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节咱们讲解的是保留字与标识符,如有不熟悉的可以回顾一下上一节内容。
本次课程咱们讲解的主要是变量。
01 理解变量
何为变量?
在咱们Python中,变量其实严格意义上称作为“名字”。也可以理解为标签。
当我们把一个值赋给一个变量的时候(如:把“学习Python可以为我们减少很多工作量”赋值给python),python就称之为变量。
现在大部分的编程语言中都把这种行为叫做“把值存储在变量中”。意思就是说在计算机的内存中开辟一块空间用来存储这个字符串“学习Python可以为我们较少很多工作量”,你不需要知道他存放到哪里。只需要告诉Python这个字符串的名字。通过这个名字就能找到字符串序列了。
其实,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平时在蜂巢取快递一样。当我们收到短信取件的时候,我们来到蜂巢柜取件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关心我们的快递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我们只需要将短信内的验证码输入系统内,舱门就会自动打开。
这个过程,我们的验证码就相当于变量,你的快递就相当于是存储的内容,打开舱门的快递格子就相当于是内存地址。这是不是很好理解了呢?
02 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在Python中使用变量可以不需要声明变量名及其类型,直接赋值即可创建各种类型的变量了。
变量的命名是有规则的,具体如下:
1、变量名必须为一个有效的标识符
2、变量名字不能使用Python中的保留字
3、在变量名中尽量不用使用小写的l和大写O
4、变量名要尽量使用有意义的名字(见名知其意思)
为变量名赋值的时候可以使用等于号(=),语法格式为:变量名 = 变量值
Python是一门动态类型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变量的类型是可以随时变化的。例如:当我们在开发工具中,创建变量myType,将“我是字符串”赋值给myType,然后我们输出类型,得到myType为字符串类型的;然后我们在将1314赋值给myType,再将变量类型输出,然后得到变量的类型为整数型。
在Python中可以利用内置函数type()来返回变量的类型。
在Python中允许,多个变量执行同一个值。例如:将两个变量都赋值数字1314。在分别用Python内置函数id()来获取变量的内存地址。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