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人工智能|Python数据可视化神器pyecharts教程(三)

简介: 软件测试/人工智能|Python数据可视化神器pyecharts教程(三)

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主要介绍了绘制基本的地图以及数据展示图,其实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绘制更多类型的图形,本文就来继续介绍在地图的基础上进行我们的数据可视化工作。

绘制轨迹图

每年春运,都是大部分的人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回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春节之后,再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回到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下人口流动的轨迹,绘制人口流动的轨迹图,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引入的就是Geo类,代码如下:

from pyecharts import options as opts
from pyecharts.charts import Geo
from pyecharts.globals import ChartType, SymbolType

# 创建一个 Geo 对象 c,Geo 是 pyecharts 库中用于生成地理坐标图的类
c = (
    Geo()
        # 使用 add_schema 方法添加地图的 schema,指定了地图类型为“中国”以及相关的样式选项
        .add_schema(
        maptype="china",
        itemstyle_opts=opts.ItemStyleOpts(),
    )
        # 使用 add 方法向地图添加数据,第一部分数据为散点图,显示的是各个城市的标记点,用白色显示
        .add(
        "",
        [("赣州", 50), ("广州", 60), ("杭州", 70), ("厦门", 80)],
        type_=ChartType.EFFECT_SCATTER,
        color="white", # 城市的标记点颜色为白色
    )
        # 使用 add 方法向地图添加另一部分数据,显示的是连接各个城市的线,箭头指向的方向表示行程的起点和终点
        .add(
        "人口流向",
        [("赣州", "广州"), ("赣州", "深圳"), ("赣州", "杭州"), ("赣州", "厦门")],
        type_=ChartType.LINES,
        effect_opts=opts.EffectOpts(
            symbol=SymbolType.ARROW, symbol_size=6, color="red"
        ),  # 线条效果选项,箭头大小为6,颜色为红色
        linestyle_opts=opts.LineStyleOpts(curve=0.2),  # 线条样式选项,曲线值为0.2
    )
        # 使用 set_series_opts 方法设置系列选项,不显示标签
        .set_series_opts(label_opts=opts.LabelOpts(is_show=False))
        # 使用 set_global_opts 方法设置全局选项,设置地图标题为“行程轨迹地图”
        .set_global_opts(title_opts=opts.TitleOpts(title="春运人口迁徙地图"))

)

# 渲染图表
c.render("春运人口迁徙图.html")  # 将图表渲染为HTML文件

运行代码,生成的HTML文件在浏览器打开如下图:

image.png

绘制密度图

每年我们都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统计数据图,包括人口统计,经济统计,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密度图,比如人口密度图和经济密度图,我们可以通过pyecharts绘制该图像,接下来给大家绘制一下人口密度图,代码如下:

import pyecharts.options as opts
from pyecharts.charts import Map



# 定义一个名为 MAP_DATA 的列表,包含了江西省各市的名称和人口密度数据(截至2011年)
MAP_DATA = [
    ["南昌", 883],
    ["九江", 239],
    ["景德镇", 309],
    ["萍乡", 472],
    ["新余", 378],
    ["鹰潭", 325],
    ["赣州", 228],
    ["吉安", 175],
    ["宜春", 266],
    ["抚州", 190],
    ["上饶", 282]
]

# 定义一个名为 NAME_MAP_DATA 的字典,用于映射地图数据中的区域名称和实际的区域名称
NAME_MAP_DATA = {
   
   
    # "key": "value"  # 这个字典的键值对表示的是地图数据中的区域名称和实际的区域名称的对应关系
    "南昌市": "南昌",
    "九江市": "九江",
    "景德镇市": "景德镇",
    "萍乡市": "萍乡",
    "新余市": "新余",
    "鹰潭市": "鹰潭",
    "赣州市": "赣州",
    "吉安市": "吉安",
    "宜春市": "宜春",
    "抚州市": "抚州",
    "上饶市": "上饶"
}

# 创建一个 Map 对象 c,这是 pyecharts 库中用于生成地图的对象
c = (
    Map()

        # 使用 add 方法向地图添加数据和配置项,其中 series_name 是系列名称,maptype 是地图类型,data_pair 是数据对,name_map 是区域名称映射表,is_map_symbol_show 控制是否显示地图标记
        .add(
        series_name="江西省人口密度",
        maptype="江西",
        data_pair=MAP_DATA,
        name_map=NAME_MAP_DATA,
        is_map_symbol_show=False,
    )

        # 使用 set_global_opts 方法设置全局配置项,其中包括标题选项、工具提示选项和视觉映射选项
        .set_global_opts(
        title_opts=opts.TitleOpts(
            # 设置地图的标题
            title="江西省人口密度",
            # 设置地图的副标题,并给出副标题的链接
            subtitle="数据来自网络"
        ),
        tooltip_opts=opts.TooltipOpts(
            # 设置触发工具提示的方式为“item”,即鼠标移动到地图标记上时显示工具提示
            trigger="item",
            # 设置工具提示的格式,这里用 HTML 格式设置了行内样式,使得工具提示中显示地区名称和人口密度,并规定字体大小和颜色
            formatter="{b}<br/>{c} (p / km2)"
        ),
        visualmap_opts=opts.VisualMapOpts(
            # 设置视觉映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这里设置为150和900
            min_=150,
            max_=900,
            # 设置视觉映射的文本范围,这里设置为"High"和"Low"
            range_text=["High", "Low"],
            # 设置视觉映射是否可计算,这里设置为 True 表示可以手动拖动滑块改变视觉映射的值
            is_calculable=True,
            # 设置视觉映射的颜色范围,这里设置为"lightskyblue"(浅天蓝色)、"yellow"(黄色)和"orangered"(橙红色)
            range_color=["lightskyblue", "yellow", "orangered"],
        ),
    )
)

# 渲染图表
c.render("人口密度地图.html")  # 将图表渲染为HTML文件

运行代码,生成的HTML文件在浏览器中打开如下图:

image.png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pyecharts结合地图进行数据可视化的两个高级用法,一个是用于展示数据的流向,一个是用于展示数据的密度,希望本文能够帮到大家!

相关文章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蘑菇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9种常见的蘑菇种类数据集【"香菇(Agaricus)", "毒鹅膏菌(Amanita)", "牛肝菌(Boletus)", "网状菌(Cortinarius)", "毒镰孢(Entoloma)", "湿孢菌(Hygrocybe)", "乳菇(Lactarius)", "红菇(Russula)", "松茸(Suillus)"】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
51 11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蘑菇识别】系统~卷积神经网络+TensorFlow+图像识别+人工智能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135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
2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DataX
Python 数据可视化的完整指南
Python 数据可视化在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数据、发现规律并以直观方式呈现复杂信息。Python 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库,如 Matplotlib、Seaborn、Plotly 和 Pandas 的绘图功能,使得图表生成简单高效。本文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和案例,介绍了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箱形图、热力图和小提琴图等常用图表类型,并讲解了自定义样式和高级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 Python 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应用。
126 3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图像识别
宠物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37种常见的猫狗宠物种类数据集【'阿比西尼亚猫(Abyssinian)', '孟加拉猫(Bengal)', '暹罗猫(Birman)', '孟买猫(Bombay)', '英国短毛猫(British Shorthair)', '埃及猫(Egyptian Mau)', '缅因猫(Maine Coon)', '波斯猫(Persian)', '布偶猫(Ragdoll)', '俄罗斯蓝猫(Russian Blue)', '暹罗猫(Siamese)', '斯芬克斯猫(Sphynx)', '美国斗牛犬
220 29
【宠物识别系统】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图像识别
|
2月前
|
数据可视化 Python
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可视化的初学者指南
在数据的海洋里,我们如何能够不迷失方向?通过数据可视化的力量,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据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形和图表。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份简明的入门手册,介绍如何使用Python中的Matplotlib库来揭示数据背后的故事。我们将从基础的图表开始,逐步深入到更高级的可视化技术,确保每个步骤都清晰易懂,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让我们开始绘制属于你自己的数据图谱吧!
|
2月前
|
敏捷开发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自动化测试之美:从零开始搭建你的Python测试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马拉松赛道上,自动化测试是那个能让你保持节奏、避免跌宕起伏的神奇小助手。本文将带你走进自动化测试的世界,用Python这把钥匙,解锁高效、可靠的测试框架之门。你将学会如何步步为营,构建属于自己的测试庇护所,让代码质量成为晨跑时清新的空气,而不是雾霾中的忧虑。让我们一起摆脱手动测试的繁琐枷锁,拥抱自动化带来的自由吧!
|
3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Python
Python编程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
在Python编程中,数据可视化是一项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将复杂的数据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形。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plotlib和pandas这两个流行的Python库来实现数据可视化,并展示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通过这些示例,读者将学会如何创建各种图表,包括折线图、柱状图和散点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呈现数据。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可视化:探索与实践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数据可视化成为了沟通复杂信息和洞察数据背后故事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引导读者通过Python这一强大的编程语言,利用其丰富的库函数,轻松入门并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础技能。我们将从简单的图表创建开始,逐步深入到交互式图表的制作,最终实现复杂数据的动态呈现。无论你是数据分析新手,还是希望提升报告吸引力的专业人士,这篇文章都将是你的理想指南。
81 9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自我修养:从Python编程入门到深度学习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39天】本文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的道路,从Python基础语法的掌握到深度学习领域的探索。我们将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代码示例,引导读者逐步构建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文章不仅涵盖Python编程的基础,还将深入探讨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工具和实战技巧,帮助读者在AI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系统】实现~TensorFlow+人工智能+算法网络
垃圾识别分类系统。本系统采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收集了5种常见的垃圾数据集('塑料', '玻璃', '纸张', '纸板', '金属'),然后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通过对图像数据集进行多轮迭代训练,最后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在网页端上传一张垃圾图片识别其名称。
141 0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垃圾识别系统】实现~TensorFlow+人工智能+算法网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