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教你搭建Linux学习环境(三)

简介:

前两篇文章中已经介绍了三种搭建Linux学习环境的方法,本文将介绍第四、第五种方法。

  第四种方法:在Windows系统中,用VNC工具软件登录到远程服务器上的 Linux桌面。这种远程登录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用于远程配置和维护Linux服务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它来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各种Linux命令。 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虚拟网络计算机)软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VNC server和VNC viewer。用户要先将VNC server安装在被控端的计算机上才能在主控端执行VNC viewer控制被控端。

  VNC server与VNC viewer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Unix、Linux、Solaris、Windows和MacOS,因此可将VNC server 及VNC viewer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控制。如果目前操作的主控端计算机没有安装VNC viewer,也可以通过一般的网页浏览器来控制被控端。VNC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服务器端运行 VNC server服务,然后在客户端就可以远程连接服务器端的桌面了。下面就介绍,在主控端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 7,被控端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64位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3上的VNC viewer与VNC server的安装与配置步骤:

  1、在服务器端的RedHat中安装VNC server,安装包的文件名为“vnc-4.1.2-14.el5.x86_64.rpm”,此文件在光盘中的路径为“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3 for 64-bit AMD64 AND INTEL 64_Installation\Server”。

  也可以打开网站http://rpm.pbone.net/,在如下所示的对话框中输入“vnc-4.1.2-14.el5”,然后点击SEARCH,也可以找到相应的RPM安装包,下载下来即可,如图9所示。

图9 下载RPM包网站图示

  2、安装VNC server的rpm包。可以把安装包“vnc-4.1.2-14.el5.x86_64.rpm”拷贝到\root\.vnc目录下,然后在此目录下直接运行安装命令即可,安装过程的显示提示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 .vnc]# rpm -ivh vnc-4.1.2-14.el5.x86_64.rpm

  warning: vnc-4.1.2-14.el5.x86_64.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37017186

  Preparing...  ########################################### [100%]

  package vnc-4.1.2-14.el5.x86_64 is already installed

  3、编辑.vnc目录下的xstartup文件。可以使用vi编辑器进行编辑,命令为“[root@localhost .vnc]#vi xstartup”,打开xstartup文件后在键盘上点击“A”字母键,使VI编辑器进入编辑状态。然后屏蔽掉最后一行,即在最后一行的前面加上符号 “#”,变成“#twm &”,然后再在最下面加上“gnome-session &”。完成后,点击“Esc”键,再点击“:”键,然后输入“wq”回车,即保存退出。加上“gnome-session &”是为了能够在Windows系统上显示Linxu的桌面,否则只能看到一个“终端”的命令行窗口。

  4、设置登录用户。如果上面的安装成功,在目录/etc/sysconfig/下会有一个vncservers文件。用VI编辑器编辑vncservers文件,在最后加上VNCSERVERS="1:root",保存后退出。

  5、设置VNC远程登录密码。运行命令“[root@localhost ~]# vncpasswd”,然后按提示设置好远程登录的密码。然后执行命令“[root@localhost ~]#vncserver”,会有如下显示:

  New 'localhost.localdomain:1 (root)' desktop is localhost.localdomain:1

  Starting applications specified in /root/.vnc/xstartup

  Log file is /root/.vnc/localhost.localdomain:1.log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输出“localhost.localdomain:1 (root)”,说明在用浏览器远程登录Linux系统时,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要输入的地址为“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5801”,如果上面的输出为 “2(root)”,则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要输入的命令就为“5802”。如果连接成功,输入密码后就可以远程控制Linux桌面了。

图10 用VNC Viewer软件登录的界面图示

  6、用浏览器登录Linux桌面的画质可能不太好,可以在Windows下安装VNC Viewer工具软件直接连接。首先要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RealVNC软件,如“vnc-4.1.3-x86_win32.exe”。安装完成后,打开“开始”菜单里的RealVNC ---> VNC Viewer 4 ---> Run VNC Viewer,在VNC Viewer的地址栏中输入“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1”,如果上面的输出为“2”,则在VNC Viewer的地址栏中的IP地址后面把“:1”换成“:2”,如图10所示,点击“OK”,然后输入在上面“5”中设置的密码,就可成功连接到远程 Linux桌面,犹如在本地操作Linux系统一样,如图11所示。

图11 用VNC Viewer远程登录到Linux桌面图示

  若在VNC Viewer的“Server”地址栏中输入的IP地址后面所接的端口号,不是“localhost.localdomain:1 (root)”中的“1”,而是写成了其它的数字,那可能只能进入到Linux系统的终端命令行模式,而进入不到图形化的桌面模式。

  下面将介绍第五种:用SSH方式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Linux系统中。其实和SSH登录方式非常相像的还有Telnet登录,但因为Telnet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在配置管理当中所使用的Linux命令,都是以明文方式传送,没有任何安全措施,所以目前它基本上已经被SSH的登录方式所取代。SSH服务在Linux下的设置非常简单。下面就简要地介绍下SSH服务的设置与登录的步骤:

  1、SSH服务的安装状态。此服务默认是安装的,但也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查询在Linux系统中是否安装了SSH服务。

  [root@localhost ~]# rpm -qa | grep ssh

  openssh-clients-4.3p2-29.el5

  openssh-4.3p2-29.el5

  openssh-askpass-4.3p2-29.el5

  openssh-server-4.3p2-29.el5

  若出现以上的显示结果,则表示此Linux系统已经安装了SSH服务。输出内容的第一行显示的是SSH的客户端软件包;第二行显示的是SSH的核心文件;第三行表示SSH支持对话框的显示,是一个基于X系统的密码诊断工具;第四行是SSH的服务器软件包。

2、SSH服务的运行状态。此服务默认也是自动运行的,但也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查询SSH服务的运行状态。

  [root@localhost ~]#service sshd status

  openssh-daemon (pid  5340) is running...

  若出现以上的显示结果,则表示此Linux系统的SSH服务已经运行。其中,“sshd”是SSH服务的守护进程名称。若SSH服务没有启动的话,则运行命令[root@localhost ~]#service sshd restart即可。

图12 用SecureCRT以SSH方式登录的参数设置

  3、用SSH进行远程登录的设置。若是在Windows系统中,没有自带的SSH客户端,可以在网上下载支持SSH远程登录的图形化工具软件,常用的有 SecureCRT、Putty等。如图12所示,是用SecureCRT进行远程SSH登录的设置。在“Hostname”中输入SSH服务器的IP地址,“Port”中输入22,“Username”中输入用户名。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密码,就可以连接到远程的SSH服务器。若是在Linux系统中进行远程的SSH登录,就可以在Linux的终端窗口的命令提示符下,直接使用命令#ssh 192.168.1.2进行远程登录即可。

  4、SSH的配置文件。SSH有两个主要的配置文件,一个为客户端的配置文件ssh_config,一个为服务器端的配置文件sshd_config。这两个配置文件都位于目录/etc/ssh下。用VI编辑器就可以对这两个配置文件进行详细的配置和修改,以便用户在使用SSH时能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

  总结

  以上五种搭建Linux学习环境的模式,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它们之间无好坏之分。通常Linux高手对Linux的架构、命令都很熟悉,更习惯使用SSH的方式。这种方式在配置和管理服务器时更灵活,功能更强大。而对于网速带宽有保证的地方,同时又有充足的硬件服务器资源的话,采用第一种模式是最好的。

  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主要适用有个人固定的笔记本或台式机电脑,但网络带宽却不能保证的用户。这时,在个人电脑或虚拟机上安装Linux,也是不错的选择。第四种和第一种有相似之处,都要求网络带宽要有保证,但第四种没有第一种使用起来更方便。第四种还必须在电脑上安装RealVNC软件才行,若不安装的话使用浏览器和JAVA程序控制远程的Linux,效果并不是很好。


本文出自seven的测试人生公众号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Ubuntu 物联网 Linux
从零安装一个Linux操作系统几种方法,以Ubuntu18.04为例
一切就绪后,我们就可以安装操作系统了。当系统通过优盘引导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跟虚拟机中一样的安装向导了。之后,大家按照虚拟机中的顺序安装即可。 好了,今天主要介绍了Ubuntu Server版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关于如何使用该操作系统,及操作系统更深层的原理,还请关注本号及相关圈子。
|
22天前
|
存储 Linux
Linux环境下删除大文件后磁盘空间未释放问题诊断流程。
以上诊断流程涉及Linux底层机制与高级管理技能结合之处,并需要管理员根据实际环境灵活调整诊断策略与解决方案。
81 8
|
26天前
|
缓存 监控 Linux
Linux系统清理缓存(buff/cache)的有效方法。
总结而言,在大多数情形下你不必担心Linux中buffer与cache占用过多内存在影响到其他程序运行;因为当程序请求更多内存在没有足够可用资源时,Linux会自行调整其占有量。只有当你明确知道当前环境与需求并希望立即回收这部分资源给即将运行重负载任务之前才考虑上述方法去主动干预。
377 10
|
2月前
|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iOS开发
推荐Linux环境下效能优良的双向文件同步工具
综合上述条件,对于Linux环境下的双向文件同步需求,Unison 和 Syncthing 是两个非常出色的选择。它们都有良好的社区支持和文档资源,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环境,从个人使用到商业部署。Unison 特别适合那些需要手动干预同步过程、需要处理文件冲突解决的场景。而 Syncthing 更加现代化,适合需要自动、实时的数据同步与备份的环境。对于选择哪一个,这将取决于个人的使用场景和具体需求。
253 16
|
2月前
|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网络安全
在Linux环境部署Flask应用并启用SSL/TLS安全协议
至此,你的Flask应用应该能够通过安全的HTTPS协议提供服务了。记得定期更新SSL证书,Certbot可以帮你自动更新证书。可以设定cronjob以实现这一点。
159 10
|
1月前
|
Ubuntu Linux 图形学
推广与体验Ubuntu Linux的便捷方法
如果你的朋友或家人对尝试Linux感兴趣,但希望在安装之前先体验一下,你可以分享以下链接给他们:Ubuntu在线导览。通过这个链接,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轻松体验Ubuntu,无需安装即可深入了解这个流行的操作系统。
|
1月前
|
Ubuntu 安全 Linux
Ubuntu 24.10 发行版登场:Linux 6.11 内核、GNOME 47 桌面环境
Ubuntu 24.10 还带来了 GNOME 47,增强了性能和稳定性,并引入了新功能。此版本的 Ubuntu 还默认在采用 Nvidia 显卡的硬件上切换到 Wayland,并在支持的硬件上默认使用开源的 Nvidia 560 内核模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Ubuntu 24.10 是稳定版本,但作为非 LTS 版本,仅支持 9 个月。
|
1月前
|
安全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初步设置本地Git环境和生成SSH密钥的步骤。
现在您的Linux系统已经配置好了Git环境,并创建并添加了SSH密钥,可以安全地与远端仓库进行交互,无论是克隆、推送还是拉取操作。此过程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并使版本控制流程更为顺畅。使用Git时应考虑定期更新并管理您的凭据,以确保安全性。
284 0
|
1月前
|
XML 缓存 Linux
在Linux环境下解决Visual Studio Code字体显示异常和字体替换方法。
解决Linux下VS Code字体显示异常,需要对Linux字体渲染机制有所理解,并对VS Code的配置选项进行合理设置。替换字体时则要通过系统字体配置或VS Code设置来完成。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字体显示问题,从而提升代码编辑的视觉体验。
16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