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热图时看不出颜色差异?四种方式转换处理使结果显而“易”见

简介: 绘制热图时看不出颜色差异?四种方式转换处理使结果显而“易”见

今天分享的学习笔记:异常绘图数据转换方法(对数法,评分法,踢值法,颜色法),用于对热图进行修饰。

ggplot2中绘制热图时,有时候会遇到数据的组间差异太大,导致可视化结果不明显(颜色区分度较低),因此学习几种对特殊数据的处理方法,使热图呈现的效果更好。

生成原始数据

创建一组数据,包含4个不同的样本(a等4行),5个不同的变量(Grp1等5列),其中不同样本间的均值差异较大。

> data <- c(rnorm(5,mean=5),rnorm(5,mean=20),rnorm(5,mean=100),c(600,700,800,900,10000))
> data <- c(rnorm(5,mean=5),rnorm(5,mean=20),rnorm(5,mean=100),c(600,700,800,900,10000))
> #rnorm函数能够随机生成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
> data <- matrix(data,ncol = 5,byrow=T)
> #将数据转化为矩阵格式
> data <- as.data.frame(data) #转化为数据框
> rownames(data) <- letters[1:4] #行名设置为小写字母abcd
> colnames(data) <- paste("Grp",1:5,sep="_") #列名设置为Grp+序号
> data #查看一下当前的数据
      Grp_1      Grp_2      Grp_3      Grp_4        Grp_5
a   4.31371   6.520402   5.049561   5.013933     6.716523
b  18.68553  19.702193  20.845860  21.102063    19.592703
c  99.00071  99.310800  99.422325 101.114502   100.693449
d 600.00000 700.000000 800.000000 900.000000 10000.000000

转换数据形式

刚刚创建的原始数据是4行5列的数据框,需要将其转化成类似id~value的长数据形式(行数变多,列数减小,实际数据表达内容相同)

这种长数据用于后续的ggplot2作图使用,该转换过程的原理和方法我之前的笔记中有记录,欢迎查阅。

> data$ID <- rownames(data) 
#添加新列,列的内容为当前数据框的行名
> data_1 <- melt(data,id.vars = c("ID")) 
#将矩阵融合变成长类型(用于绘图,列数少,看起来又窄又长)
> head(data_1) #查看当前数据的前几行
  ID variable      value
1  a    Grp_1   4.313710
2  b    Grp_1  18.685532
3  c    Grp_1  99.000713
4  d    Grp_1 600.000000 #在此可以发现这一个的值和前面的相比很大很突出。
5  a    Grp_2   6.520402
6  b    Grp_2  19.702193

绘图结果

利用ggplot函数绘制热图,可以发现下图中只有右上角的颜色比较深,其他区域没有明显差别,这样的结果看不出差异性,需要对数据进一步转换。

p <- ggplot(data_1,aes(x=variable,y=ID)) +
  xlab("samples") + theme_bw() + 
  theme(panel.grid.major = element_blank()) + theme(legend.key = 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ext.x = element_text(angle=45,hjust = 1,vjust = 1)) +
  theme(legend.position = "top") + geom_tile(aes(fill=value)) +
  scale_fill_gradient(low="white",high="blue")
p

数据的转换方法

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这里介绍对数法、评分法、踢值法、颜色法四种方案。

对数法

对数函数能够将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异性进行转换,根据对数的图像可以看出,特大数值的差异性被压缩,相对投影长度变小,以便于和较小数值处于同一基准规则进行差异比较。

因此,首先将原始data数据经过对数转化,然后再对转化后的数据添加ID列转成长数据形式(简称为“两步走”)

> data_l <- log2(data+1) #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运算
> data_l #查看转换后的数据
     Grp_1    Grp_2    Grp_3    Grp_4     Grp_5
a 2.545781 2.076924 2.316681 2.473611  2.919831
b 4.302711 4.432475 4.355503 4.441871  4.439853
c 6.675369 6.675384 6.687525 6.650458  6.659354
d 9.231221 9.453271 9.645658 9.815383 13.287857
> data_l$ID <- rownames(data_l) 
#对转换后的数据添加新列,内容为数据的行名
> data_lm <- melt(data_l,id.vars = c("ID")) 
#对数据进行融合,转化成长数据用于绘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步骤不能调换顺序,因为我测试时先添加了ID导致对数转化失败,应该先对数值进行处理。

重新绘图之后,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差异哈哈哈哈哈!

p <- ggplot(data_lm,aes(x=variable,y=ID)) +
  xlab("samples") +ylab(NULL) +
  theme_bw() + theme(panel.grid.major = element_blank()) +
  theme(legend.key = element_blank()) + theme(legend.position = "top") +
  theme(axis.text.x = element_text(angle = 45,hjust = 1,vjust = 1)) +
  geom_tile(aes(fill=value)) + scale_fill_gradient(low="green",high = "blue")
p

对数法虽然有用,但也有局限性。

比如上面生成的图中绿色部分的区分度仍然很低,接下来用新的测试数据来演示另外三种方式。

评分法

原名叫Z-score转化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成正态分布的数据中的原始分数转换为z分数,而z分数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分数距离平均数的相对标准距离,通过这种方式保留数据的真实差异。

首先,重新创建一个特殊的数据集,用于该方法的演示。可以看出不论是同一行(样品内)还是同一列(变量内),数值的差异幅度都很大。

> data
  Grp_1 Grp_2 Grp_3 Grp_4   Grp_5
a   6.6  20.9 100.1 600.0     5.2
b  20.8  99.8 700.0   3.7    19.2
c 100.0 800.0   6.2  21.4    98.6
d 900.0   3.3  20.3 101.1 10000.0

先去除数据中的干扰项,然后标准化并设定列名,完成后输出查看这个时候的数据状态。

data <- data[apply(data,1,var)!=0,] 
#去除干扰项,"!="表示不等于
> data_s <- as.data.frame(t(apply(data,1,scale)))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并转化成数据框
> colnames(data_s) <- colnames(data) #设置列名
> data_s #查看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状态
       Grp_1      Grp_2      Grp_3      Grp_4      Grp_5
a -0.5456953 -0.4899405 -0.1811446  1.7679341 -0.5511538
b -0.4940465 -0.2301542  1.7747592 -0.5511674 -0.4993911
c -0.3139042  1.7740182 -0.5936858 -0.5483481 -0.3180801
d -0.2983707 -0.5033986 -0.4995116 -0.4810369  1.7823177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两步走”操作,然后将value的值转化成z分数格式。

> data_s$ID <- rownames(data_s) #添加新的一列,内容为数据的行名
> data_s_m <- melt(data_s,id.vars = c("ID")) #以新添加的行为标准融合数据
> data_s_m$value <- as.numeric(prettyNum(data_s_m$value,digits=2)) #将value的值转化为分数格式

进行绘图可以发现,此时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可视化效果明显。

p <- ggplot(data_s_m,aes(x=variable,y=ID)) + xlab("samples") +
  ylab(NULL) +theme_bw() + theme(panel.grid.major = 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ext.x = element_text(angle=45,hjust = 1,vjust=1)) +
  geom_tile(aes(fill=value)) +scale_fill_gradient(low="pink",high="blue") +
  geom_text(aes(label=value))
p

踢值法

这个也叫抹去异常值法,就是将特别离谱的数据全部抹去(用正常值代替),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酌情考虑。

这里使用上一个方法中创建的数据做演示。

核心处理就一行,把大于100的值全变成100即可。

data_3[data_3>100] <- 100 #将大于100的值变成100

然后进行标准“两步走”,生成的最终数据就没有特别离谱的值,可以放心用于绘图。

> data_3$ID = rownames(data_3) #添加新列ID
> data_3_m <- melt(data_3, id.vars=c("ID")) #以 ID列为准融合数据
> head(data_3_m) #查看融合后数据的前几行
  ID variable value
1  a    Grp_1   6.6
2  b    Grp_1  20.8
3  c    Grp_1 100.0
4  d    Grp_1 100.0
5  a    Grp_2  20.9
6  b    Grp_2  99.8

绘制图像,发现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明显,但是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差,损失了一些数据的趋势信息。

p <- ggplot(data_3_m,aes(x=variable,y=ID)) +
  xlab("samples") +
  ylab(NULL) +
  theme_bw() + 
  theme(panel.grid.major= element_blank()) +
  theme(legend.key=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ext.x=element_text(angle=45,hjust=1,vjust=1)) +
  geom_tile(aes(fill=value)) + 
  scale_fill_gradient(low = "red",high="green") +
  geom_text(aes(label=value))
p

颜色法

也称为非线性颜色法,这种方法很妙,简直妙的呱呱叫!    体现出了一种“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思想。

颜色在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是均匀分布的。如果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用100个颜色区分,其中每一个值都会赋予一个颜色。非线性颜色则是对数据比较小但密集的地方赋予更多颜色,数据大但分布散的地方赋予更少颜色,这样既能加大区分度,又不影响原始数值。

图里颜色看不出明显差异,先不管数据有啥问题,直接把颜色改成差异的就完事儿,使可视化结果趋于明显。

首先,创建用于示例的数据:先进行“两步走”,然后再利用summary函数获取value变量的数据信息(最小值,一分位值,中位值,三分位值,最大值)

> data_4$ID=rownames(data_4) #添加新 ID列
> data_4_m <- melt(data_4,id.vars = c("ID")) #融合数据,生成用于绘图的数据格式
> summary_v <- summary(data_4_m$value) #计算数据的最小值,一分位值,中位值,三分位值,最大值
> summary_v #查看上一行计算的结果
    Min.  1st Qu.   Median     Mean  3rd Qu.     Max. 
    3.30    16.05    60.00   681.36   225.82 10000.00

在最小值和第一四分位数之间划出6个区间,第一四分位数和中位数之间划出6个区间,中位数和第三四分位数之间划出5个区间,最后的数划出5个区间,并查看划分结果。

> break_v <- unique(c(seq(summary_v[1]*0.95,summary_v[2],length=6),
+                     seq(summary_v[2],summary_v[3],length=6),
+                     seq(summary_v[3],summary_v[5],length=5),
+                     seq(summary_v[5],summary_v[6]*1.05,length=5)))
> break_v #查看划分的结果
 [1]     3.1350     5.7180     8.3010    10.8840    13.4670    16.0500    24.8400    33.6300
 [9]    42.4200    51.2100    60.0000   101.4562   142.9125   184.3687   225.8250  2794.3687
[17]  5362.9125  7931.4562 10500.0000

用新划分的区间数值替换原来的数值,并查看当前的数值状态。

> data_4_m$value <- cut(data_4_m$value,breaks = break_v,
+                       labels = break_v[2:length(break_v)]) #利用刚刚生成的划分区间设置切割标签
> break_v=unique(data_4_m$value) 
> head(data_4_m,3) #查看当前的数据状态
   ID variable      value
1   a    Grp_1      8.301
2   b    Grp_1      24.84
3   c    Grp_1  101.45625

判断一下生成的数据value列是否为因子格式,然后设置颜色并生成一系列颜色值。

> is.factor(data_4_m$value) # 判断一下当前数据的value列是否为因子格式
[1] TRUE
> gradient_1=c("yellow","blue","green") #设置颜色
> col <- colorRampPalette(gradient_1)(length(break_v)) #利用划分的区间结果生成一组颜色值
> col #查看所生成的颜色数据
[1] "#FFFF00" "#999966" "#3232CC" "#0033CB" "#009965" "#00FF00"

用新生成的颜色值进行填充绘图,可以看出数据间颜色差异性比较明显。

p <- ggplot(data_4_m,aes(x=variable,y=ID)) +
  xlab("sam") +
  ylab(NULL) +
  theme_bw() +
  theme(panel.grid.major = element_blank()) +
  theme(legend.key = element_blank()) + 
  theme(axis.text.x=element_text(angle=35,hjust = 0.9,vjust = 0.9)) +
  geom_tile(aes(fill=value))
#利用颜色填充信息
p <- p +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col)
p

参考资料:http://www.ehbio.com/Bioinfo_R_course/Rplots.html#ggplot2_heatmapnonlinear

END

©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击查看往期推荐:

R语言笔记丨数据的合并、拆分、整合

如何绘制热图?ggplot2入门笔记

相关文章
|
6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数据处理
R绘图 | 浅谈散点图及其变体的作图逻辑
R绘图 | 浅谈散点图及其变体的作图逻辑
100 0
|
6月前
|
图形学
怎么修改模型的表面颜色?
在3D模型中,材质颜色是物体表面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动设置或从纹理图像中提取颜色值,可以为模型赋予丰富多彩的外观。
77 1
|
8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Linux
科研绘图丨使用R语言Pheatmap包快速绘制基因表达量热图的方法,支持聚类和配色自定义修改
科研绘图丨使用R语言Pheatmap包快速绘制基因表达量热图的方法,支持聚类和配色自定义修改
|
10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利用ggcor包绘制相关性组合图及环状热图
ggcor包最初是因为能快速实现19年Science一组合相关性图(上图所示)变得流行起来,除此该包对热图、热图等等的可视化都是很方便快捷的,除了之前介绍过的几种相关性图几种方式,此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且具独特的风格(特别是组合相关性图、环形热图)。但是不知道因为何种原因此包在Github上消失了....,到作者(厚缊)个人博客上瞅了瞅发现关于包的参数介绍示例等也都没有了,在评论区里看到作者回答项目已不再提供任何代码和任何资料,需要的可以去国内的gitee和国外的github搜索看看有没有别人存的代码。
386 0
|
1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常用 7 大类型图形可视化——偏差关系图形
常用 7 大类型图形可视化——偏差关系图形
159 0
如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动态绘制饼状图
如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动态绘制饼状图
157 0
如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动态绘制饼状图
|
测试技术 Android开发 计算机视觉
R 实战| 几种常用的绘制离散变量热图/方块图/华夫图的方法
R 实战| 几种常用的绘制离散变量热图/方块图/华夫图的方法
474 0
R 实战| 几种常用的绘制离散变量热图/方块图/华夫图的方法
|
计算机视觉
Qt实用技巧:图形视图框架中图元将矩形边界改为不规则边界(用于选取和碰撞)
Qt实用技巧:图形视图框架中图元将矩形边界改为不规则边界(用于选取和碰撞)
Qt实用技巧:图形视图框架中图元将矩形边界改为不规则边界(用于选取和碰撞)
在画图软件中,可以画出不同大小或颜色的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它们可以是用某种颜色画出来的,可以是填充的或者不填充的。
编写Java程序:在画图软件中,可以画出不同大小或颜色的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几何图形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它们可以是用某种颜色画出来的,可以是填充的或者不填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