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C语言]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简介: [数据结构-C语言]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算法的复杂度

算法在编写成可执行程序后,运行时需要耗费时间资源和空间(内存)资源 。因此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一般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衡量的,即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主要衡量一个算法的运行快慢,而空间复杂度主要衡量一个算法运行所需要的额外空间。在计算

机发展的早期,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很小。所以对空间复杂度很是在乎。但是经过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计

算机的存储容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所以我们如今已经不需要再特别关注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

2.时间复杂度

2.1 时间复杂度的概念

时间复杂度的定义: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它定量描述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从理论上说,是不能算出来的,只有你把你的程序放在机器上跑起来,才能知

道。但是我们需要每个算法都上机测试吗?是可以都上机测试,但是这很麻烦,所以才有了时间复杂度这个

分析方式。一个算法所花费的时间与其中语句的执行次数成正比例,算法中的基本操作的执行次数,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即:找到某条基本语句与问题规模N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就是算出了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举例:

Q:计算一下Func1中++count语句执行了多少次?

void Func1(int N)
{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 ; ++ i)
  {
    for (int j = 0; j < N ; ++ j)
    {
      ++count;
    }
  }
  for (int k = 0; k < 2 * N ; ++ k)
  {
    ++count;
  }
  int M = 10;
  while (M--)
  {
    ++count;
  }
    printf("%d\n", count);
}

Func1 的时间复杂度:F(N) = N*N + 2*N + 10

N = 10 F(N) = 130

N = 100 F(N) = 10210

N = 1000 F(N) = 1002010
实际中我们计算时间复杂度时,我们其实并不一定要计算精确的执行次数,而只需要大概执行次数,那么这里我们使用大O的渐进表示法。

2.2 大O的渐进表示法

大O符号(Big O notation):是用于描述函数渐进行为的数学符号。
推导大O阶方法:

1、用常数1取代运行时间中的所有加法常数。

2、在修改后的运行次数函数中,只保留最高阶项。

3、如果最高阶项存在且不是1,则去除与这个项目相乘的常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大O阶 。


另外有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存在最好、平均和最坏情况:

最坏情况:任意输入规模的最大运行次数(上界)

平均情况:任意输入规模的期望运行次数

最好情况:任意输入规模的最小运行次数(下界)

例如:在一个长度为 N 数组中搜索一个数据 x

最好情况:1 次找到

最坏情况:N 次找到

平均情况:N/2 次找到


在实际中一般情况关注的是算法的最坏运行情况,所以数组中搜索数据时间复杂度为O(N)。


注:时间复杂度是不固定的,时间复杂度表示的是最坏的情况。

举例:


Q:计算下面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void Func3(int N, int M)
{
  int count = 0;
  for (int k = 0; k < M; ++ k)
  {
    ++count;
  }
  for (int k = 0; k < N ; ++ k)
  {
    ++count;
  }
  printf("%d\n", count);
}

A:时间复杂度:O(M+N)

分析:

这里除非说明过 M >> N 或 N >> M ,远小于的那个字母就可以不表示。

Q:计算下面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void Func4(int N)
{
  int count = 0;
  for (int k = 0; k < 100; ++ k)
  {
    ++count;
  }
  printf("%d\n", count);
}

A:时间复杂度:O(1)。

分析:这里的1不是一次,是代表常数次,常数次用 O(1) 表示,写为一亿也是常数。

3、常见时间复杂度计算举例

3.1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assert(a);
  for (size_t end = n; end > 0; --end)
  {
    int exchange = 0;
    for (size_t i = 1; i < end; ++i)
    {
      if (a[i - 1] > a[i])
      {
        Swap(&a[i - 1], &a[i]);
        exchange = 1;
      }
    }
    if (exchange == 0)
      break;
  }
}

分析:


因此,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O(N^2)。

3.2 二分查找

int BinarySearch(int* a, int n, int x)
{
  assert(a);
  int begin = 0;
  int end = n - 1;
  // [begin, end]:begin和end是左闭右闭区间,因此有=号
  while (begin <= end)
  {
    int mid = begin + ((end - begin) >> 1);
    if (a[mid] < x)
      begin = mid + 1;
    else if (a[mid] > x)
      end = mid - 1;
    else
      return mid;
  }
  return -1;
}

分析:



因此,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O(log N)。

3.3 阶乘递归

long long Fac(size_t N)
{
  if (0 == N)
    return 1;
  return Fac(N - 1) * N;
}

分析:


因此,递归阶乘的时间复杂度:O(N)。

总结:在递归调用的时候,函数内部的时间复杂度为 O(1),递归后的整体时间复杂度就是递归的次数。函数内部的时间复杂度为O(N),递归后的整体时间复杂度为O(N*M)。这里的M是次数。

3.4 斐波那契数列

long long Fib(size_t N)
{
  if (N < 3)
    return 1;
  return Fib(N - 1) + Fib(N - 2);
}

分析:


因此,斐波那契数列的时间复杂度:O(2^N)。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中红黑树数据结构的 Python 算法实现与应用研究
企业上网监控系统需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传统数据结构存在性能瓶颈。红黑树通过自平衡机制,确保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log n),适用于网络记录存储、设备信息维护及安全事件排序等场景。本文分析红黑树的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 Python 实现,并探讨其在企业监控系统中的实践价值,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
60 1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跳表数据结构的企业局域网监控异常连接实时检测 C++ 算法研究
跳表(Skip List)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企业局域网监控中海量连接记录的高效处理。其通过多层索引机制实现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优于链表和平衡树。跳表在异常连接识别、黑名单管理和历史记录溯源等场景中表现出色,具备实现简单、支持范围查询等优势,是企业网络监控中动态数据管理的理想选择。
65 0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178 10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6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47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
6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搜索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BST)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能够高效地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二叉查找树的特点是,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小于该节点,而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都大于该节点。
179 22
|
7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链表(下)
408考研——《数据结构》算法题基础篇之链表(下)。
188 30
|
7月前
|
定位技术 C语言
c语言及数据结构实现简单贪吃蛇小游戏
c语言及数据结构实现简单贪吃蛇小游戏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语言
详细介绍递归算法在 C 语言中的应用,包括递归的基本概念、特点、实现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6月更文挑战第15天】递归算法在C语言中是强大力量的体现,通过函数调用自身解决复杂问题。递归涉及基本概念如自调用、终止条件及栈空间管理。在C中实现递归需定义递归函数,分解问题并设定停止条件。阶乘和斐波那契数列是经典应用示例,展示了递归的优雅与效率。然而,递归可能导致栈溢出,需注意优化。学习递归深化了对“分而治之”策略的理解。**
318 7
|
搜索推荐 C语言 C++
【排序算法】C语言实现归并排序,包括递归和迭代两个版本
【排序算法】C语言实现归并排序,包括递归和迭代两个版本
312 1
|
2月前
|
安全 C语言
C语言中的字符、字符串及内存操作函数详细讲解
通过这些函数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管理字符串和内存操作,它们是C语言编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34 1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