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OR单体架构

简介: 微服务OR单体架构 争议

说到微服务OR单体架构,其实这两个场景并不存在很明确的争议界限的,而是可以理解为一个项目或者说一个系统的不同阶段。比如说系统初始阶段采用单体架构,待用户量、数据量上来之后采用微服务架构,这都是很正常的架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争议呢?

为什么会出现微服务和单体架构的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理解应是项目之初对于架构的选择问题上触发的争议。因为项目之初往往为了快速上线,抢占市场,对于项目上可支配的时间往往不是很充裕,甚至说是很紧张。这个时候就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采用单体架构,项目开发周期短,功能够用,上线速度快,无需考虑由于微服务架构带来的各种数据一致性问题以及子项目的交互问题;另外一种就是说采用微服务架构,虽然开发周期会延长,但是功能更强大,系统整体容灾性更好,系统更稳定,单一子项目代码体量小,上线更快更无感,后期拓展能力更强。

所以说这个时候,往往就会在选择微服务架构还是单体架构上产生争议,不过这个争议其实也是容易评估解决的。如果待开发项目本身初版功能比较简单,且用户量不大,单体架构足以支撑的话,那么考虑到快速上线的情况,当然是选择单体架构周期更短;后期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多,用户量的不断增长,再逐渐向微服务结构转化或者说整体进行向微服务结构的迁移,都是可以的。而如果待开发项目本身初版功能就比较全,时间上也不是很紧张,那么当然选择微服务架构对于项目的拓展性以及单一子项目代码更新的便捷性上都是很不错的,只是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以及子项目之间通信的问题。


在实际的业务中,你选择的是微服务还是单体架构?

在实际业务中,我们的项目发展过程基本就是沿着单体架构到微服务架构的路线进行的。项目初始往往比较急,需要尽快上线体验功能,因此采用单体架构附以nginx负载均衡转发提供服务,保证项目稳定运行;待后期项目功能不断拓展,单一项目承载太多,体量太大的时候,会拓展出小的子项目,搭建微服务架构来保证系统稳定,同时保证单一子项目迭代上线不影响整体业务运行。


在云上,哪种架构更符合未来云的发展趋势呢?

在云上,当然还是微服务脚骨更符合未来云的发展趋势。对于云来说,系统上云往往也就是由于系统本身的数据量太大,本地服务器已经无法承载才会提前上云保证服务运行。而大批量的访问和数据量处理,单体架构自然是无法承载的,这个时候微服务架构就能很好的发挥优势。对于不同的业务开辟出独立的应用进行开发、运行、部署、维护,整体上不影响整个系统本身的运行,这样其实也更符合云的开放的思想。

综合来说,微服务架构更符合未来云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5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315 12
|
9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606 70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9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2303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微服务引擎 MSE: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引擎MSE致力于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涵盖四大核心内容:微服务技术趋势与挑战、MSE应对方案、拥抱开源及最佳实践。MSE通过流量入口、内部流量管理、服务治理等模块,提供高可用、跨语言支持和性能优化。此外,MSE坚持开放,推动云原生与AI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
290 1
|
7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智慧工地云平台的技术架构解析:微服务+Spring Cloud如何支撑海量数据?
慧工地解决方案依托AI、物联网和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通过规范施工、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地管理的安全性、效率和精益度。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场景,具备微服务架构、大数据与AI分析、物联网设备联网、多端协同等创新点,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将融合5G、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313 0
|
9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227 8
|
10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持续交付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495 7
|
10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开发者
后端架构优化:微服务与容器化的协同进化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后端架构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后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分析两者的优势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后端服务。
|
10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后端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
本文将探讨后端架构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现代微服务架构的转变。通过实际案例和理论解析,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力、挑战及最佳实践。文章还将讨论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划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以及部署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转型视角。 ####
152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