,每月20元额度 3个月
数据安全中心,免费版
简介: 多元防护 动态融合——瑞数WAAP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诞生了APP、H5、小程序等多种应用形式,更多的企业核心业务、交易平台都越来越依赖这些新型应用程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第三方API接口被调用,API业务带来的Web敞口风险和风险管控链条的不断扩大,已非传统WAF的防护范畴。虽然WAF产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其对复杂威胁的检测和响应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新一代WAF的产品理念开始被提出。

为了更好探寻新一代WAF的应用价值与发展方向,安全牛联合瑞数信息等7家国内WAF产品研发与应用领域代表厂商,启动《新一代WAF技术应用指南》报告研究工作,从企业当前的Web应用防护需求入手,并围绕用户的系统应用特征,给出新一代WAF产品的部署和选型建议。12月19日,报告正式发布。瑞数信息技术总监吴剑刚受邀参与当天举行的线上发布会,并结合“多元防护 动态融合”主题,分享了瑞数信息在构建WAAP解决方案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图片1.png

多元防护 动态融合——瑞数WAAP解决方案

吴剑刚
瑞数信息技术总监

Web安全面临新挑战,传统应用安全技术失效

据吴剑刚介绍,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遭遇到零日漏洞的高频攻击,攻击者通过利用软件中的漏洞对企业服务器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加密和操控,并以此作为勒索筹码,为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和业务中断。

根据身份盗窃资源中心(ITRC)的统计数据显示,零日漏洞攻击尤其呈上升趋势,与去年相比,2023年前三个季度的攻击数量增长了1620%。一系列因零日漏洞所引起的安全事件引发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恐慌,也暴露出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和企业在面对新兴威胁时的不足之处。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业务朝向多态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网站业务之外,APP、小程序、H5、API等各类端口进一步丰富,也持续增大了风险的暴露面。特别是APP和小程序的普及应用,由于开发相对简单快速,其安全防护并不像传统安全防护那么细致,因此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之一。

吴剑刚介绍,攻击者往往为了降低攻击成本,会尝试绕过APP和小程序对客户端的限制,直接对API接口发起攻击,由于脱离了设备限制,攻击门槛大幅降低,这对初级黑灰产组织而言,也可以非常轻易地实施规模化攻击。

对于传统Web安全而言,防御手段追求静态的“绝对安全”,在全生命周期内很难经受的住恶意攻击的考验。随着应用安全架构的持续升级,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随之而来。

其中,业务和数据正在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比如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通常会提供注册和登录接口,这些接口会面临批量注册、撞库和暴力破解的风险;当网站提供服务时,将面临被恶意爬取网站信息、敏感数据等风险;在进行在线交易时,会面临虚假交易和交易被篡改的风险;在开展线上营销活动时,也会面临营销资源恶意抢占、薅羊毛等危害程度不一的风险。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攻击手段也会随之动态升级,以上这些风险往往都批着“合法”的外衣,利用工具模拟合法的业务操作,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同时,通过大量使用自动化工具,使网络攻击更加高效、更具规模化,再加上多源低频的特征,让防火墙等传统安全很难识别和防护。

据吴剑刚介绍,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安全攻击是由自动化攻击发起的,攻击流量中超过90%的流量是由自动化工具发起的,网络流量中超过50%的是自动化工具发起的流量。随着网络攻击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攻击特征也愈发隐蔽,其已经由最初对已知漏洞进行攻击,通过高级自动化攻击、自动化+黑产资源库等多种技术手段加持,进化为可以隐藏机器特征和恶意特征。另外,通过智能化的AI技术,可以绕过基于规则库、特征库、流量学习、信誉库、威胁情报等传统防护手段,让被动防御面临“失效”境地。

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御,构建多元防护、动态融合的WAAP安全防御系统
针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吴剑刚认为,更需要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防御,实施积极防御,这就需要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网络安全问题,并依靠各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对应用和系统安全做到心中有数、防护有方。

Gartner预测,2026年,40%的企业会基于更高级的API防护能力选择WAAP解决方案,而更加自动化的风险发现能力和异常检测能力将备受行业关注。

伴随下一代应用安全WAAP能力的不断演进,未来的应用安全趋势将是WAAP应用安全融合平台。对此,吴剑刚表示,瑞数信息WAAP解决方案构建起全业务渠道统一防护的能力,不仅实现Web应用程序和API的统一管理,还能进行多维度统一防护,从Web应用安全防护、DDoS攻击防御、Bot管理到API安全防护等多维度构建应用安全防御体系,为企业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综合来看,瑞数信息WAAP解决方案将全渠道业务进行归集融合统一防护,通过设备指纹、全访问记录、客户端采集、行为分析对攻击进行精准溯源,并利用漏洞隐藏、攻击阻断等方式,为Web、H5、APP、小程序、API提供全面防护,实现资产暴露面收敛。同时对WAF、Bot、DDoS、API等多元攻击进行充分防护,最终实现不同业务渠道之间、与其他安全产品的联防联控。

针对愈演愈烈的自动化攻击,瑞数信息通过一系列动态安全技术,包括动态验证、动态封装、动态令牌和动态混淆等,不断改变目标系统反应的内容和行为,防止攻击者找到突破口,并预测目标系统的行为,从而增加攻击难度,让攻击者无从下手。

此外,瑞数信息还将动态安全技术和AI技术融合起来,涵盖了机器学习、智能人机识别、智能威胁检测、全息设备指纹、智能响应等AI技术,对客户端到服务器端所有的请求日志进行全访问记录,持续监控并分析流量行为,实现精准攻击定位和追踪溯源,并对潜在和更加隐蔽的攻击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更加精准、持续地对抗恶意爬虫带来的自动化攻击。

目前,瑞数WAAP解决方案支持本地、云及SaaS等多形态部署,也支持Web、APP、API、微信、小程序等多种业务接入渠道,已拥有超过1000家头部标杆和关键基础设施企业客户,用户群广泛覆盖政府、电信、金融、医疗、教育、电力能源、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和领域。

近两年,瑞数信息凭借近年来API领域和数据安全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其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可。今年9月,瑞数信息入选Gartner中国API领域代表厂商;11月,瑞数信息被IDC列为中国数据安全市场代表厂商,并作为防勒索+防爬虫两大热点领域的代表性技术提供商被收录其中。

同时,瑞数信息成为国内首批“云原生API安全能力”和“WAAP能力”认证的安全厂商,深度参与中国信通院发起的《云原生安全能力要求 第1部分:API安全治理》标准编制,为云服务商及企业用户构建云原生API安全治理能力提供参考。今年8月,瑞数信息还与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撰写并发布《云上WAAP发展洞察报告(2023)》,足见瑞数信息在API、WAAP等综合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AI和大模型时代,网络安全攻防的对抗不断升级。对于瑞数信息的未来,吴剑刚表示:“瑞数信息将以技术前瞻的视角,持续进行安全科技创新,巩固应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为企业用户构建面向智能时代的新一代主动防御安全体系。”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可视化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融合LangGraph与大型概念模型的情感分析实践
本文探讨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大型概念模型(LCMs)与图神经网络结合处理非结构化文本数据的技术方案。LCMs突破传统词汇级处理局限,以概念级语义理解为核心,增强情感分析、实体识别和主题建模能力。通过构建基于LangGraph的混合符号-语义处理管道,整合符号方法的结构化优势与语义方法的理解深度,实现精准的文本分析。具体应用中,该架构通过预处理、图构建、嵌入生成及GNN推理等模块,完成客户反馈的情感分类与主题聚类。最终,LangGraph工作流编排确保各模块高效协作,为企业提供可解释性强、业务价值高的分析结果。此技术融合为挖掘非结构化数据价值、支持数据驱动决策提供了创新路径。
338 6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融合LangGraph与大型概念模型的情感分析实践
|
27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进化!迈格网络 “天机” AI 安全防护平台,助推全端防护性能提升
迈格网络推出“天机”新版本,以AI自学习、全端防护、主动安全三大核心能力,重构网络安全防线。融合AI引擎与DeepSeek-R1模型,实现威胁预测、零日防御、自动化响应,覆盖Web、APP、小程序全场景,助力企业从被动防御迈向主动免疫,护航数字化转型。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进化!迈格网络 “天机” AI 安全防护平台,助推全端防护性能提升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贝叶斯状态空间神经网络:融合概率推理和状态空间实现高精度预测和可解释性
本文将BSSNN扩展至反向推理任务,即预测X∣y,这种设计使得模型不仅能够预测结果,还能够探索特定结果对应的输入特征组合。在二元分类任务中,这种反向推理能力有助于识别导致正负类结果的关键因素,从而显著提升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决策支持能力。
275 42
贝叶斯状态空间神经网络:融合概率推理和状态空间实现高精度预测和可解释性
|
6月前
|
人工智能 Kubernetes 安全
生成式AI时代,网络安全公司F5如何重构企业防护体系?
生成式AI时代,网络安全公司F5如何重构企业防护体系?
129 9
|
3月前
|
监控 安全 Go
使用Go语言构建网络IP层安全防护
在Go语言中构建网络IP层安全防护是一项需求明确的任务,考虑到高性能、并发和跨平台的优势,Go是构建此类安全系统的合适选择。通过紧密遵循上述步骤并结合最佳实践,可以构建一个强大的网络防护系统,以保障数字环境的安全完整。
105 1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从攻防演练到AI防护:网络安全服务厂商F5的全方位安全策略
从攻防演练到AI防护:网络安全服务厂商F5的全方位安全策略
166 8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测试技术 网络架构
FANformer:融合傅里叶分析网络的大语言模型基础架构
近期大语言模型(LLM)的基准测试结果显示,OpenAI的GPT-4.5在某些关键评测中表现不如规模较小的模型,如DeepSeek-V3。这引发了对现有LLM架构扩展性的思考。研究人员提出了FANformer架构,通过将傅里叶分析网络整合到Transformer的注意力机制中,显著提升了模型性能。实验表明,FANformer在处理周期性模式和数学推理任务上表现出色,仅用较少参数和训练数据即可超越传统Transformer。这一创新为解决LLM扩展性挑战提供了新方向。
192 5
FANformer:融合傅里叶分析网络的大语言模型基础架构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网络安全公司推荐:F5荣膺IDC全球Web应用与API防护领导者
网络安全公司推荐:F5荣膺IDC全球Web应用与API防护领导者
145 4
|
7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防御矩阵:从云防火墙流量清洗到WAF语义分析的立体化防护
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安全日益重要。云防火墙依托云计算技术,提供灵活高效的网络防护,适用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环境;Web应用防火墙专注于HTTP/HTTPS流量,防范SQL注入、XSS等攻击,保护Web应用安全。两者结合使用可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更强大的网络安全防线,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
283 1
|
10月前
|
SQL 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知识分享####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已成为个人和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以及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
236 1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