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的学习

简介: 多态的学习

什么是多态


多态的概念:就是去完成某个行为,当不同的对象去完成时会产生出不同的状态。

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class Animal {     //定义一个父类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Animal(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eat() {     //定义一个方法,这方法将来会在子类中重写,发生动态绑定
        System.out.println("吃");
    }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public Cat(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name, age);
    }
    public void eat() {   //重写了eat方法
        System.out.println(name + "吃猫粮");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Dog(String name, int age) {
        super(name, age);
    }
    public void eat() {   //重写了eat方法
        System.out.println(name + "吃狗粮");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fun(Animal animal){
        animal.eat();  //访问父类中的eat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t cat = new Cat("汤姆",1);
        Dog dog = new Dog("旺财",4);
        fun(cat);  //这里将Cat类型的引用传给Animal类型,发生了向上转型
        fun(dog);  //关于重写与向上转型后面细讲
    }
}

输出:

汤姆吃猫粮

旺财吃狗粮


我们看到同一个fun方法,不同的引用对象放进去。它所呈现行为结果不一样,这便是多态了。


多态有啥限制条件吗?


在java中要实现多态,必须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1. 必须在继承体系下
  2. 子类必须要对父类中方法进行重写
  3. 通过父类的引用调用重写的方法


我们上述代码便是满足这三点。

多态体现:在代码运行时,当传递不同类对象时,会调用对应类中的方法。


重写


重写:也称为覆盖。重写是子类对父类非静态、非private修饰,非final修饰,非构造方法等的实现过程进行重新编写, 返回值和形参都不能改变。即外壳不变,核心重写!重写的好处在于子类可以根据需要,定义特定义自己的行为。 也就是说子类能够根据需要实现父类的方法。


【方法重写的规则】

1、子类在重写父类的方法时,一般必须与父类方法原型一致: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参数列表) 要完全一致

2、被重写的方法返回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必须是具有父子关系的

3、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更低。例如:如果父类方法被public修饰,则子类中重写该方法就不能声明为 protected

4、父类被static、private修饰的方法、构造方法都不能被重写。

5、重写的方法, 可以使用 @Override 注解来显式指定. 有了这个注解能帮我们进行一些合法性校验. 例如不小心将方法名字拼写错了 (比如写成 aet), 那么此时编译器就会发现父类中没有 aet 方法, 就会编译报错, 提示无法构成重写。


【重写和重载的区别】


3860ef29e3f749f8aa4b498ea21004ce.png


方法重载是一个类的多态性表现 , 而方法重写是子类与父类的一种多态性表现。


静态绑定:也称为前期绑定(早绑定),即在编译时,根据用户所传递实参类型就确定了具体调用那个方法。典型代表函数重载。

动态绑定:也称为后期绑定(晚绑定),即在编译时,不能确定方法的行为,需要等到程序运行时,才能够确定具体调用那个类的方法。


向下转型和向上转型


向上转型


向上转型:实际就是创建一个子类对象,将其当成父类对象来使用。

语法格式:父类类型 对象名 = new 子类类型()


Animal animal = new Cat("汤姆",3);


animal是父类类型,但可以引用一个子类对象,因为是从小范围向大范围的转换。子类类型转父类类型。

像开头的代码就是向上转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fun(Animal animal){
        animal.eat();  //访问父类中的eat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t cat = new Cat("汤姆",1);   
        Dog dog = new Dog("旺财",4);   
        fun(cat);  //这里将Cat类型的引用传给Animal类型,发生了向上转型
        fun(dog);  //Cat类型是子类类型,Animal是父类类型
    }
}

这里我们也可以这样写: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fun(Animal animal){
        animal.eat();  //访问父类中的eat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cat = new Cat("汤姆",1);  //new出的对象直接向上转型
        Animal dog = new Dog("旺财",4);
        fun(cat);    //这里就不需要向上转型了
        fun(dog);  
    }
}

向上转型的优点:让代码实现更简单灵活。

向上转型的缺陷:不能调用到子类特有的方法。


向上转型只能调用到父类中有的方法,不能调用到子类特有的方法。


向下转型


将一个子类对象经过向上转型之后当成父类方法使用,再无法调用子类的方法,但有时候可能需要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此时:将父类引用再还原为子类对象即可,即向下转换。


Animal animal = new Cat("汤姆",3);  //向上转型
  Cat cat = (Cat)ainmal;  // 向下转型,可以调用子类特有方法了


向下转型用的比较少,而且不安全,万一转换失败,运行时就会抛异常。Java中为了提高向下转型的安全性,引入了 instanceof ,如果该表达式为true,则可以安全转换。


Animal animal = new Cat("汤姆",3);  
  Cat cat = (Cat)ainmal;  
  if(animal instanceof Cat){   //转换安全则运行下面代码,否则抛异常
  cat = (Cat)animal;
  cat.mew();
  }


多态的优点


现在我们有下面代码:


class Color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什么颜色");
    }
}
class Red extends Col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红色");
    }
}
class Yellow extends Col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黄色");
    }
}
class Blue extends Col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蓝色");
    }
}

假如我们要一次性打印多个颜色,如果不基于多态, 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d red = new Red();
        Yellow yellow = new Yellow();
        Blue blue = new Blue();
        String[] shapes = {"yellow", "red", "yellow", "red", "blue"};
        for (String shape : shapes) {
            if (shape.equals("red")) {
                red.show();
            } else if (shape.equals("yellow")) {
                yellow.show();
            } else if (shape.equals("blue")) {
                blue.show();
            }
        }
    }
}


输出:

黄色

红色

黄色

红色

蓝色


如果用多态则简单多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or[] color = {new Yellow(), new Red(), new Yellow(),
                new Red(), new Blue()};
        for (Color shape : color) {
            shape.show();
        }
    }
}


这便是多态的好处,能够降低代码的 “圈复杂度”, 避免使用大量的 if - else。

还有一点,它的扩展性很强,如果要新增一种新的形状, 使用多态的方式代码改动成本也比较低。(重写父类方法就行)

对于类的调用者来说, 只要创建一个新类的实例就可以了, 改动成本很低。

而对于不用多态的情况, if - else 进行一定的修改, 改动成本更高。


多态缺陷


代码的运行效率降低。


  1. 属性没有多态性

当父类和子类都有同名属性的时候,通过父类引用,只能引用父类自己的成员属性

  1. 构造方法没有多态性

构造方法只能重载,不能通过子类重写。


避免在构造方法中调用重写的方法


看下面代码,想想输出结果是什么


class B {
    public B() {
        func();
    }
    public void func() {
        System.out.println("B.func()");
    }
}
class D extends B {
    private int num = 1;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c() {
        System.out.println("D.func() " + num);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 d = new D();
    }
}


输出:D.func() 0

分析:


class B {
    public B() {
        func();   // 构造方法里调用了fun方法,注意子类中也有该方法,所以是重写了该方法,发生了动态绑定,所以是调用了D中的fun方法
    }            //此时 D 对象自身还没有构造, 此时 num 处在未初始化的状态, 值为 0. 
    public void func() {
        System.out.println("B.func()");
    }
}
class D extends B {
    private int num = 1;
    @Override
    public void func() {
        System.out.println("D.func() " + num);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 d = new D();  //调用D的构造方法,我们知道子类要先帮父类完成构建,所以接下来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
}

所以输出D.func() 0

所以在构造函数内,尽量避免使用实例方法,除了final和private方法


“用尽量简单的方式使对象进入可工作状态”, 尽量不要在构造器中调用方法(如果这个方法被子类重写, 就会触发动态绑定, 但是此时子类对象还没构造完成), 可能会出现一些隐藏的但是又极难发现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资源调度 开发者
Vue2选择器(Select)
这是一个基于Vue3的选择器组件(VueAmazingSelector),已在npm上发布,方便快捷地通过`yarn add vue-amazing-selector`进行安装。此组件允许全局或局部注册,并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属性,如选项数据、选择器文本字段名、值字段名、默认文字、禁用状态、清除功能等。同时,它还支持调整选择框的尺寸和下拉项数量,并附有详细的使用示例和代码片段,便于开发者快速集成和定制。
219 1
Vue2选择器(Select)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负载均衡 调度
COMET:字节跳动开源MoE训练加速神器,单层1.96倍性能提升,节省百万GPU小时
COMET是字节跳动推出的针对Mixture-of-Experts(MoE)模型的优化系统,通过细粒度的计算-通信重叠技术,显著提升分布式训练效率,支持多种并行策略和大规模集群部署。
310 9
|
存储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2024年最全ceph的功能组件和架构概述(2),Linux运维工程面试问题
2024年最全ceph的功能组件和架构概述(2),Linux运维工程面试问题
2024年最全ceph的功能组件和架构概述(2),Linux运维工程面试问题
|
算法 NoSQL Linux
Linux C++环境下避免死锁的全面策略解析与实践指南
Linux C++环境下避免死锁的全面策略解析与实践指南
278 0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分布式数据库
ES如何做到亿级数据查询毫秒级返回
ES如何做到亿级数据查询毫秒级返回
211 0
|
1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SON
rabbitmq基础教程(ui,java,springamqp)
本文提供了RabbitMQ的基础教程,包括如何使用UI创建队列和交换机、Java代码操作RabbitMQ、Spring AMQP进行消息发送和接收,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交换机类型(fanout、direct、topic)进行消息路由。
138 0
rabbitmq基础教程(ui,java,springamqp)
|
XML JSON 安全
RESTful API设计规范
RESTful API设计规范
1170 0
RESTful API设计规范
|
网络协议 Go
Swoole与Go系列教程之TCP服务的应用
TCP(传输控制协议)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可靠传输和连接管理的问题。在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特别是在分组交换和互联网的发展初期,网络是不可靠的,存在丢包、错误和延迟等问题。
1124 0
Swoole与Go系列教程之TCP服务的应用
|
12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Android开发
深度解析:利用Universal Links与Android App Links实现无缝网页至应用跳转的安全考量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经常需要从网页无缝跳转到移动应用中。这种跳转不仅需要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还要确保安全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Universal Links(仅限于iOS)和Android App Links技术实现这一目标,并分析其安全性。
1415 0
|
C# Windows 监控
WPF应用跨界成长秘籍:深度揭秘如何与Windows服务完美交互,扩展功能无界限!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是 .NET 框架下的图形界面技术,具有丰富的界面设计和灵活的客户端功能。在某些场景下,WPF 应用需与 Windows 服务交互以实现后台任务处理、系统监控等功能。本文探讨了两者交互的方法,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扩展 WPF 应用的功能。首先介绍了 Windows 服务的基础知识,然后阐述了创建 Windows 服务、设计通信接口及 WPF 客户端调用服务的具体步骤。通过合理的交互设计,WPF 应用可获得更强的后台处理能力和系统级操作权限,提升应用的整体性能。
3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