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之数据的存储2(浮点数在内存中如何存储,如何输出,查看不同类型数据在内存中表示的范围的方法,十进制浮点数转化为二进制的方法)

简介: C语言之数据的存储2(浮点数在内存中如何存储,如何输出,查看不同类型数据在内存中表示的范围的方法,十进制浮点数转化为二进制的方法)

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

常见的浮点数:3.14159 1E10 浮点数家族包括:float,double,long double类型。

小tips:浮点数表示的范围可在float.h中查找,整形表示的范围可在limits.h中查找。
查找步骤

1:查找program files所在路径

2:找到自己电脑所对应的VS版本

3:找到vc

4:找到vc文件夹中包含的include文件夹

5;在该文件夹中搜索limits.h/float.h

打开如下图所示,里面包含了很多有关不同数据类型的范围: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 9;
  float* pFloat = (float*)&n;//定义浮点型指针pFloat指向n,注意:由于指针pFloat的类型和n的类型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强制转化。
  printf("n的值为:%d\n", n);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对指针进行解引用,以浮点数的形式进行输出
  *pFloat = 9.0;//令指针解引用后的值为9.0
  printf("num的值为:%d\n", n);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
  return 0;
}

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个实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 9;
  float* pFloat = (float*)&n;//定义浮点型指针pFloat指向n,注意:由于指针pFloat的类型和n的类型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强制转化。
  printf("n的值为:%d\n", n);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对指针进行解引用,以浮点数的形式进行输出
  *pFloat = 9.0;//令指针解引用后的值为9.0
  printf("num的值为:%d\n", n);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
  return 0;
}

上面这个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呢?

有人会认为是9、9.000000、9、9.000000.

那么现在我们让程序运行看看输出结果是什么?

通过输出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整形和浮点型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不同。

那么浮点数在内存中到底怎么存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根据国际标准IEE(电子和电子工程协会)754,任意一个二进制浮点数V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形式:

举例来说:十进制的5.0,写成二进制是101.0,相当于1.012的二次方(这里用到了科学计数法的表示),那么,按照上面V的格式,可以得出s=0,M=1.01,E=2

如果是十进制的-5.0,写成二进制是-101.0,相当于-1.012的两次方,那么按照上面的格式,s=1,M=1.01,E=2


IEEE 754规定:对于32位的浮点数,最高的一位是符号位s,接着的8位是指数E,剩下的23位位有效数字M,如下图所示:


单精度浮点数模型:


IEEE 754规定:对于64位的浮点数,最高的一位是符号位s,接着的11位是指数E,剩下的52位是有效数字M,如下图所示:

双精度浮点数模型:

IEEE 754对有效数字M和指数E,还有一些特别规定。前面说过,1SM<2 ,也就是说,M可以写成 1.xxxxxx的形

式,其中xxxxxx表示小数部分。

IEEE 754规定,在计算机内部保存M时,默认这个数的第一位总是1,因此可以被舍去,只保存后面的xxxxxx部分。比如保存1.01的时候,只保存01,等到读取的时候,再把第一位的1加上去。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1位有效数字。以32位浮点数为例,留给M只有23位,将第一位的1舍去以后,等于可以保存24位有效数字。

至于指数E,情况就比较复杂。

首先,E为一个无符号整数(unsigned int),这意味着,如果E为8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55;如果E为11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047。但是,我们知道,科学计数法中的E是可以出现负数的,所以IEEE 754规定,存入内存时E的真实值必须再加上一个中间数,对于8位的E(float类型),这个中间数是127;对于11位的E(double类型),这个中间数是1023.比如,2^10的E是10,所以保存成32位浮点数时,必须保存成10+127=137,即10001001。

十进制浮点数转化为二进制的方法

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步骤

再根据上浮点数模型按照顺序存储,E不够比特位后面补0.

5.5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果为:


指数E从内存中取出还可以分三种情况:

E不全为0或不全为1

举例:0 01111110(0和1都有)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这时,浮点数就采用下面的规则表示,即指数E的计算值(存储值)减去127(或1023),得到真实值,再将有效数字M前加上第一位的1(由于你在存储的时候没有存1,只存储了后面的值)。比如:0.5(1/2)的二进制形式为0.1,由于规定正数部分必须为1,即将小数点右移1位则为1.0*2^-1),其阶码为-1+127=126,表示为01111110,而尾数1.0去掉整数部分为0,补齐0到23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则其二进制表示形式为:0 0111111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E全为0

举例:0 00000000(全为0) 0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这时,浮点数的指数E等于1-127(或者1-1023)即为真实值(存储的时候加127/1023),有效数字M不再加上第一位的1,而是还原为0.xxxxxx的小数。这样做是为了表示±0,以及接近于0的很小的数字(举例:1/2的127次方)。

E全为1

这时,如果有效数字M全为0,表示+无穷大(举例:2的128次方)(正负取决于符号位s);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上面所举的示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 9;
  //原码、反码、补码:0 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1
  float* pFloat = (float*)&n;
  printf("n的值为:%d\n", n);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0.000000(由于E全为0,具体原因参考上面的E全为0的情况)
  //存储值为:(-1)的0次方*0.00000000000000000001001*2的-126次方
  *pFloat = 9.0;//按照浮点数存储方法进行存储
  //1001.0(9.0的二进制)
  //1.001*2的三次方
  //(-1)的零次方*1.001*2的3次方
  //存储值:0 10000010 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printf("num的值为:%d\n", n);//1091567616
  //原码,反码,补码:0 10000010 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
  return 0;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收费标准价格表:200Mbps带宽、CPU内存及存储配置详解
阿里云香港轻量应用服务器,200Mbps带宽,免备案,支持多IP及国际线路,月租25元起,年付享8.5折优惠,适用于网站、应用等多种场景。
812 0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内存管理基础: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主要包括连续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连续存储如数组,数据元素按顺序连续存放,访问速度快但扩展性差;链式存储如链表,通过指针连接分散的节点,便于插入删除但访问效率低;索引存储通过索引表提高查找效率,常用于数据库系统;散列存储如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实现快速存取,但需处理冲突。不同场景下应根据访问模式、数据规模和操作频率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甚至结合多种方式以达到最优性能。掌握这些存储机制是构建高效程序和理解高级数据结构的基础。
223 1
|
3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固态存储
阿里云服务器配置费用整理,支持一万人CPU内存、公网带宽和存储IO性能全解析
要支撑1万人在线流量,需选择阿里云企业级ECS服务器,如通用型g系列、高主频型hf系列或通用算力型u1实例,配置如16核64G及以上,搭配高带宽与SSD/ESSD云盘,费用约数千元每月。
224 0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篇】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超详细)
浮点数就采⽤下⾯的规则表⽰,即指数E的真实值加上127(或1023),再将有效数字M去掉整数部分的1。
822 0
|
12月前
|
存储
共用体在内存中如何存储数据
共用体(Union)在内存中为所有成员分配同一段内存空间,大小等于最大成员所需的空间。这意味着所有成员共享同一块内存,但同一时间只能存储其中一个成员的数据,无法同时保存多个成员的值。
|
12月前
|
存储 C语言
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存储方式,包括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以及浮点数的IEEE754标准存储格式。同时,探讨了大小端字节序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通过实例代码展示了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802 1
|
12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算法
前端大模型应用笔记(四):如何在资源受限例如1核和1G内存的端侧或ECS上运行一个合适的向量存储库及如何优化
本文探讨了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如1核处理器和1GB内存)上实现高效向量存储和检索的方法,旨在支持端侧大模型应用。文章分析了Annoy、HNSWLib、NMSLib、FLANN、VP-Trees和Lshbox等向量存储库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推荐Annoy作为多数情况下的首选方案,并提出了数据预处理、索引优化、查询优化等策略以提升性能。通过这些方法,即使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也能实现高效的向量检索。
451 1
|
1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121 4
|
12月前
|
存储 Java
JVM知识体系学习四:排序规范(happens-before原则)、对象创建过程、对象的内存中存储布局、对象的大小、对象头内容、对象如何定位、对象如何分配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Java对象的创建过程、内存布局、对象头的MarkWord、对象的定位方式以及对象的分配策略,并深入探讨了happens-before原则以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正确同步。
196 0
JVM知识体系学习四:排序规范(happens-before原则)、对象创建过程、对象的内存中存储布局、对象的大小、对象头内容、对象如何定位、对象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