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工作的8种推进套路(下)

本文涉及的产品
数据管理 DMS,安全协同 3个实例 3个月
推荐场景:
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
简介: 数据治理工作的8种推进套路(下)

咱书接上文。8种方法,分别是:顶层设计法、技术推动法、应用牵引法、标准先行法、监管驱动法、质量管控法、利益驱动法、项目建设法。

前文说了前四种《数据治理工作的8种推进套路(上)》,今天给大家分享后四种:监管驱动法、质量管控法、利益驱动法和项目建设法。

监管驱动法

这个好理解,就是强监管强监管通常是上级单位发政策,下级单位执行。而且做不好,还会有惩罚。
老彭以前分享过《数据治不好,有啥后果?罚到你破产!!!!》,实在是太恐怖了!一单罚上千万!银行、保险等强监管的行业就是跟着政策走的。不好好做数据治理,不按照EAST、1104的要求报送数据,罚单马上就来。
不要想着随便糊弄,有本事就造全套的假数据,假的跟真的一样的那种,表间勾稽关系无误,各个维度都找不到破绽的那种。当然了,在企业内部其实也可以执行这种强监管的模式,但这需要“特权”。这个前提通常很难达到。有种取巧的方法,就是贯标。比如现在国家在推的DCMM贯标。嗯,彭友们要过DCMM记得找老彭哈~~~贯标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把“贯标评级”列到组织年度目标中,这样就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势能”,形成强监管的态势。
当我们把“DCMM贯标”这根大棒挥舞起来, 自然比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部门推动数据治理强太多了。我们给某企业做DCMM贯标的时候,发现技术部门早就制定并颁发了数据安全的制度、流程。但是跟大多数企业一样,发完之后就成一纸空文了。业务觉得安全管控太费事了,压根就不执行。现在不一样了,技术部门借着“贯标”的理由,要求业务贯彻执行之前发布的制度和流程。业务虽然不情不愿,但是贯标是企业级目标,大家不得不做,也就半推半就的推行起来了。

其实说到底,监管驱动法,就是在借势,借上级政策要求的势,借国家标准的势。用大势推动原本推不动的部门,疏通原本阻力大的流程。

质量控制法

质量控制法其实是没有办法,也算是数据管理早期的雏形。因为说起来,数据管理理论体系往前追溯,其实是来自于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CMMI(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不只是软件哦!),都属于通用管理体系。ISO9000后发展出ISO8000(数据质量管理标准体系),TQM延展出TDQM(全面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而CMMI协会也在2014年推出了DMM(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这是数据领域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则参考CMMI等一众数据管理体系,在2018年正式发布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国家标准,这是后话了。

与其他行业情况一样,质量是绕不过去的关。不管是做业务的,还是搞技术的,相信各位彭友没少为数据质量的问题挠头。质量有问题,数据就没法用,甚至会影响错误决策。

于是,迫于各种数据质量问题,企业内外部才认真对待,逐步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数据质量管控很明显,是问题导向。但是也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还得有个方法论。

一般来说得有一个具体的需求,包括数据质量管控目标、评估标准、判定规则等等。

然后再以阶段性的目标和需求出发,从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核查三方面进行质量管控,对各类数据问题予以解决。

在解决的时候,一般会立一个数据质量改进的专项,从技术、流程、制度、机制等层面进行改进,定期开展评估,对数据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建立知识库,便于之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快速定位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以数据质量问题为牵引,综合使用元数据、主数据、数据标准、制度规范等各类手段“建”以致用,自然就不会出现用不起来的情况了。

利益驱动法

利益驱动法其实也很有意思。这是我偷偷观察并总结的招,而且这招貌似特别好用。其实说白了,也没啥,就是一招:以利益共享为根本,以“成就”为导向,建立一个符合部分核心人员利益的目标,然后推一下就行了。具体的操作手法有很多,比如成功案例法、合作致胜法、评奖法、出书法、会议法等,还有互联网企业保命大法“开源法”。不能再细说了,再说就会被灭口了。

总而言之,这个事呢,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具体的呢,大家也都看得到。可能,你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毕竟自己知道就好,细细品吧。详细情况你们自己是很难找的,网上大部分已经删除干净了,所以我只能说懂得都懂。关键懂的人都是自己悟的,你也不知道谁是懂的人也没法请教,大家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懂.........我不说了,别打我脸

项目建设法

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弄个数据治理项目,慢慢建设。其实数据治理这件事情开展到现在,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流程了,相关产品能力也已经非常全面了。我之前参与的项目,基本上覆盖了数据全流程,什么数据咨询、数据采集、共享交换、数仓、数据标准、元数据、主数据、数据质量、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等等。

目前效果比较好的,是咨询和实施结合起来做。做个咨询,对数据现状进行盘点,全面掌握企业未来的战略和目前的现状,然后根据数据管理体系,做出差距分析,拟定具体执行的工作任务,根据时间进度安排,拆解并规划项目。

然后在实施项目中,先穿透一个场景,再慢慢从纵深和横向两个层面不断扩大战果,建元数据、主数据、指标体系、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等等,不断夯实数据基建,为前端数据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供给。

小结

上次发文,居然还有彭友催稿...我平时也没空抽出很多时间慢慢写。总算是牺牲周末的时间,好好整理了一下。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其实做事情,无非是要用各种力量。要么用自己的力量,要么用别人的力量。

只要有施展的空间,事情还是能办的。就怕空间也不给,力量也不支持,那就是死局。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供应链
想要解决数据治理的难题吗?首先,摒弃无稽之谈
想要解决数据治理的难题吗?首先,摒弃无稽之谈
|
7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运维
作为一线开发对数据治理的认知
数据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让数据更加准确,降低后续数据清洗的难度,节约成本,加强把控,好处是说不完的,但这实际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却比好处要复杂,你可能考虑到所有的问题,但却无法预估问题解决的难度。
87 1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算法
我总结了数据推动业务的七大坑点,千万注意!
我总结了数据推动业务的七大坑点,千万注意!
|
10月前
|
数据采集 测试技术 BI
数据治理工作的8种推进套路
数据治理工作的8种推进套路
|
存储 架构师 BI
【业务架构】业务架构:战略执行之路上缺失的艺术/科学
【业务架构】业务架构:战略执行之路上缺失的艺术/科学
【业务架构】业务架构:战略执行之路上缺失的艺术/科学
|
Cloud Native 前端开发 IDE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本文作者将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容易实操的方法,能够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效能的提升,如何提升个人的效能,如何提升团队的效能。
1432 2
「技术人生」第10篇:如何做研发效能提升(即指标体系建设过程回顾)
|
数据采集 存储 监控
数据治理晓说:(三)谈谈“十四五”期间数据治理需要关注的六大趋势
数据治理的概念较早的起源于国外,近些年随着国内信息化的发展,逐步重视数据的共享和应用,随之发现了经常被提及的数据质量问题,从而也逐步开展起了数据治理项目。
数据治理晓说:(三)谈谈“十四五”期间数据治理需要关注的六大趋势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谈谈制定数据治理战略路线图的方法
对于商业世界最具前瞻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说,如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高质量的数据是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因此,当涉及到数字化转型时,数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谈制定数据治理战略路线图的方法
|
数据采集 存储 运维
谈谈企业数据治理的几点思考
根据企业的特点,数据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主数据、交易数据、指标(分析型)数据。
谈谈企业数据治理的几点思考
《以架构视角解读和落实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两份重磅指导文件》下载
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两份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量级指导文件—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和银保监会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先后印发,这对在积极筹备数字 化转型工作的各类银行而言,正是 2022 年开年布局的最好指导。两份文件都对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具体要求,二者各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有机融合。
73 0
《以架构视角解读和落实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两份重磅指导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