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试题】前端面试题总结2023-7-13(八)

简介: 【前端面试题】前端面试题总结2023-7-13(八)

22、Vue动态路由

Vue 中的动态路由是指通过在路由路径中使用参数来创建可匹配多个具有相同模式的路由。动态路由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值加载不同的组件或显示不同的内容。以下是在 Vue 中使用动态路由的基本方法:

  1. 在路由配置中定义动态路由参数:
    router/index.js 文件中,可以使用冒号 : 来标记参数部分。例如,定义一个名为 id 的参数:
import { createRouter, createWebHistory } from 'vue-router';
const routes = [
  {
    path: '/user/:id',
    name: 'User',
    component: UserComponent
  },
  // 其他路由...
];
const router = createRouter({
  history: createWebHistory(),
  routes,
});
export default router;
  1. 在组件中获取路由参数:
    在目标组件中,可以通过 $route.params 对象来获取路由参数的值。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在 UserComponent 组件中获取 id 参数:
<template>
  <div>
    <h2>User Page</h2>
    <p>User ID: {{ $route.params.id }}</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 ...
};
</script>
  1. 通过路由链接传递参数:
    在其他组件或模板中,可以使用 <router-link> 标签来生成带有参数的路由链接。例如,在用户列表页面中,可以生成带有特定用户 ID 的链接:
<template>
  <div>
    <h2>User List</h2>
    <ul>
      <li v-for="user in userList" :key="user.id">
        <router-link :to="'/user/' + user.id">{{ user.name }}</router-link>
      </li>
    </ul>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List: [
        { id: 1, name: 'John' },
        { id: 2, name: 'Jane' },
        // ...
      ]
    };
  }
};
</script>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在 Vue 中创建动态路由,使得根据不同的参数值加载不同的组件或显示不同的内容。请根据实际需求,在路由配置和组件中适当使用动态路由。

23、双向绑定原理

双向绑定是指数据的变化可以自动反映在视图上,同时视图上的变化也可以自动同步到数据中。在 Vue 中,双向绑定是通过使用 v-model 指令来实现的,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在模板中使用 v-model 指令:
    在模板中,我们可以使用 v-model 指令将表单元素(如 <input><select><textarea> 等)与数据进行绑定,示例如下:
<input v-model="message" />
<p>{{ message }}</p>
  1. v-model 的本质是语法糖:
    v-model 背后实际上是一个语法糖,它相当于同时使用了 :value@input 属性。即它实现了数据到视图的绑定和视图到数据的绑定。
  2. 数据到视图的绑定: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将最新的数据值绑定到对应的表单元素的 value 属性上,从而更新视图中的内容。
  3. 视图到数据的绑定:
    当用户在表单元素中输入值时,Vue 会监听到输入事件并触发相应的处理函数,在处理函数中更新数据的值。
  4. 实现双向绑定的关键:
    双向绑定的关键在于使用了数据劫持(或称为响应式)的技术。在 Vue 内部,通过使用一个名为“响应式代理”的对象,将数据对象的属性转换为 getter 和 setter,并利用 JavaScript 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来拦截属性的读取和修改操作。
  5. getter 和 setter 的作用:
    在 getter 中,当读取数据时,会建立依赖关系,将当前的 Watcher 对象添加到依赖列表中。而在 setter 中,当修改数据时,会触发依赖列表中所有 Watcher 对象的更新函数,从而更新相关视图。

通过以上步骤,Vue 实现了双向绑定,使得数据的变化可以自动反映在视图上,同时视图上的变化也可以自动同步到数据中。这种机制简化了开发者处理数据和视图的同步问题,提高了开发效率。

24、什么是虚拟DOM

虚拟 DOM(Virtual DOM)是一种概念或者说是一种技术,用于在内存中以轻量级的方式表示真实 DOM 树的副本。它是现代 JavaScript 框架(如 Vue 和 React)中常见的一种优化手段。

简单来说,虚拟 DOM 是一个 JavaScript 对象,类似于真实 DOM 的树状结构,它具有节点类型、属性、子节点等信息。与真实 DOM 不同的是,虚拟 DOM 并没有直接渲染到浏览器中,而是通过比较虚拟 DOM 和上一次渲染的虚拟 DOM 的差异,然后才更新真实 DOM。

虚拟 DOM 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渲染:
    在初始渲染时,虚拟 DOM 会根据组件的模板或 JSX 代码生成对应的虚拟 DOM 树。这个虚拟 DOM 树会尽可能地保持与真实 DOM 结构一致。
  2. 更新检测: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框架会重新渲染整个组件,并生成新的虚拟 DOM 树。
  3. 虚拟 DOM diff:
    框架会将新旧两个虚拟 DOM 树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这个过程称为虚拟 DOM 的 diff 算法。比较的策略包括节点新增、删除、移动或属性变更等。
  4. 批量更新:
    框架会将所有需要更新的操作记录下来,然后一次性批量更新到真实 DOM 中。这样可以减少对真实 DOM 的读写操作,提高更新效率。

通过使用虚拟 DOM,可以避免直接操作真实 DOM 带来的性能问题。相比于直接操作真实 DOM,虚拟 DOM 提供了更高效的批量更新机制,只对需要更新的部分进行操作,从而减少了浏览器的重绘和回流次数,提高了应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总结来说,虚拟 DOM 是一种中间层,用于优化真实 DOM 操作的性能,通过比较差异并批量更新真实 DOM,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5、diff算法

Diff 算法是虚拟 DOM 在更新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用于比较新旧两个虚拟 DOM 树之间的差异,并找出最小单位的更新操作。通过使用 Diff 算法,可以减少对真实 DOM 的操作,从而提高性能。

Diff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深度优先遍历算法,逐层比较新旧两棵虚拟 DOM 树的节点,找出差异并进行相应的更新。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Diff 根节点:
    首先比较新旧两棵树的根节点,判断它们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说明整个树需要更新;如果相同,继续进行下一步的 Diff。
  2. Diff 子节点:
    比较新旧两个节点的子节点列表,判断它们在数量和顺序上是否有差异。这里使用了一种称为「Key」的标识符来帮助区分节点的身份。Diff 算法会尽可能地复用已有的节点,而不是直接删除和创建节点。
  3. 递归 Diff:
    如果节点的类型相同,则对其子节点进行递归 Diff。Diff 算法会按照顺序依次比较新旧子节点列表中的每一项,找出差异并进行相应的更新。这里会使用一种双指针的策略来在两个子节点列表中找到对应的节点。
  4. 生成差异对象:
    在比较过程中,如果发现节点不同或者属性发生变化,Diff 算法会生成一个差异对象,记录需要进行的具体操作,如新增节点、删除节点、移动节点或属性更新等。
  5. 批量更新:
    最后,将所有差异对象收集起来,并按照执行顺序一次性批量更新到真实 DOM 中。这样可以减少对真实 DOM 的读写操作,提高更新效率。

通过使用 Diff 算法,虚拟 DOM 可以精确地找出需要更新的部分,避免了无谓的 DOM 操作,提高了性能和用户体验。虽然 Diff 算法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计算时间,但由于虚拟 DOM 是在内存中进行操作,相比于直接对真实 DOM 进行操作,仍然大大减少了浏览器的重绘和回流次数,带来了性能上的优势。

26、讲一下MVVM

MVVM 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ViewModel(视图模型)。MVVM 模式旨在实现 Presentation Separation(表现层分离),以便于开发人员更好地管理应用程序的逻辑和用户界面。

下面对 MVVM 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解释:

  1. Model(模型):
    Model 表示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它包括数据的结构、状态、操作和验证规则等。模型是与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无关的,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保存和处理等功能。
  2. View(视图):
    View 是用户界面的可见部分,通常由标记语言(如 HTML 或 XML)编写。视图负责展示模型中的数据,并与用户进行交互。它可以通过绑定机制将数据和视图进行关联,实现数据的展示和用户操作的反馈。
  3. ViewModel(视图模型):
    ViewModel 是连接模型和视图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处理视图的逻辑和状态,并将模型的数据转化为视图所需要的格式。ViewModel 通常包含了用户界面上的各种操作和命令,以及与模型交互的方法。它还通过数据绑定机制,将视图与模型之间的数据同步。

在 MVVM 中,视图和视图模型之间通过数据绑定进行通信。当模型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视图模型会自动通知视图更新对应的界面内容。用户在视图上的操作也能够被视图模型感知到,并相应地更新模型中的数据。这种双向的数据绑定机制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应用程序的状态和用户交互。

MVVM 的优势在于解耦视图与模型之间的关系,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用户界面的开发。它还提供了良好的可测试性,由于视图与模型之间的弱耦合,可以更容易地对视图模型进行单元测试。此外,MVVM 还支持代码的重用,特别是视图模型的部分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复用,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总而言之,MVVM 是一种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软件架构模式,它通过数据绑定和分离关注点的设计原则,将视图、视图模型和模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27、说说你对vue的mixin的理解有哪些?

Vue的mixin是一种代码复用的机制,可以将一个包含可复用代码的对象混入另一个对象中。在Vue应用中,mixin通常用于一些跨组件的逻辑和功能,例如全局的状态管理、路由处理、国际化、日志等等。

Vue中,mixin可以定义全局的混入对象,也可以在组件中使用局部的混入对象。使用混入对象的组件会先执行混入对象中的代码,然后再执行自身组件中的代码,从而实现代码复用。

使用mixin的好处是可以大大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开发效率,同时也不会产生代码耦合的问题。但是过度使用mixin可能会导致代码难以维护,所以需要谨慎使用。

28、Vuex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写出其实现的核心代码

Vuex 是 Vue.js 的官方状态管理库,用于管理 Vue.js 应用中的共享状态。其实现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心概念和代码部分:

  1. State(状态):State 是存储应用程序中需要共享的数据的中央存储容器。在 Vuex 中,State 是响应式的,即当 State 的值发生变化时,所有使用该 State 的组件都会自动更新。
// 在 Vuex 中定义 State
const state = {
  count: 0
}
  1. Mutations(突变):Mutations 是用于修改 State 的方法。每个 Mutation 都有一个字符串类型的事件类型(type)和一个回调函数(handler),在回调函数中进行具体的状态修改操作。
// 在 Vuex 中定义 Mutation
const mutations = {
  increment(state) {
    state.count++
  },
  decrement(state) {
    state.count--
  }
}
  1. Actions(动作):Actions 类似于 Mutations,不同之处在于 Actions 可以包含异步操作和复杂的业务逻辑,并通过提交(commit) Mutations 来修改 State。
// 在 Vuex 中定义 Action
const actions = {
  incrementAsync({ commit }) {
    setTimeout(() => {
      commit('increment')
    }, 1000)
  }
}
  1. Getters(计算属性):Getters 用于派生出一些基于 State 的新数据,类似于 Vue 组件中的计算属性。
// 在 Vuex 中定义 Getter
const getters = {
  doubleCount(state) {
    return state.count * 2
  }
}
  1. Store(仓库):Store 是 Vuex 的核心对象,它包含了 State、Mutations、Actions 和 Getters,并提供了一些方法用于访问和修改 State。
// 创建 Vuex Store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ate,
  mutations,
  actions,
  getters
})
  1. 在 Vue 应用中使用 Vuex:
// 在 Vue 应用中注册 Vuex
new Vue({
  store,
  render: h => h(App)
}).$mount('#app')

以上就是 Vuex 的核心实现原理,通过定义 State、Mutations、Actions 和 Getters 来管理应用中的状态,并在 Vue 组件中通过 Store 来访问和修改共享数据。这样就能实现组件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了应用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29、Vue2的响应式原理是什么?

Vue 2.x 中的响应式原理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劫持对象属性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在属性值发生变化时触发 setter 方法,从而可以在内部自动更新视图。

当我们创建 Vue 实例时,Vue 会遍历 data 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为每个属性设置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这些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会将数据收集到一个叫做“依赖”的闭包中,并且在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这些依赖进行重新计算。

例如,当我们在模板中绑定了一个属性,如 {{ message }},Vue 会创建一个 Watcher 对象来监听这个属性,当属性的值改变时,Watcher 会调用对应的更新函数来更新视图。

在 Vue 的响应式系统中,数据和视图相互绑定,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一个的变化。这也就是 Vue 的“数据驱动”的核心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在 Vue 2.x 中,只有 data 对象中已经存在的属性才会被劫持,并且它的子属性也需要是“可监听”的。如果需要监听动态新增的属性,需要使用 Vue.set() 或 this.$set() 方法,同时,在 Vuex 等状态管理库中,也需要使用专门的方法来进行修改状态,以保证状态改变能够被 Vue 监听到并更新视图。

30、Vue中数据更新视图不更新的原理是什么?

Vue 是一款响应式的框架,它通过数据劫持和依赖追踪来实现数据更新视图的自动响应。

Vue 在初始化时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或者 ES6 Proxy 劫持了组件的数据,并为每个属性项建立了一个对应的依赖追踪集合。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会自动触发依赖追踪集合中所有相关的 Watcher 对象重新计算,并通知视图进行更新。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Vue 可能无法检测到数据的变化,从而导致视图更新不及时。造成无法检测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对象新增属性:当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定义对象属性时,只能劫持已经存在的属性,对于新增的属性 Vue 无法自动进行依赖追踪。
  2. 数组改变索引或长度:Vue 对数组的响应式实现只能监听数组内部元素的变化,当直接修改数组的索引或长度时,Vue 无法检测到这种变化。
  3. 非响应式数据:如果一个数据不是响应式的,那么当这个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是无法进行依赖追踪的。

对于以上情况,可以使用 Vue 提供的 s e t 、 set、setdelete、$forceUpdate 等 API 来手动触发数据更新和视图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 API 时,也要特别注意避免在循环内部使用它们导致性能问题。

31、Vue中data为什么是一个函数不能是对象?

在 Vue 中,data 选项用于定义组件数据(即响应式变量),可以是一个对象或者是一个函数。虽然定义为一个对象也可以正常工作,但官方推荐使用函数形式。

这是因为 Vue 在创建组件实例时,会将 data 选项与组件原型上的 data 进行合并,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响应式变量。如果 data 选项是一个对象,那么所有使用该组件的实例都会共享这个对象的引用,容易造成数据混乱和不必要的副作用。

而如果将 data 定义为一个函数,则每次创建组件实例时都会调用该函数,返回一个新的数据对象,从而避免了数据的共享问题。

另外,在定义为函数形式后,我们也可以在其中访问组件实例的属性和方法,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定义数据。例如: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count: 0
    }
  },
  methods: {
    increment () {
      this.count++
    }
  }
}

总之,将 data 选项定义为函数形式可以强制要求每个组件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立数据,避免了数据共享问题,也更加方便地管理和复用组件。

32、Vue和React中key的作用是什么?

在 Vue 和 React 中,key 的作用都是为了更加高效地更新虚拟 DOM(Vue 中的 VNode,React 中的 JSX Element)。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 和 React 都会根据新的数据生成新的虚拟 DOM,并将其与旧的虚拟 DOM 进行对比,找出需要更新的节点。这个对比过程中,每个节点都需要唯一的标识来区分。

而正是因为每个节点的唯一性,才能在进行对比时判断出哪些节点需要进行更新,哪些节点需要被删除或新增。

因此,Vue 和 React 都引入了 key 属性来帮助识别节点。在 Vue 中,key 属性作用于 v-for 指令生成的列表项;而在 React 中,key 属性作用于组件内部生成的列表项(通常是使用 map 方法映射数组)。

key 属性应该是一个唯一的字符串,可以是数据的索引、数据的 ID、或者其他唯一标识符等。这个值不应该是动态生成的,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问题。

通过给节点添加 key 属性,Vue 和 React 都可以更好的识别和管理节点,提升更新的效率和性能。

七、react面试题

1、渲染列表为何要用key?

在 React 中,当我们遍历一个数组并将其渲染为列表时,每个列表项都需要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 key 属性)。这是因为 React 需要知道哪些列表项发生了变化,以便进行高效的更新。

没有 key 属性时,React 可能会将列表中的每一项都重新渲染,而只有具有变化的项才需要重新渲染,这将导致性能问题。

使用 key 属性的好处如下:

  1. 使 React 更高效地更新 DOM:React 使用 key 来追踪哪些列表项是添加、删除或重排序的。带有 key 属性的组件将只会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2. 使数据操作更加准确和安全:key 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在对列表项进行添加、删除、移动或重新排序时,确保更新后的项的顺序和我们预期的一致。如果不使用 key 属性,可能会导致数据出现错误或者不按照预期的方式改变。
    因此,使用 key 属性可以提高列表渲染的效率和可靠性。

2、函数组件和class组件的区别?

函数组件和class组件是两种编写React组件的方式,主要的区别有:

  1. 语法:函数组件是一个简单的函数,接收props对象并返回JSX元素,语法简洁、易读性好;class组件是一个class类,必须继承React.Component,在类中定义render方法,然后返回JSX元素。
  2. 生命周期:class组件拥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函数,包括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WillUnmount、componentDidUpdate等,可以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函数组件只有少量的生命周期函数,例如useEffect,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3. 状态管理:class组件可以通过state和setState方法来管理组件内部的状态,而函数组件则需要通过useState、useReducer等hooks来管理状态。
  4. this指向:在class组件中,由于使用了类的继承机制,需要使用this来访问组件内部的属性和方法;而在函数组件中,this指向undefined,一般使用闭包来代替this。

总之,函数组件是一个更简单、更易于维护的组件编写方式,适合于编写简单的展示型组件;而class组件则更加灵活、可扩展,适合于编写复杂的业务逻辑型组件。由于React Hooks的出现,函数组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使得函数组件在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上变得更加容易。

3、React生命周期中有哪些坑?如何避免踩坑?

React生命周期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坑:

  1. 不正确使用componentDidMount函数:该函数会在组件挂载完成后立即调用,但如果在该函数中进行了耗时操作或发送异步请求,则会阻塞UI的渲染。应该考虑将这些操作移到componentDidUpdate或其他合适的函数中。
  2. 忘记使用shouldComponentUpdate函数:该函数可以优化UI,避免不必要的重渲染,但如果未正确使用该函数,则会导致性能问题。
  3. componentDidUpdate函数中忘记增加判断条件:该函数可能会无限循环调用,如果在该函数中没有增加判断条件,则会导致性能问题。
  4.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函数中不正确处理新属性:如果在该函数中不正确处理新属性,则会导致UI不正确。
    为避免这些坑,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5. 在componentDidMount函数中尽量避免耗时操作和发送异步请求,如果需要,则应该考虑使用异步组件或其他方案。
  6. 注意shouldComponentUpdate函数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重渲染,可以使用PureComponent进行优化。
  7. 在componentDidUpdate函数中增加必要的判断条件,避免无限循环调用。
  8. 在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函数中正确处理新属性,如进行验证和转换等操作。

4、说说Real diff算法是怎么运作的?

Real diff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文本文件差异的算法,其运作方式如下:

  1. 将文件中的内容分成若干行,每行都有一个唯一的行号。
  2. 对两个文件进行行匹配,即找到相同的行和不同的行。匹配的过程可以使用哈希表或者其他数据结构来提高匹配速度。
  3. 对于每个不同的行,计算其插入、删除或修改的操作代价。这个代价可以是每个字符的代价,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自定义的代价。
  4. 对于所有的操作序列,寻找代价最小的操作序列,即为文件之间的真实差异。
  5. 将操作序列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文本文件更新操作,例如:“在第 x 行后插入文本”、“将第 x 行的文本替换为新文本”、“删除第 x 行”。
    Real diff算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找到文件之间的差异,并以易于理解的格式呈现操作。其缺点是对于大型文件的计算速度较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输出不正确的操作序列。

5、调和阶段setState干了什么?

调和阶段是React中的一个阶段,用于将组件的状态更改应用于DOM。在调和阶段,setState()方法会干以下几件事情:

  1. 更新组件状态:setState()方法会更新组件的状态,使得组件重新渲染。
  2. 触发调和过程:调和阶段会检查组件是否需要更新,如果需要更新,就会进行调和过程。
  3. 计算虚拟DOM:调和阶段会根据组件进行的状态更改计算出新的虚拟DOM树。
  4. 比较虚拟DOM:调和阶段会将新的虚拟DOM树与旧的虚拟DOM树进行比较,找出需要更新的部分。
  5. 应用更新:调和阶段会将更新应用于DOM,使得组件的UI与更新后的状态保持同步。

6、说说redux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写出核心代码?

Redux实现原理基于三个核心概念:action、reducer和store。

  1. Action
    Action是一个普通的JavaScript对象,它描述了发生了什么,包含了一个type属性和一些与这个action相关的数据。例如:
{
  type: 'ADD_TODO',
  id: 1,
  text: 'Learn Redux'
}
  1. Reducer
    Reducer是一个纯函数,它接收当前的state和action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新的state作为输出。Reducer并不直接修改原有的state,而是根据当前的state和action计算出一个新的state。例如:
function todoApp(state = {}, action)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ADD_TODO':
      return {
        ...state,
        todos: [
          ...state.todos,
          {
            id: action.id,
            text: action.text,
            completed: false
          }
        ]
      }
    case 'TOGGLE_TODO':
      return {
        ...state,
        todos: state.todos.map(todo =>
          todo.id === action.id ? { ...todo, completed: !todo.completed } : todo
        )
      }
    default:
      return state
  }
}
  1. Store
    Store是Redux中最核心的概念,它是将action和reducer联系起来的对象,它存储了整个应用的state,并提供了一些方法来访问state、触发action、订阅state改变等。例如: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todoApp)

当一个action被dispatch到store中时,它会先经过当前的reducer计算得到一个新的state,而后新的state就会替换掉原有的state,同时触发所有订阅这个state改变的回调函数。

核心代码如下:

// action 
const ADD_TODO = 'ADD_TODO';
function addTodo (text) {
  return {
    type: ADD_TODO,
    text: text
  }
}
// reducer
const initialState = {todos: []};
function todoReducer(state = initialState, action) {
  switch(action.type) {
    case ADD_TODO:
      return {
        ...state,
        todos: [...state.todos, {text: action.text}]
      };
    default:
      return state;
  }
}
// store
import {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todoReducer);
// subscribe
store.subscribe(() => console.log(store.getState()));
// dispatch
store.dispatch(addTodo('Learn Redux'))

7、说说你对react合成事件的理解

React合成事件是一种由React实现的事件处理机制,用于在React组件中处理事件。其原理如下:

  1. React会逐层向下传递的事件对象。
  2. 事件对象(SyntheticEvent)是一个包装了底层事件(原生的或者是合成的)的代理对象,在React的内部实现中,它被设置为复用池(reuse pool)中的一个对象,减少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提高性能。
  3. 合成事件兼容了所有原生事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如target、preventDefault()、stopPropagation()等,同时增加了兼容性处理,比如在IE中,合成事件会转换成指向全局对象的事件对象,以保证行为一致。
  4. 合成事件会在合适的时机(如组件卸载后)被销毁,以回收内存。
    总之,React合成事件的原理是封装和复用底层事件,提供了一种跨浏览器兼容性好、易于使用和维护、且高效的事件处理机制。

8、React组件之间如何通信?

React组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通信:

  1. 父子组件通信:父组件通过props向子组件传递数据,子组件通过回调函数向父组件传递数据。
  2. 兄弟组件通信:将共享的状态提升到它们共同的父组件中,然后通过父组件的props将状态传递给兄弟组件。
  3. 祖先组件通信:使用Context API来在组件树中传递数据。
  4. 事件总线通信:使用事件总线来发布和订阅事件,实现任何组件之间的通信。
  5. Redux通信:使用Redux作为单一数据源管理应用程序的状态,任何组件可以访问和更新Redux存储的数据。
  6. 全局变量通信:使用全局变量来存储共享数据,任何组件都可以访问和更新它们。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问题。

9、为什么react元素有一个$$type属性?

React元素的t y p e 属性是用来标识元素的类型的。它可以是字符串类型,代表原生 H T M L 标签,也可以是一个函数组件或类组件。 R e a c t 可以通过检查 type属性是用来标识元素的类型的。它可以是字符串类型,代表原生HTML标签,也可以是一个函数组件或类组件。 React可以通过检查type属性是用来标识元素的类型的。它可以是字符串类型,代表原生HTML标签,也可以是一个函数组件或类组件。React可以通过检查typeof属性来判断一个元素是否为React元素,这是因为React会在创建元素时自动添加t y p e o f 属性并赋值为“ s y m b o l ”。除此之外, typeof属性并赋值为“symbol”。 除此之外,typeof属性并赋值为symbol。除此之外,type属性还有助于React在进行协调(reconciliation)时快速确定元素的更新策略,从而提高性能。

10、connect组件的原理是什么?

connect组件是React-Redux提供的一个高阶组件,其实现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1. connect函数接收两个参数:mapStateToProps和mapDispatchToProps,返回一个高阶组件函数,该函数接收一个被连接的组件作为参数。
  2. 在connect函数返回的高阶组件函数中,会创建一个新的组件,称为“包装组件”,这个包装组件会通过React-Redux的Provider组件获取store,然后在render函数中通过mapStateToProps和mapDispatchToProps将store中的state和dispatch映射到被连接组件的props上。
  3. 当store的state发生改变时,React-Redux会通过订阅机制通知包装组件的render函数重新渲染,然后将新的state和props传递给被连接组件。
  4. 当被连接组件触发某个action时,对应的mapDispatchToProps函数会被调用,然后dispatch对应的action对象,最终更新store中的state。
    总之,connect组件的原理就是通过高阶组件将store中的state和dispatch与被连接的组件进行映射,并实现了store的订阅和更新机制,以及dispatch的封装和调用。

11、说说你对fider架构的理解?解决了什么问题?

Fider架构是一种基于现代技术栈的轻量级、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框架。它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思路,采用了React、Node.js、TypeScript等技术,能够支持RESTful API设计,并与GraphQL集成。

Fider架构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 前后端分离:Fider采用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思路,能够清晰划分职责,简化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
  2. 高性能:Fider采用了异步、非阻塞式I/O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3. 可扩展:Fider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能够轻松地添加或移除模块,支持分布式部署。
  4. RESTful API设计:Fider能够支持RESTful API设计,并与GraphQL集成,使得API开发更加高效和灵活。
  5. 安全性:Fider采用了安全的编程实践,能够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攻击和注入攻击等安全隐患。

12、说说你对redux中间件的理解?常用的中间件?实现原理?

Redux中的中间件是一个可以拦截和改变action的发起和传递的机制,它可以在action到达reducer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异步操作、日志记录、错误处理等。

常用的Redux中间件包括:

  1. redux-thunk:处理异步操作,允许action返回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普通的action对象。
  2. redux-logger:记录每次action触发时的状态变化和改变前后的数据。
  3. redux-promise:处理异步操作,允许action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中间件的实现原理,是通过dispatch方法的替换和增强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applyMiddleware函数将中间件应用于store中,中间件可以接收到原始的dispatch方法,并将其传递到下一个中间件或reducer中,对action进行处理。一般中间件会返回一个被增强过的dispatch方法,使得可以在action到达reducer之前进行一些自定义的操作。例如:
function loggerMiddleware(store) {
  return function(next) {
    return function(action) {
      console.log('dispatching', action)
      const result = next(action)
      console.log('next state', store.getState())
      return result
    }
  }
}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rootReducer,
  applyMiddleware(loggerMiddleware)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loggerMiddleware来实现一个日志记录的中间件,打印出每次触发的action和状态变化。通过applyMiddleware方法将该中间件应用于store中,即可在每次dispatch时生效。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面试通关秘籍:深度解析浏览器面试必考问题,从重绘回流到事件委托,让你一举拿下前端 Offer!"
【10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前端开发面试中,浏览器相关知识是必考内容。本文总结了四个常见问题:浏览器渲染机制、重绘与回流、性能优化及事件委托。通过具体示例和对比分析,帮助求职者更好地理解和准备面试。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升面试表现和实际工作能力。
70 1
|
4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Linux
「offer来了」浅谈前端面试中开发环境常考知识点
该文章归纳了前端开发环境中常见的面试知识点,特别是围绕Git的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Git的基本概念、常用命令以及在团队协作中的最佳实践,同时还涉及了Chrome调试工具和Linux命令行的基础操作。
「offer来了」浅谈前端面试中开发环境常考知识点
|
5月前
|
存储 XML 移动开发
前端大厂面试真题
前端大厂面试真题
|
3月前
|
Web App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前端Node.js面试题
前端Node.js面试题
|
5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44 个 React 前端面试问题
【8月更文挑战第18天】
65 2
|
5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2022年前端js面试题
2022年前端js面试题
50 0
|
5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44 个 React 前端面试问题
44 个 React 前端面试问题
|
5月前
|
存储 Java
【IO面试题 四】、介绍一下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允许对象通过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转换成字节序列并存储或传输,之后可以通过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的方法将这些字节序列恢复成对象。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面试官:单核 CPU 支持 Java 多线程吗?为什么?被问懵了!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环境下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时间片、超线程、上下文切换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线程调度的两种方式——抢占式调度和协同式调度。文章还讨论了减少上下文切换次数以提高多线程程序效率的方法,如无锁并发编程、使用CAS算法等,并提出了合理的线程数量配置策略,以平衡CPU利用率和线程切换开销。
面试官:单核 CPU 支持 Java 多线程吗?为什么?被问懵了!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本文详解自旋锁的概念、优缺点、使用场景及Java实现。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