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量、吞吐量、并发用户数据、pv、 uv、平均停留时长、跳出率、 平均响应时间、QPS、RPS、TPS。。。
【1】一些系统应用中的专业术语
POI:Point of Interest 兴趣点,在地图上任何非地理意义的有意义的点,比如一个商家;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商户创建内容
PV:page view 日均页面浏览量
UV:unique visitor 日均不同用户页面浏览量(网站独立访客)
DAU:日活跃用户数量
意向DAU:交易意向的日活跃用户数量
QPS:request per second 每秒处理访问量
SKU:Stock Keeping Unit 库存量单位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成交总额
CTR:Click-Through-Rate 点击通过率
CPC:Cost per Click 按点击收费
CPM:Cost Per Mille 按千次曝光计费
CPT:Cost Per Time 按用户使用时长或使用周期计费
客单价:有效订单总金额/消费总人数,即每一个客人的平均消费金额/每次
① 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代表每秒执行的事务数量,可基于测试周期内完成的事务数量计算得出。
例如,用户每分钟执行6个事务,TPS为6 / 60s = 0.10 TPS。同时我们会知道事务的响应时间(或节拍),以此例,60秒完成6个事务也同时代表每个事务的响应时间或节拍为10秒。
为什么TPS也被称为吞吐量?
② QPS
QPS(Query Per Second):每秒查询率QPS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我们常常使用 QPS值来衡量一个服务器的性能。
QPS = 并发数 / 平均响应时间 并发数 = QPS * 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的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所谓吞吐量这里可以理解为每秒能处理请求的次数。
③ 并发量
即系统同时处理事务的能力,通常我们用QPS(query per second 每秒查询)来表示,也有地方用RPS(request per second 每秒请求),TPS(吞吐量,准确来说应该是吞吐率)来表示.
但其实我们拿到的qps/tps/rps等大多都是1s内的处理能力,并不等同于同一时刻处理的请求。jmeter中定时器里有元器件可以进行控制,等待请求n个时,一同向服务器发请求。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
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客户端发出请求,到接收到返回的时间。比如我访问baidu.com,按下enter之后等了1s打开了百度首页,那响应时间就是1s。这个过程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处理请求时间;尤其对于一个非web的请求,如果我本身的网络环境不好,就会导致传输时间过长,所以也有人仅用服务处理请求时间来表示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通常可以概况为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器处理时间+数据库处理时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