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ote论文参考文献中文文章与英文文章前后顺序修改排列方法

简介: EndNote论文参考文献中文文章与英文文章前后顺序修改排列方法

  前期我们在EndNote文献输出引用格式自定义修改与编辑界面解读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15221112)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的引用格式自定义方法,其中我们设置了将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按照文章语种进行排序,而这一设置在默认情况下是英文在前中文在后

  而目前,需要对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原本默认的中、英文引文排列顺序加以更进一步的修改。其中,原本的参考文献是英文文章在前,中文文章在后状态,如下图;现在需要修改为中文在前,英文在后的状态,如下下图。因此,我们就在上述博客的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格式修改。

  话不多说,我们开始修改。在这里需要注意,请先按照本文开头提及的这篇博客https://blog.csdn.net/zhebushibiaoshifu/article/details/115221112)的方法,将论文语种Language)作为参考文献的第一排序指标(如下图即可);这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在本文就不赘述~

  首先,打开EndNote软件,新建一个“Group Set”。

  并对其进行重命名,名字大家只要自己今后可以辨认就好。

  随后,在新建的“Group Set”中再新建两个“Group”,一个用来存放中文文献,一个存放英文。

  同样的,大家对两个“Group”重命名一下。

  随后,在EndNote左侧,找到我们需要修改参考文献顺序的Word文件(如果没出现这个文件的话,大家可以直接在对应的Word文件中随便用EndNote引用一篇文章),然后将其按照“Title”排序。

  随后,利用“Shift”与左键结合方式,选中全部英文文献。

  将其拖入到刚刚建立的英文文献分组中。

  随后,用同样方法将中文文献拖入到中文分组中。

  随后,选中新建的中文分组,选择“Tools”→“Change/Move/Copy Fields….”选项。

  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修改与确认。这一步骤是将全部的中文文献对应的“Language”字段修改为Chinese

  确认后会有一个弹窗,点击确定即可。

  随后可以看到设置完成。

  对英文文献进行同样的操作,此时修改为English

  随后,到Word文件中,更新引文与参考文献。

  可以看到,参考文献部分已经是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了,大功告成。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传感器
机器学习开发流程和用到的数据介绍
机器学习开发流程和用到的数据介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动物姿态识别+数据集+代码
动物姿态识别+数据集+代码
|
达摩院 语音技术 开发工具
达摩院FunASR离线文件转写SDK发布,完成工业落地“最后一公里”
达摩院FunASR离线文件转写SDK发布,完成工业落地“最后一公里”
1260 0
|
IDE PyTorch 网络安全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大数据
【BetterBench博士】2024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选题分析
2024“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对ABCDEF每个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涵盖风电场功率优化、WLAN网络吞吐量、磁性元件损耗建模、地理环境问题、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启用和X射线脉冲星建模等多领域问题,解析了问题类型、专业和技能的需要。
4761 22
【BetterBench博士】2024 “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选题分析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回归算法全解析!一文读懂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模型
回归算法全解析!一文读懂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模型
1375 0
EndNote调整中文、英文参考文献的排列先后顺序
本文介绍在EndNote软件中,使得参考文献按照语种排列,中文在前、英文在后的方法~
2089 1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安全
华为防火墙技术
华为防火墙技术
|
Java 测试技术 API
《手把手教你》系列技巧篇(五十五)-java+ selenium自动化测试-上传文件-下篇(详细教程)
【5月更文挑战第19天】本文介绍了在Web自动化中处理文件上传的挑战,由于Selenium WebDriver不直接支持文件上传,因此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文章提到了两种主要的上传方式:基于input框的上传和非input控件的上传。对于非input控件的上传,推荐使用AutoIt,这是一个支持Windows GUI自动化的工具。
201 9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生成式 AI 与 LangCHain(二)(3)
生成式 AI 与 LangCHain(二)
5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