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进阶(十):网络编程

简介: Python网络编程

1. 简介

网络编程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发送端将信息通过指定的协议进行组装包,在接收端按照规定好的协议对包进行解析并提取出对应的信息,最终达到通信的目的。传输协议主要有 TCP 和 UDP,TCP 需要建立连接,是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协议,通常与 IP 协议共同使用;UDP 不需要建立连接,可靠性差,但速度更快。

网络编程有一个重要的概念 socket(套接字),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发送或接收数据,套接字允许应用程序将 I/O 插入到网络中,并与网络中的其他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Python 提供了如下两个 socket 模块:

  • Socket

提供了标准的 BSD Sockets API,可以访问底层操作系统 Socket 接口的全部方法。

  • SocketServer

提供了服务器中心类,可以简化网络服务器的开发。

2. 使用

2.1 API 介绍

Python 中通过 socket() 函数来创建套接字对象,具体格式如下:

socket.socket(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AM, proto=0, fileno=None)

  • family:套接字协议族,可以使用 AF_UNIX(只能用于单一的 Unix 系统进程间通信)、AF_INET(服务器之间网络通信)

  • type:套接字类型,可以使用 SOCK_STREAM(面向连接的)、SOCK_DGRAM(非连接的)

套接字对象服务端方法:

方法 描述
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在 AF_INET 下以元组 (host,port) 的形式表示地址
listen([backlog]) 开始监听 TCP 传入连接,backlog 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 5 就可以了
accept() 接受 TCP 连接并返回 (conn,address),conn 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发送数据,address 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

套接字对象客户端方法:

方法 描述
connect(address) 连接到 address 处的套接字,格式一般为元组 (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 socket.error 错误
connect_ex(address) 功能与 connect(address) 相同,但是成功返回 0,失败返回 errno 的值

套接字对象公用方法:

方法 描述
recv(bufsize[, flags]) 接受 TCP 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 指定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flag 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end(bytes[, flags]) 发送 TCP 数据,将 string 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 string 的字节大小
sendall(bytes[, flags]) 完整发送 TCP 数据,将 string 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 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
recvfrom(bufsize[, flags]) 接受 UDP 套接字的数据,与 recv() 类似,但返回值是 (data,address),其中 data 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 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sendto(bytes, flags, address) 发送 UDP 数据,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 是形式为 (ipaddr,port) 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
close() 关闭套接字
getpeername()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类型通常是元组 (ipaddr,port)
getsockname()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 (ipaddr,port)
setsockopt(level,optname,value) 设置给定套接字选项的值
getsockopt(level, optname[, buflen]) 返回套接字选项的值
settimeout(value)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时间,单位是秒
gettimeout() 返回当前超时时间
fileno() 返回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setblocking(flag) 如果 flag 为 0,则将套接字设为非阻塞模式,否则将套接字设为阻塞模式(默认值);非阻塞模式下,如果调用 recv() 没有发现任何数据或 send() 调用无法立即发送数据,那么将引起 socket.error 异常
makefile() 创建一个与该套接字相关连的文件

2.2 TCP 方式

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 socket 以 TCP 方式进行通信。

服务端基本思路:

  • 创建套接字,绑定套接字到 IP 与端口

  • 监听连接

  • 不断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 接收请求的数据,并向对方发送响应数据

  • 传输完毕后,关闭套接字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ocket

# 创建套接字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地址
s.bind(('127.0.0.1', 6666))
# 监听连接
s.listen(5)
while True:
    print('等待客户端发送信息...')
    # 接收连接
    sock, addr = s.accept()
    # 接收请求数据
    data = sock.recv(1024).decode('utf-8')
    print('服务端接收请求数据:' + data)
    # 发送响应数据
    sock.sendall(data.upper().encode('utf-8'))
    # 关闭
    sock.close()

客户端基本思路:

  • 创建套接字,连接服务端

  • 连接后发送、接收数据

  • 传输完毕后,关闭套接字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连接服务端
s.connect(('127.0.0.1', 6666))
# 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s.sendall(b'hello')
# 接受服务端响应数据
data = s.recv(1024)
print('客户端接收响应数据:' + data.decode('utf-8'))
# 关闭
s.close()

我们只需先运行服务端代码,再运行客户端代码即可。

2.3 UDP 方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如何通过 socket 以 UDP 方式进行通信。

服务端基本思路:

  • 创建套接字,绑定套接字到 IP 与端口

  • 接收客户端请求的数据

  • 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ocket

# 创建套接字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 绑定地址
s.bind(('127.0.0.1', 6666))
while True:
    # 接收数据
    data, addr = s.recvfrom(1024)
    print('服务端接收请求数据:' + data.decode('utf-8'))
    # 响应数据
    s.sendto(data.decode('utf-8').upper().encode('utf-8'), addr)

客户端基本思路:

  • 创建套接字

  • 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 接受服务端响应数据

具体代码实现如下:

import socket

# 创建套接字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 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s.sendto(b'hello', ('127.0.0.1', 6666))
# 接受服务端响应数据
data = s.recv(1024).decode('utf-8')
print('客户端接收响应数据:' + data)
# 关闭
s.close()

同样的,我们还是先运行服务端代码,再运行客户端代码即可。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量子技术
GQNN框架:让Python开发者轻松构建量子神经网络
为降低量子神经网络的研发门槛并提升其实用性,本文介绍一个名为GQNN(Generalized Quantum Neural Network)的Python开发框架。
77 4
GQNN框架:让Python开发者轻松构建量子神经网络
|
20天前
|
JavaScript Java 大数据
基于python的网络课程在线学习交流系统
本研究聚焦网络课程在线学习交流系统,从社会、技术、教育三方面探讨其发展背景与意义。系统借助Java、Spring Boot、MySQL、Vue等技术实现,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公平与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2月前
|
运维 Linux 开发者
Linux系统中使用Python的ping3库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以上步骤展示了如何利用 Python 的 `ping3` 库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并且提供了基本错误处理方法以确保程序能够优雅地处理各种意外情形。通过简洁明快、易读易懂、实操性强等特点使得该方法非常适合开发者或系统管理员快速集成至自动化工具链之内进行日常运维任务之需求满足。
147 18
|
3月前
|
JSON 网络安全 数据格式
Python网络请求库requests使用详述
总结来说,`requests`库非常适用于需要快速、简易、可靠进行HTTP请求的应用场景,它的简洁性让开发者避免繁琐的网络代码而专注于交互逻辑本身。通过上述方式,你可以利用 `requests`处理大部分常见的HTTP请求需求。
334 51
|
2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数据可视化
Python网络爬虫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污染源监测数据抓取与分析
在环保领域,数据是决策基础,但分散在多个平台,获取困难。Python网络爬虫技术灵活高效,可自动化抓取空气质量、水质、污染源等数据,实现多平台整合、实时更新、结构化存储与异常预警。本文详解爬虫实战应用,涵盖技术选型、代码实现、反爬策略与数据分析,助力环保数据高效利用。
148 0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猫狗宠物识别系统Python+TensorFlow+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网络算法
宠物识别系统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基于37种常见猫狗数据集训练高精度模型,并保存为h5格式。通过Django框架搭建Web平台,用户上传宠物图片即可识别其名称,提供便捷的宠物识别服务。
857 55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眼疾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基于TensorFlow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收集了4种常见的眼疾图像数据集(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和正常眼睛) 再使用通过搭建的算法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模型,然后保存为为本地h5格式文件。最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平台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眼疾图片识别其名称。
507 5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的眼疾识别系统实现~人工智能+卷积网络算法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跳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动态数据索引优化策略研究
局域网网络监控软件需高效处理终端行为数据,跳表作为一种基于概率平衡的动态数据结构,具备高效的插入、删除与查询性能(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适用于高频数据写入和随机查询场景。本文深入解析跳表原理,探讨其在局域网监控中的适配性,并提供基于Python的完整实现方案,优化终端会话管理,提升系统响应性能。
93 4
|
5月前
|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高级并发与网络编程技术。
可以看出,Python的高级并发和网络编程极具挑战,却也饱含乐趣。探索这些技术,你将会发现:它们好比是Python世界的海洋,有穿越风暴的波涛,也有寂静深海的奇妙。开始旅途,探索无尽可能吧!
127 15
|
6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监控
Python 原生爬虫教程:网络爬虫的基本概念和认知
网络爬虫是一种自动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数据采集、新闻聚合和价格监控等领域。其工作流程包括 URL 调度、HTTP 请求、页面下载、解析、数据存储及新 URL 发现。Python 因其丰富的库(如 requests、BeautifulSoup、Scrapy)和简洁语法成为爬虫开发的首选语言。然而,在使用爬虫时需注意法律与道德问题,例如遵守 robots.txt 规则、控制请求频率以及合法使用数据,以确保爬虫技术健康有序发展。
856 31

推荐镜像

更多
下一篇
oss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