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物联网将与“工业4.0”深度融合

简介: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联网迎来爆发期。物联网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一个智能、以蜂窝技术实现联网,由万物组成的全新生态系统的出现,并由此带来各式各样的连接需求。

目前蜂窝物联网已成为业界热议话题之一,GSMA曾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超过300亿,其中基于蜂窝技术的连接数将达到10~20亿。在MWC2017上关于蜂窝物联网方面的演示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NB-IoT和eMTC成为关注热点

在MWC2017上,中国移动展示了NB-IoT和eMTC这两大物联网中最具潜力的技术标准,以及OneNET物联网开放平台。

关于对未来蜂窝物联网的发展规划,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GTI 2017国际产业峰会上指出,中国移动将积极构建面向5G并富有竞争力的蜂窝物联网新型云管端生态系统,2017年将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开展NB-IoT及eMTC的规模试验,后续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开展商用,2018年将实现全网规模商用。

同时,李跃认为,车联网是最值得期待的通信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方向之一,车联网将带来交通管理模式的变革,汽车驾驶模式的变革,助力实现万众瞩目的智能自动驾驶。而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C-V2X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针对LTEV2X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并联合上汽、华为等合作伙伴在杭州G20峰会期间成功进行了C-V2X业务演示。今年中国移动将在上海、重庆、北京等地陆续开展试验测试,推动产业2018年提供端到端的可商用产品。

此外,GSMA也在大力布局物联网,并宣布到2022年低功耗广域网(LPWA)连接将成为物联网(IoT)连接的领先技术,GSMA移动物联网计划已在全球多个试点为该产业提供支持,完整商用解决方案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面市。

蜂窝物联网与工业结合潜力巨大

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灵魂和制高点,是传统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工业互联网需要通信技术的支持,而目前蜂窝物联网与工业的相结合还是一片“蓝海”,各个厂商也纷纷瞄准这一领域,未来5G也将与工业领域深度结合。在MWC2017上,各大重要厂商纷纷进行了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演示。

其中,爱立信与英特尔联手推出5G创新者计划(5GI2),该计划首先将聚焦工业物联网(IIOT),并开发技术应用试点。爱立信、英特尔还与中国移动联合展示基于“工业4.0”蜂窝物联网的互联工厂演示,演示实施多个低功耗广域(LPWA)用例试验,例如生产线监控、仓库监控、包装和材料追踪等。该试验基于爱立信配备了支持NB-IoT等技术的多模基站、以及英特尔支持NB-IoT等技术的英特尔XMM 7115调制解调器方案和基于该方案研发的Fibocom模块,以及中国移动的OneNET IoT平台及其软件开发工具包。

中兴通讯与英特尔在MWC2017期间正式签订IoT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建立创新实验室,通过物联网和5G技术打造新一代物联网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物联网应用生态圈的建设以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兴通讯董事长赵先民在接受大会主办方GSMA时表示,中兴通讯率先通过NB-IoT认证,将该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能源、车联网等不同垂直领域。未来,中兴通讯将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四大领域,携手合作伙伴向客户提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而高通与通用电气(GE)数字化集团以及诺基亚成功演示了面向工业物联网(IIoT)市场的私有LTE网络,把各方的平台和技术融为一体。此外,三家公司还宣布计划基于本次演示在2017年进一步研究与开展现网外场测试,旨在推动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该私有LTE网络还可面向企业的具体应用,提供定制专用的LTE网络的能力。

面向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华为提供基于云化架构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EC-IoT(Edge Computing IoT,边缘物联网)。该方案基于SDN架构,可实现对海量IoT网关的统一管理运营,为运营商进入物联网提供了基础。

此外,华为还展示了其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X-Labs,支持新技术、新应用的研发和测试。2017年,华为X-Labs将以无线AR/VR、联网无人机、车联网、无线连接的云机器人等4大课题为开端,与行业伙伴共同探索新应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监控
AI与物联网的融合:开启智能化未来的新篇章
AI与物联网的融合:开启智能化未来的新篇章
642 96
|
4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探索未来技术潮流: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正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无论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对未来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
126 56
|
3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新技术浪潮下的变革: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深入剖析了当下三大前沿技术——区块链、物联网(IoT)与虚拟现实(VR)的最新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它们各自在实际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与交叉融合的创新潜力,特别是在提升数据安全、优化用户体验及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贡献。通过实例分析,本文揭示了这些技术如何单独及协同作用,重塑传统行业格局,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启智能化、透明化与沉浸式体验的新纪元。 ####
152 27
|
4月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
新技术浪潮下的未来世界: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35天】本文将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它们在未来应用场景中的潜力。我们将通过具体代码示例来揭示这些技术如何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一个更加智能、互联和沉浸式的未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展示这些技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
3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新制造
新技术浪潮: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创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并分析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加智能、互联和沉浸式的未来世界。 ###
|
3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技术的脉动:探索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趋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这三个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现代科技生态中的交互作用。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揭示了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未来的技术景观,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智能设备管理和沉浸式体验方面。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技术融合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
95 3
|
4月前
|
传感器 安全 物联网
新技术潮流之巅: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创新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新兴技术不断涌现,重塑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三项引领未来的技术: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并揭示它们如何独立发展同时又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世界。我们将从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探索它们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革新作用,以及这些技术融合后所带来的全新可能性。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未来技术趋势及其应用的全面视角。
87 7
|
4月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
新技术潮流下的未来图景: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并分析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塑造未来的世界。
|
4月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新技术浪潮下的未来探索: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每种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旨在揭示这些技术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塑造未来社会的面貌。文章还将提供对这些技术未来发展的预测,以及它们如何可能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
|
4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物联网
新技术趋势与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的融合创新
在数字化浪潮中,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的特性成为信任的基石;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将物理世界数字化;而虚拟现实技术则打造沉浸式体验,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这三者的结合预示着一个高度互联、智能化且富有创造力的未来,其中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物联网提供实时数据,虚拟现实则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并展示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未来社会的面貌。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