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原理篇 第三章:SWIN-transformer

简介: 简要介绍swin-transformer的原理。

参考教程:
swin-transformer/model.py
SWIN-Transformer: Hierarchical Vision Transformer using Shifted Windows

概述

在前面介绍了vision transformer的原理,加入transformer的结构后,这种网络在多种图像任务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上一章提过的粗粒度问题,patch的大小比较大时,一个patch内可能有多个相似特征。

第二个问题就是当你想获得更多的特征时,就必须使用很长的序列。这里的序列长度指的是N*D中的N。想要获得更多的N,patch的大小就需要变小,也就是更加细粒度。但是这种情况下,在计算内积的时候就效率很低,尤其考虑到encoder的block要反复做很多次,速度就更慢了。
image.png

上图可以看出swin-transformer和vit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首先siwn有着层次化的结构,随着层数加深,特征图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在VIT中,假如你将原始图片分割成16x16的patch,那么从始至终你的patch的大小都是固定的,而在swin中你能看出你的patch的大小有一个4*4->8*8->16*16的变化。其次是swing的特征图中有很多的划分好的名为窗口的区域,这也是它的方法的核心,VIT中所有的patch之间都要进行self-attention的计算,而swin中只在窗口内进行计算,这样计算量也会大大减小。

swin-transformer使用窗口和分层的方式。为了把结果做的比较好,第一层用很细粒度的token,在后面的层里为了提高效率,开始进行token的合并。经过每一层合并,token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计算量也会相对的减少。

token数量逐渐降低,就像卷积网络中feature map逐渐减小的过程。swin-transformer其实就是模拟了CNN的过程,随着层次的加深,token的数量降低,但是embedding_dim按层翻倍。

看整个流程,本质上还是一样的。首先对输入的图像进行编码。这里使用的是patch partition, 获得H/4*W/4个embedding,embedding_dim = 4*4*3 = 48。
image.png

之后开始在网络中进行一层一层的forward。并且隔几个block进行一次patch merging。patch merging的作用就是将patch合并在一起,减少patch的数量。

在这个网络中,使用的block就是swin-transformer block,也就是shifted windows transformer,基于滑动窗口的方法。作者提出了滑动窗口这个机制,它不仅限制了没有重叠的窗口的自注意力计算,也允许跨窗口的连接。这样窗口内部和窗口之间都会存在信息传递。

综合来说,它的整体架构还是可以分成两部分:

  1. 得到pacth。
  2. 分层计算attention

transformer blocks

image.png

swin transformer block 和VIT中transformer block的主要区别就是用一个基于shifted window计算的多头自注意力模块取代了标准的MSA。
那么基于窗口的MSA做了哪些工作呢?
swin使用窗口,把一个图像分成一块一块不重叠的区域。假设每一个窗口包含M*M的patch。那么对于一个拥有h*w个patch的图像,MSA和W-MSA的计算量会有很大的差别。
$$ \begin{aligned} \Omega (MSA) = 4hwC^2 + 2(hw)^2C\\ \Omega (W-MSA) = 4hwC^2 + 2M^2hwC \end{aligned} $$
在h和w很大的时候,global的自注意力的计算量是难以负担的,但是基于窗口的自注意力下,计算量就比较容易接受。

计算量

来看一下这个计算量是如何计算得到的。

  1. 对于MSA
    1. C代表着我们的token的维度,假设我们的输入大小为$A^{h*w, C}$,在进行Q\K\V的计算时维度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计算$A^{h*w, C} * W^{C,C}$的矩阵乘法的过程中,每次计算的计算量是$hwC^2$
    2. 因为Q\K\V计算了三次,所以三次的计算量为$3hwC^2$。
    3. 下一步是计算$Q^{h*w, C}$和$K^{h*w, C}$的内积,计算结果为$X^{h*w,h*w}$,内积计算需要点对点进行计算,所以计算量为$h^2w^2C$。
    4. 再下一步计算$X^{h*w,h*w}*V^{h*w, C}$,计算量为$h^2w^2C$。
    5. 因为这里是多头的自注意力机制,所以还需要增加一步$B^{h*w,C}* W^{C,C}$,计算量为$hwC$
    6. 所以对h*w个patch做MSA,总的计算量加起来为$4hwC^2 + 2h^2w^2C$
  2. 对于W-MSA:
    假如窗口大小为M*M,那么在W-MSA中窗口数量为$\frac{h}{M}*\frac{w}{M}$
    1. 对M*M个patch做MSA,总的计算量是$4M^2C^2 + 2M^4C$
    2. 一共要进行$\frac{h}{M}*\frac{w}{M}$ 次这样的计算,那么总的计算量是:
      $$ \begin{aligned} &\frac{h}{M}*\frac{w}{M} * (4M^2C^2 + 2M^4C)\\ =&\frac{hw}{M^2}*(4M^2C^2 + 2M^4C)\\ =&\frac{hw}{M^2}*4M^2C^2 + \frac{hw}{M^2}*2M^4C\\ =&4hwC^2 + 2M^2hwC \end{aligned} $$

swin-transformer block

在swin-transformer中,有两种block,两个block要连在一起使用。
第一个block是W-MSA + MLP。
第二个block是SW-MSA + MLP。

两个block连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结构。

从源码上看在进入和离开窗口时,embedding都会有形状的改变,分别为window_partition,作用是把大小为B*N*D的输入转成窗口的格式。在经过attention计算后,再使用window_reverse转回去。

整个block的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image.png

window-partion

比如说我们的输入是一个224*224*3的图像,在经过patch embedding后得到56*56*96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的图像被分成了56*56个4x4的小patch,每个4*4的小patch在处理后得到长度为96的embedding,到这一步,我们的数据就变成了56*56*96。

那么为了使用window-MSA,我们需要将这个patch_embedding再次变成一个窗口一个窗口的形状。假设我们的窗口大小为7。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8*8*7*7*96大小的embedding。前面的8*8代表你的window的个数,7*7是你的window的大小,96是每个位置的embedding的长度。

W-MSA

window-MAS就是在window范围内进行的自注意力计算。一个窗口的大小是7*7,也就是说每个窗口内有49个元素,我们要求这49个元素互相的关注度。

因为只在窗口内进行计算,所以可以理解成 8*8 = 64是你的batch_size, batch中的每个特征是不会互相影响的。7*7 = 64是你的word_number,96是你的word的embedding。这其实是和普通的MSA计算过程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使用多头MSA对我们的64*49*96的输入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 SizeOf(Q/K/V) = 64 \times 3\times 49\times (96/3) $$
Q和K进行内积,得到的自注意力map的大小为64*3*49*49。
然后再和V加权求和,得到最终输出的token大小为64*3*49*(96/3)。

window-reverse

我们的token在进入block时进行了partion,再出去时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能保持和输入的token一样的大小。
对上面的结果直接进行reshape,就可以从64*49*96变回56*56*96。

shifted-window MSA

window-based 自注意力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只在窗口内进行计算,窗口间互不影响。但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的就不是全局的特征了,所以shifted-window MSA就在这里起到了窗口间通信的作用。它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更改窗口的位置,实现不同区域的交互。
image.png

shifted window会带来更多的窗口数量,原本的窗口数是$\frac{h}{M}*\frac{w}{M}$,窗口经过平移后,新的窗口数会变成$(\frac{h}{M}+1)*(\frac{w}{M}+1)$,并且窗口的大小也变得不一样。
论文中采用的方法是将右/下方的window移动到左/上放,使用带mask机制的自注意力计算,并在计算出结果后将结果恢复至原来的窗口。
(这一块解释起来好复杂,论文中也也很含糊啊)

Patch Merging

image.png

从百度里偷了一张图。

patch merging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下采样操作。
并且它采用的方法在之前也很常见,具体可以参考yolov2的passthrough,yolov5的FOCUS模块。本质上就是从一个feature map上间隔挑选,挑出4个大小为 h/2, w/2的新feature,并concat到一起,那么它的通道数其实是变成了4倍。

所以在后面又添加一个卷积层,进行降维操作。从而达成一次下采样,维度翻一倍的经典类卷积网络结构。
源码中都是用的全连接进行降维的。

relative position bias

【这里我需要抽空再看看】

在进行自注意力的计算时,增加一个relative position bias。
$$ Attention(Q,K,V) = SortMax(QK^T/\sqrt d+B)V $$
假设patch的数量是$M^2$,那么相对位置的范围就是[ -M+1, M-1]。所以论文作者使用了一个大小为[2M-1, 2M-1]的大bias matrix,实际使用的B就是从这里选出的。

代码实现

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确认一下模型中都需要哪些结构。

  1. 对于一个输入图片,把它处理成token的形式。
  2. 对于每一个block,我们需要有
    1. window_partion
    2. window_reverse
    3. W-MSA (W-MSA和SW-MSA共用一个)
    4. MLP
    5. LN
  3. 输出头。

我们一步一步来完成整个流程。
代码主要参考:
https://github.com/microsoft/Swin-Transformer/blob/main/models/swin_transformer.py

https://github.com/WZMIAOMIAO/deep-learning-for-image-processing/blob/master/pytorch_classification/swin_transformer/model.py

input embedding

在swin的设置中,最初的patch_size大小是4, embed_dim大小是96,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大小为$(h, w, c)$的输入,我们得到的embedding大小应该是$(h/4,w/4,96)$。
这一部分我们仍像之前一样使用卷积来完成。

去掉我写的无关紧要的注释的部分,这个代码和VIT最开始的patch embedding没有什么区别。核心都是conv+norm。

class PatchEmbed(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patch_size=4, in_c=3, embed_dim=96, norm_layer=None):
        super().__init__()
        patch_size = (patch_size, patch_size)
        self.patch_size = patch_size
        self.in_chans = in_c
        self.embed_dim = embed_dim
        self.proj = nn.Conv2d(in_c, embed_dim, kernel_size=patch_size, stride=patch_size)
        self.norm = norm_layer(embed_dim) if norm_layer else nn.Identity()

    def forward(self, x):

        B, C, H, W = x.shape
        # 官方还限制了输入输出图像大小的要求,应该是从窗口数量考虑的,这里默认图像大小都符合要求,就不额外写了。
        # 另一个参考代码中,还考虑了对不符合大小的图像进行padding。
        # 我个人看法是假如你的图像大小真的和规定差距很大的时候,你除了padding成patch_size的倍数外,你还需要考虑你的
        # 窗口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比如223*224的输出,窗口大小7*7,最初你的数量是8*8,随着两两合并的过程
        # 这个数量是会按2倍下采样缩小的。
        # pad_input = (H % self.patch_size[0] != 0) or (W % self.patch_size[1] != 0)
        # if pad_input:
            # to pad the last 3 dimensions,
            # (W_left, W_right, H_top,H_bottom, C_front, C_back)
            # x = F.pad(x, (0, self.patch_size[1] - W % self.patch_size[1],
            #              0, self.patch_size[0] - H % self.patch_size[0],
            #              0, 0))

        x = self.proj(x).flatten(2).transpose(1,2)
        x = self.norm(x)

        return x

在对输入图像做了patch_embedding后,还要对它加上position_embedding。
在之前的position_embedding中我们还考虑了cls头,在这里不需要考虑。

 self.absolute_pos_embed = nn.Parameter(torch.zeros(1, num_patches, embed_dim))

sub-module

将一个swin-transformer block拆开来看,介绍一下每一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window-partion

window-partion的过程其实就是个reshape的过程。比如我们第一步得到的patch_embedding大小是56*56*96。在这一步就会reshape成$(\frac{56}{window\_size}*\frac{56}{window\_size}*window\_size*window\_size*96)$。我们只计算window内部的self-attention。前面的个数全都可以看作batch_size。也就是说输出结果可以当作$(n,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96)$,那么每个窗口内会有$window\_size^2$个元素来进行自注意力的计算。

def window_partition(x, window_size):
    """
    Args:
        x: (B, H, W, C)
        window_size (int): window size

    Returns:
        windows: (num_windows*B,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
    B, H, W, C = x.shape
    x = x.view(B, H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W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windows = x.permute(0, 1, 3, 2, 4, 5).contiguous().view(-1,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return windows

在进入attention模块之前,我们得到的window_partition的结果还会在reshape一下。我们输入attention的数据的格式要求是$(batch, number, embd_dim)$,partition结果与之对应的就是$(batch*number\_window, window\_size^2, embd\_dim)$

x_windows = x_windows.view(-1, self.window_size * self.window_size, C)

window_reverse

window_reverse的过程和window_partition的过程正好相反,它会把带窗口的embedding变回最初的大小。也就是从$(batch*number\_window, window\_size^2, embd\_dim)$变回56*56*96(在我们设定的情况下的大小)。

def window_reverse(windows, window_size, H, W):
    """
    Args:
        windows: (num_windows*B,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window_size (int): Window size
        H (int): Height of image
        W (int): Width of image

    Returns:
        x: (B, H, W, C)
    """
    B = int(windows.shape[0] / (H * W / window_size / window_size))
    # 真正的B等于输入的第一个维度/window的个数。
    x = windows.view(B, H // window_size, W //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1)
    x = x.permute(0, 1, 3, 2, 4, 5).contiguous().view(B, H, W, -1)
    return x

W-MSA

处理成按window分的patch后,下一步就是正常的做MSA就可以了。

我们先不考虑shifted-window的平移,只看一下window-MSA的代码是怎么实现的。

在下方的代码上我都给出了注释,其实可以看出来,除了增加了 relative_position_bias的部分和mask,这段代码和上一章节里面VIT的MSA的部分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这里的mask在不用shift的时候就是None,所以在W-MSA里其实没有用到它,它只在shifted-window MSA起作用。

class Window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emd_size, window_size, num_head, qkv_bias = True, attn_drop = 0., proj_drop = 0.):
        self.emb_size = emb_size
        self.num_heads = num_head
        head_im = dim//num_head
        self.scale = qk_scale or head_dim**-0.5
        self.qkv = nn.Linear(emb_size, emb_size *3, bias = qkv_bias)
        self.attn_drop = nn.Dropout(attn_drop)
        self.proj = nn.Linear(emb_size, emb_size)
        self.proj_drop = nn.Dropout(proj_drop)
        # 上面这部分就是普通的MSA一样的部分。没有任何修改。
        # 下面的部分加了relative position bias。这部分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白。


        self.window_size = window_size
        self.relative_position_bias_table = nn.Parameter(
        torch.zeros((2 * window_size[0] - 1)*(2*window_size[1] - 1), num_heads))
        # 这个地方就是上面说过的[2*M-1, 2*M-1]的bias matrix

        #下面这段直接从官方源码复制过来的
        coords_h = torch.arange(self.window_size[0])
        coords_w = torch.arange(self.window_size[1])
        coords = torch.stack(torch.meshgrid([coords_h, coords_w]))  # 2, Wh, Ww
        # 生成网格,大小为[2, h, w],
        coords_flatten = torch.flatten(coords, 1)  # 2, Wh*Ww
        # flatten 大小变成(2,h*w)
        relative_coords = coords_flatten[:, :, None] - coords_flatten[:, None, :]  # 2, Wh*Ww, Wh*Ww
        relative_coords = relative_coords.permute(1, 2, 0).contiguous()  # Wh*Ww, Wh*Ww, 2
        relative_coords[:, :, 0] += self.window_size[0] - 1  # shift to start from 0
        relative_coords[:, :, 1] += self.window_size[1] - 1
        relative_coords[:, :, 0] *= 2 * self.window_size[1] - 1
        relative_position_index = relative_coords.sum(-1)  # Wh*Ww, Wh*Ww
        self.register_buffer("relative_position_index", relative_position_index)

    def forward(self, x, mask=None):

        B, N, D = x.shape  # 这里的输入已经是window_partition后的结果。
        # 这里的B_其实是 batch_size * wind_num *wind_num,这里的N是window_size*window_size

        qkv = self.qkv(x)
        qkv = self.qkv(x).reshape(B, N, 3, self.num_heads, D//self.num_heads).permute(2,0,3,1,4)
        queries, keys, values = qkv[0], qkv[1], qkv[2]

        attn = (queries@keys.transpose(-2,-1)) * self.scale

        # 到这里,上面的部分还是和VIT里的是一样的。

        relative_position_bias = self.relative_position_bias_table[self.relative_position_index.view(-1)].view(
            self.window_size[0] * self.window_size[1], self.window_size[0] * self.window_size[1], -1)  # Wh*Ww,Wh*Ww,nH
        relative_position_bias = relative_position_bias.permute(2, 0, 1).contiguous()  # nH, Wh*Ww, Wh*Ww

        attn = attn + relative_position_bias.unsqueeze(0) # 加上相对位置偏移。

        if mask is not None:
            nW = mask.shape[0]
            attn =  attn.view(B//nw, nw, self.num_head, N, N) + mask.unsqueeze(1).unsqueeze(0)
            attn = attn.view(-1, self.num_heads,N, N)

        # 往后的部分和之前也是一样的。
        attn = attn.sortmax(dim=-1)

        attn = self.attn_drop(attn)

        x = (attn @ v).transpose(1, 2).reshape(B, N, D)
        x = self.proj(x)
        x = self.proj_drop(x)
        return x

SW-MSA

SW-MSA和MSA是共用的一个class实现的,他们的区别就在于SW-MSA的前向中会使用的mask。mask是在block初始化的时候创建的。

if self.shift_size > 0:
            # calculate attention mask for SW-MSA
            H, W = self.input_resolution
            img_mask = torch.zeros((1, H, W, 1))  # 1 H W 1
            h_slices = (slice(0, -self.window_size),
                        slice(-self.window_size, -self.shift_size),
                        slice(-self.shift_size, None))
            w_slices = (slice(0, -self.window_size),
                        slice(-self.window_size, -self.shift_size),
                        slice(-self.shift_size, None))
            cnt = 0
            for h in h_slices:
                for w in w_slices:
                    img_mask[:, h, w, :] = cnt
                    cnt += 1

            mask_windows = window_partition(img_mask, self.window_size)  # nW,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1
            mask_windows = mask_windows.view(-1, self.window_size * self.window_size)
            attn_mask = mask_windows.unsqueeze(1) - mask_windows.unsqueeze(2)
            attn_mask = attn_mask.masked_fill(attn_mask != 0, float(-100.0)).masked_fill(attn_mask == 0, float(0.0))

在前向forward使用时,这里面使用到了一个不太常见的函数。

torch.roll(input, shifts, dims=None)

torch.roll的作用就是滚动元素的位置,原本在最后的元素会回滚到最前方。和shifted_window在解决平移后窗口变多的处理理念是一样的,shifted_window想要把最右边和最下边的零碎窗口放到最前面和最上面,拼凑出完整的新窗口。torch.roll就帮它完成了这一步。

 if self.shift_size > 0: # shift_size大于0就说明要使用的是shifted_window了。
            if not self.fused_window_process:
                shifted_x = torch.roll(x, shifts=(-self.shift_size, -self.shift_size), dims=(1, 2))
                # partition windows
                x_windows = window_partition(shifted_x, self.window_size)  # nW*B, window_size, window_size, C
            else:
                x_windows = WindowProcess.apply(x, B, H, W, C, -self.shift_size, self.window_size)

shifted_window不仅在partition的时候要特殊处理,在reverse的时候也不太一样。

 if self.shift_size > 0:
            if not self.fused_window_process:
                shifted_x = window_reverse(attn_windows, self.window_size, H, W)  # B H' W' C
                x = torch.roll(shifted_x, shifts=(self.shift_size, self.shift_size), dims=(1, 2))
            else:
                x = WindowProcessReverse.apply(attn_windows, B, H, W, C, self.shift_size, self.window_size)

这部分还是去看源码理解吧。

PatchMerging

直接看一下代码,代码还是很好理解的。

class PatchMerging(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resolution, dim, norm_layer = nn.LayerNorm):
        super().__init__()
        self.input_resolution = input_resolution
        self.dim = dim
        self.reduction = nn.Linear(4 * dim, 2* dim, bias=False)
        self.norm = norm_layer(4*dim)

    def forward(self, x):
        H, W = self.input_resolution  # 就是当前featuremap的大小
        B, N, D = x.shape

        assert L == H * W, "input feature has wrong size"
        assert H % 2 == 0 and W % 2 == 0, f"x size ({H}*{W}) are not even."

        x = x.view(B, H, W, C)

        x0 = x[:, 0::2, 0::2, :]  # 从00开始,x轴y轴各间隔一个取一个。
        x1 = x[:, 1::2, 0::2, :]  # 从10开始,x轴y轴各间隔一个取一个。
        x2 = x[:, 0::2, 1::2, :]  # 从01开始,x轴y轴各间隔一个取一个。
        x3 = x[:, 1::2, 1::2, :]  # 从11开始,x轴y轴各间隔一个取一个。
        x = torch.cat([x0, x1, x2, x3], -1)  # 到这一步新的大小是 (B, H/2, W/2, C*4)
        x = x.view(B, -1, 4*D) # 到这一步再把featuremap拉平,(B, H*W/4, C*4)

        x = self.norm(x)
        x = self.reduction(x)

        return x

MLP

MLP的部分和之前没有任何差别。可以自己加dropout进去,我没有加。

class ML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_features, hidden_features = None, out_feature=None, act_layer=nn.GELU, drop=0):
        super().__init__()

        self.fc1 = nn.Linear(in_features, hidden_features)
        self.act = act_layer()
        self.fc2 = nn.Linear(hidden_features, out_features)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f1(x)
        x = self.act(x)
        x = self.f2(x)
        x = self.act(x)
        return self.dropout(x)

Swintransformer 与 block

各个组件部分都写完了。现在需要把它组合在一起。
写一个简单的流程逻辑:

class SwinTransformer(nn.Module):
    def __init__(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super().__init__()
        ## 省略掉一些初始化
        # 第一个部件,patchembed
        self.path_embed = PatchEmbed(xxxx)
        # 第二个部件,pose_embedding
        self.absolute_pos_embed = nn.Parameter(xxxx)
        # 第三个部件,basicblock
        for i_layer in range(self.num_layers):
            layer = BasicLayer(xxx)
        # 第四个部件,最终的分类头
        self.head = nn.Linear(xxxxx)

这里的BasicLayer就是多个transformer block连接起来组成的ModuleList。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下每个block流程。

class SwinTransformerBlo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xxxxxxxx):
        super().__init__()
        ## 忽略一些初始化的内容
        # 第一个部件,MSA
        self.attn = WindowAttention(xxxx)
        # 第二个部件,norm。
        self.norm1 = norm_layer(dim)
        self.norm2 = norm_layer(dim)
        # 第三个部件 MLP。
        self.mlp = Mlp(xxxxx)
        # 第四个部件 mask。假如shifted_size >0 需要写一个mask。
        attn_mask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因为partition和merge都是reverse都是函数而不是class,所以不用在初始化中用。
    def forward(self, x):
        # 假设输入x的大小是 B, N, D
        shortcut = x
        # 第一步 window_partition
        x = x.view(B,H,W,D)
        x_windows = window_partition(xxxxx)
        # 这一步得到的结果大小是(B*H/size*W/size,size, size,D)
        x_windows = x_windows.view(-1,  self.window_size * self.window_size, D)
        # 第二步 计算attention
        attn_windows = self.attn(x_dinows, mask = self.attn_mask)
        #第三步 window_reverse
        attn_windows = attn_windows.view(-1,self.window_size, self.window_size, D)
        shifted_x = window_reverse(attn_windows, self.window_size, H, W)
        # 这一步的结果大小是(B, H, W, D)
        x = x.view(B, H * W, D)
        # 现在变成了B,N,D
        # 第四步 add&LN&MLP
        x = shortcut + self.drop_path(x)
        x = x + self.drop_path(self.mlp(self.norm2(x)))
        return x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OneFlow深度学习框原理、用法、案例和注意事项
OneFlow深度学习框原理、用法、案例和注意事项
62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的奥秘:探索神经网络的核心原理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包括神经网络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训练过程。我们将从最初的感知机模型出发,逐步深入到现代复杂的深度网络架构,并探讨如何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优化网络权重。文章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深度学习入门指南,同时为有经验的研究者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
73 1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中的自适应神经网络:原理与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深度学习领域,自适应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处理数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种网络通过动态调整其结构和参数来适应输入数据的分布和特征,从而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最优性能。本文将深入探讨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这一技术如何推动深度学习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深度学习基础:神经网络原理与构建
**摘要:** 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基础,包括神经元模型、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通过TensorFlow的Keras API,展示了如何构建并训练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以对鸢尾花数据集进行分类。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构建、训练和评估,文章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的基本流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度学习入门的起点。虽然深度学习领域广阔,涉及更多复杂技术和网络结构,但本文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115 5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深入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从原理到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深入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从原理到实践
81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学习的奥秘:探索神经网络背后的原理与实践
【9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将带你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核心概念,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逐步揭示其神秘面纱。我们将探讨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代码示例,展示如何构建和训练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模型。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39 2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深度学习中的图像识别:原理与实践
【9月更文挑战第21天】本文将深入浅出地探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我们将从基础的神经网络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工作机制,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的代码示例来展示如何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图像识别。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74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的奥秘:从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深度学习的神秘世界。首先,我们将介绍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深入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们一起揭开深度学习的面纱,探索其无限可能!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图像识别的基本原理与实践
【8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图像识别技术的核心原理,并借助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一个基本的图像识别模型。通过简洁的代码示例和直观的解释,我们旨在向读者展示如何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图像识别系统,以及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无论你是AI领域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案例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试图模拟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结构,以解决复杂的问题。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构建多层非线性处理单元(即神经元)的网络结构,这些网络可以从原始数据中自动提取特征并进行学习。
53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