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为什么高性能?Master&worker如何配合?负载均衡算法有哪些?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了解吗?

本文涉及的产品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Nginx:为什么高性能?Master&worker如何配合?负载均衡算法有哪些?七层和四层负载均衡了解吗?

640.png


深入了解Nginx 二



1. Nginx架构及工作流程

image.png


Nginx真正处理请求业务的是Worker之下的线程。worker进程中有一个ngx_worker_process_cycle()函数,执行无限循环,不断处理收到的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并进行处理,直到整个Nginx服务被停止。


当一个 worker 进程在 accept() 这个连接之后,就开始读取请求,解析请求,处理请求,产生数据后,再返回给客户端,最后才断开连接,一个完整的请求。一个请求,完全由 worker 进程来处理,而且只能在一个 worker 进程中处理。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

  1. 节省锁带来的开销。每个 worker 进程都是独立的进程,不共享资源,不需要加锁。同时在编程以及问题查上时,也会方便很多。
  2. 独立进程,减少风险。采用独立的进程,可以让互相之间不会影响,一个进程退出后,其它进程还在工作,服务不会中断,master 进程则很快重新启动新的 worker 进程。当然,worker 进程的也能发生意外退出。


2. nginx为什么高性能


因为nginx是多进程单线程的代表,多进程模型每个进程/线程只能处理一路IO,那么 Nginx是如何处理多路IO呢?


如果不使用 IO 多路复用,那么在一个进程中,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请求,比如执行 accept(),如果没有连接过来,那么程序会阻塞在这里,直到有一个连接过来,才能继续向下执行。

而多路复用,允许我们只在事件发生时才将控制返回给程序,而其他时候内核都挂起进程,随时待命。


核心:Nginx采用的 IO多路复用模型epoll


epoll通过在Linux内核中申请一个简易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一般用什么数据结构实现?B+树),其工作流程分为三部分:


  1. 调用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建立一个epoll对象,内核会创建一个eventpoll结构体,用于存放通过epoll_ctl()向epoll对象中添加进来的事件,这些事件都会挂载在红黑树中。
  2. 调用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在 epoll 对象中为 fd 注册事件,所有添加到epoll中的事件都会与设备驱动程序建立回调关系,也就是说,当相应的事件发生时会调用这个sockfd的回调方法,将sockfd添加到eventpoll 中的双链表
  3. 调用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来等待事件的发生,timeout 为 -1 时,该调用会阻塞直到有事件发生


这样,注册好事件之后,只要有 fd 上事件发生,epoll_wait() 就能检测到并返回给用户,用户就能”非阻塞“地进行 I/O 了。


epoll() 中内核则维护一个链表,epoll_wait 直接检查链表是不是空就知道是否有文件描述符准备好了。(epoll 与 select 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不会随着 sockfd 数目增长而降低效率,使用 select() 时,内核采用轮训的方法来查看是否有fd 准备好,其中的保存 sockfd 的是类似数组的数据结构 fd_set,key 为 fd,value 为 0 或者 1。)


能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在内核实现中 epoll 是根据每个 sockfd 上面的与设备驱动程序建立起来的回调函数实现的。那么,某个 sockfd 上的事件发生时,与它对应的回调函数就会被调用,来把这个 sockfd 加入链表,其他处于“空闲的”状态的则不会。在这点上,epoll 实现了一个”伪”AIO。但是如果绝大部分的 I/O 都是“活跃的”,每个 socket 使用率很高的话,epoll效率不一定比 select 高(可能是要维护队列复杂)。


可以看出,因为一个进程里只有一个线程,所以一个进程同时只能做一件事,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切换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

例子:Nginx 会注册一个事件:“如果来自一个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到来了,再通知我”,此后只有连接请求到来,服务器才会执行 accept() 来接收请求。又比如向上游服务器(比如 PHP-FPM)转发请求,并等待请求返回时,这个处理的 worker 不会在这阻塞,它会在发送完请求后,注册一个事件:“如果缓冲区接收到数据了,告诉我一声,我再将它读进来”,于是进程就空闲下来等待事件发生。


这样,基于 多进程+epoll, Nginx 便能实现高并发。


3. epoll使用红黑树实现


下篇文章分享为什么epoll使用红黑树而不是链表,数组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红黑树,二叉搜索树以及AVL树,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尤其在插入删除和查找方面的性能差异。


4. 几种负载均衡的算法介绍


  1. 轮询(默认)
  •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1. weight
  •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1. ip_hash
  •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宕机问题。


前三种是nginx自带的,直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即可使用。

  1. fair(第三方)
  • 按后端服务器的相应时间来分配请求,相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1. url_hash(第三方)
  • 按访问url的hash结果来分配请求,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服务器为缓存时比较有效。


5. 基于不同层次的负载均衡


image.png

七层就是基于URL等应用层信息的负载均衡;同理,还有基于MAC地址的二层负载均衡和基于IP地址的三层负载均衡。


换句话说:

  1. 二层负载均衡会通过一个虚拟MAC地址接受请求,然后再分配到真是的MAC地址;
  2. 三层负载均衡会通过一个虚拟IP地址接收请求,然后再分配到真实的IP地址;
  3. 四层通过虚拟的URL或主机名接收请求,然后再分配到真是的服务器。


所谓的四到七层负载均衡,就是在对后台的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时,依据四层的信息或七层的信息来决定怎么样转发流量。


比如四层的负载均衡,就是通过发布三层的IP地址(VIP),然后加四层的端口号,来决定哪些流量需要做负载均衡,对需要处理的流量进行NAT处理,转发至后台服务器,并记录下这个TCP或者UDP的流量是由哪台服务器处理的,后续这个连接的所有流量都同样转发到同一台服务器处理。


七层的负载均衡,就是在四层的基础上(没有四层是绝对不可能有七层的),再考虑应用层的特征,比如同一个Web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除了根据VIP加80端口辨别是否需要处理的流量,还可根据七层的URL、浏览器类别、语言来决定是否要进行负载均衡。举个例子,如果你的Web服务器分成两组,一组是中文语言的,一组是英文语言的,那么七层负载均衡就可以当用户来访问你的域名时,自动辨别用户语言,然后选择对应的语言服务器组进行负载均衡处理。

负载均衡器通常称为四层交换机或七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主要分析IP层及TCP/UDP层,实现四层流量负载均衡。七层交换机除了支持四层负载均衡以外,还有分析应用层的信息,如HTTP协议URI或Cookie信息。


负载均衡设备也常被称为"四到七层交换机",那么四层和七层两者到底区别在哪里?


  1. 第一,技术原理上的区别


所谓四层负载均衡,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目标地址和端口,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


所谓七层负载均衡,也称为“内容交换”,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真正有意义的应用层内容,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


  1. 第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七层应用负载的好处,是使得整个网络更"智能化"。例如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流量,可以通过七层的方式,将对图片类的请求转发到特定的图片服务器并可以使用缓存技术;将对文字类的请求可以转发到特定的文字服务器并可以使用压缩技术。


另外一个常常被提到功能就是安全性。

相关实践学习
SLB负载均衡实践
本场景通过使用阿里云负载均衡 SLB 以及对负载均衡 SLB 后端服务器 ECS 的权重进行修改,快速解决服务器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安全
slb高性能
【11月更文挑战第4天】
38 3
|
1月前
|
负载均衡 前端开发 应用服务中间件
负载均衡指南:Nginx与HAProxy的配置与优化
负载均衡指南:Nginx与HAProxy的配置与优化
113 3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C语言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C语言以其高效性、灵活性和可移植性,适合开发高性能的机器学习算法,尤其在底层算法实现、嵌入式系统和高性能计算中表现突出
本文探讨了C语言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C语言以其高效性、灵活性和可移植性,适合开发高性能的机器学习算法,尤其在底层算法实现、嵌入式系统和高性能计算中表现突出。文章还介绍了C语言在知名机器学习库中的作用,以及与Python等语言结合使用的案例,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63 1
|
7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算法
解读 Nginx:构建高效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秘密
解读 Nginx:构建高效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秘密
148 2
|
6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自定义负载均衡及根据cpu运行自定义负载均衡
nginx自定义负载均衡及根据cpu运行自定义负载均衡
126 1
|
6月前
|
运维 负载均衡 算法
SLB与NGINX的异同是什么
SLB与NGINX的异同是什么
623 2
|
8月前
|
网络协议 Linux C语言
Intel HDSLB 高性能四层负载均衡器 — 基本原理和部署配置
本篇主要介绍了 Intel HDSLB 的基本运行原理和部署配置的方式,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们顺利的把 HDSLB-DPVS 项目 “玩” 起来。
348 9
Intel HDSLB 高性能四层负载均衡器 — 基本原理和部署配置
|
6月前
|
负载均衡 安全 Cloud Native
云上负载均衡: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网络应用架构
与云原生技术深度融合:随着云原生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云上负载均衡将更加紧密地与云原生技术相结合。例如与Kubernetes等容器编排平台集成实现自动化的服务发现和路由管理;与Serverless架构结合提供无缝的流量接入和请求处理能力。 安全性能提升: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云上负载均衡将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的提升。通过引入加密传输、访问控制、DDoS防护等安全措施确保网络流量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还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各种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 支持多协议和多场景:未来的云上负载均衡将支持更多种类的网络协议和应用场景以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例如支持HTTP/2、
318 0
|
8月前
|
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解决nginx配置负载均衡时invalid host in upstream报错
在Windows环境下,配置Nginx 1.11.5进行负载均衡时遇到问题,服务无法启动。错误日志显示“invalid host in upstream”。检查发现上游服务器列表中,192.168.29.128的主机地址无效。负载均衡配置中,两个服务器地址前误加了"http://"。修正方法是删除上游服务器列表和proxy_pass中的"http://"。问题解决后,Nginx服务应能正常启动。
622 4
解决nginx配置负载均衡时invalid host in upstream报错
|
7月前
|
JSON 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
Nginx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