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简介: 金融机器学习方法: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都是监督学习的算法,常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两种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决策树

1.1  什么是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个树状模型,用于表示决策过程或概率事件过程。在每一个内部节点上,它都会对某个属性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沿着分支进行决策,直到达到叶节点,此时得到一个决策结果。

1.2 决策树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 直观易于理解,模型可以可视化。
  • 需要的数据预处理较少(例如,不需要特征标准化)。
  • 能够处理数字和分类数据。

缺点:

  • 容易产生过拟合,特别是当树很深时。
  • 对于连续属性,决策树可能不太稳定。
  • 可能不总是产生最优的树。

2.随机森林

2.1 什么是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一个包含多个决策树的集合,用于对新的数据点进行预测。通过每棵树产生的预测结果进行“投票”或平均,来确定随机森林的最终预测。

2.2 随机森林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 降低了过拟合的风险:多个决策树的集成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单个决策树的过拟合现象。
  • 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 能够评估哪些特征对于预测最重要。

缺点:

  • 训练时间可能会比单一决策树长。
  • 模型更难以解释,因为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树。

3.决策树与随机森林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随机森林是基于决策树的算法。其基本单位就是决策树。
  • 区别:随机森林使用了多棵决策树,并且在构建这些决策树时会随机选择数据样本和特征,这样产生的模型差异性更大,能够更好地泛化到未知数据。而单一决策树则可能更容易受到数据中噪声的影响。

4.案例分析

我们将使用 Iris 数据集,这是机器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数据集。它包含15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4个特征:萼片长度、萼片宽度、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目标是预测每个样本的种类:setosa、versicolor或virginica。

4.1 使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预测

import numpy as np
# 加载数据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 np.random.normal(0, 0.5, iris.data.shape)  # 添加噪音
y = iris.target
# 划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使用决策树进行训练,限制最大深度
clf_tree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3, random_state=42)
clf_tree.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_tree = clf_tree.predict(X_test)
print("决策树预测准确率:",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_tree))
# 使用随机森林进行训练,减少估计器的数量
clf_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 random_state=42)
clf_rf.fit(X_train, y_train)
y_pred_rf = clf_rf.predict(X_test)
print("随机森林预测准确率:", accuracy_score(y_test, y_pred_rf))

预测结果;

决策树预测准确率: 0.7666666666666667

随机森林预测准确率: 0.9

4.2绘制ROC曲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oc_curve, auc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_binarize
# 为了绘制ROC曲线,我们需要将标签二值化
y_bin = label_binarize(y, classes=[0, 1, 2])
n_classes = y_bin.shape[1]
# 划分数据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_bin, y_test_bin = train_test_split(X, y_bin,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 使用随机森林进行训练并预测概率
clf_rf = RandomForestClassifier(n_estimators=10, random_state=42)
clf_rf.fit(X_train, y_train_bin)
y_score_rf = clf_rf.predict_proba(X_test)
# 使用决策树进行训练并预测概率
clf_tree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3, random_state=42)
clf_tree.fit(X_train, y_train_bin)
y_score_tree = clf_tree.predict_proba(X_test)
# 绘制ROC曲线
plt.figure(figsize=(10, 8))
for i in range(n_classes):
    fpr_rf, tpr_rf, _ = roc_curve(y_test_bin[:, i], y_score_rf[i][:, 1])
    roc_auc_rf = auc(fpr_rf, tpr_rf)
    fpr_tree, tpr_tree, _ = roc_curve(y_test_bin[:, i], y_score_tree[i][:, 1])
    roc_auc_tree = auc(fpr_tree, tpr_tree)
    plt.plot(fpr_rf, tpr_rf, color='darkorange', lw=2, label=f'ROC curve of class {i} (RF area = {roc_auc_rf:.2f})')
    plt.plot(fpr_tree, tpr_tree, color='blue', lw=2, label=f'ROC curve of class {i} (Tree area = {roc_auc_tree:.2f})')
plt.plot([0, 1], [0, 1], 'k--', lw=2)
plt.xlim([0.0, 1.0])
plt.ylim([0.0, 1.05])
plt.xlabel('False Positive Rate')
plt.ylabel('True Positive Rate')
plt.title('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for Iris dataset (with noise)')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plt.show()

结果图:

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可以对比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在鸢尾花数据集上的表现。通常,随机森林的预测准确率会优于单一决策树,因为它融合了多棵树的预测,减少了过拟合的风险。不过,特定的数据集和设置可能会导致两者的差异变大或变小。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还可以使用交叉验证等技术,并进行多次实验来获得平均结果。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设计模式
特征时序化建模:基于特征缓慢变化维度历史追踪的机器学习模型性能优化方法
本文探讨了数据基础设施设计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数据仓库或数据湖仓中的表格缺乏构建高性能机器学习模型所需的历史记录,导致模型性能受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缓慢变化维度(SCD)技术,特别是Type II类型的应用。通过SCD,可以有效追踪维度表的历史变更,确保模型训练数据包含完整的时序信息,从而提升预测准确性。文章还从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产品经理的不同视角提供了实施建议,强调历史数据追踪对提升模型性能和业务洞察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渐进式策略逐步引入SCD设计模式。
195 8
特征时序化建模:基于特征缓慢变化维度历史追踪的机器学习模型性能优化方法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本文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初始化、数据点分配与簇中心更新等步骤,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该算法,最后讨论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11 6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634 13
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与改进: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与方法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运维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本文探讨了时间序列分析中数据缺失的问题,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缺失值补充。文章构建了一个模拟的能源生产数据集,采用线性回归和决策树回归两种方法进行缺失值补充,并从统计特征、自相关性、趋势和季节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评估。结果显示,决策树方法在处理复杂非线性模式和保持数据局部特征方面表现更佳,而线性回归方法则适用于简单的线性趋势数据。文章最后总结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249 7
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时间序列缺失数据填充:基础方法与入门案例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UED
在数据驱动时代,A/B 测试成为评估机器学习项目不同方案效果的重要方法
在数据驱动时代,A/B 测试成为评估机器学习项目不同方案效果的重要方法。本文介绍 A/B 测试的基本概念、步骤及其在模型评估、算法改进、特征选择和用户体验优化中的应用,同时提供 Python 实现示例,强调其在确保项目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123 6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医疗诊断是医学的核心,其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医疗诊断中的前沿应用,包括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疾病预测和基因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文章还讨论了Python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390 1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挖掘
特征工程在营销组合建模中的应用:基于因果推断的机器学习方法优化渠道效应估计
因果推断方法为特征工程提供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框架,使我们能够区分真正的因果关系和简单的统计相关性。这种方法在需要理解干预效果的领域尤为重要,如经济学、医学和市场营销。
203 1
特征工程在营销组合建模中的应用:基于因果推断的机器学习方法优化渠道效应估计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谷歌提出视觉记忆方法,让大模型训练数据更灵活
谷歌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视觉记忆”的方法,结合了深度神经网络的表示能力和数据库的灵活性。该方法将图像分类任务分为图像相似性和搜索两部分,支持灵活添加和删除数据、可解释的决策机制以及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如在ImageNet上实现88.5%的top-1准确率。尽管有依赖预训练模型等限制,但视觉记忆为深度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
88 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金融风险与风口评估及其应用】
机器学习【金融风险与风口评估及其应用】
163 6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领域【金融领域】
机器学习及其应用领域【金融领域】
79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