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电脑搭建Plex私人影音云盘教程,内网穿透实现远程访问(2)

简介: 最后,我们点击cpolar客户端界面左侧“状态”项下的“在线隧道列表”按钮,就能找到Plex服务器的公共互联网地址,将这个地址粘贴到浏览器中,就能看到本地Plex Media Server登录页面,即达成了本地页面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的目的。

3. 本地网页发布

完成了Plex Media Server服务器的部署,并安装了cpolar内网穿透软件后,我们就可以使用cpolar,创建能够连接本地测试页面的公共互联网地址,让我们能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到本地Plex服务器。

3.1 Cpolar云端设置

由于cpolar免费版的数据隧道每24小时重置一次,笔者不想每天都进行重连设置,因此将cpolar升级至vip版,以便能创建能长期稳定存在的内网穿透数据隧道。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内网穿透数据隧道的设置。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网穿透数据隧道,需要先登录cpolar的官网,并在用户主页面左侧找到“预留”按钮,并点击进入cpolar的数据隧道预留页面(免费版cpolar创建数据隧道、或创建临时数据隧道的,不必再cpolar云端进行设置,可直接在cpolar客户端设置),在这里生成一个公共互联网地址(也可以看做数据隧道的入口),由于此时这个地址没有连接本地的软件输出端口,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条空白数据隧道。

在预留页面,可以看到很多种可保留的数据隧道,这里我们选择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

在“保留二级子域名”栏位,需要进行几项信息的简单设置:

  • 地区(服务器所在区域,就近选择即可)
  • 二级域名(会最终出现在生成的公共互联网地址中,作为网络地址的标识之一)
  • 描述(可以看做这条数据隧道的描述,能够与其他隧道区分开即可)。完成这几项设置后,就可以点击右侧的“保留”按钮,将这条数据隧道保留下来。

当然,如果这条数据隧道不打算再使用,还可以点击右侧的“x”将其轻松删除,节约宝贵的隧道名额。

3.2 Cpolar本地设置

完成cpolar云端的设置,并保留了空白数据隧道后,我们回到本地的cpolar客户端,将云端生成的空白数据隧道与本地的测试页面连接起来,让我们能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到本地的测试页面。

在本地打开并登录cpolar客户端(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9200直接访问,也可以在开始菜单中点击cpolar客户端的快捷方式)。

点击客户端主界面左侧隧道管理项下的创建隧道按钮,进入本地隧道创建页面(如果要创建没24小时重置地址的临时数据隧道,可直接在此进行设置,不必再cpolar官网设置空白数据隧道)。

在这个页面,同样需要进行几项信息设置,这些信息设置包括:

1. 隧道名称 – 可以看做cpolar本地的隧道信息注释,只要方便我们分辨即可;

2. 协议 – Plex服务器是网页显示,因此选择http协议;

3. 本地地址 – 本地地址即为本地Plex网站的输出端口号,因此这里填入32400;

4. 域名类型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已经在cpolar云端预留了二级子域名的数据隧道,因此勾选“二级子域名”(如果预留的是自定义域名,则勾选自定义域名),并在下一行Sub Domain栏中填入预留的二级子域名,这里我们填入cpolar云端保留的“plexweb”。如果打算创建临时数据隧道,则直接勾选“随机域名”,由cpolar客户端自行生成网络地址;

5. 地区 – 与cpolar云端预留的信息一样,我们依照实际使用地填写即可;

完成这些设置后,就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创建”按钮,将cpolar云端的空白数据隧道与本地的支付测试页面连接起来,也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在公共互联网访问本地Plex服务器页面的数据隧道。

数据隧道创建成功后,cpolar客户端会自动跳转至隧道管理项下的隧道列表页面中。在这里,我们能对这条数据隧道进行管理,包括开启、关闭或删除这条隧道,也可以点击“编辑”按钮,最这条数据隧道的信息进行修改。

4. 公网访问测试

最后,我们点击cpolar客户端界面左侧“状态”项下的“在线隧道列表”按钮,就能找到Plex服务器的公共互联网地址,将这个地址粘贴到浏览器中,就能看到本地Plex Media Server登录页面,即达成了本地页面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的目的。

在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后,就能看到Plex Media Server的主页面。

5. 结语

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降本电脑变成Plex Media服务器的设置,并让这个Plex服务器能在公共互联网上访问到,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本地电脑上的视频和照片,将本地电脑打造成一个全能的私人媒体站。与此相同的,我们还可以使用cpolar的内网穿透功能,对其他类型的网页进行测试,只要设置好本地的网页输出端口,就可以通过cpolar创建的数据隧道将其发布到公共互联网上,创建更多想要的私人网络服务。


相关文章
|
XML 弹性计算 网络协议
阿里云ECS+frpc/frps+RDP_CnC 实现内网穿透远程桌面,无公网家庭版Win10台式机变身远程工作站
本文是实操笔记,记录了通过自建内网穿透和解锁 Windows 10 Home 的远程桌面功能,将没有公网 IP 的家用台式机配置成远程工作站的大致过程。在此过程中我练习了简单的 Linux 系统操作,了解了一些实用的服务器工具软件(如文中提到的 frpc/frps 套件与 Windows 系统上的 WinSW 服务封装工具)。
2208 0
|
存储 Windows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将FTP映射至Windows
在经常使用ftp传输文件的环境中,每次上传和下载文件都需要重新连接然后登录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将FTP空间映射到本地磁盘空间,免去输入地址以及账号、密码。方便我们日常中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1. 双机桌面上的我的电脑,然后点击映射网络驱动器 2. 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 3. 选择 连接到可用于存储文档和图片的网站 4. 下一步 5. 下一步 5. 根据示例,填写FTP地址 6. 输入用户名。
3484 0
|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安全
如何用阿里云实现内网穿透?如何在外网访问家里内网设备?
使用NPS自建内网穿透服务器教程,带WEB管理
34619 12
|
6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网络协议
Java HttpClient 多线程爬虫优化方案
Java HttpClient 多线程爬虫优化方案
|
9月前
|
XML Java 数据库连接
通义灵码DAO模块代码自动生成DEMO
通义灵码DAO模块代码自动生成DEMO展示了如何通过自定义指令实现DAO模块的自动化生成。用户只需编写少量代码,系统即可自动访问数据库获取DP schema和Prompt,并生成PO类、Mapper类、DAO以及XML MyBatis的增删改查代码,具备高度扩展性。
208 1
|
10月前
|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构建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实施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本文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指南,以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262 4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Windows
本地电脑搭建Plex私人影音云盘教程,内网穿透实现远程访问
本地电脑搭建Plex私人影音云盘教程,内网穿透实现远程访问
711 0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Windows
本地电脑搭建Plex私人影音云盘教程,内网穿透实现远程访问(1)
完成Plex Media Server页面设置后,我们接着安装cpolar内网穿透软件。与Plex一样,cpolar的安装注册也很简单。我们直接在cpolar的官网页面找到下载按钮。
570 0
|
机器人 Linux 芯片
DockerHub无法拉取镜像怎么办
众所周知,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导致Docker Hub需要梯子访问才可以拉取镜像,我这里提供几种我自己的解决方案
773 3
|
JavaScript Java 测试技术
基于SpringBoot+Vue的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等)
基于SpringBoot+Vue的旅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lw+部署文档+讲解等)
2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