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六】:适配器模式

简介: Java设计模式【六】:适配器模式

写在前面


设计模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最优解,最佳实践,由一部分开发人员根据经验总结而出的解决方案,分别针对不同的场景的最优解决方案。


在当前环境下,设计模式也被开发人员极为推崇,并且利用其解决众多的问题,所以,学习设计模式刻不容缓。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就不同于工厂、单例、建造者模式了,他不再是提供创建对象的解决方案,而是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了。


适配器模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相互无法实现交互的接口功能通过适配器来实现兼容操作,比如读卡器就是将电脑和内存卡做了兼容操作,让两者可以正常进行交互。


使用场景


系统内部或者系统外部引入的类,与现有功能无法直接调用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来处理,实现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以此来处理两者的不兼容性。


优缺点


优点就是可以让任何两个不同的类关联起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交互操作,即提高了适配类的复用,又足够灵活。


缺点就是如果过多的使用适配器所产生的类,会使系统代码变得非常乱,试问如果一个电脑上插着各种各样的设备,那会是怎么样的一个灾难。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Java 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装饰者模式属于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通过动态包装对象的方式为对象添加新功能,提供比继承更灵活的扩展方式。该模式通过组合替代继承,遵循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引入适配器类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协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两种,前者通过多重继承实现,后者通过组合方式实现,更常用。该模式适用于遗留系统改造、接口转换和第三方库集成等场景,能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灵活性,但也可能增加代码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100 28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使接口不兼容的对象能够相互合作。通过在客户端和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适配器,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转换为系统能处理的标准格式,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MacBook的扩展坞将多种接口(如HDMI、USB)转换为Type-C接口,实现多接口兼容。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106 6
Java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广泛使用的单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文章将介绍单例模式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
81 4
[Java]23种设计模式
本文介绍了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七大原则,强调了设计模式在提高代码重用性、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文章还简要概述了23种设计模式,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链接。
136 0
[Java]23种设计模式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详解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本文详细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原理、背景、应用场景及实际Demo,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
199 0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设计模式中的行为型模式,包括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责任链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和状态模式。通过具体示例代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与实现方式。例如,策略模式通过定义一系列算法让客户端在运行时选择所需算法;观察者模式则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实现松耦合的消息传递机制。此外,还探讨了这些模式与实际开发中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模式,提升代码质量。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Java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23)
Java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23)
Java设计模式 - 解释器模式(24)
Java设计模式 - 解释器模式(24)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