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TensorRT-LLM 中支持 Qwen 模型

本文涉及的产品
NLP自然语言处理_高级版,每接口累计50万次
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分割抠图1万点
NLP自然语言处理_基础版,每接口每天50万次
简介: 大型语言模型正以其惊人的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然而,由于这类模型具有庞大的参数规模,部署和推理的难度和成本极高,这一挑战一直困扰着 AI 领域。此外,当前存在大量支持模型部署和推理的框架和工具,如  ModelScope 的 Model Pipelines API,和 HuggingFace 的 Text Generation Inference 等,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然而,这些工具往往未能充分发挥  GPU 的性能。

image如何在NVIDIA TensorRT-LLM中支持Qwen模型

背景介绍

大型语言模型正以其惊人的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扩大其应用范围。然而,由于这类模型具有庞大的参数规模,部署和推理的难度和成本极高,这一挑战一直困扰着 AI 领域。此外,当前存在大量支持模型部署和推理的框架和工具,如 ModelScope 的 Model Pipelines API,和 HuggingFace 的 Text Generation Inference 等,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然而,这些工具往往未能充分发挥 GPU 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NVIDIA 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TensorRT-LLM。这是一款高度优化的开源计算框架,它将 NVIDIA TensorRT 的深度学习编译器、FasterTransformer 的优化内核、预处理和后处理,以及多 GPU/多节点通信等功能封装在一个简单的开源 Python/C++ API 中,同时与硬件进行了一体化优化,形成了一种产品级的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NVIDIA TensorRT-LLM 具有多项突出的特性,包括支持新的 FP8 数据格式,这使得模型可以在更低的精度下运行,从而减少内存消耗,同时保持模型的准确性。它还支持一种名为“In-flight batching” 的新调度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动态负载,提高 GPU 利用率。

此外,TensorRT-LLM 还支持模型的并行化和分布式推理,利用张量并行性进行模型并行化,使模型可以在多个 GPU 之间并行运行,从而实现大型模型的高效推理。最重要的是,TensorRT-LLM 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流程,使得开发者无需深入了解底层的技术细节,也无需编写复杂的 CUDA/C++ 代码。它提供了一个易用、开源和模块化的应用编程接口,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定义、优化和执行新的大型语言模型架构和增强功能。总的来说,TensorRT-LLM 让用户可以专注于模型的设计和优化,而将底层的性能优化工作交给 TensorRT 来完成,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大模型推理的易用性和高效性。

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开源模型 Qwen-7B,拥有 70 亿参数,在一系列全方位的评估中展示了其在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数学问题求解、代码生成等领域的优秀能力。这些评估涵盖了多个数据集,包括 MMLU、C-Eval、GSM8K、HumanEval 以及 WMT22 等。在这些评测中,Qwen-7B 不仅超越了同等规模的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参数规模更大的模型。因此,对于 TensorRT-LLM 来说,支持 Qwen 系列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发与优化过程

我们是社区开发者,通过阿里云天池举办的 NVIDIA TensorRT Hackathon 2023 接触到了 NVIDIA TensorRT-LLM,并为它贡献了代码。TensorRT-LLM 已开源(++https://github.com/NVIDIA/TensorRT-LLM++),包含了我们开发的 Qwen-7B 模型。以下是我们的开发记录,供其他开发者参考。

基础功能支持

  1. 首先我们初步分析了 examples/llama 代码,以深化对 trt-llm 基本流程的理解。在 llama 项目的 weight.py 中,存在一个 load_from_meta_llama 函数,该函数包含 tensorrt_llm.models.LLaMAForCausalLM,此部分定义了 TensorRT 的模型结构。复制 examples/llama 并将其重命名为 examples/qwen,同时将 LLaMAForCausalLM 复制并创建新的 mode.py 文件,将相关内容粘贴至此。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包含“llama”的模型都被替换为“qwen”。

  2. 接下来,我们对项目中的 weight.py 的 load_from_hf_qwen 函数进行修改,目的是逐步将 HuggingFace 的权重名称与 TensorRT 的权重名称对齐。执行 build.py 后,虽然编译成功,但执行 run.py 的结果并未如预期。

  3. 参照 TensorRT-LLM 的 docs/source/2023-05-19-how-to-debug.md 文档,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调试,从外到内打印模型层的数值,观察 mean/sum/shape,并与原版进行对比。经过排查,我们发现 attention 部分已经包含了 rope 计算,通过调整 gpt attention plugin 的参数,最终使得输出的 logits 正常。

  4. 再次优化 run.py,将 HuggingFace 原版的 qwen_generation_utils.py 中的 make_context 函数迁移到 utils/utils.py 中,并导入该函数。这个函数被用来构造一个 chat 版的 prompt 输入,同时我们调整 eos 和 pad token 为 qwen 专属的 <|im_end|> 或者 <|endoftext|>,最终 run.py 输出也正常。

增加功能:Weight Only 量化

在 FP16 对齐成功,并且 run.py 以及 summarize.py 文件均能正常运行之后,我们开始探索实现 weight only int8/int4 量化。这只需要在 build.py 文件中对 weight only int8/int4 分支进行轻微调整,包括 shape 的修改,以及保持权重名称与 FP16 一致。接下来,我们进行编译测试,发现这一过程顺利完成,且工作量并未超出预期,这部分工作基本无需投入大量人力资源。

增加功能:Smooth Quant

  1. 在参考 Llama 项目的基础上,我们将 hf_llama_convert.py 替换为 hf_qwen_convert.py 文件,该文件用于将 HuggingFace 的权重导出至 FasterTransformer (FT) 格式的文件。同时,我们将 llama/weight.py 中的 _load_from_binary_ load_from_ft 函数_重命名为 load_from_ft_ 复制到 qwen/weight.py,并根据我们导出的权重文件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然后,我们将 qwen/build.py 中默认的加载函数从 load_from_hf_qwen 更改为 load_from_ft。为了保证兼容性,我们也对 load_from_ft 函数进行了 fp16,以及 weight_only的int8/int4 的适配,其适配流程与之前的基本相同。当开发者未导出 FT 权重时,系统会自动加载 load_from_hf_qwen 函数以生成 engine。

  2. 在 smooth quant 的实现方面,我们参考了 example/llama 的 smooth quant 过程,同样在 hf_qwen_convert.py 中添加了 --smoothquant 选项。通过调试 example/llama/hf_llama_convert.py 文件,我们观察了 smooth_gpt_modelsmooth_llama_model 函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参数的 shape,发现其 mlp 的 gate 和 up 与 qwen mlp 的 w2/w1 layer 相对应,并且 w1/w2 共享一个输入。这部分的适配与之前的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是,attention 和 mlp 中需要量化的层需要进行转置,然后在 weight.py 的 load_from_ft 函数中再次转置回来。

  3. 我们再次分析了 example/llama 的 smooth quant 过程,并参考了其 build.py 文件,发现其中一个有一个 from tensorrt_llm.models import smooth_quantize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_smooth_quantize_llama 函数会替换掉 trt-llm 原本的模型结构。因此,我们在 qwen/utils 目录下建立了一个 quantization.py 文件,参考了 llama 的 SmoothQuantAttention,并复用了其 SmoothQuantRmsNorm,从而实现了 qwen 的 smooth quant 的全部过程。

优化效果

精度

  • 测试平台:NVIDIA A10 Tensor Core GPU (24G显存) | TensorRT 9.0.0.1。

  • TRT_LLM engine 编译时最大输入长度:2048, 最大新增长度:2048。

  • HuggingFace 版 Qwen 采用默认配置,未安装,未启用 FlashAttention 相关模块。

  • 测试时: beam=batch=1,max_new_tokens=100。

  • 测试结果(该结果由 examples/qwen/summarize.py 生成。注:量化后分数与原版分数越接近,精度越好):

Platform dtype rouge1 rouge2 rougeL rougeL sum
HuggingFace bf16 28.22 9.37 19.20 22.37
TensorRT-LLM fp16 28.24 9.39 19.22 22.40
TensorRT-LLM int8(weight only) 29.39 10.36 19.98 23.41
TensorRT-LLM int4(weight only) 29.75 11.03 20.00 23.95
TensorRT-LLM int8(smooth quant) 29.83 11.18 21.42 24.66

性能

  • 测试平台:NVIDIA A10 Tensor Core GPU (24G显存) | TensorRT 9.0.0.1。

  • 测试数据集为 ShareGPT_Vicuna_unfiltered,++下载地址++。

  • 生成速度(token/s):此指标不仅包括 generation 的过程,同时也计算了 context 阶段时间,因此它表示的是每秒实际处理(理解输入和生成输出)的 token 数量。

  • 吞吐速度(requests/s):此指标代表在极限情况下,无请求间隙时,系统平均每秒能处理的请求数量。

  • 以下的测试包含多个 batch,主要用于测试特定显卡的极限运行情况,测试过程仅使用 TensorRT-LLM python 运行时环境。

  • HuggingFace 版 Qwen 采用默认配置,未安装,未启用 FlashAttention 相关模块。

  • 当最大输入长度:2048, 最大新增长度:2048,num-prompts=100, beam=1, seed=0 时,BenchMark 结果如下:

image

图1:TRT-LLM 与 HuggingFace 吞吐以及生成对比( 吞吐加速比最高 4.25, 生成加速比最高 4.69)

  • 当最大输入长度:1024, 最大新增长度:1024,num-prompts=100, beam=1, seed=0。BenchMark 结果如下:

image

图2:TRT-LLM 与 HuggingFace 吞吐以及生成对比( 吞吐加速比最高 4.57, 生成加速比最高 5.56)

总结

从整个开发过程的角度来看,NVIDIA TensorRT-LLM 已经实现了相当丰富的功能。它支持新模型的工作量不大,因为可以复用已有模型的相关代码,只需要进行少量的改动即可完成对新模型的支持。这表明了 TensorRT-LLM 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此外,在精度方面,它能够与 HuggingFace 保持一致,但在速度方面最高可以达到 HuggingFace 的 5.56 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说 TensorRT-LLM 完全有资格成为大规模语言模型推理框架的首选。它极大地缓解了推理和部署的难题,为广泛应用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代码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Tlntin/Qwen-7B-Chat-TensorRT-LLM++

关于作者

邓顺子

lQLPJwm_gH2W8vPMtMy0sMgJ4AB3O-VhBWKM7ei7CwE_180_180.png

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拥有管理学学士学位,目前担任 NLP 算法工程师,主要研究留学教育领域的信息抽取与智能对话。曾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CCL2022)航旅旅航纵横杯一等奖(子任务二)和三等奖(子任务一),也是热门 Rust 开源项目 Pake 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赵红博

lQLPJxE1cNeeMvPMtMy0sNhQUBsaFIAyBWKM7ei7CwA_180_180.png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拥有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在 Boss 直聘担任高性能计算开发工程师,主要研究招聘领域模型的推理加速工作。

季光

lQLPKHF_2EwwwvPMtMy0sF-QWuBvHn9eBWKM7ei7CwI_180_180.png

NVIDIA GPU 加速计算专家团队经理

NVIDIA DevTech 团队经理,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擅长 GPU 加速的视频处理以及性能优化,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推理优化,在 GPU 视频编解码以及 CUDA 编程与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本实验通过在ECS上从零开始部署Stable Diffusion来进行AI绘画创作,开启AIGC盲盒。
相关文章
|
2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PyTorch
LLM-Mixer: 融合多尺度时间序列分解与预训练模型,可以精准捕捉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其应用于时间序列预测。Jin等人提出了LLM-Mixer框架,通过多尺度时间序列分解和预训练的LLMs,有效捕捉时间序列数据中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提高了预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LLM-Mixer在多个基准数据集上优于现有方法,展示了其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的巨大潜力。
54 3
LLM-Mixer: 融合多尺度时间序列分解与预训练模型,可以精准捕捉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公理训练让LLM学会因果推理:6700万参数模型比肩万亿参数级GPT-4
【8月更文挑战第3天】新论文提出“公理训练”法,使仅有6700万参数的语言模型掌握因果推理,性能媲美万亿级GPT-4。研究通过大量合成数据示例教授模型因果公理,实现有效推理并泛化至复杂图结构。尽管面临合成数据需求大及复杂关系处理限制,此法仍为语言模型的因果理解开辟新途径。[链接: https://arxiv.org/pdf/2407.07612]
72 1
|
29天前
|
计算机视觉
Deepseek开源多模态LLM模型框架Janus,魔搭社区最佳实践
deepseek近期推出了简单、统一且灵活的多模态框架Janus,它能够统一处理多模态理解和生成任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2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物联网
CGE:基于Causal LLM的Code Embedding模型
CodeFuse-CGE 项目在外滩大会展出,吸引众多技术与产品从业者的关注。“文搜代码”功能备受好评,模型表现令人期待。CodeFuse-CGE 采用大语言模型,通过 LoRA 微调提取文本与代码嵌入,实现在多个 NL2Code 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 SOTA 模型。现已开源 CGE-Large 与 CGE-Small 两种模型,欢迎访问 GitHub 页并支持本项目。[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odefuse-ai/CodeFuse-CGE)
67 1
|
1月前
|
开发工具 git
LLM-03 大模型 15分钟 FineTuning 微调 GPT2 模型 finetuning GPT微调实战 仅需6GB显存 单卡微调 数据 10MB数据集微调
LLM-03 大模型 15分钟 FineTuning 微调 GPT2 模型 finetuning GPT微调实战 仅需6GB显存 单卡微调 数据 10MB数据集微调
57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大模型】BERT模型:揭秘LLM主要类别架构(上)
【AI大模型】BERT模型:揭秘LLM主要类别架构(上)
|
2月前
|
安全 测试技术
世界模型又近了?MIT惊人研究:LLM已模拟现实世界,绝非随机鹦鹉!
【9月更文挑战第14天】麻省理工学院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LLM)展现出的新潜能,其不仅能模仿真实环境,更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模拟程序在特定环境下的运作。通过使用Transformer模型并结合特定探测分类器,研究团队发现模型能逐步掌握程序的形式语义。为了验证这一发现,团队创建了一个独特的干预基准测试,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仿真能力,为世界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尽管存在模型可能仅习得统计规律而非真正理解语义的争议,这项研究依然为理解复杂系统提供了新工具与视角。论文详情见:https://arxiv.org/abs/2305.11169。
41 1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国内大模型LLM选择以及主流大模型快速使用教程[GLM4/Qwen/Baichuan/Coze/Kimi]
【7月更文挑战第7天】国内大模型LLM选择以及主流大模型快速使用教程[GLM4/Qwen/Baichuan/Coze/Kimi]
221 10
国内大模型LLM选择以及主流大模型快速使用教程[GLM4/Qwen/Baichuan/Coze/Kimi]
|
4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API 开发工具
初识langchain:LLM大模型+Langchain实战[qwen2.1、GLM-4]+Prompt工程
【7月更文挑战第6天】初识langchain:LLM大模型+Langchain实战[qwen2.1、GLM-4]+Prompt工程
初识langchain:LLM大模型+Langchain实战[qwen2.1、GLM-4]+Prompt工程
|
4月前
|
搜索推荐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LLM问题之大模型特殊能力如何解决
人工智能LLM问题之大模型特殊能力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