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知识笔记(三十六)———HTTP 缓存机制

简介: 前端知识笔记(三十六)———HTTP 缓存机制

一、强制缓存

只要浏览器判断缓存没有过期,则直接使用浏览器的本地缓存而无需再请求服务器。


强制缓存是利用下面这两个 HTTP 响应头部(Response Header)字段实现的,它们都用来表示资源在客户端缓存的有效期:


Cache-Control, 是一个相对时间;

Expires,是一个绝对时间;

如果 HTTP 响应头部同时有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 字段的话,Cache-Control 的优先级高于 Expires 。


Cache-control 选项更多一些,设置更加精细,所以建议使用 Cache-Control 来实现强制缓存。具体的实现流程如下:


当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访问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会在返回这个资源的同时,在 Response 头部加上 Cache-Control,Cache-Control 中设置了过期时间大小;

浏览器再次请求访问服务器中的该资源时,会先通过请求资源的时间与 Cache-Control 中设置的过期时间大小,来计算出该资源是否过期,如果没有,则使用该缓存,否则重新请求服务器;

服务器再次收到请求后,会再次更新 Response 头部的 Cache-Control。

二、协商缓存

与服务端协商之后,通过协商结果来判断是否使用本地缓存。


协商缓存可以基于两种头部来实现。


第一种:请求头部中的 If-Modified-Since 字段与响应头部中的Last-Modified字段


               (基于时间实现)


响应头部中的 Last-Modified:标示这个响应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请求头部中的 If-Modified-Since:当资源过期了,发现响应头中具有 Last-Modified 声明,则再次发起请求的时候带上 Last-Modified 的时间,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 If-Modified-Since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对比(Last-Modified)。

如果最后修改时间较早,说明资源又被改过,则返回最新资源,HTTP 200 OK;

如果最后修改时间较小,说明资源无新修改,响应 HTTP 304 走缓存。

第二种:请求头部中的 If-None-Match 字段与响应头部中的 ETag 字段


               (基于一个唯一标识实现,能更准确地判断文件内容是否被修改)


响应头部中ETag:唯一标识响应资源;

请求头部中的 If-None-Match:当资源过期时,浏览器发现响应头里有 Etag,则再次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时,会将请求头 If-None-Match 值设置为 Etag 的值。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进行比对,如果资源没有变化返回 304,如果资源变化了返回 200。

如果在第一次请求资源的时候,服务端返回的 HTTP 响应头部同时有 Etag 和 Last-Modified 字段,那么客户端再下一次请求的时候,如果带上了 ETag 和 Last-Modified 字段信息给服务端,这时 Etag 的优先级更高,也就是服务端先会判断 Etag 是否变化了,如果 Etag 有变化就不用在判断 Last-Modified 了,如果 Etag 没有变化,然后再看 Last-Modified。


为什么 ETag 的优先级更高?


这是因为 ETag 主要能解决 Last-Modified 几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没有修改文件内容情况下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可能也会改变,这会导致客户端认为这文件被改动了,从而重新请求;

可能有些文件是在秒级以内修改的,If-Modified-Since 能检查到的粒度是秒级的,使用 Etag就能够保证这种需求下客户端在 1 秒内能刷新多次;

有些服务器不能精确获取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注意,协商缓存这两个字段都需要配合强制缓存中 Cache-Control 字段来使用,只有在未能命中强制缓存的时候,才能发起带有协商缓存字段的请求。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安全
前端性能调优:HTTP/2与HTTPS在Web加速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介绍了HTTP/2和HTTPS在前端性能调优中的应用。通过多路复用、服务器推送和头部压缩等特性,HTTP/2显著提升了Web性能。同时,HTTPS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文章提供了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Node.js创建一个HTTP/2服务器。
82 3
|
4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复习05,mybatis的缓存机制(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及第三方缓存)
文章介绍了MyBatis的缓存机制,包括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配置和使用,以及如何整合第三方缓存EHCache。详细解释了一级缓存的生命周期、二级缓存的开启条件和配置属性,以及如何通过ehcache.xml配置文件和logback.xml日志配置文件来实现EHCache的整合。
mybatis复习05,mybatis的缓存机制(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及第三方缓存)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后端开发中的缓存机制: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后端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缓存机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涵盖缓存的基本原理、常见类型(如内存缓存、磁盘缓存、分布式缓存等)、主流技术选型(Redis、Memcached、Ehcache等),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并实施高效的缓存策略。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摘要直接点明文章将围绕“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两大核心展开,既适合初学者构建基础认知框架,也为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优化建议与实战技巧。 ####
|
1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缓存机制
MyBatis提供两级缓存机制:一级缓存(Local Cache)默认开启,作用范围为SqlSession,重复查询时直接从缓存读取;二级缓存(Second Level Cache)需手动开启,作用于Mapper级别,支持跨SqlSession共享数据,减少数据库访问,提升性能。
37 1
|
1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深入探讨:Spring与MyBatis中的连接池与缓存机制
Spring 与 MyBatis 提供了强大的连接池和缓存机制,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这些机制,可以显著提升应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连接池通过复用数据库连接减少了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而 MyBatis 的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则通过缓存查询结果减少了数据库访问次数。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优化连接池和缓存的配置,是提升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103 4
|
2月前
|
前端开发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前端性能调优:HTTP/2与HTTPS在Web加速中的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前端性能调优成为开发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HTTP/2与HTTPS在前端性能优化中的应用,介绍了二进制分帧、多路复用和服务器推送等特性,并通过Nginx配置示例展示了如何启用HTTP/2和HTTPS,以提升Web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
50 3
|
3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中间件
前端全栈之路Deno篇(四):Deno2.0如何快速创建http一个 restfulapi/静态文件托管应用及oak框架介绍
Deno 是由 Node.js 创始人 Ryan Dahl 开发的新一代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运行时,旨在解决 Node.js 的设计缺陷,具备更强的安全性和内置的 TypeScript 支持。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Deno 内置的 `Deno.serve` 快速创建 HTTP 服务,并详细讲解了 Oak 框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包括中间件、路由和静态文件服务等功能。Deno 和 Oak 的结合使得创建 RESTful API 变得高效且简便,非常适合快速开发和部署现代 Web 应用程序。
159 2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保持HTTP会话状态:缓存策略与实践
保持HTTP会话状态:缓存策略与实践
|
4月前
|
缓存 NoSQL Java
谷粒商城笔记+踩坑(12)——缓存与分布式锁,Redisson+缓存数据一致性
缓存与分布式锁、Redisson分布式锁、缓存数据一致性【必须满足最终一致性】
198 14
谷粒商城笔记+踩坑(12)——缓存与分布式锁,Redisson+缓存数据一致性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负载均衡
Nginx代理缓存机制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
12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