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监控 SDK 的一些技术要点原理分析(下)

本文涉及的产品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用户体验监控,每月100OCU免费额度
应用实时监控服务-应用监控,每月50GB免费额度
简介: 前端监控 SDK 的一些技术要点原理分析(下)

Vue 路由变更渲染时间

首屏渲染时间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计算了,但是如何计算 SPA 应用的页面路由切换导致的页面渲染时间呢?本文用 Vue 作为示例,讲一下我的思路。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onVueRouter(Vue, router) {
    let isFirst = true
    let startTime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首次进入页面已经有其他统计的渲染时间可用
        if (isFirst) {
            isFirst = false
            return next()
        }
        // 给 router 新增一个字段,表示是否要计算渲染时间
        // 只有路由跳转才需要计算
        router.needCalculateRenderTime = true
        startTime = performance.now()
        next()
    })
    let timer
    Vue.mixin({
        mounted() {
            if (!router.needCalculateRenderTime) return
            this.$nextTick(() => {
                // 仅在整个视图都被渲染之后才会运行的代码
                const now = performance.now()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 {
                    router.needCalculateRenderTime = false
                    lazyReportCache({
                        type: 'performance',
                        subType: 'vue-router-change-paint',
                        duration: now - startTime,
                        startTime: now,
                        pageURL: getPageURL(),
                    })
                }, 1000)
            })
        },
    })
}

代码逻辑如下:

  1. 监听路由钩子,在路由切换时会触发 router.beforeEach() 钩子,在该钩子的回调函数里将当前时间记为渲染开始时间。
  2. 利用 Vue.mixin() 对所有组件的 mounted() 注入一个函数。每个函数都执行一个防抖函数。
  3. 当最后一个组件的 mounted() 触发时,就代表该路由下的所有组件已经挂载完毕。可以在 this.$nextTick() 回调函数中获取渲染时间。

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个情况。不切换路由时,也会有变更组件的情况,这时不应该在这些组件的 mounted() 里进行渲染时间计算。所以需要添加一个 needCalculateRenderTime 字段,当切换路由时将它设为 true,代表可以计算渲染时间了。

错误数据采集

资源加载错误

使用 addEventListener() 监听 error 事件,可以捕获到资源加载失败错误。

// 捕获资源加载失败错误 js css img...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e => {
    const target = e.target
    if (!target) return
    if (target.src || target.href) {
        const url = target.src || target.href
        lazyReportCache({
            url,
            type: 'error',
            subType: 'resource',
            startTime: e.timeStamp,
            html: target.outerHTML,
            resourceType: target.tagName,
            paths: e.path.map(item => item.tagName).filter(Boolean),
            pageURL: getPageURL(),
        })
    }
}, true)

js 错误

使用 window.onerror 可以监听 js 错误。

// 监听 js 错误
window.onerror = (msg, url, line, column, error) => {
    lazyReportCache({
        msg,
        line,
        column,
        error: error.stack,
        subType: 'js',
        pageURL: url,
        type: 'error',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
}

promise 错误

使用 addEventListener() 监听 unhandledrejection 事件,可以捕获到未处理的 promise 错误。

// 监听 promise 错误 缺点是获取不到列数据
window.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e => {
    lazyReportCache({
        reason: e.reason?.stack,
        subType: 'promise',
        type: 'error',
        startTime: e.timeStamp,
        pageURL: getPageURL(),
    })
})

sourcemap

一般生产环境的代码都是经过压缩的,并且生产环境不会把 sourcemap 文件上传。所以生产环境上的代码报错信息是很难读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 source-map 来对这些压缩过的代码报错信息进行还原。

当代码报错时,我们可以获取到对应的文件名、行数、列数:

{
    line: 1,
    column: 17,
    file: 'https:/www.xxx.com/bundlejs',
}

然后调用下面的代码进行还原:

async function parse(error) {
    const mapObj = JSON.parse(getMapFileContent(error.url))
    const consumer = await new sourceMap.SourceMapConsumer(mapObj)
    // 将 webpack://source-map-demo/./src/index.js 文件中的 ./ 去掉
    const sources = mapObj.sources.map(item => format(item))
    // 根据压缩后的报错信息得出未压缩前的报错行列数和源码文件
    const originalInfo = consumer.originalPositionFor({ line: error.line, column: error.column })
    // sourcesContent 中包含了各个文件的未压缩前的源码,根据文件名找出对应的源码
    const originalFileContent = mapObj.sourcesContent[sources.indexOf(originalInfo.source)]
    return {
        file: originalInfo.source,
        content: originalFileContent,
        line: originalInfo.line,
        column: originalInfo.column,
        msg: error.msg,
        error: error.error
    }
}
function format(item) {
    return item.replace(/(\.\/)*/g, '')
}
function getMapFileContent(url) {
    return fs.readFileSync(path.resolve(__dirname, `./maps/${url.split('/').pop()}.map`), 'utf-8')
}

每次项目打包时,如果开启了 sourcemap,那么每一个 js 文件都会有一个对应的 map 文件。

bundle.js

bundle.js.map

这时 js 文件放在静态服务器上供用户访问,map 文件存储在服务器,用于还原错误信息。source-map 库可以根据压缩过的代码报错信息还原出未压缩前的代码报错信息。例如压缩后报错位置为 1 行 47 列,还原后真正的位置可能为 4 行 10 列。除了位置信息,还可以获取到源码原文。

上图就是一个代码报错还原后的示例。鉴于这部分内容不属于 SDK 的范围,所以我另开了一个 仓库 来做这个事,有兴趣可以看看。

Vue 错误

利用 window.onerror 是捕获不到 Vue 错误的,它需要使用 Vue 提供的 API 进行监听。

Vue.config.errorHandler = (err, vm, info) => {
    // 将报错信息打印到控制台
    console.error(err)
    lazyReportCache({
        info,
        error: err.stack,
        subType: 'vue',
        type: 'error',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pageURL: getPageURL(),
    })
}

行为数据采集

PV、UV

PV(page view) 是页面浏览量,UV(Unique visitor)用户访问量。PV 只要访问一次页面就算一次,UV 同一天内多次访问只算一次。

对于前端来说,只要每次进入页面上报一次 PV 就行,UV 的统计放在服务端来做,主要是分析上报的数据来统计得出 UV。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v() {
    lazyReportCache({
        type: 'behavior',
        subType: 'pv',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pageURL: getPageURL(),
        referrer: document.referrer,
        uuid: getUUID(),
    })
}

页面停留时长

用户进入页面记录一个初始时间,用户离开页面时用当前时间减去初始时间,就是用户停留时长。这个计算逻辑可以放在 beforeunload 事件里做。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AccessDuration() {
    onBeforeunload(() => {
        report({
            type: 'behavior',
            subType: 'page-access-duration',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pageURL: getPageURL(),
            uuid: getUUID(),
        }, true)
    })
}

页面访问深度

记录页面访问深度是很有用的,例如不同的活动页面 a 和 b。a 平均访问深度只有 50%,b 平均访问深度有 80%,说明 b 更受用户喜欢,根据这一点可以有针对性的修改 a 活动页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访问深度以及停留时长来鉴别电商刷单。例如有人进来页面后一下就把页面拉到底部然后等待一段时间后购买,有人是慢慢的往下滚动页面,最后再购买。虽然他们在页面的停留时间一样,但明显第一个人更像是刷单的。

页面访问深度计算过程稍微复杂一点:

  1. 用户进入页面时,记录当前时间、scrollTop 值、页面可视高度、页面总高度。
  2. 用户滚动页面的那一刻,会触发 scroll 事件,在回调函数中用第一点得到的数据算出页面访问深度和停留时长。
  3. 当用户滚动页面到某一点时,停下继续观看页面。这时记录当前时间、scrollTop 值、页面可视高度、页面总高度。
  4. 重复第二点...

具体代码请看:

let timer
let startTime = 0
let hasReport = false
let pageHeight = 0
let scrollTop = 0
let viewportHeight = 0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AccessHeight()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onScroll)
    onBeforeunload(() => {
        const now = performance.now()
        report({
            startTime: now,
            duration: now - startTime,
            type: 'behavior',
            subType: 'page-access-height',
            pageURL: getPageURL(),
            value: toPercent((scrollTop + viewportHeight) / pageHeight),
            uuid: getUUID(),
        }, true)
    })
    // 页面加载完成后初始化记录当前访问高度、时间
    executeAfterLoad(() => {
        startTime = performance.now()
        page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viewport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
function onScroll() {
    clearTimeout(timer)
    const now = performance.now()
    if (!hasReport) {
        hasReport = true
        lazyReportCache({
            startTime: now,
            duration: now - startTime,
            type: 'behavior',
            subType: 'page-access-height',
            pageURL: getPageURL(),
            value: toPercent((scrollTop + viewportHeight) / pageHeight),
            uuid: getUUID(),
        })
    }
    timer = setTimeout(() => {
        hasReport = false
        startTime = now
        pageHeight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viewport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 500)
}
function toPercent(val) {
    if (val >= 1) return '100%'
    return (val * 100).toFixed(2) + '%'
}

用户点击

利用 addEventListener() 监听 mousedowntouchstart 事件,我们可以收集用户每一次点击区域的大小,点击坐标在整个页面中的具体位置,点击元素的内容等信息。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onClick() {
    ['mousedown', 'touchstart'].forEach(eventType => {
        let timer
        window.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 event => {
            clearTimeout(timer)
            timer = setTimeout(() => {
                const target = event.target
                const { top, left } = target.getBoundingClientRect()
                lazyReportCache({
                    top,
                    left,
                    eventType,
                    pageHeight: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Height || document.body.scrollHeight,
                    scrollTop: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type: 'behavior',
                    subType: 'click',
                    target: target.tagName,
                    paths: event.path?.map(item => item.tagName).filter(Boolean),
                    startTime: event.timeStamp,
                    pageURL: getPageURL(),
                    outerHTML: target.outerHTML,
                    innerHTML: target.innerHTML,
                    width: target.offsetWidth,
                    height: target.offsetHeight,
                    viewport: {
                        width: window.innerWidth,
                        height: window.innerHeight,
                    },
                    uuid: getUUID(),
                })
            }, 500)
        })
    })
}

页面跳转

利用 addEventListener() 监听 popstatehashchange 页面跳转事件。需要注意的是调用history.pushState()history.replaceState()不会触发popstate事件。只有在做出浏览器动作时,才会触发该事件,如用户点击浏览器的回退按钮(或者在Javascript代码中调用history.back()或者history.forward()方法)。同理,hashchange 也一样。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pageChange() {
    let from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 => {
        const to = getPageURL()
        lazyReportCache({
            from,
            to,
            type: 'behavior',
            subType: 'popstate',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uuid: getUUID(),
        })
        from = to
    }, true)
    let oldURL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event => {
        const newURL = event.newURL
        lazyReportCache({
            from: oldURL,
            to: newURL,
            type: 'behavior',
            subType: 'hashchange',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uuid: getUUID(),
        })
        oldURL = newURL
    }, true)
}

Vue 路由变更

Vue 可以利用 router.beforeEach 钩子进行路由变更的监听。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onVueRouter(router) {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 首次加载页面不用统计
        if (!from.name) {
            return next()
        }
        const data = {
            params: to.params,
            query: to.query,
        }
        lazyReportCache({
            data,
            name: to.name || to.path,
            type: 'behavior',
            subType: ['vue-router-change', 'pv'],
            startTime: performance.now(),
            from: from.fullPath,
            to: to.fullPath,
            uuid: getUUID(),
        })
        next()
    })
}

数据上报

上报方法

数据上报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我写的简易 SDK 采用的是第一、第二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报。利用 sendBeacon 来进行上报的优势非常明显。

使用 sendBeacon() 方法会使用户代理在有机会时异步地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同时不会延迟页面的卸载或影响下一导航的载入性能。这就解决了提交分析数据时的所有的问题:数据可靠,传输异步并且不会影响下一页面的加载。

在不支持 sendBeacon 的浏览器下我们可以使用 XMLHttpRequest 来进行上报。一个 HTTP 请求包含发送和接收两个步骤。其实对于上报来说,我们只要确保能发出去就可以了。也就是发送成功了就行,接不接收响应无所谓。为此,我做了个实验,在 beforeunload 用 XMLHttpRequest 传送了 30kb 的数据(一般的待上报数据很少会有这么大),换了不同的浏览器,都可以成功发出去。当然,这和硬件性能、网络状态也是有关联的。

上报时机

上报时机有三种:

  1. 采用 requestIdleCallback/setTimeout 延时上报。
  2. 在 beforeunload 回调函数里上报。
  3. 缓存上报数据,达到一定数量后再上报。

建议将三种方式结合一起上报:

  1. 先缓存上报数据,缓存到一定数量后,利用 requestIdleCallback/setTimeout 延时上报。
  2. 在页面离开时统一将未上报的数据进行上报。

总结

仅看理论知识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我结合本文所讲的技术要点写了一个简单的监控 SDK,可以用它来写一些简单的 DEMO,帮助加深理解。再结合本文一起阅读,效果更好。

参考资料

性能监控

错误监控

行为监控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云拨测对指定服务器进行Ping/DNS监测
本实验将通过云拨测对指定服务器进行Ping/DNS监测,评估网站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前端开发
优化 Flutter 应用启动速度的策略,涵盖理解启动过程、资源加载优化、减少初始化工作、界面布局优化、异步初始化、预加载关键数据、性能监控与分析等方面
本文探讨了优化 Flutter 应用启动速度的策略,涵盖理解启动过程、资源加载优化、减少初始化工作、界面布局优化、异步初始化、预加载关键数据、性能监控与分析等方面,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措施和效果,强调了持续优化的重要性及未来优化方向。
65 10
|
2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前端测试技术中,如何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
前端测试技术中,如何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
|
1月前
|
移动开发 缓存 前端开发
深入理解前端路由:原理、实现与应用
本书《深入理解前端路由:原理、实现与应用》全面解析了前端路由的核心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其在现代Web应用中的广泛应用,适合前端开发者和相关技术人员阅读。
|
2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搜索推荐
HTML与CSS在Web组件化中的核心作用及前端技术趋势
本文探讨了HTML与CSS在Web组件化中的核心作用及前端技术趋势。从结构定义、语义化到样式封装与布局控制,两者不仅提升了代码复用率和可维护性,还通过响应式设计、动态样式等技术增强了用户体验。面对兼容性、代码复杂度等挑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强调了持续创新的重要性,旨在构建高效、灵活的Web应用。
43 6
|
2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搜索推荐
前端懒加载:提升页面性能的关键技术
前端懒加载是一种优化网页加载速度的技术,通过延迟加载非首屏内容,减少初始加载时间,提高用户访问体验和页面性能。
|
2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与 DOM 交互的基础及进阶技巧,涵盖 DOM 获取、修改、创建、删除元素的方法,事件处理,性能优化及与其他前端技术的结合,助你构建动态交互的网页应用
本文深入讲解了 JavaScript 与 DOM 交互的基础及进阶技巧,涵盖 DOM 获取、修改、创建、删除元素的方法,事件处理,性能优化及与其他前端技术的结合,助你构建动态交互的网页应用。
52 5
|
2月前
|
前端开发 开发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 BEM 的概念、原理以及其在前端开发中的应用
BEM(Block-Element-Modifier)是一种前端开发中的命名规范和架构方法,旨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通过将界面拆分为独立的模块,BEM 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命名规则,增强了代码的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促进了团队协作。本文深入探讨了 BEM 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前端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为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56 8
|
2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JavaScript前端路由的实现原理及其在单页应用中的重要性,涵盖前端路由概念、基本原理、常见实现方式
本文深入解析了JavaScript前端路由的实现原理及其在单页应用中的重要性,涵盖前端路由概念、基本原理、常见实现方式(Hash路由和History路由)、优点及挑战,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80 1
|
2月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jenkins
Jenkins 在前端项目持续部署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Jenkins在前端项目持续部署中的应用,涵盖其基本原理、流程及具体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Jenkins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自动化任务中的作用,随后详细解析了从前端代码提交到生产环境部署的全过程,包括构建、测试、部署等关键步骤。最后,强调了持续部署中的代码质量控制、环境一致性、监控预警及安全管理等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开发者高效、安全地实施持续部署。
69 5
|
2月前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安全
前端测试技术
前端测试是确保前端应用程序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涵盖了多种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