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11新特性 function

简介: 【C++】C++11新特性 function

一、包装器的引入

在C++中我们的可调用对象是很多的,例如函数指针,仿函数,lambda表达式,这多的可调用对象极大的丰富了C++的功能,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例如在模板中,我们需要一个参数确定的可调用对象作为类型时,如果我们选择传递函数指针,就会得到一份关于函数指针的模板函数,传递的是一个仿函数,就会得到一份关于仿函数的模板函数,传递的是lambda表达式,就会得到一份关于lambda的模板函数。但是这些可调用对象是非常相似的,我们的模板却生成了3份函数,导致模板的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11引入了包装器,如果可调用对象的签名式相同那么它们就可以呈现出一个统一的类型

下面是不使用包装器的模板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函数名  ---> 实例化一份函数指针类型
  cout << useF(f, 11.11) << endl;
  // 函数对象   ---> 实例化一份函数对象类型
  cout << useF(Functor(), 11.11) << endl;
  // lamber表达式 ---> 实例化一份函数对象类型
  cout << useF([](double d)->double { return d / 4; }, 11.11) << endl;
  return 0;
}

二、包装器的介绍

std::function在头文件

// 类模板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 function; // undefined
template <class Ret, class... Args>
class function<Ret(Args...)>;

模板参数说明:
Ret: 被调用函数的返回类型
Args…:被调用函数的形参

如果我们要包装一个函数只要这样书写,包装后定义出的对象使用的还是包装前的可调用对象。

function<返回值(参数,参数,参数...)>

上面的代码经过包装器包装,模板只会生成一份函数

#include <functional>
template<class F, class T>
T useF(F f, T x)
{
  static int count = 0;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cout << "count:" << &count << endl;
  return f(x);
}
double f(double i)
{
  return i / 2;
}
struct Functor
{
  double operator()(double d)
  {
    return d / 3;
  }
};
int main()
{
  // 对函数名进行包装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1 = f;
  cout << useF(func1, 11.11) << endl;
  // 对函数对象进行包装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2 = Functor();
  cout << useF(func2, 11.11) << endl;
  // 对lamber表达式进行包装
  std::function<double(double)> func3 = [](double d)->double { return d / 4; };
  cout << useF(func3, 11.11) << endl;
  return 0;
}

可以看出通过function对C++中各种可调用实体(普通函数、Lambda表达式、仿函数)的封装,形成一个新的可调用的function对象,让我们不再纠结那么多可调用的实体,有种“万众归一”,一切变得简单的感觉。

此外包装器也可以包装成员函数,但是如果包装非静态的成员函数:

  • 被包装的成员函数前面要加&,而且第一个参数要传递类的类型,
  • 在调用时第一个参数要传递一个类对象,由这个类对象去调用成员函数。
//function 对成员函数进行包装
class Plus
{
public:
  Plus(int factor = 2)
    :_factor(factor)
  {}
  static int plusi(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plus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2;
  }
private:
  int _factor;
};
int main()
{
  function<int(int, int)> f1 = Plus::plusi;
  // 非静态成员函数前面要加&
  function<double(Plus*, double, double)> f2 = &Plus::plusd;
  cout << f1(1, 2) << endl;
  cout << f2(Plus(), 1, 2) << endl;
}

三、bind函数的介绍


bind函数定义在头文件中,是一个函数模板,它就像一个函数包装器(适配器),接受一个可调用对象(callable object),生成一个新的可调用对象来“适应”原对象的参数列表。一般而言,我们用它可以把一个原本接收N个参数的函数fn,通过绑定一些参数,返回一个接收M个(M可以大于N,但这么做没什么意义)参数的新函数。同时,使用bind函数还可以实现参数顺序调整等操作。

调用bind的一般形式:auto newCallable = bind(callable,arg_list);
  • newCallable本身是一个可调用对象,arg_list是一个逗号分隔的参数列表,对应给定的callable的参数。当我们调用newCallable时,newCallable会调用callable,并传给它arg_list中的参数。
  • arg_list中的参数可能包含形如_n的名字,其中n是一个整数,这些参数是占位符,表示newCallable的参数,它们占据了传递给callable的参数的“位置”。数值n表示生成的可调用对象中参数的位置:_1为callable的第一个参数,_2为第二个参数,以此类推。
  • 这些占位符在一个叫placeholders的一个命名空间内!

功能1:改变参数的顺序

int sub(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cout << sub(10, 5) << endl;
  // 调整参数的位置
  auto newsub = bind(sub, placeholders::_2, placeholders::_1);
  // 或者这样写也许
  //function<int(int,int)> func = bind(sub, placeholders::_2, placeholders::_1);
  cout << newsub(10, 5) << endl;
}

功能2:改变参数的个数

类内成员要传递三个参数,我们直接让第一个参数固定绑死!这样我们的新函数就可以只传递两个参数了

class Plus
{
public:
  Plus(int factor = 2)
    :_factor(factor)
  {}
  static int plusi(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plus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2;
  }
private:
  int _factor;
};
int main()
{
  auto newplusd = bind(&Plus::plusd, Plus(3), placeholders::_1, placeholders::_2);
  cout << newplusd(1, 2) << endl;
}

又例如我们进行这样的特殊绑定,绑定第2个参数

class Plus
{
public:
  Plus(int factor = 2)
    :_factor(factor)
  {}
  static int plusi(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plus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2;
  }
private:
  int _factor;
};
int main()
{
  auto newplusd = bind(&Plus::plusd, placeholders::_1, 1, placeholders::_2);
  cout << newplusd(Plus(3), 2) << endl;
}

相关文章
|
5月前
|
编译器 C++ 容器
【c++11】c++11新特性(上)(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lambda表达式)
C++11为C++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引入了列表初始化、右值引用、移动语义、类的新默认成员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等特性。列表初始化统一了对象初始化方式,initializer_list简化了容器多元素初始化;右值引用和移动语义优化了资源管理,减少拷贝开销;类新增移动构造和移动赋值函数提升性能;lambda表达式提供匿名函数对象,增强代码简洁性和灵活性。这些特性共同推动了现代C++编程的发展,提升了开发效率与程序性能。
161 12
|
7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译器
【C++终极篇】C++11:编程新纪元的神秘力量揭秘
【C++终极篇】C++11:编程新纪元的神秘力量揭秘
|
11月前
|
编译器 程序员 定位技术
C++ 20新特性之Concepts
在C++ 20之前,我们在编写泛型代码时,模板参数的约束往往通过复杂的SFINAE(Substitution Failure Is Not An Error)策略或繁琐的Traits类来实现。这不仅难以阅读,也非常容易出错,导致很多程序员在提及泛型编程时,总是心有余悸、脊背发凉。 在没有引入Concepts之前,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技巧来解读编译器给出的错误信息,很容易陷入“类型迷路”。这就好比在没有GPS导航的年代,我们依靠复杂的地图和模糊的方向指示去一个陌生的地点,很容易迷路。而Concepts的引入,就像是给C++的模板系统安装了一个GPS导航仪
298 59
|
10月前
|
安全 编译器 C++
【C++11】新特性
`C++11`是2011年发布的`C++`重要版本,引入了约140个新特性和600个缺陷修复。其中,列表初始化(List Initialization)提供了一种更统一、更灵活和更安全的初始化方式,支持内置类型和满足特定条件的自定义类型。此外,`C++11`还引入了`auto`关键字用于自动类型推导,简化了复杂类型的声明,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decltype`则用于根据表达式推导类型,增强了编译时类型检查的能力,特别适用于模板和泛型编程。
104 2
|
1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三)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
109 1
|
1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二)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
|
11月前
|
C++
C++ 20新特性之结构化绑定
在C++ 20出现之前,当我们需要访问一个结构体或类的多个成员时,通常使用.或->操作符。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这种访问方式往往会显得冗长,也难以理解。C++ 20中引入的结构化绑定允许我们直接从一个聚合类型(比如:tuple、struct、class等)中提取出多个成员,并为它们分别命名。这一特性大大简化了对复杂数据结构的访问方式,使代码更加清晰、易读。
136 0
|
5月前
|
人工智能 Python
083_类_对象_成员方法_method_函数_function_isinstance
本内容主要讲解Python中的数据类型与面向对象基础。回顾了变量类型(如字符串`str`和整型`int`)及其相互转换,探讨了加法在不同类型中的表现。通过超市商品分类比喻,引出“类型”概念,并深入解析类(class)与对象(object)的关系,例如具体橘子是橘子类的实例。还介绍了`isinstance`函数判断类型、`type`与`help`探索类型属性,以及`str`和`int`的不同方法。最终总结类是抽象类型,对象是其实例,不同类型的对象有独特运算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105 7
083_类_对象_成员方法_method_函数_function_isinstance
|
5月前
|
Python
[oeasy]python086方法_method_函数_function_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Python中方法(method)与函数(function)的区别。通过回顾列表操作如`append`,以及随机模块的使用,介绍了方法作为类的成员需要通过实例调用的特点。对比内建函数如`print`和`input`,它们无需对象即可直接调用。总结指出方法需基于对象调用且包含`self`参数,而函数独立存在无需`self`。最后提供了学习资源链接,方便进一步探索。
112 17
|
5月前
|
人工智能 Python
[oeasy]python083_类_对象_成员方法_method_函数_function_isinstance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类、对象、成员方法及函数的概念。通过超市商品分类的例子,形象地解释了“类型”的概念,如整型(int)和字符串(str)是两种不同的数据类型。整型对象支持数字求和,字符串对象支持拼接。使用`isinstance`函数可以判断对象是否属于特定类型,例如判断变量是否为整型。此外,还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OOP)与面向过程编程的区别,并简要介绍了`type`和`help`函数的用法。最后总结指出,不同类型的对象有不同的运算和方法,如字符串有`find`和`index`方法,而整型没有。更多内容可参考文末提供的蓝桥、GitHub和Gitee链接。
115 1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